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8397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设计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

由于浪漫主义反对工业化生产,也就无法解决工业条

件下的设计问题,并且对后来反对机械化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保尔顿的贡献:

新技术运用到制造业:

小五金商业化。

其经营特色,价廉质高,设计迎

合市场的流行趣味——时尚性。

▲新条件下的设计的特点:

(1)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随

、)工业革命对工业设计带来的巨大变化。

3(着商业化的发展,手工艺体系分崩离析。

第四章机械化与设计

▲19世纪的技术机械,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机器美学的萌芽——工业设计发端的根源

▲英国的纺织工业进程:

(1)第一步:

纺纱机的出现。

1769年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开

创了革命性的变革,1770年哈格瑞夫斯发明了珍妮多轴纺纱机,1780年后克罗卜顿发明了

“骡子”纺纱机。

(2)第二步:

织布的出现。

先是使用飞梭,到了19世纪上半叶,机动织

布机开始投入使用,对设计活动影响最大的是19世纪20年代由法国引入英国的杰柯德织

布机。

▲讨论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柯本(排斥传统美学的影响,否认美学在其作品中的任何作用,

认为设计与技术分离),德国建筑师萨帕尔(建立了一种新的美学理论,既接受工业化不可

避免的事实,又正视艺术与工业的关系)他认为,风格不是时代各种特有形式的融合入,

而是在设计一种产品时基本构思的艺术升华,产品的基本形式主要受到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的限制。

散帕尔历史观中最基本的思想,设计是特定需求的反映,特别是对于产生这种需

求的时代、地狱和社会条件的反映。

如果以这种思想来全面考察19~20世纪初的设计,有

一点是很清楚的,打了的工业产品并不是偏重于美学或使用价值,而是寻求两者的协调。

▲技术与设计,散帕尔滞留伦敦期间,执教应用艺术于学校,1852年出版《科学、工业与

艺术》的小册子,主要基于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印象,他认为科学和技术进步相联系

的,并意识到了当时艺术与工业相分离的状况,他提出,过去的遗产,特别是手工艺的传

统,在有可能创造出一门新艺术之前必须被消除干净。

这种新艺术应建立在接受和采用机

械化的基础上。

散帕尔理论是以广泛的历史研究,特别是以实用艺术及其技术的历史为基

础的,他认为,风格不是时代各种特有形式的融合,而是在设计一种产品时基本构思的艺

术升华,原则是接受并使用机器,以生产超越时尚而具有集合简洁性的功能产品。

▲怀特沃斯抛弃建筑风格的影响发展了一种整体式的机床设计,采用整体而稳重新的箱式

底座来达到精确加工的目的,他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来制造机床,达到很高的质量水准,并

成为世界性的通用标准,现代机床稳重质朴和严格的功能性等特点,正是源于怀特沃斯的

设计。

▲乔治史蒂芬生的火箭号机车获奖,这台机车体现了对于有效运行和外观两方面的重视,

为后来的机车设计奠定了基础,尽管它与别的设计相比,具有与众不同的简洁性,但在美

学方面的处理仍然不够。

1847年大卫乔伊设计的杰尼林德号机车,其地方性的手工生产

和木框架的结构已成为历史陈迹,而工程制造已经清楚的作为一种技术行业脱颖而出,这

之中一个重要的进展就是对于外观的重视。

▲从美学角度来说,美国机车强调应用装饰而不是强调结构因素的形式处理,因此,19世

纪的流行风格在机车上都有所反映。

但是这种设计与众不同的形式使其成了开发美国的一

个罗曼蒂克的象征。

▲19世纪设计的特点之一就是出现了许多方便的方法去仿制先前昂贵的装饰品,如仿银器

装饰、仿大理石装饰等。

19世纪家具设计最有名的例子是维也纳托勒公司所生产的弯木家

具,这是引入新技术的成果。

米切尔托勒生于德国,创造性的使用传统材料,采用新的工.

