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史学补充资料Word格式.docx
《古典史学补充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史学补充资料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图用科学的方法去说明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
修认定历史上的成败兴衰是由人事决定的。
②致力于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
修在解释历史事件时,不是简单地归结为某种偶然的因素,而是努力寻求更为深刻具体原因,试图探索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试图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成因。
修进一步论证了社会经济状况与政治上的兴衰治乱之间的内在关系,从经济原因上去探求历史事件的成因。
还对经济因素与军事上的成败之间的关系,做出过出色的分析。
④修的史学也有缺陷,作者不能摆脱古代史家一般所具有的对命运的信仰,认为人类无力抗拒它。
不管怎样,他的求真精神和记载政治史为主要内容的编写体例,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遵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
修的史学标志着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的确立,而这种传统史学范围型的奠立对后世的西方史学发生了至为深刻的影响。
6试论述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1)求真探索的精神
立意求真,竭诚探索,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这也许是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核心。
希罗多德的《历史》的求真与批判精神超越了他的时代。
修昔底德更被后世历史学家视为一个“求真的人”,他在西方史学史上首先提出了史料批判的方法,唯其对史料采取严格的考证与辨伪的科学方法。
因此,古希腊古希腊在史学史上确立了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亦即求真探索的精神,为西方近现代是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人文主义观念
西方文明的出发点是人,史学亦然。
早在西方上古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就不发有先民对人的问题的思考。
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希腊罗马史学作为一个整体,它的特征之一是人文主义。
(3)宽宏的历史眼光
在有代表的西方古典历史学家那里,这种宽宏的历史眼光有着很充分的反映,尤其是那些撰述“世界史”或“通史体例”的历史学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例如李维的《罗马建成以来史》写的是罗马自建成以来至奥古斯都时代晚期的罗马兴衰史,堪称为一部综合性的通史之作,他的历史界是相当辽阔的。
因此,写作专史的人,要有整体的观念与宽宏的视野。
(4)注重对历史现实的借鉴作用
许多历史学家都注重里历史对现实的作用,希罗多德认为历史是一门以事实为训的哲学,它不仅使人们从中获取广博的知识为满足,而且应当成为指导人们行动指南。
李维的《建成以来史》意在通过歌颂先辈创业之艰难,激励当代罗马人的爱国热忱,以找到未来行动的方向,他对历史的垂训作用的强调,着眼于整个罗马国家的存亡断绝,其立意与视野是较高的。
(5)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
希罗多德被西方称作“史学之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不仅首创了日后成为西方史坛编纂历史的正宗体裁——叙述体,而且还具有卓越的编史才能,正是他把历史的真实性与编纂的艺术性成功的结合起来,教会了西方人应当如何去编纂历史。
卢其安在他的《论撰史》一文中提出:
理想的历史学家必须具备两种才能:
政治眼光与表现才能。
前者指的是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的器识,后者指的是史家撰史的文化素养。
7.西方古典史学的特点
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希腊罗马历史著作首要特点是它的人文主义。
早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当中,先民们就已经提出了对于人的问题的思考。
“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从古代希腊一直传颂至今。
历史是关于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记载。
《历史》中记载的是人而非神,拯救了希腊。
修昔底德称:
“人是第一重要的。
从李维到塔西陀,从波里比阿到阿庇安他们所记载的都是人事而不是神事。
虽然书中常常会承认神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要在人类行动者的人格中寻找出一切历史事件的真实原因。
强调道德垂训作用,垂训后世是古典史学的基本目的。
在古典时代的历史学家看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变化治乱兴衰是同人们道德活动密切相关的,所以历史垂训主要是道德评价,对历史事件历史任务的道德评判,给旁观者、后人以道德教训。
正如波里比阿所明确指出的,历史是一门以事实为教训的哲学,它不仅使人们从中获取广博的知识为满足,同时还当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他认为“求真”和“实用”是历史学家的天职。
