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951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韵学基础知识讲稿Word格式.docx

如‘‘布’’是两个音素,“照”是三个音素,“广”是四个音素。

汉语大多数音节是由两个以上的音素构成的。

音素又分元音、辅音两类。

元音发音响亮,声带振动,气流不受阻碍,可以单独成为音节。

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气流受到阻碍,因而发音急促而暗哑。

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成为音节,必须同元音相拼合。

我国古代的音韵学家早已认识到音节不是最小单位,必须对它的结构作进一步的分析。

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他们不可能提出音素的概念,只能从各方面对语音进行分类描述,于是形成了汉语音韵学的一套独特的术语。

第一节声母方面的概念

一、声、纽

古人把每个字音(即音节)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称为“声”,也叫“纽”或者“声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声母,“纽”是枢纽的意思,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里面是关键,是中心。

当然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汉语字音里,真正必不可少的是韵腹和声调。

关于声母我们还要注意,就是现代汉语只承认辅音开头的音节有声母,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叫零声母。

如“班(ban)”,这是有声母的,而“安”(an)”,则是没有声母的。

但古人认为每个音节都有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元音或半元音开头的音节也有声母,如“安”属于(影母),云属于喻母。

二、双声

两个字同纽,这叫双声。

古代的双音词很多有双声关系,如参差、仿佛、踟蹰、慷慨、倜傥、淋漓等,可见双声在古代是一种构词的手段。

另,古代的反切也利用了双声的道理。

要注意古代的一些双声词,后来变成了不双声了。

如“蟋蟀”,在上古两个字均为“心”母字,但到了中古,“蟋”仍为心母,但“蟀”却入了“山”母。

当然,从古代汉语着眼,我们还应说“蟋蟀”是双声词。

上面我们所举的双声词的声纽完全相同,这可以说是严式双声。

在实际上还存在着宽式双声或叫变例双声的情况。

这就是如古声母不同,但发音部位相同,也算双声。

如:

“清新”,“清”古属清母,“新”古属心母,两母不一样,但均属舌尖前音,所以“清新”可算是双声词。

“饥”古属见母,“渴”古属溪母,两母不同,但均属舌根音,所以“饥渴”也算双声词。

古代诗人还有意识地在诗歌中使用双声词语,以增强诗歌的音乐美。

如杜甫(夔府咏怀):

“远游凌绝境,佳句染华笺。

”其中“远游”、“佳句”均为双声词。

三、五音、七音

古人对声纽进行分析,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纽归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和唇音五类,合称为“五音”。

到了宋代,又分出半舌音和半齿音,跟“五音”一起,叫“七音”。

据专家们研究,大约在南北朝或稍后的时期,就有人把声母按发音部位进行分类。

目前在文献中能看到的最早记载是《玉篇》卷末所附的《五音声论》,它把声母分为“东方喉声、西方舌声、南方齿声、北方唇声、中央牙声”五类。

《玉篇》是顾野王于梁大同九年(公元543年)所撰,《玉篇》后所附的《五音声论》大约作于初唐前后。

最早分为七音的是成书于宋代初年的《韵镜》(作者佚名)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不过《七音略》不是用发音器官命名七音,而是借用音阶的名称,叫做“羽、徵、商、角、宫、半徵、半商”。

搞得很玄妙。

下面我们用现代语音学的知识把“五音”、“七音”解释一下。

(一)喉音,包括现代语音学中的喉音和元音、半元音起头的零声母以及舌面后音中的擦音([x]、[γ](注))。

零声母音节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似乎直出于喉,因而归入喉音。

舌面后擦音,实际发音部位要略后于舌面后塞音,接近舌根软颚,没有实验语音基础的人是很难把它们跟喉壁音区别开来的,故也归入喉音。

(二)牙音,指的是舌面后音中的塞音[k][k‘][g]和鼻音[ng]。

由于发这类音时舌面后部上举,关闭硬颚中部以前的口腔通路,舌叶两缘抵住臼齿(古人称臼齿为“牙”,门齿为“齿”),然后破裂成音,古人便误认为这类音是“气触壮牙”而形成的,因此叫“牙音”。

(三)舌音,包括舌尖中音的塞音、鼻音童([t]、[t’]、[d].[n]、等一一又称舌头音)和舌面前面的塞音、鼻音([t]、[t‘]、[d]、[n]等一一又称舌上音)。