厂技术创造全新的产品,他所设计和生产的批量产品无疑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同时又是

真正的大众产品。

▲19世纪的玻璃工业有了两种技术革新,其一是模内吹制成型技术,这是瓶一类的容器能

以较低成本重复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酿造、食品和医药工业的需要;

其二是玻璃压制

成型技术,熔融的玻璃置于加热的金属模具中,然后压入一个内模使制件成型。

▲19世纪中叶德国慕尼黑酒店的玻璃酒具,没有任何的虚饰,非常实用,其简洁的设计造

成的因素很多,首先,它们必须能经受的住粗暴的使用,因为当时的餐馆都是很嘈杂拥挤

的;

其二是由于这些产品平凡而普及,其简洁为社会所承认;

其三是这些产品基本上是为

保守的用户而生产的,包括酒店的老板和他们的顾客,都喜欢自己熟悉的杯型。

▲19世纪第一种塑料赛璐珞(即硝化纤维塑料)于1865年问世,1888年生产的发夹盒是

迄今可以找到的最早的赛璐珞产品。

▲19世纪初布鲁勒为普茨茅斯皇家船厂大批量制造滑轮设计了一系列机床,这是机床设计

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适应流行的趣味,布普勒在他的机床中使用了一种最简洁的柱式

—塔斯干柱式,这既是传统审美观念的余波,也是19世纪追求功能与形式和谐的体现,即

把质朴的功能形式与浪漫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

▲19世纪生产的某些机器和产品是朴实无华和几何性的,其形式源于机构和机器的功能要

求。

▲19世纪中叶,美国工业则迅速起飞,为了适应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在美国发展了一种新

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确定了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和工艺。

其特点是:

标准化产品

的大批量生产;

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

在一系列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

等,这就是所谓的“美国制造体系”

▲怀特尼常常被称作为“美国制造体系”之父,无限制的满足市场需求:

(1)军火领域

(2)钟表业(3)缝纫机(4)打字机。

他于1798年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两年内生产一

万支步枪的建议,不过这一计划11年后才完成。

军火商霍尔特别强调和发展了可互换性,

即着重解决精确度量和生产中的准确性这两个关键问题。

1824年开始,在长达二十年之久

的简化型来复枪生产中,这一工作达到了高峰。

军火商柯尔特在康奈迭戈州哈特福建立了

军工厂,柯尔特是这一代美国革新家的典型。

他博采众家之长,生产出了自己富有特色而

性能优异的产品。

由于他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并注重产品的市场销售,他大获成功。

1851年生产的柯尔特“海军”型左轮手枪是其典型的产品,机件简化到了最低限度,其可

互换不见的精密度使其成了沿袭多年的手枪的标准形式。

▲美国早期汽车设计,汽车工业的真正革命是从亨利福特的T型车和流水装配线作业开始

的。

1908年推出的T型小汽车从一开始就大受欢迎,因为这种汽车简洁、结实而且便于修

理,并去掉了一切不必要的修饰。

福特在美学上和实际上把标准化的理想转变成了消费产

品的生产,这对于后来现代主义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

▲美国制造体系的演化表明,为了进行批量生产,产品就必须标准化,即部件的尺寸设计

应该精密并严格一致。

为了将大规模生产的基本原理,即让互换性有效地用于国家一级的.

企业层次上,就必须建立国家技术标准体系。

▲1907年著名的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贝伦斯被聘为AEG公司的艺术顾问,全面负责它各方

面的设计工作,他的电水壶以标准化零件为基础,用这些零件可以灵活的装配成80余中水

壶,整是这种用有限的标准零件组合以提供多样化产品的探索,是贝伦斯的工作富有创新

意义,也使他自己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位工业设计师。

第五章设计改革

▲设计改革的目的:

力图重新建立起先前的趣味标准,以矫正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市场扩大

所带来的“破坏效应”。

▲促成设计改革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

一是出于对粗

制滥造的机制产品的反感;

二是设计上的折衷主义所带来的风格上的混乱。

▲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

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英国建筑师帕金坚信设计基本上是一种道德活动,设计者的态度通过其作品而转移到了

别人身上,因此理想越高,艺术水准也越高。

帕金反对那种“纯美”的观点,认为设计应

适于使其实现的材料,设计者的技巧在于结构的具体化和表达,每个时代应有其自然形成

的风格来表现其生活。

帕金憎恨虚假材料,对平面上装饰三度空间的手法甚为反感,并对

装饰过多的纹样有所批评,他也反对把家具和装饰品作为小型的建筑来设计。

风格:

自然

的装饰应该程序化并及以几何化的处理,以加强其表现形式。

(将设计原则具体化,提高设计标准,肯定机器的价值,不热衷手工劳作)

