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0622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3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B.

滴加液体

C.

取用氯化钠D.

稀释浓硫酸

2.(3分)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西瓜pH=6.6B.

葡萄pH=5.1

C.

猕猴桃pH=3.3D.

桔子pH=3.6

3.(3分)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

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B.核电荷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4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4.(3分)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有3题6空,每空2分,共12分)

5.(4分)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

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2H4)凝固。

(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  。

(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  。

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6.(4分)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材料一:

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

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

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

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球。

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

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

(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

”处填  。

7.(4分)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

溶液②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2)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2题6空,每空2分,共12分)

8.(6分)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

小科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

步骤一:

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

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骤三:

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

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5分钟

20分钟

1小时

5小时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

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  ,则气密性良好。

(2)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

(3)钢铁生锈还需要氧气,请你利用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9.(6分)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质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1)小科用图甲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

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最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  (填试剂名称)。

(2)小明用图乙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

他用碱石灰做干燥剂,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实验时。

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两装置均可通过左侧导管鼓入某种气体一段时间,来进一步减小误差。

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装置

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

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A

氮气

氮气

B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C

氮气

氮气

D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四、解答题(本题有2题第10题8分,第11题6分,共14分)

10.(8分)“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

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

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

(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能。

(2)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

已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

(3)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

  。

(4)世界能源组织提出:

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

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  。

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D.核能发电制氢

11.(6分)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样品中的成分,小科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  。

(2)沉淀B的化学式是  。

(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3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B.

滴加液体

C.

取用氯化钠D.

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3分)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西瓜pH=6.6B.

葡萄pH=5.1

C.

猕猴桃pH=3.3D.

桔子pH=3.6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

由题干中四种物质的pH可知,猕猴桃的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3分)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

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B.核电荷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4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分析】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并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根据图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故错误;

B、核电荷数=质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因此核电荷数为1,故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因此相对原子质量=3,故错误;

D、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因此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等即可顺利解答。

4.(3分)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解:

A、锌、铜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银,铜>银,但无法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B、银与Zn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银;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但无法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C、银、铜均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银,锌>铜,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D、锌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铜,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有3题6空,每空2分,共12分)

5.(4分)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

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2H4)凝固。

(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 氮(或N) 。

(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 AB 。

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

(1)无水肼(N2H4)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2):

(1×4)=7:

1,可见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氮元素;故填:

氮(或N);

(2)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2+1×4=32,说法正确;

B.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说法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无水肼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无水肼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D.无水肼由无水肼分子构成,每个无水肼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故选:

AB。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及意义,难度不大。

6.(4分)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材料一:

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

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

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

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球。

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

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化合物 。

(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

”处填 等于 。

【分析】

(1)玻义耳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意,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

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玻义耳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完全混合”后的物质,是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

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反应前后的质量应相等,则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

”处填等于。

故答案为:

(1)化合物;

(2)等于。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组成、化合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4分)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

溶液② 可能是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2)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

【分析】

(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将白糖加入100g水,静置后有白糖存在,经充分搅拌后,白糖全部溶解了,无法确定溶液②是否能继续溶解白糖,溶液②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白糖的不饱和溶液。

(2)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应每隔一段时间,直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故答案为:

(1)可能是;

(2)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2题6空,每空2分,共12分)

8.(6分)钢丝棉是一种由低碳钢制成的细丝,直径约0.125﹣0.189毫米。

小科利用钢丝棉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如下:

步骤一:

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

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骤三:

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

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5分钟

20分钟

1小时

5小时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

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 活塞回到原处 ,则气密性良好。

(2)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铁生锈需要水,氯化钠能够促进铁生锈 。

(3)钢铁生锈还需要氧气,请你利用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5.2% 。

【分析】

(1)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2)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铁生锈需要水,氯化钠能够促进铁生锈。

(3)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计算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答】解:

(1)检查注射器气密性:

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活塞回到原处,则气密性良好。

故填:

活塞回到原处。

(2)比较乙、丙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铁生锈需要水,氯化钠能够促进铁生锈。

故填:

铁生锈需要水,氯化钠能够促进铁生锈。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故填:

15.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6分)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质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1)小科用图甲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

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最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 浓硫酸 (填试剂名称)。

(2)小明用图乙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

他用碱石灰做干燥剂,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是因为碱石灰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

(3)实验时。

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两装置均可通过左侧导管鼓入某种气体一段时间,来进一步减小误差。

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CD 。

选项

实验装置

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

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A

氮气

氮气

B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C

氮气

氮气

D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分析】

(1)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2)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3)甲装置反应前后鼓入氮气,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实验结果更准确,可行;不能鼓入干燥空气,是因为干燥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乙装置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反应前后不用鼓入气体,只要干燥剂选择正确即可。

【解答】解:

(1)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最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故填:

浓硫酸。

(2)小明的做法不合理,是因为碱石灰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故填:

不合理,是因为碱石灰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3)A、甲装置反应前后鼓入氮气,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实验结果更准确,该选项可行;

B、甲装置不能鼓入干燥空气,是因为干燥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不可行;

C、乙装置反应前后鼓入氮气,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该选项可行;

D、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乙装置反应前后鼓入干燥空气,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该选项可行。

故填:

A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解答题(本题有2题第10题8分,第11题6分,共14分)

10.(8分)“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

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

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

(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电 能。

(2)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

已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1.2k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

(3)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

 B到A 。

(4)世界能源组织提出:

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

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 ABD 。

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D.核能发电制氢

【分析】

(1)根据氢燃料电池的特点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气质量依据方程式计算电解水的质量;

(3)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分析;

(4)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解:

(1)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填:

电;

(2)解:

设制取1.2kg氢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

364

x1.2kg

x=10.8kg

答:

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10.8kg。

(3)由题目信息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

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而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故电动机内电流从B极到A极,故填:

B到A;

(4)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

A、水力发电制氢过程中不排放碳,可制得绿氢;

B、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制氢过程中不排放碳,可制得绿氢;

C、火力发电,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不能制得绿氢;

D、核能发电制氢过程中不排放碳,可制得绿氢;

故选:

AB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读懂题意结合所学知识便能解题。

11.(6分)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样品中的成分,小科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 过滤 。

(2)沉淀B的化学式是 CaCO3 。

(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也可能全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

【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

【解答】解:

(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

故填:

过滤。

(2)沉淀B是碳酸钠和运气好该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

故填:

CaCO3。

(3)小科的判断不正确,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也可能全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故填:

不正确,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也可能全部是碳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