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0195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

《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 声现象Word格式.docx

答案D是对的。

答案:

D

【例2】(2005广东云浮)敲打铜锣,因锣面_________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_________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对高墙喊一声,若2s听到回声,则人距高墙是_________m。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这是人们在观察了大量的发声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的发声体的共同特征。

敲锣时由于锣的振动而发出声音;

我们听到的锣声,是经空气传到人耳的,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

人对高墙喊一声,若2s听到回声,则声音往返一次通过的距离是s=vt=340m/s×

2s=680m,所以人距高墙的距离是340m。

此题是对新课标“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目标的落实。

振动真空340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

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什么是频率、振幅,影响响度、音调、音色的因素,音调与响度的区别,不同的动物发出声波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乐音三要素的区分,是中考试题中经常考到的内容,同学们在平时要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不要似是而非。

对波形图的考查是近年来各省市中考的热点问题。

波形图反映了很多信息:

(1)由波形图的疏密程度,可知发声体发生频率的高低,波形越密集,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2)波形的高度反映了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波形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3)由波形图还可以区分乐音和噪音,波形规则的为乐音,波形杂乱无章的为噪音。

【例3】(2006江苏苏州)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很大;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不同。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快要把人的耳朵震聋了,而不是音调高。

由于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就能区分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或是其他什么声源发出的声音。

响度音色

【例4】(2005福建厦门)如图1-1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

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图和_______图;

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图和_______图。

图1-1

由图1-1可知,甲、乙两个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说明它们的振动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

乙、丙两个波形的高度相同,说明它们的振幅相同,故响度相同。

此题是对新课标“了解乐音的特性”目标的落实。

甲乙乙丙

三、声音的利用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声音与信息,声音与能量。

声音的利用常常考查声呐、B超、彩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

超声波能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能除结石,这是利用的超声波具有能量的特点。

记住一些常见的实例即可,一般这部分题目不难。

【例5】(2005江苏泰州)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器具的工作原理。

“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工作;

“微波炉”利用的是电磁波工作;

“电视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工作;

“潜艇上的声呐系统”利用的是超声波工作。

此题是对新课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目标的落实。

四、噪声及其控制

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重视环保是当今的热点话题,因此中考试题中常常出现噪声及其控制的问题。

中考命题多以生活实际相联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当前中考命题的主要特点之一。

同学们在平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例6】(2006广东)如图1-2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

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图1-2

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从图1-2中不难看出,凹下道路两旁的墙壁,可以有效控制汽车产生的噪声向外传播,这种设计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B

【例7】(2005江苏苏州)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和“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它的传播;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弱噪声。

此题是对新课标“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目标的落实。

历年真题

一、选择题

1.(2006四川乐山)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故A错。

2.(2006黑龙江哈尔滨)如图1-3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图1-3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在用“土电话”通话时,题图中听者的右耳会听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说明固体(细棉线、纸杯)能够传声,故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

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丝传声的能力比细棉线强,而不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故选项B错误。

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能区分是谁发出的声音,故选项C的说法是正确的;

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话筒方说出的声音无法通过线的振动传到听筒方,也就是说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故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B。

3.(2006福建福州)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目的是防止工地产生噪声,以便让考生安静休息或学习。

选项A、C中的现象是产生噪声,选项B与噪声无关。

因此应选D。

4.(2006江苏连云港)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时,王丹和李明齐声说:

“杨臣刚唱的。

”他们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C

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能区分是谁发出的声音,故选项C的说法是正确的。

5.(2006山东临沂)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

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

A.使盆更加美观

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

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

D.增强其散热性能

C

用塑料盆或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是为了减少振动,减少噪声的产生。

6.(2006广西钦州)对于声音的描述,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B.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调不同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同一首乐曲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可见不同乐器的音调可以相同,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7.(2006天津)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

听诊器能()

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听诊器通过橡胶管内的空气把声音传到医生的耳朵里,减少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增大。

8.(2006江苏镇江)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

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9.(2005广东广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B.只要物体振动,一定有声波产生

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

D.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A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振源(或波源),二是传播波的介质,二者缺一不可,所以B错;

声速与回声无关,所以C错;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若没有介质(如在真空中)声将无法传播,所以D错。

答案A是正确的。

10.(2005江苏南京)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小提琴和二胡由于它们的构造和材料不同,所以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错;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低,因此它们发出的音调低,故B错;

引吭高歌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的高,故D错;

用力敲锣,锣的振幅大,响度大,所以C对。

11.(2005北京海淀)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明确控制噪声要从声音产生、靠空气等介质传播、到引起听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即不产生鸣笛噪声。

