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28326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滨州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物理学上,水有三态,温度是形态____(转变/转换)的绝对制约力。

冰,固态的水。

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冰的形态可千变万化,却受制于外在因素。

想要逃离,突破形状的束缚都是徒劳无功,只好安静地结冰听从。

在常态温度下,水便是水的液态。

能曲能伸,能动能静,一瓶水,一潭溪,一汪湖……如宁静守望,如涓涓细流,如波涛汹涌……若一滴滴水能坦然在某处____(汇聚/会聚)成群,有了水势和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奔进江河,奔进海洋,维持这蔚蓝色的地球。

一百摄氏度以上,水便化成水蒸汽。

它如空气,无形无色,飘在空中,或逃逸地球飞越在浩瀚辽阔的宇宙里,永恒。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有三态,心灵温度决定了一切。

当心灵低落或冷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人生会走得艰难,感觉现在和未来都是灰暗的,又要作茧自缚,否定自我不求改变,只在麻木伤痛中虚度光阴。

平常是最真的生活状态。

有惊喜,有挫败;有碌碌无为,有硕果累累;会____(抱怨/报怨),会满怀信心……幸福在,但平常更多。

人生多是这样渡过。

对生活狂热,人生状态便是炽热的。

这段人生会匆匆而过,但得到的幸福是最多的。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水蒸汽作茧自缚(fù)B.炽(chì)热涓涓细流

C.蔚(wèi)蓝色能曲能伸D.渡过硕果累(lěi)累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转换汇聚抱怨B.转变汇聚报怨

C.转变会聚报怨D.转换会聚抱怨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便会纵情流淌,穿越平原与沙漠冰是我们的生活状态

B.便会穿越平原与沙漠,纵情流淌我们的生活状态是冰的

C.便会纵情流淌,穿越平原与沙漠我们的生活状态是冰的

D.便会穿越平原与沙漠,纵情流淌冰是我们的生活状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90分钟苦战,中国男足在主场2:

0兵不血刃地战胜卡塔尔队,奇迹般地登上了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的末班车。

B.参加第三届“黄河文化杯”全国美术创作大赛的艺术家们着手成春,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呈献给大家。

C.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好莱坞举行,莱昂纳多凭《荒野猎人》中不瘟不火的表演成为奥斯卡影帝得主。

D.近日,涉嫌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的一部分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广大市民对此无不弹冠相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是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之后,中国作家再次获得国际大奖的青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B.姚明入选2016年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是第一位中国人入选,因为名人堂认为他帮助NBA扩大了在中国的知名度。

C.《太阳的后裔》首次引入中韩同步播出,国内观众每周都能和韩国观众同步看到最新一集的内容,大家共同为剧情揪心期待。

D.旅游已成为国人常态化的生活选项,游客从过去关注景点,逐渐转向体验城乡生活,与当地居民共享常态化生活空间。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清明时节的诗与思

  每到清明节,难免会想起那首著名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谁写的,写于何时,有争论。

但是,不管答案如何,这首诗都已渗入了中国文化的肌理,变成了清明节最生动、最富有人情味的一幅水墨画。

  和许多中国节日不同,清明节是一个来源相对复杂的节日。

它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同时又融合了古代祭祖、寒食等许多社会性节日的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清明节因此有着更多元化的文化负载。

  清明节传递了中国古人的一种科学经验。

中国古代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古人仰望星空,长期观察和总结,创造出一种方法,把北斗七星的斗柄视为一年时光钟表盘的指针,如果说有所谓“天机”,那么这便是天机,天机一露,便指示了人间的“时机”。

所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天道酬勤,也眷顾懂得自然规律的人们。

中国农业源远流长,发达得很早,有山川地理的因素,有工具改良的功劳,更要拜这套经验科学之所赐。

事实上,人类的每一步,莫不和经验有关,向前人的经验讨教,又创造新的经验,为后人所用,由此沉淀下来,便成为了科学的知识。

  清明节蕴涵着中国人的人文关怀。

谁说中国人没有终极关怀?

十字架前的忏悔或许因为内心的拷问而显得深沉,但是中国人有自己的方式。

宋代高翥有诗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节祭奠,是一种仪式,但其背后的情和理,又远远超越了仪式的范畴。

在先祖坟前放一挂鞭炮,哭一曲悲歌,烧一沓纸钱,看袅袅青烟腾上天空,继而消散,那一刻,不仅仅是生者向逝者的致意,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那喧闹芜杂的声音和晦明晦暗的火焰化入青山白云,就像人生流淌在无边无垠的时间里。

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因为有了这天地之间的广阔背景,而显得更加豁达。

所以,清明节虽然是一个怀念的日子,但它不排斥欢乐,就像宋人吴惟信的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个节日也鼓励踏春和愉快的运动。