不仅波里比阿如此,古典时期其他历史学家也是这样做的。
注重文笔的优美,古典史学著作一般同时又是文学著作。
希罗多德的历史行文流畅押韵,被称为是用散文写成的史诗;
修昔底德运用大量演说辞,文笔冷峻,文字简洁;
李维则有希罗多德的风格,文词华美;
塔西陀则似修昔底德言简而意远,文约而事丰。
具有宏观视野和整体观念。
希罗多德所写的《历史》就是那个时代希腊人所知的世界;
波里比阿的《通史》所记载的不只是罗马人的历史,也是他那个时代的《世界史》。
同样具有世界主义视野;
李维的《建城以来罗马史》写的就是罗马自建城以来至奥古斯都时代晚期的罗马兴衰史,也具有辽阔的历史视界,是一部综合性的通史;
即使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样专门写战争的著作,却也历时27年,在相距遥远的各地爆发的战争,这种宽阔的历史眼光是不可缺少的。
古希腊史学家所具有的求真探索的精神,在史学上树立了一座理性批判的丰碑,为古代罗马史家及后世史家继承发展,为近现代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试图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以及历史表象后面的深层原因,这就使得历史的功能及特色日益明显。
我们认为:
以优美的文笔如实叙述过往人事,对其进行道德评判,从中揭示出历史道德教训及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古典史学的基本特征。
8.荷马史诗的内容和特点
荷马史诗曾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和血统教育的重要著作。
主要来源是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古希腊联军远征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的战争。
这部史诗由既独立又有联系的两部分组成,它们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主要写战争本身,描述希腊人征服特洛伊城的经过。
《奥德赛》描述的则是充满智慧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胜利后,渡海返乡,经历艰险的故事。
荷马史诗虽然是一部诗歌体裁的文学作品,但是,在神话传说和文学渲染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史料价值。
史诗中反映了庞杂的社会生活,如:
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显赫声势,远征特洛伊人的社会生活与制度及阶级分化,冶铁和铸造技术等情况。
从时间上来看,它的记载从史诗记载的年代可以上溯到比迈锡尼文明还早的时代。
它为研究古希腊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
所以,在历史研究中,人们通常把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荷马时代”。
另外,在荷马史诗中还蕴含着历史观念。
上古时代是人类英雄时代,荷马史诗则叙述了希腊祖先的英雄事迹。
同异族人作斗争的《伊利亚特》和同自然作斗争的《奥德赛》都反映出希腊人所具有的最初的人本观念,作者歌颂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嘲笑和谴责神的邪恶,坚信人定胜天。
这种进步的观念同时也催发了一种历史探究精神,为历史学的产生奠定基础。
中世纪史学补充材料
查理大帝传中世纪西方史学家艾因哈德的代表作,缘起于为君主查理歌功颂德。
内容分两部分,共三十三节,分述查理“在国内外的事业”与“私生活和性格”。
在前一部分里,作品从查理即位开始写起,按时间顺序对他所发动的几十次战争进行了简明叙述。
其中,对两次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残酷激烈的萨克森战争及阿瓦尔人战争记述得最为详细。
在后一部分里,作品精心叙述了查理其人的外貌、性格、爱好及家庭情感,赞美了查理鼓励学术、提倡宗教的义举。
艾因哈德所使用的史料,有很多是出自第一手资料。
比照中世纪时期其他西方史学家的作品,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洋溢着更多的古典主义色彩,这是因为,该书的撰写,是模仿古罗马作家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恺撒传》的结果。
但是,作品除了对查理对外战绩和宫廷生活的描述外,对于这一时期法兰克国家内外各方面的情况几乎只字不提,作品的视野极为有限。
公元历史纪年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8世纪不列颠基督教史学家比德所提出的一种历史时间表述体系,由中世纪不列颠神学史学家比德所创制。
在比德之前,基督教史学家均以创世纪为基准纪年。
由于计算方法不同,因而,史学家们所依据的从创世纪到基督降生之年的距离长短也不同。
比德把纪年的基准设定在晚后的基督诞生之年,使用“我主纪年”(AnnoDomini,简称A.D.)计算时间,使用“主化肉身之前”(BeforeIncarnation)计算基督降生之前的年代。
这样,就使历史纪年法的方式更为简单和规范,有利于编年体历史作品的撰写和交流。
公元纪年法最先被基督教学者所普遍接受。
公元纪年法的创制及其普遍应用,对于西方史学著作的编撰具有非常实际的积极意义。
由于史学家以相同的时间线索来记录历史事件,这样,就使得史学作品的交流更为方便,也有利于人们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上比照不同地域发生的各有差别的历史事件。
基督教史学
13世纪以前,基督教史学占支配地位。
它是一种神本主义史学,指出任何事物均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演变过程。
致力于构建以基督教普遍主义为基础的世界史观。
它是一种唯心史观,彻底排除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史学家在历史本身之外去寻求历史的本质动因。