发这类音’时无论成阻、除阻阶段,舌都有易被察觉的运动,古人便以为这类音主要是靠舌尖舌面的弹击而形成的(所谓“舌端击颚”“舌上抵颚”),故称舌音。

(四)齿音,包括舌尖前音和舌面前音的塞擦音和擦音。

舌尖前的又叫齿头音[ts]、[ts‘]、[dz]、[s]、[z]等),舌面前音又叫正齿音([tc]、[tc‘]、[dz]、[c]、[z]等)。

这类音都含有摩擦成分,较之舌音,舌的运动不那么明显,而气流通过舌齿间隙擦出时,门齿往往会有一种震颤的感觉,古人便以为这类音是气触门齿,振动而发生的(所谓“齿头音音在齿尖,正齿音音在齿上”),故称齿音。

(五)唇音,包括双唇音(又称重唇音一一[p]、[p‘]、[b]、[m]等和唇齿音(又称轻唇音[f]、[v]、[m]等),对这类音,古人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如江永说:

“重唇音两唇相搏,轻音音穿唇缝”。

(六)半舌音,指的是舌尖边音[l],边音发音时上翘而舌面微凹,除阻时,舌尖离开上颚时比较轻缓(所谓“半舌音稍击颚”),古人感到它近似舌音(“半舌音”的“半”,是“准”、“接近于”、“基本属于”之类的意思)而又有所区别,故称半舌音。

(七)半齿音,它指的是什么,说法不一。

我们采用王力先生的说法。

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学》中说:

“‘半齿’就是‘鼻音加摩擦音’。

古人对于审音不大精确,把‘摩擦音’叫做‘齿音’,这是因为有气从齿缝中流出的感觉,现在因为加入了‘鼻音’,就有了两个共鸣器,所以从口腔里出来的气便比普通摩擦音少了些,于是齿缝中出气的感觉也比较小,‘古人随着感觉的减少,使命之曰‘半齿’。

”王先生并且把这个音拟为[nz]。

“五音”、“七音”的分类在当时来说,虽然算是比较细,但并不十分科学。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弄清和掌握这些发音部位的旧名称,因为在传统的音韵学中,这些名称一直被广泛地使用时,要学习音韵学就要经常用到它们。

四、清、浊

这是古人用来分析声母发音方法的术语,是清音和浊音的合称。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音叫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音叫浊音。

清音和浊音是指辅音而言,发元音时声带都颤动,所以不必要作这样的区分。

另外,由于声母一般是由辅音充当,所以,清浊通常指声母而言,有些学者干脆把清音叫“清声母”,浊音叫“浊声母”。

在今天的普通话里,声母是以清声为主,如b、p、f、d、t等等;

浊声母只有四个,这就是m、n、l、r。

古代汉语浊声母比较多,三十六字母(下面还要谈到)中的“并”母、“定”母、“床”母、“群”母等都是浊声母。

有些方言如上海话,保留了浊声母,我区的全州话也有浊声母。

古人能从发音方法上把声母分为清、浊两类,却不能准确地说出两类的区别。

于是说法叠出,十分混乱。

孙愐在《唐韵序后论》就指出了这种情况,他说:

“《切韵》者,本乎四声,引字调音,各自有清浊。

则清浊之辨,由来已久。

顾以定名含混,涵义不明,致后来说者乃多淆乱。

”明代方以智在《通雅·

切韵声原》里叹道:

“将以用力轻为清,用力重为浊乎?

将以出发声为清,送气声为浊乎?

将以啌喉之阴声为清,嘡喉之阳声为浊乎?

