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9490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第11讲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③世界市场:

欧美列强成为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④社会经济结构:

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①电力的应用:

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同时,电动机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

19世纪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

②世界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增强了帝国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世界市场至此形成。

【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成果:

1875年宪法的颁布。

宪法内容:

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议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有权选举总统;

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3)意义: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首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它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后才能生效,对政府缺乏监督作用。

(3)特点: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②思想来源: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

③阶级基础:

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巴黎公社

普法战争失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求和,人民强烈不满。

(2)经过: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②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

③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镇压。

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四】19世纪的科学与文学艺术

1、进化论

(1)诞生标志: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

(2)意义:

①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②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2、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①特点: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②代表作: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2)现实主义文学:

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3、美术

(1)现实主义: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画派:

将光和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莫奈的《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4、音乐

(1)浪漫主义:

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

②代表:

贝多芬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印象乐派:

强调音响和音色。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牧神午后·

前奏曲》。

5、电影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将艺术与科技结合起来。

工业革命

视角一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例1](2018·

安徽高考)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材料信息提炼出弗格森的主要观点,其主要观点是因市场对于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而诱发了工业革命,强调的是市场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说明工业革命发生于哪一领域,也不是批判人们的盲目和阐述工业革命的进程,据此排除B、C、D三项。

[答案]A

[拓展归纳]

以新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来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来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

(5)从生态史观来看,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视角二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例2](2018·

福建高考)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1912年”。

电灯和无线电报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在1912年之前,故B项正确。

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故②错误;

“泰坦尼克”号客轮从英国到美国的航线不经过地中海,故③错误。

[答案]B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

蒸汽动力

电力、内燃机动力

能源

煤炭

电、石油

主要

发明

珍妮纺纱机、火车、汽船

汽车、飞机、远洋轮船

科技

结合

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技发明大多来源于科学家的实验,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发展

进程

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法、美、德等国

在欧美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展开,规模更大,发展也更迅速

工业

布局

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

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

生产力

生产力迅速发展,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力迅速发展,进入“电气时代”

经济

结构

以轻工业为主导

以重工业为主导

生产

组织

工厂制

垄断组织

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和社会经济结构;

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视角三考查垄断组织的形成

[例3](2017年·

海南高考)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

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

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解析]此题考查垄断组织的出现。

材料中“巨型企业”表达“生产集中”,由“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以推断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的发展,应选C项。

“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中未能表达,排除A、D两项;

蒸汽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能源革新的内容,排除B项。

[答案]C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类别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时期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手段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规模

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

影响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

②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③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演练命题热点]

1、(2018·

乌鲁木齐模拟)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

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

C、市场的需求D、科学技术的进步

解析:

选C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需要。

2、(2018·

湖州高三期末)据史料记载:

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278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发展,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外国人口流入英国城市

D、城市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大大小于乡村

选B关键信息是“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了乡村人口”,由此可知,其背景是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应是工业革命的影响。

3、(2018·

山西高三诊断考试)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

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选A把握时间信息19世纪后半期,根据材料中的“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可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工业迅速发展,选择A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点击命题角度]

视角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浙江高考)《共产党宣言》说: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共产党宣言》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即空想社会主义)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表达,故B项正确。

19世纪中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也不再是空想。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视角二巴黎公社

[例2](2017·

新课标全国高考)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斗争,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1871年4月,起义已爆发,A项不符合题意;

巴黎公社没有实现工农联盟,B项错误;

根据“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可知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巴黎公社发布该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的被动局面。

[答案]D

1、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

(1)经验:

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

(2)教训:

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②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正确理解巴黎社会的性质

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一是看政权组织的阶级属性,二是看这一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表现在:

(1)从成立方式看,它是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公社委员产生的途径看,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3)从实施的政策措施看,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旧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公社的经济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同时给出以下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日益显露③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④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选A此题属易错题,可采用排除法,解题的关键是时间的界定,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其他国家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

也就是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各国并未完成工业革命,排除含有④的备选项。

2、为纪念巴黎公社,某校举办主题为“1871,起义之都巴黎”的展览。

观看展览后,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偶然性

B、巴黎公社革命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潮流的背景下发生的

C、巴黎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是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选B巴黎公社革命发生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发展资本主义是当时社会的潮流。

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偶然性、失败的必然性和影响的深远性”可知,A、C、D三项均正确。

吉安三校联考)1881年,在巴黎公社失败十年之际,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强调:

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这里说的“特殊条件”指()

A、巴黎工人不掌握军队

B、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C、缺少社会主义者的领导

D、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

选D此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爆发的背景。

即它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当时的巴黎工人是在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的关键时期爆发的,所以条件特殊。

技能十一“三三三四”破解材料分析题

材料要“三读”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答案组织要“三界定”

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答题书写要“四注意”

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文句通顺、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

段落化,一问一段,直观简明;

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序号化,问题和要点应标上序号。

四要注意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一致,多采用教材中出现的规律性、结论性语句,使要点“少而全”“多而不杂”,力争齐全,少失分。

(2017·

江苏高考)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

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

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对照材料“三读”:

第一遍“速读”,可知此题从“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切入,考查英国的现代化这一主题;

第【二】三遍“细读”和“精读”,可知材料一涉及工业革命的原因,联系设问,考查的时空阶段是英国的工业革命。

从材料二判断出“保守主义的政治”是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从材料三概括“保守主义的政治”的缺陷,从而明确命题者考查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的过程和政治特征;

材料四,四句话实际上是三层意思,第【一】二句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第三句说明工业资产阶级与当时政治制度的矛盾,第四句“新的斗争”联系教材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即可定位。

对照要点“三找”,可以找出每那么材料的中心论点。

此题材料一中心论点是工业革命,要回顾教材中工业革命的前因后果;

材料二中心论点是保守主义政治与经济同步发展,要回顾教材中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因后果;

材料三中心论点是英国议会的缺陷,要列出提纲“议员出身、反映贵族利益的议员比例”,再联系教材;

材料四中心论点“新的斗争”,要联系教材中1832年的议会改革运动。

答案组织“三界定”:

界定第

(1)问中答案来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前提、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进行概括;

(2)问,第一步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可知“保守主义的政治”是指英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第二步界定答案来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的特征并结合教材中的政治特征;

第(3)问第一步由时间“1830年”联系到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运动,第二步界定答案来源“依据材料……概括……”,分层归纳材料要点,答题术语尽量接近教材中的语言;

第(4)问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等,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回答即可。

(1)原因:

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生产技术的进步。

(2)建立:

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

特征:

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贵族控制议会;

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

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原因:

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

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

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时间:

45分钟总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安徽省示范高中第二次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