这不仅是历史观的大倒退,也直接造成史学水平的低下。
但它以客观唯心主义的形式指出,历史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并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基督教史学家在肯定上帝永恒和上帝为万物之源的前提下,以神学说教引入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观念,较之古希腊罗马史家静止的、非历史的形而上学观念或循环论更利于历史哲学的形成。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基督教世界史观的时空贯通性,其悠长宽广的宗教视野是古典时代所未有的。
奥古斯丁中世纪最著名的基督教史学家,他成功地将希腊罗马哲学同基督教神学融为一体,全面完善了公元2、3世纪的教父哲学,他本人也成为基督教正统派别的集大成者。
410年,西哥特人阿拉里克率兵洗劫了罗马城。
“永恒之城”的陷落在人们的心头投下阴影。
他们认为,罗马往昔的强大和繁盛,在于他们信奉以朱庇特为首的众神,而罗马皇帝改宗基督教后,朱庇特就不再保佑罗马了。
奥古斯丁感觉有必要加以反驳,他的写作动机由此萌生。
随着写作的进展,他将自己的观点发挥成立长达22卷的巨著——《上帝之城》。
这本著作,不仅仅是针对异教徒的反驳,而且,是体系庞杂、内容丰富的基督教历史哲学论纲,其中集中反映了他的基督教历史哲学思想。
上帝之城
中世纪基督教史学家奥古斯丁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基督教历史哲学的思想。
该书是为反驳异教徒的攻讦而创作的,但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体系庞杂、内容丰富的基督教历史哲学论纲。
《上帝之城》在内容上分两部分。
前10卷反驳异教徒的观点,后12卷确立作者的观点。
其主旨是:
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不断斗争,并最终由上帝之城取得全面胜利的过程。
这样,奥古斯丁就以自己的神学观念构筑起了自己的历史认识框架。
在他看来,历史是有始有终的,历史始于创世纪,终于末日审判,这样就为历史设定了一个时间维度。
在这期间,历史是充满了矛盾斗争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最终必将迎来一片光明。
这种历史观念有别于古希腊时期盛行一时的历史倒退论,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发展、进步因素,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进步观念的形成具有理论启发作用。
《英吉利教会史》公元8世纪史学作品,作者为不列颠的教父比德,主要记载公元597年教皇派传教士到不列颠传播基督教以来英吉利地区的教会发展历史,同时,也述及同时期英格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些侧面。
这是不列颠地区的史学家第一次较为可靠地记载该地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侵入之后的教会和社会历史的尝试。
比德的作品受到宗教史观的影响,像格雷戈里一样热衷神启、奇迹、朕兆等现象,但他在具体讲述教会和世俗生活时却使用了一些较可靠的材料。
他认识到,应当给予读者以真实的历史知识,在引用史料时要尽力告知读者有关史料的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采用了新颖的公元历史纪年法,从而为基督教史学家确定了一个统一的历史时间体系。
由于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比德赢得了“英格兰史学之父”的美誉
近代史学1补充材料
1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它的涵义相当广泛,主要指一种信念,即相信“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事业。
其主要内容有:
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
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批判封建特权,提出自由平等的要求;
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猛烈抨击教会推行的愚民政策及其对文化的摧残;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
总之,人文主义是重视现世生活、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与幸福哦、人的情感与理智、人的知识与探求精神,反对禁欲主义、禁锢人性、虚伪造作、先验论、消极无为的乐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人文主义史学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历史的资产阶级的史学。
反对基督教的神学观点,否定以教会史为中心的编史体系,以希腊、罗马时代的史学传统为楷模,把历史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
代表人物有布鲁昂、比昂多、马基雅弗利等。
其主要特征有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的神学史观;
强调历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相结合;
随着考古学的兴起而出现了真正的古代史研究;
疑古精神的发展与文献校勘学的兴起;
历史传记体空前盛行。
人文主义历史学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的神学史观。
力图用古代的文化传统来改变中世纪的文化传统。
