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0020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课件《动物解剖学》文本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将机能相近的各器官,按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观察,掌握其

形态、位置、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根据这个要求,畜禽有机体可分为十一个系统:

运动系统、被皮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二) 

局部解剖学:

研究畜禽有机体某一部位的所有结构的一门学科,通常涉及

多个系统。

局部解剖学多应用于临床诊疗。

瘤胃切开术,阑尾炎手术治疗等。

(三) 

比较解剖学:

研究不同畜禽有机体相同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与功能的

差异,通常采用比较手段进行观察。

例如:

猪胃与牛胃比较等。

另外,还有许多种解剖学,例如:

发育解剖学、动态解剖学、功能解剖学、X—射线解剖学等。

第二节 

畜禽解剖学学习的内容、目的意义与方法

学习内容:

畜禽解剖学是研究家畜和家禽有机体各器官的解剖特征。

家畜:

牛(羊)、猪、马等。

家禽:

鸡、鸭、鹅等。

目的意义:

畜禽解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畜禽有机体正常生理状

况下各器官的解剖特征。

本课程与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繁殖学、外科学、外科手术学、临床诊断学、产科学、理化检验、流行病等课程直接相关。

学习方法:

畜禽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研究畜禽有机体形态、位置、结

构与功能关系。

因此,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

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形态位置与功能相结合。

(四) 

比较与分析相结合。

(五) 

要有发生与发展的观点。

综上所述,要住重点,灵活运用,掌握规律。

第三节 

畜禽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

为了准确地描述畜禽有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正确地描述和定位解剖学中通常应用的一些方位术语即:

轴、面、方位等。

轴:

长轴:

横轴:

垂直轴:

面:

有矢状面、横断面和水平面或额面之分。

矢状面:

与畜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将畜体分成左右两半的切面。

状面有无数个。

正中矢状面:

与畜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将畜体分成左右对称的、完全相同或相等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仅有一个。

(二)横断面:

与畜体长轴和地面垂直,将畜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与器官长轴垂直的面也称横断面。

(三)水平面:

与畜体长轴平行,与矢状面和横断面垂直的切面,将畜体分成背腹两部分。

三、方位术语:

根据上述轴和面确定方位术语,应用于畜禽有机体的方位术语包括躯干部和四肢部。

应用于躯干的方位术语:

头侧与尾侧:

相对于横断面而言,近头端的为头侧或颅侧;

近尾端的为尾侧。

背侧与腹侧:

相对于水平面而言,近脊柱的为背侧;

近腹部的为腹侧。

内侧与外侧:

相对于矢状面而言,靠近正中矢状面的为内侧;

远离正中矢状面的为外侧。

4、 

口侧与远口侧:

近口部的为口侧;

远离口部的为远口侧。

5、 

内与外:

相对于体腔或器官而言,体腔或器官中央为内;

外表为外。

6、 

浅与深:

近体表的为浅;

远离体表的为深。

应用于四肢部的方位术语:

近端与远端:

近躯干部为近端;

远离躯干部为远端。

背侧、掌侧与跖侧:

四肢的前面为背侧;

前肢的后面为掌侧;

后肢的后面为跖侧。

挠侧与尺侧:

前肢的内侧为挠侧;

前肢的外侧为尺侧。

胫侧与腓侧:

后肢内侧为胫侧;

后肢外侧为腓侧。

轴侧与远轴侧:

相对于偶蹄动物而言,第3、4指或趾间面为轴侧;

第3指(趾)内侧和第4指(趾)外侧为远轴侧。

第四节 

畜体各部名称的划分

为了便于描述畜禽有机体各部位和学习需要,以骨骼为基础,把畜体划分为若干部分。

家畜有机体为两侧对称,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四肢部。

头部:

以内眼角和颧弓为界,分上方为颅部,下方为面部。

(一)颅部:

主要位于颅腔周围,根据骨骼特征又分为6个小部分。

1、枕部:

头颈交界处,两耳根之间。

2、顶部:

颅腔顶壁,两角根之间。

3、额部:

顶部前方,两眼眶之间。

4、颞部:

顶部两侧,眼与耳之间。

5、耳部:

耳和耳根部位。

6、眼部:

眼和眼睑部位。

面部:

位于口腔、鼻腔等周围,以骨骼为基础又分为七个小部分。

1、鼻部:

包括鼻孔、鼻背和鼻侧部。

2、唇部:

包括上唇和下唇。

3、颊部:

颊肌所在部位。

4、颏部:

下唇腹侧。

5、咬肌部:

咬肌所在部位。

6、眶下部:

眼眶前下方。

7、下颌间隙部:

下颌骨支之间。

躯干部:

除去头部和四肢部余下部分。

根据骨骼基础分为五个部分。

(一)颈部:

1、颈背侧部:

位于颈背侧,前接枕部,后达甲前缘。

2、颈侧部:

位于颈部两侧,有颈静脉沟。

3、颈腹侧部:

位于颈腹侧,又分前部的喉部和气管部。

胸背部:

又分以下几部。

1、背部:

以胸椎为基础,前部为甲部,后部为背部。

2、胸侧部:

又称肋部,以肋为基础。

3、胸腹侧部:

以胸椎为基础,分前部的胸前部(胸骨柄附近)和胸后的胸骨部(达剑状软骨部)。

腰腹部:

腰部:

以腰椎为基础。

2、腹部:

软腹壁部分。

荐臀部:

荐部:

发荐椎为基础。

2、臀部:

荐部的两侧部。

尾部:

可分为尾根、尾体和尾尖。

四肢部:

(一)前肢:

肩带部或肩部、臂部、前臂部、前脚部[腕部、掌部、指部(系部、冠部和蹄部)]。

(二)后肢:

大腿部或股部、小腿部、后脚部[跗部、跖部、趾部(系部、冠部和蹄部)]。

第五节 

主要参考资料

蒙古农牧学院主编.家畜解剖图谱。

农业出版社,1980年

和以等编.家畜解剖学。

(第二版),农业出版社,1991年

罗克编。

家禽解剖组织学。

福建科技出版社,1984年

张立教等编.猪解剖组织。

(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84年

Sison.etal.家畜解剖学。

科学出版社,1972年

第一章骨及骨连结

1-1骨学总论

一、类型

1.长骨

2.短骨

3.扁骨

4.不规则骨

二、基本结构

1.骨膜

2.骨质:

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3.骨髓:

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4.血管、神经:

神经与血管伴行。

三、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1.骨的物理特性:

硬度和弹性。

2.骨的化学成分:

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

四、骨表面的形态

1.突起:

突、隆起、结节、棘或棘突、嵴、线、头、髁等。

2.凹陷:

窝、沟、压迹、切迹、骨管或骨道、裂、裂孔、窦等。

五、畜体全身骨骼的划分

1.中轴骨:

(1)头骨:

颅骨、面骨

(2)躯干骨:

椎骨、肋、胸骨

2.四肢骨:

(1)前肢骨:

肩胛骨、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籽骨

(2)后肢骨:

髋骨(髂骨、坐骨、耻骨)、股骨、髌骨、小腿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籽骨

3.内脏骨

1-2头骨及连结

 头骨由扁骨和不规则骨构成,分颅骨和面骨2部分。

一、颅骨

1.枕骨

2.顶间骨

3.顶骨

4.额骨

5.筛骨

6.蝶骨

7.颞骨  

二、面骨

1.上颌骨

2.颌前骨

3.鼻骨

4.泪骨

5.颧骨

6.腭骨 

7.翼骨 

8.犁骨

9.鼻甲骨 

10.下颌骨

11.舌骨

三、鼻旁窦

  在一些头骨的内、外骨板之间的腔洞,可增加头骨的体积而不增加其重量,并对眼球和脑起保护、隔热的作用,因其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故称为鼻旁窦。

