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备课辅导11Word文件下载.docx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备课辅导1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备课辅导11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旨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习语文,习得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有的侧重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
如P3:
朗读课文时体会苏武坚贞不屈、不辱使命的可贵精神;
P13:
朗读课文,注意对联的读法;
P21:
朗读时,注意爸爸与妈妈的不同语气;
P4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0、15自然段,用心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
P90: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童话中人物的语气;
P103:
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文的读法。
等等。
(2)有的侧重启示学生学习运用朗读方法。
如P5:
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这首诗;
P15: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可以按“我说上联,你读下联”的方式朗读;
P49: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朗读时要读出乡间孩子自由、活泼、愉快的心情;
P75:
先读读注释,再朗读课文。
(3)有的侧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如P40:
朗读课文,在心里给小女孩“画像”。
(4)默读强调默读能力的达成及自我检测。
两次提出默读要求。
第1次:
默读课文,看看读完全文你用了多长时间。
我们现在一分钟应该能够读三百字了,如果没有达到,请你继续努力。
第2次:
默读课文,看看读完全文的时间,有没有达到一分钟能读三百字的要求。
另外在“思考与交流”中,有6次提出了默读思考的要求。
给予默读能力的养成以练习机会。
教学中要不拘于几次要求,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在默读中学会默读,强化默读能力的培养。
思考与交流:
思考,即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想活动;
交流,可以理解为与同学、老师交流,还有与文本、作者、教材编者交流。
本册教材几乎每篇课文后都有思考与交流,问题指向学习过程,突出学习重点,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1)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约19处题目体现了这一点。
如P13:
第1题,结合文中几副对联,联系上下文,体会对联体现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和情感?
P40:
第1题,文中五次提到小女孩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小女孩都看到了什么情景?
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P47:
第2题,说一说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P98:
第3题,苏珊能得救的原因是什么?
P105:
第1题,结合注释,读懂短文的意思。
(2)初步领悟表达方法。
约16处题目体现了这一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第2题,讨论:
通过学习课文,关于对对子,你有什么发现?
P25:
第1题,默读课文,列出作者介绍金字塔五个方面的内容。
讨论作者在介绍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2题,文中用了很多像“黄黄的麦子”“韧韧的柳条”和“娴静地微笑”“咕咕地叫”这样两类词语,请你找一找,然后体会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
第3题,请找出文中带分号的句子,体会分号的作用。
第4题,仔细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心理描写的好处。
我认为“思考与交流”中的题目,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多数可以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另外,P68:
浏览课文,捕捉下列信息。
体现了课标高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的要求。
拓展与运用:
这个练习板块题目均是由课文引发的,向生活、向课外的延伸,致力于“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约26篇文章后有这个要求。
第2题,你是否也曾经看到过令你惊叹的建筑?
试着用上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建筑。
P30:
第2题,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首乐曲或歌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对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请你说一说原因。
第1题,你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中的两个“幸福”?
这样地“幸福”对小女孩来说能实现吗?
P68:
第2题,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或举办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会。
选出一篇自己的习作,推敲词句,把推敲前后的内容加以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
另外,P44、P54、P82、P87、P104还安排了五次不同形式的练笔。
(“积累”在后面说)
5.强调感悟积累,培养灵性。
本册书中设计有“积累”这样的练习,几乎每篇课后都有。
包括词语积累、名句积累、古诗背诵、课文背诵等。
词语感悟积累:
P5、P7、P22、P26、P30、P34、P40、P44、P47、P50、P64、P68、P72、P76、P85、P88、P99等17处。
古诗感悟积累:
P3、P5、P7、P34、P85、P103等6处。
句子感悟积累:
P13、P16、P30、P56、P72、P82等6处。
课文背诵:
P16、P54、P56、P94等。
表达方法积累:
P26“说明的主要方法”等。
这些设计都以“发展语感,习得语言”为要义,通过积累内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认识190个字,会写152个字。
2.硬笔书写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用毛笔写楷书,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
阅读与积累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捕捉信息。
5.能借助工具书,或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6.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7.理解课文过程中,体会分号、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8.本学期背诵优秀诗文约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表达与交流
9.养成留心观察习惯。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学写书信。
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10.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人说话认真耐心。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发言。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恰当。