从形式上看,人文主义史学似乎是在复兴古典史学,但实际上它却是西方近代史学的开端,为西方史学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天地。
3简述人文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
(1)在内容上关注人与现实,逐渐培养起尊重真实、拒斥荒诞的传统
(2)在方法上发展了史料批判的新型式
(3)对现实的关注使历史学家们更关注重力式的解释功能,使历史成为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解释工具
提倡人性,对人性。
4概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学的特点
首先,古典人本史观的复归。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家们复归了古典时期的人本史观,宏扬人性,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情欲、人的道德、人的荣誉和功利重新成为历史著作的主题。
其次,历史研究队伍的世俗化。
文艺复兴时期大批史家是凡夫份子,多数依附于王公贵族,与古典史家有相似的从政从军的人生经验,有些人还是时代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甚至有些是民间的知识分子,历史撰述趋向世俗化。
第三,严格认真的治史态度。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复兴希腊、罗马学术时,并未盲目信从,而是花费了大量精力搜集各种资料,比较优劣,对史书作细致地处理,以获取最可靠的知识,他们培养了一种批判史料的作风。
第四,历史写作形式呈多样化。
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题材相当丰富多彩,大体包括这样几种类型:
按编年顺序叙述的国别和世界通史,断代史,传记,专史,对古典作品的评注,古物研究与鉴赏,史学理论、尤其是有关史学任务的研究。
最后,民族史学的初步形成。
文艺复兴运动所开创的是一种与中世纪迥不相侔的世俗文化,这种世俗化在史学领域的表现之一就是民族史学的兴起,它体现了一种逐渐形成中的民族主义意识,与近代国家的形成相伴随。
5博学时代
博学时代主要指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早期。
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历史学家对整理、编纂史料的空前兴趣。
原因是一方面宗教改革导致博学时代的产生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宗教改革导致的战争造成大量的档案问现在市场上被低价抛售,各种机构和历史学家们认识到资料对历史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于是便大量抢购。
再加上一代是学家的成长,便迎来了伟大的博学时代。
在这个时代历史学家的努力,使历史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19世纪形成了系统的史料批判方法。
博学派的第一位学者是法国人皮埃尔·
匹陶。
6、博学史学
博学时代(16世纪后期-18世纪早期)的西方史学(1分)。
这个时代西方史学的主要特征是历史学家对整理、编纂史料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使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2分)。
如:
年代学、世系学、古文字学、古文书学、古钱币学、铭文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等的研究十分繁荣,以至被称为“博学史学”。
也称“后人文主义史学”(2分)。
7玻兰达斯派
路斯德威神父是波兰达斯派的创始人,他的弟子玻兰达斯凭借其才能使这个派别以“玻兰达斯派”而名扬四海。
它的伟大工程是将基督教出现过的圣徒按照其圣徒节在公历上得到顺序编排来。
从1月的节目编到12月。
丕平布洛其是玻兰达斯派中最优秀的是史学家他在史料批判中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推翻了“资料来源古老,越普遍被人接受,也就越应该受到尊重”这个传统的史料接受准则,而代之以史料的真实与否以及与事实是否相符作为衡定史料价值的标准。
近代史学2补充材料
8.理性主义史学
伴随着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而兴起的一种史学范型。
继承与发扬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史学的传统,并把它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其主要特征:
(1)强调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主张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评判历史。
(3)提倡突破狭隘的政治军事史,注重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史。
(4)提出系统的历史进步理论。
理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伏尔泰《风俗论》、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维柯《新科学》等。
理性主义史学对西方史学最终摆脱中世纪神学史观的束缚,沿着更宽广得世俗史学道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西方史学自人文主义史学以来的重大发展。
理性主义史学的出现,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得确立。
、
9简述理性主义史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局限性?