清明节也渗透着中国人的维新精神。

清明这时节,春风化掉冬雪,万物开始生长,生命开始孕育。

而且,由于纳入了寒食节的节俗,即使是火,也需重新燃烧起来。

有古人以诗自况: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一个寒窗晨读的学者形象迎面而来。

这里的“新火”,毋宁说是新的希望、新的规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都得告别昨日的沧海桑田,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然,所谓新旧,相反相成。

《诗》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维新就是在已有基础上更好地创新。

小到一家,大到一国,维新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辩证之后的高度自信,相信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相信自己的道路和未来。

清明节就是这样的一个日子,它提醒我们怀念,让我们从过去看到现在;它也提醒我们去做规划,让我们充满希望、充满想象力地走向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6.下列对“清明节”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起源于古代祭祖、寒食等许多社会性节日,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B.清明节传递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古人根据天象总结出的指导清明时节农业生产的经验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清明节蕴涵着中国人的人文关怀,人们在清明时节通过不同的方式祭奠先祖,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

D.清明节渗透着中国人的维新精神,它提醒我们要怀念过去,从过去看到现在,还要在此基础上规划未来。

7.下列对文中诗句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融入到了中国文化之中,变成了清明节最生动、最富有人情味的一幅画面。

B.高翥的“南北山头多墓田”一诗描写了人们在清明节祭奠先人的情景,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还蕴含了生命无常的哲理。

C.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一诗告诉我们清明节虽然是一个让人怀念的日子,但它也不排斥欢乐。

D.“无花无酒过清明”一诗描写了一个清明节寒窗晨读的学者形象,诗中的“新火”让人联想到新的希望、新的规划。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先人们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发现了许多的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就是一例。

B.因为清明节是在春天,而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生命孕育的季节,所以这一节日昭示我们要从头开始,开创未来。

C.文中引用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诗句,一方面照应了题目,另一方面使人们对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D.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焕发出不竭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

“将奈其士众何?

”太公对曰:

“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王曰:

“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

“为之奈何?

”邵公对曰:

“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王曰:

“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

“为之奈何?

”周公曰: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武王曰:

“广大□,平天下矣!

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

“财不足,请敛□民。

”晏子曰:

“止。

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

“令吏养之。

”晏子曰: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

“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景公曰:

“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对曰:

“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吾使佣而未返也。

”桓公取外御者五人妻之,管仲入见曰:

“公之施惠不亦小矣!

”公曰:

“何也?

”对曰:

“公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之有妻者少矣。

”公曰:

“若何?

”管仲曰:

“令国丈夫三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

“不可。

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

夫德不施,则民不归;刑不缓,则百姓愁。

使不归之民,役愁怨之百姓,而又夺其时,是重竭也;夫牧百姓,养育之而重竭之,岂所以安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

”平公曰:

“善!

”乃罢台役。

中行穆子围鼓,鼓人有以城反者,不许,军吏曰:

“师徒不勤,可得城,奚故不受?

”曰:

“有以吾城反者,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我独奚好焉?

赏所甚恶,有失赏也;不赏,是失信也,奚□示民?

”鼓人又请降,使人视之,其民尚有食也,不听。

鼓人告食尽力竭而后取之,不戮一人。

(选自《说苑·贵德》,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田:

耕种

B.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负:

背着

C.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逮:

D.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夺:

夺取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广大□,平天下矣

②财不足,请敛□民

③是失信也,奚□示民

A.①乎②于③以B.①也②于③为

C.①乎②其③为D.①也②其③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B.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C.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D.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打败商后,对于如何处置商朝士人和百姓的问题,分别咨询了三个人,因周公的建议具有仁爱之心而大加赞赏。

B.借着景公的悲悯之心,晏子指出了守国、治国的根本所在,进而提出了具体措施,使得老弱鳏寡都得到妥善安置。

C.针对晋平公修筑游观之台的意向,叔向认为会给百姓带来双重痛苦,最后迫使晋平公罢免了有关官员。

D.中行穆子在围攻鼓城时,因为憎恶投降者的行为而拒不纳降,当城里食物告罄,力量枯竭之后才攻取了鼓城。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吾使佣而未返也。

(5分)

(2)夫德不施,则民不归;刑不缓,则百姓愁。

(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满江红送李御带注珙

吴潜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注】御带:

官名。

(1)请赏析词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概括。

(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一年有四时,四时之景各有不同。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描写春夏之景的两句是“,”。

(2)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描写激流、瀑布、悬崖、巨石来写蜀道之艰险的两句是“,”。

(3)如果对学习的知识感兴趣,我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

《论语·雍也》中的“,”两句,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头写一句话,概括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作用。

要求:

要点全面,不超过50字。

(4分)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1983年首次举办。

2010年11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据最新数据统计,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779.9亿元,其中牡丹文化节期间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均占全年的20%以上。

