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7327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运动解剖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半透明的胶样物质,叫基质;

悬浮两种颗粒——细胞器和包含物。

细胞器:

细胞内具有特殊功能的器官。

包括:

A、线粒体: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内质网: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内网器:

与细胞的分泌机能有关。

D、微丝和微管:

对细胞起支持和运动作用。

E、中心体:

进行自我复制。

F、溶酶体:

对细胞内的一些物质进行溶解消化。

G、核蛋白体:

合成蛋白质和某些分泌物。

包含物:

是无活性的物质。

细胞核:

一般只有一个,也有两个以上的。

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

2.细胞间质:

是存在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是细胞分化过程的产物。

其成分为:

1、基质。

2、纤维。

(二)组织

它是人体胚胎发育的早期由许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按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胞群体成为组织。

人体组织有四种基本类型: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

(1)结构特征:

由大量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2)分类和分布:

被覆上皮:

分布在体表或衬在体内官腔、囊的内表面,分为单层和复层。

感觉上皮:

由被覆上皮分化而来,具有感觉功能。

腺上皮:

具有特殊的分泌机能。

(3)功能:

保护、吸收、感觉、分泌。

(二)结缔组织

由少量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2)分布在全身各处。

(3)分类和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

位于器官与器官之间,起支持与联络作用。

致密结缔组织:

纤维多而排列紧密,如:

肌腱、韧带。

脂肪组织:

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分布在皮下、器官周围,有:

储藏能量、保暖、缓冲的功能。

软骨组织:

由软骨细胞和半固体细胞间质构成。

骨组织:

由骨细胞和固体细胞间质构成。

血液和淋巴: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三)肌组织

肌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中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

见表格

肌组织的分类、分布、结构特点及功能

分类

分布

结构特点

功能(收缩舒张)

骨骼肌

附在骨面

横纹明显,细胞圆柱行,细胞核有一百个以上

随意肌

心肌

心脏

横纹不明显,有分支相吻合,有1-2个细胞核

不随意肌

平滑肌

内脏和血管壁内

无横纹,细胞梭形,只有1个细胞核

(四)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1)神经元

(2)突触:

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它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3)神经胶质细胞(4)神经纤维与神经(5)神经末梢

二、运动系统

1.了解骨的分类,骨的发生,骨龄,骨生长的影响因素,骨的功能。

2.掌握骨的结构,运动对骨的影响。

3.了解骨连结的分类,关节的结构,关节的运动,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解剖学因素。

4.掌握上下肢骨,躯干骨连结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

重点掌握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脊柱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5.掌握运动上肢,下肢,脊柱的主要肌肉的位置形态,功能及锻炼方法。

(一)骨与骨连结

1、骨总论

(1)骨的分类

A、按部位分类:

正常成人骨共206块,分中轴骨和四肢骨。

其中177块参与随意运动。

B、按形态分类: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

新鲜长骨包括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

A、骨膜:

骨外膜、骨内膜。

B、骨质:

骨松质、骨密质。

C、骨髓:

红骨髓、黄骨髓。

(3)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

骨的化学成分有:

有机物——包含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使骨具有韧性;

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使骨具有坚固性。

骨的物理特性见下表:

有机物

无机物

骨性

运动锻炼注意事项

儿童

>

1/3

<

2/3

硬度差,韧性大,不易骨折易变形

注意正确姿势、全面锻炼

成年

具有最大的坚固性

老人

脆性大,易骨折,不易愈合

活动缓慢、柔和

(4)骨的发生及骨的生长:

A、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

膜内成骨(如:

颅骨)、软骨内成骨(如:

四肢骨)

B、骨的生长:

(以长骨为例)

长长——由骺软骨不断生长与骨化。

长粗——由骨外膜的造骨细胞和骨内膜的破骨细胞共同完成。

C、骨龄:

(5)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

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

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

使儿童、少年的骨长长、长粗、长重量;

不同项目影响不同。

2、骨连结总论

(1)骨连结的分类:

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相连,其连结分三类:

不动关节、半关节、动关节。

(2)关节的构造:

A、主要结构:

关节面及关节面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B、辅助结构

(3)关节的运动:

A、屈伸:

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的运动。

向前为屈、向后为伸(膝关节和踝关节相反)。

B、外展内收:

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的运动。

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C、水平屈伸:

上臂在肩关节处或髋关节处外展90°

,绕垂直轴在水平面内运动,向前运动为水平屈,向后运动为水平伸。

D、回旋:

运动环节绕其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的运动,向前向内旋转为内旋(或旋前),向后向外旋转叫外旋(或旋后)。

(4)关节的分类:

滑车关节、球窝关节、微动关节:

(5)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关节运动幅度是指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该关节处相邻的两环节间运动范围的极限角度。

它受以下因素影响:

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

关节囊的厚薄及松紧度;

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关节周围的肌肉状况;

关节周围的骨突起。

(6)体育运动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关节面骨密质增厚;

关节面软骨增厚;

肌腱韧带增粗;

力量与柔韧性训练相结合可使关节稳定性与灵活性提高;

不同专项对关节柔韧性影响不同。

3、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部分。

上肢带骨:

肩胛骨、锁骨:

自由上肢骨:

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指骨

(2)上肢骨连结

A、上肢带骨的连结:

上肢带的运动包括以上两个关节的运动,以肩胛骨的运动来表示:

(a)上提、下降:

(b)前伸、后缩:

(c)上回旋、下回旋:

B、自由上肢关节:

肩关节:

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球窝形关节。

辅助结构:

1)、盂唇。

2)、主要韧带:

喙肱韧带、盂肱韧带、喙肩韧带。

3)、肱二头肌长头腱。

运动:

屈伸、外展内收、回旋环转、水平屈伸。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一个关节,但稳固性差。

肘关节:

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的关节面组成。

包括三个关节:

1)、肱尺关节:

由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构成滑车关节。

2)、肱桡关节:

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关节凹构成球窝关节。

3)、桡尺近侧关节:

由尺骨的桡切迹和桡骨的环状关节面构成圆柱关节。

加固关节的韧带有—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

屈伸、回旋。

前臂骨的连结

手关节:

由桡腕关节和腕骨间关节组成,在机能上两者构成一联合关节。

桡腕关节:

结构:

1)、由桡骨下端的桡腕关节面和关节盘构成关节窝,由近侧列三块腕骨(手舟、月、三角骨)连结成关节头,构成椭圆关节。

尺骨不参与桡腕关节的组成。

2)、辅助结构:

掌侧、背侧、内侧、外侧均有韧带。

腕骨间关节:

由近侧列三个腕骨(舟、月、三角)和远侧列四个腕骨(大多角、小多角、头状和钩骨)组成。

手关节运动:

屈伸、外展内收、环转。

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关节

(4)、下肢骨及其连结

A、下肢骨

1、下肢带骨:

髋骨:

由髂骨、耻骨、坐骨三块骨愈合而成,有髋臼、髂嵴、髂窝、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弓状线、耳状面、坐骨结节、耻骨联合面、闭孔等标记。

2、自由下肢骨:

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距骨,跟骨(距骨之下),舟骨(距骨之前)、跖骨、趾骨。

B、下肢骨的连结

(1)骶髂关节(左右各一个,联合运动,平面关节)

(2)耻骨联合(属半关节)。

(3)骨盆,盆的结构似拱形,坚固轻便。

骨盆主要的运动:

前屈、后伸、侧屈、回旋等。

3、由下肢关节

髋关节运动:

屈伸、外展内收、回旋、环转、水平屈伸等。

膝关节运动:

小腿绕膝关节额状轴可做前屈、后伸,小腿屈时可做微小回旋。

小腿骨的连结:

足关节:

包括踝关节和距跗关节。

踝关节即距上关节。

1)、由距骨滑车关节面为关节头,由腓骨的外踝关节面和胫骨下端的下关节面及胫骨的内踝关节面形成关节窝,构成滑车关节。

2)、辅助结构:

主要的韧带有外侧三条—距腓前、后韧带,跟腓韧带;

内侧一条—三角韧带。

踝关节的运动:

1)、屈(跖屈):

足向下。

足屈时,可做微小的内收、外展运动。

2)、伸(背屈):

足向上。

距跗关节:

距下关节,由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组成。

距上、下关节组成足关节,联合运动。

(5)足部其余关节

(6)足弓:

由足的跗骨、跖骨以及足部的关节、韧带、肌腱共同构成的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

支撑、缓冲、保护。

5、躯干骨及其连结

包括椎骨(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12对,24块)及胸骨(1块),共51块。

1躯干骨的连结

(1)椎骨间连结:

各椎骨间由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

(2)腰骶连结和骶尾连结

(3)寰枕关节与寰枢关节:

寰椎与枕骨构成寰枕关节(椭圆关节、左右两侧同时运动);

寰椎与枢椎构成寰枢关节(由一个圆柱形、两个平面形关节共同构成的联合关节,只可做回旋运动)。

(4)脊柱的整体性

脊柱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

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脊柱的功能及运动

支持、负重、平衡、保护、缓冲、运动。

前屈、后伸、侧屈、回旋、环转。

(5)肋与椎骨、胸骨的连结

(6)胸廓整体性

A、胸廓的组成及特征:

由12个胸椎、12对肋、1块胸骨以及关节和韧带等组成。

B、胸廓的功能及运动:

吸气——胸廓三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空气进入肺内。

呼气相反。

6、颅骨及其连结(略)

(二)肌肉

人体骨骼肌约有600块,绝大多数附着于骨骼上。

1、肌肉总论

(1)肌肉的大体构造

A肌腱和肌腹:

一块肌肉,中间是:

肌腹——由许多肌纤维构成,能收缩;

两端是:

肌腱——由互相交织成辫状的胶原纤维束构成,附着在骨面,无收缩能力,有很大抗牵张能力。

B肌肉中的血管

C肌肉中的神经有三种:

运动神经:

支配肌肉活动,一个神经细胞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参与运动的运动单位愈多肌力越大。

感觉神经:

感受肌纤维张力变化的刺激。

交感神经:

调节肌肉营养、物质代谢及生长发育。

(2)、微细结构:

A肌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许多纵行排列的细丝状纤维,称为肌原纤维。

B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明带(I)、暗带(A)。

C明带中间有一条深色的Z线。

D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节,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E每条肌原纤维由更细的肌微丝构成,根据其化学成分和形态可分为:

粗肌微丝——由肌球蛋白构成;

细肌微丝——由肌动蛋白构成。

F骨骼肌收缩机理:

目前公认的是肌微丝滑动学说——细丝牵着Z线向粗丝间隙滑动,肌节缩短,肌肉收缩,肌肉舒张时相反。

(3)、肌肉的辅助结构:

筋膜、腱鞘、滑膜囊、籽骨、滑车。

(4)肌肉的分类

根据肌肉外形可分为:

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四类。

长肌根据头数可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

根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又可分为梭形肌、多羽状肌、羽状肌、半羽肌。

(5)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A伸展性和弹性:

骨骼肌受外力作用可被拉长的特性称为伸展性。

当外力解除时,被拉长的骨骼肌又可回缩,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称为弹性。

B粘滞性:

骨骼肌内部所含的胶状物质可使骨骼肌收缩时产生阻力,称为骨骼肌的粘滞性。

体温升高时,骨骼肌粘滞性下降;

体温低时,骨骼肌粘滞性升高。

因此,做好准备活动,可使体温升高,从而降低骨骼肌的粘滞性,防止骨骼肌拉伤。

(6)肌肉配布规律

(7)肌肉的协作关系

A原动肌:

直接完成某动作的肌肉。

如:

持哑铃弯举肘时,肘关节做屈的运动,原动肌是肱肌、肱二头肌。

B对抗肌:

与原动肌功能相反的肌肉。

在上述动作中,肱三头肌是肱肌、肱二头肌的对抗肌。

C固定肌:

将原动肌定点所附着的骨固定起来的肌肉。

在上述动作中,肱二头肌使前臂屈的同时,也使上臂(肱骨)向前臂靠拢,所以必须有肩关节的屈肌、伸肌共同收缩,以固定肱骨,因此称它们为固定肌。

D中和肌:

限制或抵消原动肌发挥其他功能的肌肉。

屈大腿时,髂腰肌有两个作用:

屈大腿、使大腿屈外,故需有大腿的旋内肌收缩来中和(或称抵消)髂腰肌的旋外的作用。

(8)肌肉的工作性质:

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两大类。

A动力性工作:

1)、克制工作(向心):

肌肉收缩克服阻力,肌力大于阻力,使运动环节朝肌拉力方向运动的工作。

持哑铃弯举肘的动作中,肱肌、肱二头肌做克制工作。

2)、退让工作(离心):

肌肉在阻力的作用下逐渐被拉长,阻力大于肌力,使运动环节朝肌拉力相反方向运动的工作。

持哑铃弯举后慢慢放下,肱肌、肱二头肌是原动肌,但做退让工作。

B静力性工作:

肌纤维紧张持续一段时间,收缩和放松不交替,使运动环节固定、维持一定身体姿势的肌肉工作称为静力性工作。

它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作和固定工作三种。

(9)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A肌肉生理横断面。

B肌肉的初长度。

(10)体育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

A肌肉体积增大。

B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C肌纤维周围毛细血管增多。

D肌肉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2、上肢肌

(1)肩带肌:

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2)上臂肌:

包括前群(屈肌群)、后群(伸肌群)

前群(屈肌群)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肱三头肌、肘肌

(3)前臂肌:

前群肌大多起于肱骨内上髁,主要有屈腕、屈指和使前臂内旋的功能;

后群肌大多起于肱骨外上髁,主要有伸腕、伸指和使前臂外旋的功能。

(4)手肌

3、下肢肌:

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盆带肌

A髂腰肌:

位置:

位于腰椎两侧和髂窝内。

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

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外旋。

远固定时,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

一侧收缩时,使脊柱向同侧屈。

练习:

正踢腿、仰卧起坐、仰卧剪腿等可发展其肌力。

B梨状肌

C臀大肌

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

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

下部使大腿内收。

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

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俯卧背腿、蛙跳、后蹬跑等练习可发展其肌力。

D臀中肌和臀小肌

(2)大腿肌:

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前外侧群

A股四头肌

位于大腿前面,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肉。

起点:

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

股中肌起于股骨体前面;

股内侧肌起于股骨粗线内侧唇;

股外侧肌起于股骨粗线外侧唇。

止点:

四块肌肉的肌腱合并,包绕髌骨前面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近固定时—伸小腿,股直肌还可屈大腿;

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保持股骨垂直位,维持直立姿势。

发展肌力—负重深蹲;

发展伸展性—跪撑后倒。

C缝匠肌

D阔筋膜张肌

F股二头肌

位于大腿后外侧浅层。

近固定时,长头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

当小腿伸直时,则使骨盆后倾。

G半膜肌、半腱肌

位于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

起于坐骨结节。

半腱肌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内侧面。

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并使小腿屈和内旋。

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

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合称股后肌群,又称腘绳肌。

发展股后肌群的力量可用俯卧背腿、负重腿后伸。

发展伸展性可用正压腿、正踢腿。

H耻骨肌、长收肌和短收肌2、大收肌3、股薄肌

(3)小腿肌:

可分为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A前群: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趾母长伸肌

B后群

小腿三头肌

位于小腿后面。

腓肠肌外侧头起于股骨外上髁,内侧头起于股骨内上髁;

比目鱼肌起于胫骨、腓骨的后面的上部。

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肌腱合成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近固定时,使小腿屈和足屈;

远固定时,使股骨下端和胫骨、腓骨上端拉向后方,使膝关节伸直,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后蹬跑、负重提踵可发展其肌力;

勾脚尖压腿可发展其伸展性。

2、趾长屈肌3、趾母长屈肌4、胫骨后肌

足肌

4、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1)背肌,分为浅深两层

A背浅层肌

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B背深层肌

背长肌:

包括竖脊肌和夹肌。

背短肌

(2)胸肌:

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3)膈肌

位于胸腹腔之间,呈穹隆状。

收缩时,膈穹隆下降,使胸腔容积增大,压力减小,这时吸气;

膈穹隆上升时呼气。

练习:

深呼吸运动和练气功等均可增强胸固有肌和膈肌的力量。

(4)腹肌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腰方肌

(5)头颈肌

(6)发展肌肉力量与伸展性练习

(三)内脏

1、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

2、内脏的一般结构:

(1)中空性内脏器官的管道壁分三至四层:

粘膜层、粘膜下层、肌织膜、外膜。

(2)实质性内脏器官外有被囊(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向内深入器官的实质,把实质分为许多小叶。

三、消化系统

1.掌握肝的形态,位置,结构,体表投影和功能。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1、消化管包括: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

(1)、唾液腺:

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2)、肝脏:

位置与外形:

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被结缔组织分成许多肝小叶,肝小叶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肝的血液循环:

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肝动脉是肝的营养血管。

分泌胆汁、参与物质代谢、解毒、防御、胚胎时期是主要造血器官;

成人肝有贮存血液、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

(3)、胰:

位于十二指肠与脾之间;

结构与功能分为:

1)、内分泌部(叫胰岛,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调节血糖);

2)、外分泌部(分泌胰液)。

四、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呼吸部)

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概况。

(一)呼吸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

(二)呼吸部:

即左右肺,位于胸腔。

五、泌尿系统

1.了解肾单位的大体结构,掌握肾单位的细微结构。

(一)泌尿系统由泌尿器官(肾)和输尿管道(左右各一条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

(二)肾:

1、位置:

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右肾略低于左肾。

2、结构:

大体结构:

外形似蚕豆;

内侧缘中间向内凹陷,称为肾门;

肾的中央称髓质,周围称皮质。

微细结构:

分为两部分:

泌尿部和排泄部。

六、脉管系统

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心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体育锻炼对心的影响。

2.了解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心血管系统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脏:

自动有节律收缩。

(2)动脉(A):

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3)静脉(V):

把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到心脏。

(4)毛细血管:

位于静脉和动脉之间的微细血管。

2、血液循环:

(1)体循环:

心脏与全身各器官(肺除外)之间的血液循环:

含氧气多的动脉血

心脏全身各器官

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

(2)肺循环:

心脏与肺之间的血液循环:

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

心脏肺

含氧气多的动脉血

3、微循环:

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循环。

(二)心脏(中空肌性器官)

1、位置和外形:

位于胸腔的纵隔内,形似倒置的圆锥,大小稍大于本人的拳头。

2、心脏各腔的形态和结构: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3、心壁的构造:

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

4、心传导系:

(1)组成:

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周围分支。

其中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结合处的心外膜深面,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

房室结在异常情况下也能始发节律兴奋。

(2)功能:

产生和传导冲动,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使心房心室肌收缩保持协调。

5、心脏的血管和神经:

(1)营养心脏的动脉有左右冠状动脉,静脉大部分汇集于冠状窦流入右心房。

(2)支配心脏的神经分为:

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使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增加,心跳加强加快。

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三)血管

1、动、静脉血管壁的一般构造分三层:

外膜、中膜、内膜。

2、毛细血管壁最薄,通透性大,管径最小,血流缓慢,有利于物质交换。

3、体循环的血管:

(四)体育锻炼对心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

1、体育运动对心脏的影响,具有“运动心脏”:

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有更大的收缩力。

2、体育运动对血管的影响,动脉壁中膜增厚,毛细血管数增加,分支吻合丰富,冠状动脉口径增粗等。

(五)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和淋巴器官)

1、淋巴管:

2、淋巴器官:

(1)淋巴结:

有过滤和防御作用。

(2)脾:

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部,主要由网状组织和血管构成,具有储存血液、破坏衰老的红细胞及产生抗体参与体内的免疫反应等作用。

(3)扁桃体:

七、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大脑的内部结构,大脑的分叶,主要皮质机能区的位置。

3.掌握脑神经的名称,脊神经的组成。

4.掌握脊髓的内部结构。

5.掌握内脏运动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