▲帕金的设计改革思想得到一群艺术家的响应,其中心人物是柯尔,柯尔本人是一位水彩

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政府官员,他改革了英国邮政系统,负责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

士”,并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圣诞卡。

1845年,英国艺术协会举办了一次竞赛以促进设计,

柯本的茶壶设计获奖。

▲柯本等人对帕金的“设计原则”推崇备至,同时又强调设计的商业意识,试图使设计更

直接地与工业相结合。

1849年柯本创办了《设计杂志》,设计杂志》中,编者写到,设计

有两重性,首先,所设计的东西应严格满足其实用性;

第二是美化或装饰这种使用性。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为了炫耀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

帕克斯顿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设计了水晶宫国际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是世界上工业博览会。

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

与19

世纪其他的工程杰作一样,它在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水晶宫”中展

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拉斯金认及其的精确与巧妙,但机器及其产品在其美学思想中决没有一席之地。

在反对

工业化的同时,拉斯金为建筑和产品设计提出了若干准则,这成了后来工艺美术运动的重

要理论基础:

(1):

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

(2)忠实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

用钢材、玻璃等工业材料;

(3)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质感。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

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

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应的作品。

先天的局限:

他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

化的对立面,这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英国设计走了弯路。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

(1)艺术、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

服务的。

(2)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

容易做到艺术化。

(3)在产品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义,主张

艺术家和技术家结协作,设计师艺术家,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作活动。

他认为劳动分工割

裂了工作的一致性,因而造成了不负责任的装饰。

矛盾:

社会主义理想进一步发展,设计

变得复杂和昂贵。

▲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效仿,进

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在18801-1910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工艺美

术运动”。

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

了深远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原因:

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粗制滥造

的产品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

▲设计风格特点:

(1)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适合于目的性”等价

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介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

(2)工艺美术运动

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技术来改造社

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

▲沃赛,工艺美术运动的中心人物,受过建筑师的训练,喜爱墙纸及染织设计。

从18931

年起,他花了大量精力出版《工作室》杂志,继承了拉金斯、莫里斯提倡美术与技术结合,

以及向哥特式和自然学习的精神,并使之更简洁、大方,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的范例。

设计多选用典型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材料——英国橡木,而不是诸如桃花心木一类珍

贵的传统材料,他的作品造型简练、结实大方,并略带哥特式意味。

▲阿什比主要设计金属器皿,器皿一般用榔头锻打成型,并饰以宝石,能反映出手工艺金

属制品的共同特点。

在他的设计中,采用了各种纤细、起伏的线条,被认为是新艺术的先

声。

▲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1)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

计,反对“纯艺术”。

(2)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

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

(3)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

这无疑而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

▲德莱赛,思想代表着一种萌芽状态并且是积极地奔向未来的起点。

他被视为后现代主义

的先驱,形式上的创新,并强调一种完整的几何纯洁性,而不是一种程式化的抄袭。

德莱

赛是率先以合理方式分析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设计师之一。

设计受到东方艺术

的影响,杂而不纯。

▲艺术陶瓷:

造型上的简洁和对材料的直接使用,显示出在形式上的创新,一种完整的几

何纯洁性,不是程式化的抄袭。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星期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

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

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产生的背景:

(1)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变成了全国铁路中心,因此其

城市发展很快,

(2)1871年芝加哥大火,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吸引了来自全国

各地的建筑师(3)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更多房屋,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

现。

(4)在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的建

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独创的风格,芝加哥学派由此而生。

▲芝加哥学派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里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

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代表人物:

沙利文:

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

(代表作:

施莱辛格-随功能”的口号马耶百货公司大夏)莱特:

对于机械化及其美学的

潜力的乐观态度,批评了那种滥用机器的态度。

(代表作:

流水别墅)

▲新艺术运动标志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度,其影响十

分深远。

▲动机:

是彻底地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界流行的两种趋势决裂,首先,新艺术是与

先前的历史风格决裂,第二,新艺术又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趋势——自然主义。

新艺术

在本质上还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

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新艺术运动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

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发源地:

比利时。

代表人物:

理性,表里如一的理性;

热烈而具有生命威尔德尔塔喜用葡萄蔓般的缠绕和螺旋扭曲

力,体现在其装饰中;