”清代学者江永在《音学辨微》中也说:

“清浊本于阴阳:

一说清为阳,浊为阴,天清而地浊也;

一说清为阴而浊为阳,阴字影母为清,阳字喻母为浊也。

”把一种简单的东西,搞得复复杂杂,令人莫衷一是。

为了更细致地描写发音方法,在古代音韵学著作中,还把清浊根据气流的强弱,或浊化的程度,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一)全清,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b、d、g、zh、j、z……

(二)次清,送气而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p、t、k、ch、q、c

(三)全浊,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今天普通话只有一个全浊声母r,三十六字母有好几个,我们下面会讲到。

(四)次浊,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

m、n、l等。

全清与次清的分别在于送气与否。

我区有些壮族的同学对此感到困难,他们区分不开“饱”和“跑”、“颠”跟“天”,所以应注意。

凡是带音的塞音、擦音与塞擦音,因为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带音的塞音、擦音与塞擦音,古人认为有必要把这种浊音与相对应的清音区别开来,所以叫全浊;

而带音的鼻音、边音与半元音,因为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清音,古人认为既无清音相对,也就无所谓浊音,所以叫次浊。

我们还应指出的是,全清与次清的区别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清辅音中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稍有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中擦音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存在,而在三十六字里,擦音却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

不送气的是“非”母,送气的是“敷”母。

五、字母

音韵学上的“字母”,指的是声纽的代表字。

古代没有科学的标音符号,就只好用汉字来记录声纽,每一个声纽用一个固定的汉字。

作为声母进行切音时,只取它开头那部分的音。

这与现代汉语用玻、坡、摸、佛来表示b/p/m/f的道理是一样的。

古代的“字母”是专指声母而言。

最早创立字母的人是唐末一位叫守温的和尚,他按照声母的读音相同的原则(也就是双声的原则)从所有的汉语字音中归纳出三十类不同的声母来,并给每一类声母定了一个代表字,共三十个,这始见于敦煌发现的唐代写卷《守温韵学残卷》中。

这三十字母是:

唇音:

不芳并明

舌音:

端透定泥是舌头音,

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牙音:

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齿音:

精清从是齿头音,

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喉音:

心邪晓是喉中音,清。

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守温创立三十字母,这是他对音韵学的一大贡献。

当然他的字母归类也有不够地方,例如他把舌尖前音的心邪二母和舌根音晓母都归入喉音,这就显得不伦不类。

到了宋代,有人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把字母增加到三十六个,它大致代表了唐宋间汉语语音系统中的三十六个声母。

这也就是传统所说的三十六字母。

具体是:

帮滂并明

非敷奉微

端透定泥

知彻澄娘

精清从心邪

照穿床审禅

见溪群疑

晓匣影喻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三十六字母,我们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把它们制成一个表,并附

上近人的拟音,列在下面:

 

第二节关于韵母方面的概念

一、韵母、韵、叠韵、韵部

(一)韵母

汉语音节中除了声母以外的部分,叫韵母。

从音节构成的情况来看,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

韵头又叫“介音”或“介母”,由I、u、ü

充当。

韵腹是主要元音,即该韵母里开口度最大的,发音最响亮的那个元音。

韵尾由附属元音或辅音充当。

一个头、腹、尾俱全的韵母,我们只要找到主要元音,就可以决定它是韵腹。

那么,韵腹前的就是韵头,韵腹后的就是韵尾。

“边lian”的韵母ian;

ian

|||

韵韵韵

头腹尾

实际上,不是每一个韵母都是头、腹、尾俱全的,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如“国gu6”的韵母uo。

uo

||

韵韵

头腹

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如“唐tang”的韵母ang:

ang

腹尾

有的只有韵腹,如“拉”的韵母a:

a

|

由此可见,一般来说,对韵母而言,韵腹是不可少的。

韵腹决定了一个韵母的基本面貌,音韵学中韵的分等,字音演变中的通转现象和语音实践中的协韵关系,决定的因素在于韵腹。

韵尾是韵腹的连带部分,有无韵尾和韵尾的性质对韵母的色彩起很大的作用,在韵母的分类和诗歌的协韵以及语音通转关系中,韵尾都是重要的因素。

韵头是声韵的中介,因而叫做介音。

它既能影响韵母的性质,又能制约声韵的结合,因而在语音演变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音韵学中的“呼”,就是由韵头的性质决定的。

(二)韵

音韵学上所说的“韵”,一般地说,指的是韵腹和韵尾。

“韵”是从韵腹算起的,不管韵腹之前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韵头是否相同。

只要韵腹韵尾相同的字,一般就算同韵字。

写诗时,同韵的字就可以拿来押韵,如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城上高楼接大荒,(huāng)

海天愁思正茫茫。

(má

ng)

惊风乱风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qiá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chá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xiāng)-