鼻旁窦内的粘膜和鼻腔的粘膜相延续,当鼻腔粘膜发炎时,常蔓延到鼻旁窦,引起鼻旁窦炎。

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蝶腭窦和筛窦等。

四、头骨的连结

  头骨连接多为纤维连接。

只有下颌关节是可动连接。

1-3躯干骨及连结

一、椎骨

按其位置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所有的椎骨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由软骨、关节和韧带连接一起形成身体的中轴,称为脊柱。

1.椎骨的一般构造:

各部位椎骨的形态构造虽然不同,但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构造:

椎体、椎弓和突起。

2.椎骨的形态特征:

(1)颈椎:

一般有7枚。

第l颈椎呈环形,又称寰椎(Atlas)。

第2颈椎又称枢椎。

第3~6颈椎形态相似,其椎体发达,椎头和椎窝明显;

关节突发达,有两支横突,横突基部有横突孔,连接一起形成横突管。

第7颈椎短而宽,棘突明显。

(2)胸椎:

马18枚,牛13枚,猪14或15枚。

棘突发达,以第3~5胸椎的棘突最高。

横突小,有小关节面与肋骨结节成关节。

(3)腰椎:

马和牛6枚,驴和骡为5枚,猪和羊6或7枚。

(4)荐椎:

马和牛5枚,羊、猪4枚,是构成骨盆腔顶壁的基础。

(5)尾椎:

数目变化大,除前3或4枚.尾椎具有椎骨的一般构造外,余皆退化,仅保留有椎体。

二、肋 

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

1.肋骨:

是弓形长骨,构成胸廓的侧壁,左右成对。

其对数与胸椎数目相同:

牛、羊13对,马18对,猪14或15对。

2.肋软骨:

连接在肋骨的下端。

真肋:

经肋软骨与胸骨直接相接的肋骨称;

假肋:

如果肋骨的肋软骨不与胸骨直接相连,而是连于前一肋软骨上,这些肋骨叫做假肋。

浮肋:

肋软骨不与其他肋相接的肋骨称为。

肋弓:

最后肋骨与各假肋的肋软骨依次连接形成的弓形结构称为肋弓,作为胸廓的后界。

三、胸骨

  胸骨位于胸底部,由数个胸骨节片借软骨连接而成。

其前端为胸骨柄;

中部为胸骨体,两侧有肋窝,与真肋的肋软骨相接;

后端为剑状软骨。

胸廓:

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骨和肋软骨以及腹侧的胸骨围成胸部的轮廓。

四、躯干骨的连结

(一)脊柱连接

1.椎体间连接:

相邻椎体间借助韧带和纤维软骨盘相连。

2.椎弓间连接:

包括关节突和棘突间连接,相邻的关节突或棘突借助短的韧带和关节囊相连。

3.寰枕关节:

由寰椎与枕骨构成的关节,可伸、屈和侧转运动。

 4.寰枢关节:

由寰椎与枢椎构成的关节,可左右转动头部。

(二)胸廓连接 包括肋椎关节和肋胸关节。

肋椎关节:

每一肋骨与相应胸椎构成的关节。

肋胸关节:

是由真肋的肋软骨与胸骨两侧的关节窝形成的关节。

1-4前肢骨及其连结

一、前肢各骨的结构特征

(一)肩胛骨:

为三角形扁骨,外侧面有一纵形隆起,称肩胛冈。

中部较粗大处称为冈结节;

牛、兔和猫肩胛冈远端突出明显称为肩峰,猪的冈结节特别发达且弯向后方,肩峰不明显。

冈前方称冈上窝,后方为冈下窝。

(二)肱骨:

又称臂骨,为管状长骨,近端后部球状关节面是肱骨头,肱骨远端有内、外侧髁,髁间是肘窝(鹰嘴窝),容纳鹰嘴(肘突)。

(三)前臂骨:

包括位于前方较粗的桡骨和在后外侧较细的尺骨。

(四)腕骨:

短骨,有两列,近列腕骨自内向外为桡腕骨、中间腕骨、尺腕骨和副腕骨;

远列自内向外依次为第l、第2、第3和第4腕骨。

(五)掌骨:

长骨,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l、第2、第3、第4和第5掌骨。

马有3个。

牛和羊有发达的大掌骨(第3、第4掌骨相互愈合而成),远端分别与第3指、第4指成关节,其它掌骨退化。

猪有4个掌骨。

犬、猫、兔和鼠有5个掌骨。

(六)指骨:

每一完整的指骨从上至下顺次包括系骨、冠骨和蹄骨。

(七)籽骨:

每一个指均包括一对近籽骨和一个远籽骨,即每指有3枚籽骨。

近籽骨位于掌骨远端掌侧(2枚),远籽骨位于冠骨和蹄骨交界部掌侧(1枚)。

二.前肢的关节

(一)肩关节:

由肩胛骨的肩臼和肱骨的肱骨头构成,为多轴单关节。

没有侧韧带,具有松大的关节囊。

关节角在后方,主要做伸屈运动。

(二)肘关节:

由肱骨远端和前臂骨近端构成的单轴复关节。

关节囊后壁宽松,有关节内、外侧韧带,肘关节角在前方,可做伸屈运动。

(三)腕关节:

由桡骨远端、近列和远列腕骨以及掌骨近端构成,为单轴复关节。

(四)指关节:

包括系关节、冠关节和蹄关节。

 

1-5后肢骨及其连结

一.后肢各骨的结构特征

(一)髋骨: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结合而成,3块骨在外侧中部结合处形成髋臼,与股骨头成关节。

1.髂骨:

位于前上方,分髂骨体(宽而扁)和髂骨翼(三棱柱状),髂骨翼外侧角称为髋结节,内侧角为荐结节。

2.坐骨:

为不正的四边形,位于后下方,构成骨盆底的后部。

两侧坐骨在骨盆底壁正中由软骨或骨结合在一起,称坐骨联合,是骨盆联合的一部分。

3.耻骨:

位于前下方,构成骨盆底的前半部。

两侧耻骨的内侧缘由软骨或骨结合形成耻骨联合,耻骨联合和坐骨联合统称为骨盆联合;

坐骨和耻骨共同围成闭孔。

(二)股骨:

为长骨,近端内侧是球状的股骨头,头的外侧粗大的突起是大转子。

骨干呈圆柱状,股骨远端前部是滑车关节面,与膝盖骨成关节。

后部为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成关节,髁的上方有上髁。

(三)膝盖骨:

呈顶端向下的楔形,后面为与股骨滑车形成关节的关节面。

(四)小腿骨:

包括胫骨和腓骨。

(五)跗骨:

由近列跗骨、中央跗骨、远列跗骨组成。

近列跗骨内侧是距骨,外侧是跟骨,跟骨近端粗大,称跟结节。

中央跗骨仅有中央跗骨;

远列跗骨由内向外依次是第1、第2、第3和第4跗骨。

(六)跖骨:

与前肢掌骨相似,但较细长。

(七)趾骨:

分系骨、冠骨和蹄骨,与前肢指骨相似。

(八)籽骨:

近籽骨2枚,远籽骨l枚,位置、形态与前肢籽骨相似。

  

二.后肢的关节

(一)荐髂关节:

由荐骨翼和髂骨翼构成,囊壁短,其周围有短纤维束固定,荐髂关节运动范围很小。

(二)髋关节:

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的多轴关节。

(三)膝关节:

包括股胫关节和股膝关节。

膝关节角在后方,属单轴关节,可做伸屈动作。

1.股膝关节:

由膝盖骨和股骨远端前部滑车关节面组成。

2.股胫关节:

由股骨远端后部的内外侧髁与胫骨近端构成。

(四)跗关节:

又称飞节,由小腿骨远端、跗骨和跖骨近端构成的单轴复关节。

(五)趾关节:

分为系关节、冠关节和蹄关节,其构造与前肢指关节相同。

第二章肌肉

一.概述

(一)肌肉的构造

  每一肌肉就是一个肌器官,可分为能收缩的肌腹和不能收缩的肌腱两部分,

肌腹:

由许多肌纤维(肌细胞)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

肌腱:

肌腹一端或两端的直接延续,牢固地附着于骨上。

肌腱的构造与肌腹相似,由腱纤维、腱纤维束、腱外膜和腱束膜等构成。

(二)肌肉的形态

一般肌肉可分为纺锤形肌、多裂肌、板状肌和环形肌4种。

1.纺锤形肌:

分布于四肢。

2.多裂肌:

主要分布于各椎骨之间,如背最长肌、髂肋肌等。

3.板状肌:

肌肉主要分布于腹壁和肩带部。

多呈薄板状。

4.环形肌:

肌纤维环行,位于自然孔的周围,形成括约肌,如口轮匝肌,肛门括约肌等,收缩时可关闭自然孔。

(三)肌肉起止点

  肌肉一般是以其两端附着于骨,中间可能越过一个或几个关节。

当其收缩时,位置不动的一端叫起点,引起骨移动的一端称止点。

但有时随情况的变化,两点可互换。

(四)肌肉的命名

  主要根据肌肉的功能、形态、位置、结构及肌纤维方向等来命名。

少数只据其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命名,大多数肌肉是综合几个特点来命名。

(五)肌肉的辅助器官

  它们的作用是保护和辅助肌肉的工作,包括筋膜、粘液囊和腱鞘。

二.皮肌

  属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

分布于皮肤内(浅筋膜)的薄板状肌,间接附着于骨骼上。

三.前肢主要肌肉

(一)肩带肌

  肩带肌是连接前肢与躯干的肌肉。

多数起于躯干,止于肩部和臂部,分为背侧肌群(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臂头肌)和腹侧肌群(胸肌和腹侧锯肌),牛、羊、猪还有肩胛横突肌。

(二)肩部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胛骨的内侧及外侧面,起自肩胛骨,止于肱骨,跨越肩关节。

可分为外侧组和内侧组。

 1.外侧组

  

(1)冈上肌;

(2)冈下肌;

(3)三角肌。

 2.内侧组

  

(1)肩胛下肌;

(2)大圆肌。

(三)臂部肌

 1.伸肌组

(1)臂三头肌;

(2)前臂筋膜张肌。

2.屈肌组

(1)臂二头肌;

(2)臂肌。

(四)前臂及前脚部肌

1.背外侧肌群分布于前臂骨的背侧和外侧面。

它们是作用于腕、指关节的伸肌。

(1)腕桡侧伸肌;

(2)腕斜伸肌;

(3)指总伸肌;

(4)指外侧伸肌;

(5)指内侧伸肌。

2.掌侧肌群分布于前臂骨的掌侧面,为腕和指关节的屈肌。

(1)腕外侧屈肌;

(2)腕尺侧屈肌;

(3)腕桡侧屈肌;

(4)指浅屈肌;

(5)指深屈肌。

四.躯干肌

(一)脊柱肌

  指支配脊柱活动的肌肉,根据其位置分为脊柱背侧肌群和脊柱腹侧肌群。

  1.脊柱背侧肌群

  

(1)背最长肌;

(2)髂肋肌;

(3)夹肌;

(4)头半棘肌。

  2.脊柱腹侧肌群位于椎体的腹侧,不发达,仅存在于颈、腰部。

颈部有斜角肌、头长肌;