综合学习活动
11.对大家关注的问题,组织讨论,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为解决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上述目标是在参照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阶段目标要求确定的。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注意体现高年级特点,做好与五年下册的衔接。
四、教学建议
(一)识字与写字
教材理解:
识字190个,写字152个。
对照生字表,你会发现,会写的字不一定出现在会认的字中,如P4:
第一板块2课:
絮3课:
狱俭,第二板块第1课:
爆崩妄悟嘿。
具体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这告诉我们,小学各个学段都不能忽视识字写字教学。
1.发挥学生已掌握的独立识字能力,自主识字;
2.在难点处、关键处要有针对性指导。
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常抓不懈。
(二)阅读教学
本学期应学习、掌握的阅读方法: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工具书,或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5.拟小标题。
如P64“思考与交流”第3小题。
读写训练点:
1.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如“思考与交流”P13
(2)、P64(3、4)、P68
(2)、P76(3)、P82、P85
(2)、P104(3)、P105
(2)。
通过解读教材,我觉得本册教科书重点训练的表达方法有:
(1)围绕主题选材、布局谋篇,如“思考与交流”P25、P64、P82的1小题。
(2)了解顺叙、插叙等表达顺序,如P44“思考与交流”2小题。
(3)通过动作、心里等描写把内容写具体,如“思考与交流”P72
(2)、P76、P98。
(4)遣词造句的训练,如“思考与交流”P49、P85。
(5)推敲、修改的习惯及方法,如“思考与交流”P104、P105。
(6)常用说明方法。
如P25“拓展与运用”第2题、P26“积累”第2题、P33“思考与交流”第1题。
2.理解课文过程中,体会分号、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1.让静心读书成习惯
常规教学中,部分教师基本上大概浏览课文内容后,看看教参,读读现成的设计参考,便走进了课堂。
“备课不读书,解读靠参考,教学跟人跑”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缺少深刻思考的教学生活毫无幸福感、新鲜感可言,渐渐地,让我们自己远离了教育职业幸福。
韩军说,“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
传达文字生命动感,须诵读。
语文学习,我首先建议大家在教学中回归语文“诵读”之本。
首先,教师要静心读文。
既要出声诵读,又要潜心默读。
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莫要让别人代替自己阅读。
只有自己读,才能走进其中的情境;
只有自己读,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情感;
只有自己读,才能亲近文字;
只有自己读,才能领略文字表达的奥妙;
只有自己读,长文才能短教……王企贤老师曾说:
“你把课文静心读20遍,就知道怎么讲了。
”所以,我觉得教师备课中重要一环,就是自己读文。
既要字字响亮地读,又要潜心会意地读,更要心装学生地读。
“不把课文读熟不开讲”要成为每个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信条。
其次,要引导学生静心读进去。
有专家说:
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规范的语言就基本属于他了。
“成诵”了,语言自然更属于他了。
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注重朗读。
朗读有助于真切的感受课文,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
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尤其是朗读)是内化语言的唯一途径。
阅读课要始终把读放在首位,把读贯穿始终。
一些学生在做阅读练习时,阅读文章往往是粗略的滑过,甚至于“在原文中找到相应句子作答”的题也错相百出。
一次,一个答案只有A和B选项的题,孩子竟写了“C”。
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学生在阅读中,已经丢掉了应有的“细读”习惯,变得心浮气躁。
细读首先是一种态度,细细读,细细品味,然后才是一种方法。
屏示: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
案例:
细读词语
比如第五版块《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一句话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是什么?
)——“敢”。
敢还是不敢?
小女孩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
现在这个时候又敢了,又为什么?
这么一个字,如果你真抓住了,可以引出一连串对这个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思考。
叶老讲的这个方法,我觉得应当作为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
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
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该成为每位教师思考的主题。
要给学生读、思、议、想以充分时空,逐渐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1)每篇课文都要读正确、流利。
这是“保底工程”,人人必须做到。
读得有感情更好,但由于个人悟性、感受能力不一样,所以这个要求要因人而异。
(2)初读课文要特别关注后进生。
听听他们的朗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多做示范。
示范就是指导,必要时要领读。
要不厌其烦,一遍不行,两遍;
两遍不行,三遍。
“一篇课文学完了,结果还有的学生不能流畅地读下来。
”这样的课要避免。
2.认真思考“教什么”
教师面对一篇课文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和确定教学内容。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钱正权
现在很多老师关注的是“怎么教”,实际上语文首先的问题是“教什么”。
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怎么教”很有可能就南辕北辙。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
在“教什么”上确实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说把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以为教材上的东西就是教学内容。
其实这是不对的。
教材没有经过深度加工,没有经过二度开发,不能成为教学内容。
而加工、开发的基本的前提就是教师要仔细解读文本。
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没有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就是你的方式方法再好,恐怕也是空中楼阁,徒有其表。
《和时间赛跑》设计P45《忆读书》
3.语文课要亲近文字
韩军说,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文字。
故此,语文教学要回归“文字”之本。
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
语文老师首先要是文字师。
若关注精神,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猴王出世》片段
4.强化课外阅读与积累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走进书香世界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从本学期开始,我建议大家对学生毕业前的课外阅读与积累做一个计划,确立小学毕业前你的学生阅读的篇目、积累的篇目。