近年来牡丹文化节经贸洽谈会年均成交额超1千亿元,15家世界500强、19家国内500强和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洛阳。

近年来,体现洛阳特色的文化精品力作层出不穷,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极大丰富了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洛阳每年实施一批牡丹文化节城建提升项目,促进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4分)

在中美高层交往中,美方一再表示欢迎一个强大、和平、繁荣、稳定、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支持中国的稳定和改革;中方多次表示尊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影响和现实利益,欢迎美方在地区事务中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这种表态反映出,中美都希望对方_________①_________。

但仔细琢磨一下,中美双方的表态都加了限定。

美方的意思是,中国的崛起必须是“和平”的;中方的意思是,_________②_________。

这实际上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双方在战略上对对方的意图和行动仍持保留态度。

18.请阅读下列语段,写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并就此加以简要点评。

(4分)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

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

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

“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稻草人

李雪峰

村庄是人的,但更是那些扑楞楞飞来又扑楞楞飞去的鸟儿的。

每天东边山冈上刚刚泛起微微的鱼肚白,那些叫鸡鸟们便急不可待地醒了,吱喳吱喳的惺忪啼鸣声从还浓得一团黑的树蓬中滴落下来,就像一粒粒石子投进了夜幕的水面,把牛栏里的牛羊们溅醒了。

于是便有了三五声慵懒的羊咩或低沉的牛哞。

把鸡埘里的鸡鸭也闹醒了,于是鸡埘里便有了鸡鸭们扑扑的振翅声,然后是从南到北,或者从北到南的一声声亢亮公鸡啼鸣。

村庄的夜晚就在鸟儿们的啼鸣中结束了,而村庄新的一天也在鸟儿们的嘈杂喧闹中开始了。

而黄昏时光,则是鸟儿们最嘈杂的时候。

这些在野外已经飞得羽毛凌乱的鸟儿们,就像村庄里那些劳碌了一天却依旧说个不停的女人们。

它们纷乱地栖落在屋檐上、庭院里、枝叶间,甚至巢穴的边缘上,闪着豆粒一样又黑又圆的眼晴,你一声我一声地喳喳个不停。

对于鸟儿们,村庄里的人们向来是不理不睬的,整天在田里劳碌已让人骨松筋软劳累不堪了,谁还有心思去打扰鸟儿的世界呢。

鸟儿们想在庭院的树上闹喳就让它闹喳吧,想在村庄的上空飞来飞去就任它们飞来飞去吧。

一个殷实人家的檐下如果筑满了燕窝,庭院的树上如果筑有三五个鸟巢,那就表明这家人日月过得红火。

人寿年丰的村庄,也必定是鸟儿密集的地方。

没有了鸟儿,一个村庄就显得寂寥和不像样子了。

但鸟儿们也有让村庄头疼的时候。

每到农历初夏,当村庄周围的麦田渐渐黄亮起来的时节,或者秋风初吹,河滩稻田里的稻子或者菜园子里的菜种饱满时,一群一群的鸟儿呼呼啦啦从这一片田地飞到另一片田地,啄得焦脆的麦穗零落了一地。

或者把本就沉甸甸的有些糟乱的稻穗折腾得没有头绪,更多的时候,它们不是把架上留作种子的豆角啄得千疮百孔,就是把菜园子里还没有来得及收割的菜蔬种子扬洒了一地,让村庄的人们又气又急。

无奈,只好扎稻草人了。

稻草人很粗糙,不过是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棍绑成一个“十”字,然后在木棍上扎些烂稻草,远看有些人的模样。

把它们插在麦田稻田里,就像有人在田野里守着,尤其是野风吹拂时,那些稻草窸窸窣窣,就像一个衣服褴褛的人在田里摇摆,把那些本想淘气的鸟儿吓得一哄而散。

我十七八岁在村庄时,那些简陋的稻草人已被村庄的鸟儿们看破了伎俩,它们一点也不惧怕那田野里三三两两的烂稻人了,它们旁若无人地叼食那些焦脆的稻穗麦穗,胆子大些的,甚至嘲弄似地掠翅飞到稻草人上歇歇脚啁啾几声,更有甚者竟在稻草人上拉下几粒灰白色的鸟屎。

