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8425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毒蛇咬伤急救方法Word格式.docx

五步蛇

中国的毒蛇约有50种,分布有地区性。

例如:

蛙蛇多在闽、粤、台诸省;

眼镜蛇类也多在南方;

五步蛇、竹叶青等多在长江流域和渐、闽;

而蝗蛇分布广。

蛇毒含有毒性蛋白质、多肽和酶类,按其对人体的作用可归纳为三类:

神经毒,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先使伤处发麻,并向近心侧蔓延湛而引起头晕、视力模糊、眼险下垂、语言不清、肢体软瘫、吞咽和呼吸困难等;

最后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血循毒,有竹叶青、蝰蛇和龟壳花蛇等,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

可使伤处肿痛,并向近心侧蔓延,邻近淋巴结也有肿痛;

并引起恶寒发热、心率和心律失常、烦躁不安或谵妄,还有皮肤紫斑、血尿和尿少、黄染等:

最后可导致心、肾、脑等的衰竭。

混合毒,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

有蝮蛇,大眼镜蛇和眼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蛇毒的毒性强度

各种毒蛇毒液的毒性强度是不同的,有的毒蛇伤人后死亡率高;

有的仅引起症状。

  

毒蛇咬伤临床表现

小女孩被三跳毒蛇

被毒蛇咬伤后,病人出现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有明显的关系。

当然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毒蛇在饥饿状态下主动伤人时,排毒量大,后果严重。

  

神经毒致伤的表现

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

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后,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

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

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

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

神经毒吸收快,危险性大,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略。

伤合的第1-2天为危险期,一旦渡此期,症状就能很快好转,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血液毒致伤的表现

咬伤的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

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

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咳血及尿血等。

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

病人何伴头尾、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

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

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

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内脏的后遗症。

混合毒致伤的表现

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

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

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

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

诊断

是否为蛇咬伤

道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蜈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

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

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是否为毒蛇咬伤

主要靠特殊的、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

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毒牙痕迹。

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

无毒蛇咬伤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

是哪种毒蛇咬伤

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

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

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大多毒蛇头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鲜明的花纹,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可与无毒蛇相区别。

毒牙呈沟状或管状与毒腺相通,当包在腺体外的肌肉收缩时,将蛇毒经导管排于毒牙,注入被咬伤的人和动物体内。

毒蛇咬伤急救措施

毒蛇咬伤后现场急救很重要,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排出毒并防止毒液的吸收与扩散。

到达有条件的医疗站后,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如彻底清创,内服及外敷有效的蛇药片,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及全身的支持疗法。

现场急救

一旦被蛇咬伤,首先坐下,尽量减少运动,避免血液循环加速。

尽量辨认蛇的类型。

如果确信是毒蛇咬伤,且咬伤时间在5分钟以内,并且医务人员要30分钟以上才能赶到,应切开伤口并吸出毒液。

轻轻地用肥皂和水洗伤口。

不要擦伤口,应用布轻拍,以使其干燥。

如果需移动病人,应抬着他,而不要让他自己走动。

在现场立即用条带绑紧咬伤处近侧肢体,如足部咬伤者在踝部和小腿绑扎两道,松紧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回流为度。

将伤处浸入凉水中.逆行椎挤使部分毒液排出。

也可啜吸伤口(吸者无口腔病变),随吸随漱口。

在运送途中,仍用凉水湿敷伤口,绑扎应每20分钟松开2-3分钟(以免肢端淤血时间过长)。

到达医疗单位后,先用0.05%高锰酸钾液或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拔出残留的毒蛇牙;

伤口较深者切开真皮层少许,或在肿胀处以三棱针平刺皮肤层,接着用拨罐法或吸乳器抽吸,促使部分毒液排出;

胰蛋自酶有直接解蛇毒作用,可取2000-6000U加于0.05%普鲁卡因或注射用水10-20ml,封闭伤口外周或近侧,需要时隔12-24小时可重复。

治疗

蛇药是治疗毒蛇咬伤有效的中成药,有南通(季德胜)蛇药,上海蛇药、广州(何晓生)蛇药等;

可以口服或敷贴局部,有的还有注射剂,用法见说明书。

此外还有一部分新鲜草药也对毒蛇咬伤有疗效,如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半边莲、田薹黄、白花蛇舌草等。

抗蛇毒血清有单价的和多价的两种,单价抗毒血清对已知的蛇类咬伤有较好的效果。

用前须作过敏试验,结果阳性应用脱敏注射法。

防治合并感染可用抗菌药。

对各种器官功能不全或休克,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治疗过程中禁用中枢神经抑制剂、肌松弛剂:

肾上腺素和抗凝剂。

阻止毒液吸收

被咬伤后,蛇毒在3-5分钟内就迅速进入体内,应尽早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液的吸收。

1.绑扎法:

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也是现场容易办到的一种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即在被毒蛇咬伤后,立即用布条类、手巾或绷带等物,在伤肢近侧5-10公分处或在伤指(趾)根部予以绑扎,以减少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从而达到暂时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

在后送途中应每隔20分钟松绑一次,每次-2分钟,以防止肢瘀血及组织坏死。

待伤口得到彻底清创处理和服用蛇药片3-4小时后,才能解除绑带。

2.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再用温开水或0.02%高锰酸钾反复冲洗伤口,洗去粘附的蛇毒液。

沿毒蛇牙痕作“+”形切口,进行冲洗和排毒。

以后的措施由就近医院继续治疗。

3.冰敷法:

有条件时,在绑扎的同时用冰块敷于伤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减慢蛇毒的吸收。

也可将伤肢或伤指浸入4-7摄氏度的冷水中,3-4小时后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续24-36小时即可,但局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全身的保暖。

在运送途中,仍用凉水湿敷伤口。

4.伤肢制动:

受伤后走动要缓慢,不能奔跑,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将伤肢临时制动后放于低位,送往医疗站。

必要时可给适量的镇静,使病人保持安静。

促进蛇毒的排出及破坏

存留在伤口局部的蛇毒,应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排出或破坏。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嘴吸吮,每吸一次后要作清水漱口。

当然吸吮者腔粘膜及唇部不应有溃破之处,不然毒液会进入吸吮者身体。

也可用吸乳器械、拔火罐等方法吸出伤口内之蛇毒。

伤口较深并有污染者,应彻底清创。

消毒后应以牙痕为中心,将伤口作“+”或“++”形切开,使残存的蛇毒便于流出,但切口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血管。

咬伤的倍位在手或足部时,也可用三棱针或刀尖在八邪穴或八风穴,向近侧皮下刺入一厘米后,由近向远轻轻按摩,加速蛇毒的排出。

伤口扩大后,还可用各种药物作局部的湿敷或冲洗,以达到破坏或中和蛇毒的目的。

常用的外敷药有30%盐水或明矾水,用于伤口冲洗的外用药有1:

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及5%-10%的盐水。

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有一定作用,它能本分解和破坏蛇毒,从而减轻或抑制病人的中毒症状,用法是用生理盐水2-4毫升溶解胰蛋白酶后,在伤口基底层及周围进行注射,12-24小时后可重复注射。

注射速尿、利尿酸钠或甘露醇等,可加速蛇毒从泌尿系的排出。

抑制蛇毒作用

主要是内服和外敷有效的中草药和蛇药片,达到解毒、消炎、止血、强心和利尿作用,抗蛇毒血清已广泛用于临床,对同种毒蛇咬伤效果较好。

1.各种蛇药片:

目前用于临床的蛇药片已有十余种,使用时首先要弄清所用的药片对哪种毒蛇有效,其次是用药要早,剂量要大,疗程要长。

最后,必须有针对性地采用其它中西医的辅助治疗。

临床上用得最广的是南通蛇药片(又称季德胜蛇药片),伤后应立即服20片,以后每隔6小时服10片,持续到中毒症状明显减轻为止。

同时将药片加温开水调成糊状,涂在伤口的周围及肢体胀肿的上端3-4公分处,广州蛇药片(何晓生蛇药片)疗效也较好,伤后立即服5片,以后每3小时服5片,重症者药量加倍。

另外,上海蛇药片主治蝮蛇咬伤,蛇三满蛇药片主治金环蛇和银环蛇咬伤。

2.中草药单方:

可用新鲜半边莲(全草)30-60克,捣烂后取其汁内服,有解毒和利尿排毒作用。

也可用新鲜鸟桕嫩芽30克,捣烂取汁内服,药渣外敷,可预防蛇毒攻心。

3.血清治疗:

抗蛇毒血清对毒蛇咬伤有一定的疗效,单价血清疗效可高达90%,但多价血清疗效仅为50%。

目前已试用成功的血清有抗蝮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等,有的已精制成粉剂,便于保存。

使用抗蛇毒血清之前应先作皮肤过敏试验。

全身支持疗法

毒蛇咬伤后的数日内病情较重,中毒症状有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

因而积极的全身治疗及纠正主要脏器的功能是重要的。

血压低时应及时给输血和补液,抗休克治疗,呼吸微弱时给以呼吸兴奋剂和吸氧,必要时进行辅助性呼吸。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组织胺类药物的应用,对中和毒素和减轻毒性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全身抗感染药物,对防治局部组织的坏死是重要的,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抗蛇毒血清

医治蛇咬的方法种类繁多,最典型及常用的方法是运用由蛇毒本身制炼的抗毒血清。

一些抗毒血清是专为个别及少数近类蛇种而用的(例如在美国当地,基本上除了珊瑚蛇外,所有毒蛇都属于蝮亚科的),而另一种能治疗多种蛇毒的血清是“蛇毒血清”(antiveninpolyvalent)。

制作蛇毒血清时,研究者会把多种毒蛇的毒素同时注入一匹马的体内,剂量由轻至重逐步提升,直至马匹能对毒素免疫为止;

接着便从马匹身上抽取血液,再以净水加以稀释,并冷冻贮存,最后成功制造血清。

可是亦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对马匹过敏的人便不能使用这些血清。

在印度、南非及澳大利亚等地,当地人亦针对较为危险的蛇类(如曼巴蛇、太攀蛇及眼镜蛇),以同样手法制作特种抗毒血清。

预防

搞好住宅周围的环境卫生,彻底产除杂草,清理乱石,堵塞洞穴,消灭毒蛇的隐蔽场所。

在野外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员,进入草丛前,应先用棍棒驱赶毒蛇,在深山丛林中作业与执勤时,要随时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应穿好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必要时戴好草帽。

遇到毒蛇时不要惊慌失措,应采用左、右拐弯的走动来躲避追赶的毒蛇,或是站在原处,面向毒蛇,注意来势左右避开,寻找机会拾起树枝自卫。

四肢涂擦防蛇药液及口眼蛇伤解毒片,均能起到预防蛇伤的作用。

蛇类一般不会视人类为猎物,多数蛇类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受到惊吓或伤害,它才会发动攻势,否则一般而言蛇类都会避免与人类发生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