推荐阅读: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励志,
读《爱的教育》,接受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读《伊索寓言》,感悟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读《繁星·
春水》,感受母爱、童真、自然。
读《活了100万次的猫》来理解生命。
古诗词积累:
观沧海曹操
龟虽寿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江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过故人庄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如梦令李清照
观书有感朱熹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文言文。
(选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篇目)
《论语》十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通过这些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言文,感悟到一点学习的方法,多背诵一些。
(三)表达教学
教材理解
长春版小语教材六年上册表达分析
板块
表达主题
表达侧重
表达训练点
一(P8)
苏武的故事
(写故事)
习作
理解想象;
综合运用
二(P17)
询问与解答
口语交际
尊重理解对方;
认真倾听;
表达简练
三(P22)
成长中的……
(记事)
交际
乐于讨论,敢于发表;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修改习惯
四(P35)
美丽的大自然
(写景物)
观察;
抓住特点来说明、描写事物;
五(P50)
故事之后的故事
(续写)
六(P57)
美德在我身边
(写人)
围绕主题选材;
抓住特点写具体;
七(P69)
简洁也是美
(缩写)
概括能力
八(P77)
走近名著中的人物
以典型事例表达对名著中人物的看法;
记叙通顺;
九(P88)
关于吃的辩论
以恰当事例支持自己观点;
乐于参与,敢于表达
十(P101)
写给远方的朋友(书信)
书信格式;
真诚表达、交流;
具体建议
1.摸清学生作文基础
学生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学习。
摸清不同层次学生习作基础,因材施教,致力于其习作水平的提高,这是我们该努力实践、思考的。
对于习作基础弱的学生,我们要给予特殊关怀与指导,帮助其建立习作信心与兴趣是重中之重。
2.踏实做好指导与讲评
(1)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赞可夫说: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接下来,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围绕本次习作内容,都写些什么。
最好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认识。
比如,指导学生写《介绍自己》一类的习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写写双重人格的《两个我》,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一个真实的我,促使自己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
再比如,写《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一类的作文,我国小学生往往想想便写,搜肠刮肚,闭门造车。
我们可不可以学学外国,让学生采访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人:
他们的父母、亲人、同事,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
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2)习作讲评重在激励。
以往的作文讲评,总的情况说上三言五语之后,读上一两篇老师欣赏的习作,大加表扬后了事。
被表扬的沾沾自喜,未被表扬的绝大多数提不起兴致。
作文两极分化现象因此越来越严重。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
“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
”(苏霍姆林斯基)讲评的时候,既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又要充分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
比如,在评语中予以肯定,在展示全班作文题目时予以肯定,在鼓励学生自己读出认为写得好的句、段时予以肯定。
激励、表扬要面向全体,把老师真诚的赞美送给更多的学生,甚至要偏爱差生。
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讲评一般的程序是:
总评,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共性的问题;
交流、欣赏少量佳作,交流写得好的句、段,教师相机点评写法,学生相机谈出习作体会——讲评也是指导,是以学生习作为例的实实在在的指导,对日后习作定会产生影响;
用中等的习作或教师针对班上共性的问题编纂的短文,指导如何修改;
最后互改、自改。
讲评的主要功能是激励与指导。
激励由于欣赏,欣赏源于尊重。
这个尊重,不是形式的,是骨子里的,真正把学生看作伙伴、朋友甚至是老师。
3.写“下水”文,是备作文课必做的功课。
苏霍姆林斯基针对教作文不写文章的情况,说:
“他们教的学生不会写文章,其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谈作文体会。
这种教师即使让他们用最完善的教法教十年,也是教不出东西来的。
”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教作文的经常动笔,十分必要。
他语重心长地说:
“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我们看看身边的其他学科,数学老师要教学生某个定律、法则,必先自己解题;
音乐老师教唱某首歌,必先示范唱上几遍,再一句一句领唱;
体育老师教前滚翻,必先边讲解边示范,在垫子上滚上几个来回……惟独语文老师教作文,“君子动口不动手”。
这是不正常的。
用“下水”文指导学生作文是一条捷径、一个规律。
资料:
给小学语文教师的二十二条作文教学建议
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课标-教学建议
交际情境: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能否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是衡量交际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听说互动: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贴近生活:
话题贴近孩子生活。
寓口语交际于各科教学活动中。
(四)综合学习活动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综合学习活动:
《热点关注》《世界遗产探秘》《走进名著》。
活动设计体现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个根本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
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有督促和检查。
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撰写研究报告、建议书,举办读书报告会等。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制订学习方案(策划)、开展学习活动(探究)、展示学习成果(交流)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1.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2.加强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3.跨学科内容的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电影《春风化雨》感悟教育
感悟教育
“教育”总是让学生有一种感觉:
他被你感染,一种力量感染。
卢梭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