腰部主要有腰大肌和腰小肌,俗称“里脊肉”。

(二)颈腹侧肌

1.胸头肌

2.胸骨甲状舌骨肌

3.肩胛舌骨肌

(三)胸廓肌

  位于胸侧壁和胸腔后壁。

参与呼吸运动,可分为吸气肌和呼气肌。

1.吸气肌

  

(1)肋间外肌

  

(2)膈

2.呼气肌

  

(1)后背侧锯肌

  

(2)肋间内肌

(四)腹壁肌

1.腹外斜肌

2.腹内斜肌

 3.腹直肌

 4.腹横肌

 5.腹股沟管:

位于腹底壁后部,耻前腱两侧,是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之间的斜行裂隙。

管的内口通腹腔,称腹环,外口通皮下,称为皮下环。

五.头部肌

  头部肌分为面部肌和咀嚼肌。

面部肌位于口和鼻腔周围,主要有鼻唇提肌、上唇固有提肌、鼻翼开肌、下唇降肌、口轮匝肌和颊肌。

咀嚼肌包括闭口肌(咬肌、颞肌和翼肌)和开口肌(枕颌肌和二腹肌),以闭口肌较发达(因闭口肌是咀嚼食物的动力来源)。

六.后肢主要肌肉

(一)臀部肌

分布于臀部,肌肉丰厚,常在此进行肌肉注射。

跨越髋关节,止于股骨,可伸、屈髋关

节及外旋大腿。

1.臀浅肌

 2.臀中肌

3.臀深肌

4.髂肌

(二)股部肌

分布于股骨周围,可分为股前、股后和股内侧肌群。

1.股前肌群

  

(1)阔筋膜张肌

  

(2)股四头肌

2.股后肌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

(3)半膜肌

3.股内侧肌群

  

(1)股薄肌

  

(2)耻骨肌

  (3)内收肌

  (4)缝匠肌

(三)小腿和后脚部肌

 1.小腿背外侧肌群

  

(1)趾长伸肌

  

(2)趾外侧伸肌

  (3)第3腓骨肌

  (4)胫骨前肌

  (5)腓骨长肌

  2.小腿跖侧肌

  

(1)腓肠肌

  

(2)趾浅屈肌

  (3)趾深屈肌

  (4)腘肌

第三章皮肤、毛

皮肤

  皮肤(Cutis)覆盖于动物体表,在天然孔(口裂、鼻孔、肛门和尿生殖道外口等)处与粘膜相接。

皮肤一般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3层。

一.表皮

  表皮:

皮肤最表面的结构,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

完整的表皮可分4层,由浅向深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生发层。

二.真皮

  

位于表皮深层,是皮肤最厚也是最主要的一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坚韧且富有弹性,皮革就是由真皮鞣制而成的。

  

三.皮下组织

  又称浅筋膜,位于皮肤的最深层,其结构见肌肉的辅助器官。

毛和毛囊

  毛:

由表皮演化而来,起保护作用。

毛露于皮肤表面的部分称毛干,埋在皮肤内的部分称毛根,毛根末端膨大呈球状为毛球,毛球细胞分裂能力强,是毛的生长点。

  毛囊:

包围于毛根周围,可分成表皮层和真皮层。

第四章消化系统

一.内脏的概念

  内脏概念:

广义是指身体内部的器官,狭义指绝大部分位于体腔(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内的器官,一般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其共同特点是:

每个器官都直接或间接地以一端或两端与外界环境相通,借以保证动物体物质代谢和种族延续。

二.内脏器官结构特点

(一)管状器官

大多数内脏器官属于管状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和生殖管道。

其管壁结构从内向外依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或外膜)组成。

(二)实质性器官

  包括肺、胰、肾、睾丸和卵巢等,其中有些器官,如肝、胰属于腺体。

腺体以导管开口于管状器官。

实质性器官的结构包括实质和间质两部分。

三.体腔与浆膜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