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
类标
准限值。
由于反硝化效果不理想,出水的硝氮含量有可能偏高,但
若增加一个厌氧滤池或人工湿地,便可取得良好的脱氮效果。
图
污水处理流程图
2、主要优点和技术经济指标
(1)不需要专用土地:
整个系统为地埋式,地表可用作绿地、
旱地、停车场、休闲运动场地等。
(2)一次性投资较少:
对于处理能力超过
50
吨/天的系统,吨
污水的建设投资
1500-1800
元。
若无需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处理,建
设成本还可再降约
15%。
(3)运行费用低:
吨污水处理成本
0.06-0.08
(4)操作维护简便易行:
无复杂设备,几乎不需要日常管理。
(5)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
渗滤田出水
TSS、COD、BOD、氨氮、总氮低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
类
排放标准(GB18918-2002)限值(或去除率超过
90%),总磷去除
率为
60-95%。
(6)不危害周围环境和景观,无二次污染。
(7)受气候条件影响小:
在北方、冬季均可正常运行。
(8)占地较少:
总系统占地
2.0-2.5
m2/吨(地表可绿化或硬化)
;
(9)使用灵活:
单个系统的日处理能力从数吨至数千吨。
与常规污水处理厂相比(一级
类排放标准),采用本技术每
处理
万吨污水可节约
万元,节约电力
6000
度以上,且不排放污
泥,中水便于回用。
因此具有经济、环保、节能、节水等多重功效。
3、技术可靠性分析
(1)技术工艺的先进性
地下渗滤系统在国外的广泛应用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量的研究
和实践表明,颗粒有机物的超量积累导致系统堵塞是限制其污水负
荷能力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污水负荷较大的
情况下传统系统的处理效果也不理想。
我们通过资料调研、理论分
析和实验研究,查明了导致系统堵塞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原
因,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在
年多的研究中,我们对技术方案
进行了筛选和多次改进,同时对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
有关
成果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2
项,另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
利各
项。
在本技术方案中,污水经过隔油沉淀预处理后进入水量调节池,
通过泵提间歇性地进入散水管,并通过散水孔进入地下湿地与地下
渗滤单元。
地下湿地与地下渗滤单元如图
所示,其中的人工土含
有特殊的填料组分,以控制污染物的迁移和微生物群落分带,此外,
通过加入特定功能的高效微生物菌剂,以提高出水水质。
2
地下湿地与高负荷地下渗滤单元示意剖面图
进入地下湿地与地下渗滤单元的污水,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渗
滤穿透散水层之下的防堵填料往下运移;
来不及渗滤的污水则在散
水层填料中侧向流动,并通过连通散水层与通风层的砾石进入下防
堵层。
污水在散水层填料中侧向流动的同时,其中的悬浮颗粒有机
物被不同粒径的填料拦截,并且不断被填料表面的微生物膜分解和
转化,使系统具有地下湿地的污水净化功能。
由于连通散水层与通
风层的砾石相当于二次散水通道,对下防堵层散水,从而使污染物
(尤其是颗粒物)负荷高度分散,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防堵能力。
残
留的污染物被下部的精滤层填料拦截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和转化,使
污水得到净化。
经处理后的中水在渗滤田底部汇入集水沟,并且通
过集水排水管排放或进入清水池回用。
(2)试验系统运行情况和研究结果
我们于
2005
年
6
月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活小区建成
了一个试验系统(图
3),其渗滤面积为
20m2,污水处理量约
8
吨/
天,系统出水
TSS、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低于国家城镇
污水处理厂一级
类排放标准(GB18918-2002)限值,系统运行
3
年多,稳定正常。
2008
月,我们对该试验系统进行了局部分层
剥离开挖(图
4),即使在散水孔周围也未发现有机物累积发黑的现
象,表明在所运行的污水负荷条件下,系统不会堵塞。
与
年的
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防堵性能更强,其污染物负荷能力提高
70%
以上。
3
试验系统及其出水
CODBODTSS氨氮
TP
进水
272167162565-6
出水
408<
102.50.5-1.5
单位:
mg/l;
出水未经脱氮除磷深度处理。
TP
随运行时间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
4
试验系统局部分层剥离开挖
(3)高负荷地下渗滤系统污染物负荷能力估算
在地下渗滤系统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包括有机物的不断加入、
分解和新生有机物的形成。
设随污水进入的悬浮有机物的量为
S
(g/d);
系统对
COD
的去除量为
X
每氧化
1g
固体有机物需氧
气
α
(g);
每去除
产生的细菌生物量(生物产率)为
R
(g/g
COD);
微生物对污泥的分解比率为
K(d-1)。
若第
i
天系统中残留污
泥的总量用
Wi
表示,则有:
Wn=Wn-1+W+-W-
(1)
其中:
W+=S+R×
X+K×
R×
αWn-1
(2)
W-
=
KWn-1
(3)
系统运行
n
天后的残留污泥量为:
Wn=(S+R×
X)[1-(1+K×
α-K)n]/(K×
α-K)
当
W+=W-时,则土壤中残留有机质的量不再变化(污泥平衡),
即:
(K-K×
α)WR=S+R×
X
WR=(S+R×
X)/(K-K×
α)
理论上,如果达到污泥平衡时渗滤系统没有被堵塞,则该系统
永远不会因有机物的累积而堵塞。
我们通过可控条件下的模拟实验
结果拟合出上述方程中的有关参数,并对各主要参数进行了模型敏
感性分析。
结果表明,当污水的
为
250-300mg/l,悬浮有机物
的浓度为
80mg/l,渗滤系统的污水负荷能力可以达到每平方米1.1
吨/天(超强系统可达到
1.4
吨/天),而永久不被堵塞。
本技术除地下渗滤外,还附加了地下湿地功能,可以使系统的
污染物负荷能力进一步提高,而我们在工程应用中的污水负荷不超
过理论负荷能力的
50%,因此可以保障系统永不堵塞。
4、示范和应用
已建工程
广州地化所中试工程(8t/d,
月)
江苏省靖江市利民村
(70t/d)
江苏省靖江市水山村
广东佛山市南庄镇利华员工村(200t/d)
江苏武进雪堰桥费巷村(100t/d)
江苏溧阳市南渡镇大圩村(2
个,50t/d、30t/d)
江苏溧阳南渡镇石街村(15t/d)
江苏溧阳竹箦镇水西村(25t/d)
江苏溧阳戴埠镇
个(2
个,
20t/d
和
25t/d)
在建工程
江苏江阴市徐霞客镇新街村
(60t/d)
江苏江阴市周庄镇华宏村
(50t/d)
江苏江阴市顾山赤岸村(20t/d)
拟建工程
江苏江阴市夏港、利港、月城、顾山、申港、南闸诸镇共
10
个
村
(每个
20-100t/d)
江苏靖江市西来镇西来村
广东佛山三水区白坭镇金竹村(2
个,每个
200t/d,服务人口约
3000
人)
广东佛山白坭镇上灶南村(50t/d)
靖江利民村污水处理系统地表景观
标准
pH
CODCr
BOD5
NH4-N
TN
TSS
一级
B
6-9
60
20
8
1
A
50
10
5
15
0.5
五类地表
水
40
2.0
0.4
系统出水
6.9
31.7
1.0
1.4
0.11
无色透明
靖江利民村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
5、结论
地下湿地与高负荷地下渗滤技术是一项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很
好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适合于城市小区、小城镇、度假村和农村
等人群聚居地生活污水的现场处理和回用。
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使用寿命长,永不堵塞。
此外,由于本系统设置于地下,
而且可以人为调节温度,因此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