主要特征:
1)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史学传统,并把它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2)他们从共同的人性出发,来探索社会历史变化的规律性
3)他们努力开拓历史编纂学的新天地,开始打破西方史学中的政治史传统,重视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历史中的作用。
局限性:
1)该学派对思想意识力量的过分夸大,他们的历史观总的来说还是威唯心的
2)在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的影响下,强调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性和共性,轻视偶然性的个性,这就可能导致种种非历史主义的弊端
10.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史学贡献。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先驱,是唯心主义史学派的创始人。
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分子,伏尔泰的著作反映出他完全是一位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伏尔泰的史学思想大致如下:
首先,伏尔泰扩大了历史学研究领域,把历史看作是一个关于人类多方面活动的整体。
他认为应该把描述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活动作为史学的重要内容。
他破除原来的政治史传统,倡导文化史观,扩大了西方宏观世界史认识的研究领域,为后来西方史学上的文化形态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其次,伏尔泰对历史科学的贡献,还在于他敢于否定传统的世界史体系,用非宗教的观点解释世界历史,他放眼世界,否定欧洲中心说,把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扩大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
最后,伏尔泰把历史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他认为,人类历史在不断前进,社会在不断发展,最终将会破除一切来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而这与神的意志是毫不相关的。
11.百科全书派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是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
它区别于一般的文学流派,因参加编纂、出版《百科全书》的活动而得名。
《百科全书》主编是狄德罗。
参加撰稿的有160余人,他们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
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狄德罗及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
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在用唯物主义得自然观解释社会政治历史问题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其主编的《百科全书》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为法兰西民族建造了一座精神文明的纪念碑。
12简述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并对其作出评价。
地理环境决定论:
1)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的性格情感道德风俗宗教及法律等会发生巨大的影响
2)认为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依赖关系
3)认为一个国家疆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为密切的依赖关系,他指出,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国宜于有专制君主治理。
评价: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因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
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但他的理论在当时仍有进步意义,在神学笼罩的那个时代,能到物质因素中去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神学的进步作用,而且也不乏唯物主义的成分,这在人类探讨社会历史问题方面又向科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且这一历史观点不但影响了黑格尔,而且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形成,也不乏积极意义
13哥丁根学派
近代西方一史学流派。
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衰落,以德国哥丁根大学为中心形成故名。
他们的最大功绩是史料批判方法及史料考据方法与历史的写作有机地机会起来,使史学研究成为一般需要严格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才能从事的工作。
为史学的专业化、学科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主要代表人物有:
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
对西方史学尤其是德国史学有过不小的贡献。
14维柯:
他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生平最重要的著作《新科学》,他认为人的认识内容来自创造的实践活动,真理即创造的时间,由此很容易得出真理的标准不是笛卡尔的我思,而是实践这一重要结论,这是他的一大功绩,另一个卓越的功绩是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并企图为它寻找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在18世纪西方理性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他的思想是很难为人们所接受的。
15孔多塞:
他企图从理论上总结理性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比较完整地提出历史哲学。
孔多赛《人类精神进步是表纲要》种提出了人类理性不断进步的观念。
他的贡献在于不仅指出历史就是人类理性发展的历史,而且提出了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卓越观点。
他崇信知识的积累和增进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甚至进而认为科学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因。
企图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认为揭示社会进步的规律应当成为一门指导人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