简洁清晰和功能主义,体现在其设计的基本结构上、其他新艺术流

派法国戏称新艺术“地铁风格。

代表人物是宾、吉马德|西班牙代表人物是戈地|”

代表人物是泰凡美国代表人物是雷迈克米德、贝伦斯|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尼

▲维也纳分离派(麦金托什)与别的新艺术流派相比,他们的设计更接近于现代主义,青

春风格几何因素的形成够,在他们手中进一步简化成了直线和方格,这预示着机器美学的

出现。

维也纳分离派主调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

新结构,新材料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重演历史样式。

瓦格纳的活力。

代表人物卢斯维也纳生产同盟,金属器皿,精炼的几何形式,与传统的装饰趣味相距甚远霍夫曼

装饰就是罪恶

▲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

对于制

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穆特休斯。

▲穆特休斯是这个组织的开创者,他通过对英国设计发展状况的考察,发现工艺美术运动

存在对工业化否定的局限性,认为机械化与新技术是提高德国设计的前提,宣传功能主义

设计原则,并提出对传统的美术教育进行彻底改革。

突出为国家利益而同一艺术与工业。

▲维尔德是制造联盟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是将理想与现实混为一谈,

会导致理想的崩溃。

他怀疑工业是否能接受一种可能减少其物质利益的方式。

他重申自己

早期的道德观:

“工业决不应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可以牺牲作品的美和材料的高质量。

对那些既不注重美,也不注重使用材料,因而在生产过程中毫无乐趣的产品,我们不必去

理睬。

另一位制造联盟的创始人是政治家诺曼

▲德意志制造联盟是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

治家组成,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

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德意志制造联盟六大设计主张:

(1)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业相结合

(2)主张通

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联盟走非

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避免政治对艺术的干扰(4)要求在德国

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5)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

装饰(6)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为艺术的基本要求。

▲在联盟的设计师中,最著名的是贝伦斯,1907年贝伦斯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

的艺术顾问,AEG拥有在德国使用爱迪生电气照明系统的专利许可,到1907年它已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制造商之一,生产发电机、电缆、变压器、电动机、弧光灯以及各种家用电器

等。

贝伦斯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从而使这家庞杂的大

公司树立起了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企业形象。

第三篇:

年的工业设计-19391915

第六章工业、技术与设计

▲美国的工业设计高投资、大批量生产和大众消费这三位一体形成一种特殊的模式,并成

了20世纪初年美国消费类产品生产厂家的共同准则。

▲福特特的经历表明,依赖单用途的工装、高度集中化和机械化的生产体系,已不能满足

变化了的市场对于生产灵活性的要求,市场不仅要求产品使用,也要求产品具有美学上的

新奇。

1936年由福特子公司推出的“和风“型小汽车,是一件典型的流线型设计,完全抛

弃了直线条。

西门子▲欧洲的工业与设计AEG奥利维蒂

▲斯堪的纳维亚的手工艺与设计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北欧五国,即丹麦、瑞典、芬兰、

挪威和冰岛。

这些国家,特别是丹麦、瑞典和芬兰取得巨大的成功。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

设计显示出对传统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尊重,又满足20世纪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因而在国际

设计界独树一帜,影响十分广泛。

形成基础:

正是将产生于严酷条件下下的简洁与实用的

设计思想与工业的效率和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手工艺传统严谨而实际的特点与新的工业

理性主义并行不悖,因而创造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瑞典的古斯塔夫伯格和丹麦

的皇家哥本哈根等陶瓷工厂,克兰特等。

▲新材料:

(1)最早的突破是在金属上

(2)金属表面镀铬(3)无缝钢管(4)机制木材

(5)塑料

第七章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目的:

力图在形式上找到所谓“真实的“代表新时代的方式

▲意义:

先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工业及其产品成了绘画、雕塑的主题,由此而产生的视觉语

言又对工业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设计逐渐摆脱了古典艺术的禁锢而体现出工业产品自

身的特色。

▲立体主义产生并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它的基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来描绘

客观世界。

定义:

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作为一系列各种不同平面、表面的一定分割

来理解。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09-1913年间的解析立体主义阶段就

对自然主义的题材进行了抽象、到了后来的综合立体主义阶段则更加强烈地趋向于与机器

美学相联系的几何化。

▲未来主义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出现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它对资本主义

的物质文明大家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

代表:

马里内蒂

▲风格派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四点特征: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