12.(2005四川成都)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4甲和图1-4乙所示。

图1-4

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从题图乙可知蝴蝶的振翅频率是5、6次每秒,蜜蜂的振翅频率是300、400次每秒,从题图甲中可知:

人、狗、猫的听觉频率下限均达不到5、6次每秒,所以人、狗、猫都不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蝴蝶,故A、B、C均错;

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故D对。

此题考查了学生初步的观察识图能力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13.(2005江苏南通)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由于钟的构造和材料与其他物体不同,故它有独特的音色,但是它没有独特的音调。

客船上的人就是根据音色知道声音是“钟”发出的,而不是其他物体发出来的。

所以A错。

14.(2005湖南常德)下面是小亮同学在复习有关声的知识时所做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

A.

B.

声音传播速度

气体

液体

固体

较快

C.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中减弱

在接受处减弱

D.乐音的特征

乐音的特征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故D错。

只有真正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速、减弱噪声的途径、乐音的特征等全面知识,才能轻松解决此类问题。

二、填空题

15.(2006山西太原)我们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___。

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罩中,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结果发现罩内手机彩灯闪烁,但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振动真空

由于一些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声,手机发声也不例外。

若把手机放在真空罩中,即使该手机在振动,但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我们也听不到手机的铃声。

16.(2006辽宁)小红同学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

当她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钢琴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她弹钢琴、拉小提琴时,你是依据________的不同来分辨琴声的。

有一次她用收音机听钢琴曲时,索性拆开了收音机做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她发现在放钢琴曲时收音机扬声器纸盆上的小纸团“翩翩起舞”,这说明________,她又猜想如果把此实验拿到月球上面去做,在月球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钢琴声。

图1-5

响度音色发声体在振动不能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分清响度、音调、音色的区别。

17.(2006江苏苏州)如图1-6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时的波形图。

这两个波形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求写出1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

它们都具有周期性(或它们都是有规律的)

通过观察两图可以看出两个波形它们都具有周期性(写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18.(2006广西桂林)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_________的方法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归纳振动

通过归纳一系列发声现象的共同特点可以得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9.(2006福建福州)现在正值德国世界杯比赛期间,球迷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辨别出现场解说员是谁。

夜深人静时,电视机传出过大的比赛现场声音,对正在休息的人来说却成为_________。

音色噪声

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能区分是谁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0.(2005安徽芜湖)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

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能够传声;

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骨骼或人体)固体传声的效果好于气体

人感知声音有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鼓膜到听小骨到听觉神经,最后到大脑;

二是通过骨传导到听觉神经再到大脑.若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仍能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说明声音不是通过鼓膜听到的,而是通过人体(骨骼)听到的;

身旁的同学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说明固体传声的效果好于气体,其他合理猜想也是正确的。

21.(2005河南)编钟(如图1-7所示)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从物理方向讲,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______不同。

乐队演奏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图1-7

频率空气

由于频率的快慢决定了音调的高低,所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原因是敲击后振动的频率不同;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乐队演奏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此题以编钟为题目背景,在做题过程中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22.(2005湖北黄岗课改区)如图1-8中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

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

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中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

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

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8

响度大,振幅大d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均可

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b图的比c图的大,所以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响度大,振幅大;

d图中的波形振动规则,是乐音的波形;

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答出其中之一即可。

此题通过识图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推理等综合能力,避免了死记硬背;

让学生“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的新课程理念。

23.(2005贵州贵阳课改区)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___________的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当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由于次声波振动频率低,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听不到,但动物可以听到。

这道题从社会热点中取材,极具时代气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体现了“关注社会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24.(2005江苏泰州)如图1-9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图1-9

传递信息响度

听诊器实际上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的特点。

听诊器实际上是减弱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增大响度。

25.(2005河南)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

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尺子振动时,应该听尺子发出的声音,不应该听桌面发出的声音;

或没有在同一研究对象上收集信息

本题上下拨动钢尺让钢尺子发声,来研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关系,因此看尺子振动时,应该听尺子发出的声音,不应该听桌面发出的声音。

三、实验讨论

26.(2006辽宁锦州)在一些城市的繁华街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装置(如图1-10所示),请问它是什么装置?

下面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结合表中内容,在图1-10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答出一条即可)

图1-10

声音的分贝数

30—40dB

超过50dB

70dB以上

90dB以上

人的感觉

理想的安静环境

影响睡眠和休息

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影响听力,并引起多种疾病

①题图中的装置是噪声显示牌或噪声检测、监测或显示装置(仪器或设备);

(只要答出其中任意1个即可)

②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噪声已达到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