最令我们尴尬的一次是,在村庄四周的十几个稻草人上,一些斑鸠、麻雀竟然筑下了巢,巢里藏着几枚鸟蛋,或者孵出了几只羽毛未满、嘴角赭黄未褪叽叽直叫的雏鸟。

村庄的人被激恼了,他们有的给稻草人戴上了一顶被风雨浸染得灰黑的破草帽,有的像模像样地给稻草人穿上了件醒目的烂衣服。

戴了草帽、披上破衣的稻草人果然有些威慑力,鸟儿们的淘气一下子便收敛了不少,它们很久都不敢那么旁若无人地叼食庄稼,甚至有的从稻草人旁飞过也吓得趔趔趄趄。

而最令鸟儿们惊恐的,还是那些衣冠楚楚的城里人。

他们不经常到乡下来,偶尔游荡似地三五结伴而来,就是村庄鸟儿们的劫难日。

他们不是扛着油光锃亮的鸟铳,就是在田野或林地里张起巨大的网罩。

他们每来一次,村庄或田野里就要寂静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光。

我十来岁的时候,父亲在村庄里做事,常常有衣着光鲜的干部或城里人隔三差五到我家来,于是庭院里椿树上的那窝叫鸡鸟,还有院角老榆树上的那窝喜鹊相继迁走了,只剩下两个空空的鸟巢,像两只空碗,随着风缕在树梢上晃呀晃,祖母便一迭声地叹息说:

“都是这些人给闹的,咱家多少年的鸟雀们了,都给这些人吓跑了。

”有一年秋天,菜地的种子被鸟儿们折腾得不行,父亲就灵机一动,翻箱倒柜找出乡上一位干部送给他的一件旧衣服,披到菜畦的稻草人上。

果然,我家那年的菜出奇得好。

到城里工作和生活后,偶尔回到老家去,和父亲母亲端着碗坐在院子里吃饭,头顶树上的鸟儿只是喳喳地叫,并不敢像过去那样扑落到院子里,和鸡鸭牲畜们抢食地上的谷粒。

母亲笑着说:

“庄里的鸟雀和你生疏了,你坐在院子里,它们不敢下来了,平时,它们和鸡鸭抢得疯呢。

我不知道庄里的鸟雀和我生疏是因为我身上的衣服,还是身上弥漫的那种城市味道。

但我多想自己还是村庄四周田野的那些稻草人啊,披一件烂褂子静静站在田野里,让熏香的风微微吹拂着,能把鸟儿们吓得四散逃开,也能在被鸟儿们识破伎俩后,得意地落在我的肩头清脆地啁啾,或轻轻啄食我发际的灰尘和虫子。

但我清楚,人一旦离乡,灵魂一旦漂泊,就没有故乡了。

而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回到那些田野、树林、鸟儿、牲畜、风缕、虫子、炊烟共同写意的故乡呢?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9.文章的题目是“稻草人”,但大部分内容写了村庄的鸟儿,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分)

20.结合上下文简述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4分)

(1)闪着豆粒一样又黑又圆的眼晴,你一声我一声地喳喳个不停。

(2)他们不经常到乡下里来,偶尔游荡似地三五结伴而来,就是村庄鸟儿们的劫难日。

2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4分)

那些叫鸡鸟们便急不可待地醒了,吱喳吱喳的惺忪啼鸣声从还浓得一团黑的树蓬中滴落下来,就像一粒粒石子投进了夜幕的水面,把牛栏里的牛羊们溅醒了。

22.文章最后以问句结束,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3月25日,日本北海道JR石北线旧白泷车站进入最后一天的运营日。

旧白泷车站因位置偏僻,连年亏损,有人曾建议关掉这座车站。

后来日本北海道旅客铁路公司发现,有一名叫原田华奈的高中女学生还在使用,于是决定继续保留至原田华奈今年3月高中毕业。

此事在日本国内引发热议。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共36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C

C

D

A

B

B

D

A

B

C

答案解析: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D

【解析】A“水蒸汽”应为“水蒸气”;B全正确;C“能曲能伸”应为“能屈能伸”;D“渡过”应为“度过”,“累”应读“léi”。

2.A

【解析】“转变”多用于抽象事物;“转换”既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

汇聚:

聚集。

会聚:

聚集(多用于人)。

抱怨:

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报怨:

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

3.C

【解析】第一处横线,应注意叙述的逻辑顺序,一滴滴水有了水势和能量应先“纵情流淌”再“穿越平原与沙漠”;另外,“穿越平原与沙漠”与后面的“奔进江河,奔进海洋”句式一致。

第二处横线,从前后文看,强调的中心应是“我们的生活状态”。

4.C

【解析】不瘟不火:

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A兵不血刃:

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

不合语境。

B着手成春:

称道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望文生义。

D弹冠相庆:

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祝将有官可做。

含贬义。

褒贬失当。

5.D

【解析】A结构混乱。

应将“的青睐”删去。

B搭配不当。

应将“是第一位中国人入选”改为“是第一位入选的中国人”,“扩大”应改为“提高”。

C成分残缺。

“播出”后面加上“模式”。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A

【解析】曲解文意。

“古代祭祖、寒食等许多社会性节日”是清明节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起源。

7.B

【解析】偷换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