诗中的“荒”、“茫”、“墙”、“肠”、“乡”是韵脚,它们的韵是相同的,但韵母并不完全相同。

我们还应强调的是,“韵”与声调还很有关系。

粗略来说,古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种(这点以后还会说到)。

韵腹相同、韵尾相同,而韵尾不同的字,在韵书中就分属不同的韵。

上面这首诗的韵脚,均属于平声韵。

韵母与韵,我们就大体讲到这里。

从上述可知,韵母与韵的不同,首先在于韵母包括头、腹、尾,三者只要有一点不同,就是不同的韵母。

韵是不管韵头的,它只看韵腹和韵尾,腹、尾相同,就属于同一韵。

其次在于韵母与声调无关,āng、á

ng、à

ng的韵母是相同。

韵与声调有关。

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如声调不同,就归人不同的韵,āng、á

ng是归人不同的韵的。

韵母和韵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这个图来表示:

(三)叠韵

古代汉语有很多双音词,具有叠韵关系。

崔嵬、伶仃、殷勤、从容、蹉跎、窈窕等。

可见,跟双声一样,叠韵也是古人的一种构词手段。

诗人也爱在诗中使用叠韵词,以增加诗的音乐美。

如杜甫《咏怀古迹》: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诗中的“怅望”、“萧条”,均是叠韵词。

当然,凡事都要有个度,叠韵词,包括上面所说的双声词,如果用得过多过滥,也是令人讨厌的。

唐代温庭筠的《题贺知章故居》有这样的两句:

废砌翳薜荔,

枯湖无菰蒲。

每句的五个字都是叠韵,读起来很拗口。

清代学者钱大昕曾批评滥用双声叠韵词的现象,他在《音韵问答》中说:

“汉代词家好用双声叠韵,如翕狎、萃蔡、纡馀、委蛇之类,连篇累牍,读者聱牙。

钱大昕批评的是汉人,其实后人也有犯这种毛病的,上举温飞卿就是一例。

二、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对转、旁转

(一)、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是传统音韵学用来区别不同类型的韵母所取的名称。

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韵尾的不同。

凡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的,叫阴声韵。

如普通话的“dāo”、“楼ló

u)”、“复(fù

)”都属于阴声韵。

凡以鼻音收尾的,叫阳声韵。

如普通话的“天(tiān)”、“红(hó

ng),我们广西的“广(guǎng)’’就属于阳声韵。

古代汉语里以鼻音收尾的有三个系统:

以-m收尾、以-n收尾和以-ng收尾。

今天的普通话只有后两种,-m收尾韵已经没有了。

不过在某些方言还保留着,如粤方言。

粤方言的“金”、“阴”、“柑”就是以-m收尾的。

凡以清塞音收尾声,叫入声韵。

入声韵的韵尾也是有三个系统:

以[—p]收尾的、以[—t]收尾的、以[—k]收尾的。

入声韵在普通话里已消失了,但也还是在某些方言保留着,其中粤方言保留得较为完整。

粤方言以[—p]收尾的入声字,如:

急、立、十、叶、贴、接、猎、妾、蝶、涉、侠、缉、立、湿、十、及、汁、级等

粤方言以[—t]收尾的人声字,如:

七、日、佛、月、骨、发、突、粤、笔、室、一、乙、毕、密、必、不、屈等。

粤方方以[—k]收尾的入声字,如:

客、敌、北、屋、木、竹、月、肉、族、伏、宿、六、玉、局、束、角、岳、触等。

古代汉语的韵母根据韵尾特点可以分为阴、阳、入三类,这是清代音韵学家戴震、孔广森等人发现的。

在汉语里,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三种韵尾,都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而往往彼此相配,而且配得比较整齐。

比如广州方言阴声韵有[a:

](家)、[a:

i](街)、[a:

u](交),阳声韵则有[a:

m](甘)、[a:

n](间)、[a:

ng](耕),入声韵则有[a:

p](甲)、[a:

t](八)、[a:

k](格)。

这在汉语各个方言都是如此。

普通话没有入声韵,它的阴声韵和阳声韵也是相配整齐,例如阴声韵有[ai](该)、[au](高),阳声韵则有[an](干)、[ang](刚)与之相配。

古代汉语也是这样。

如《广韵》的阴声韵“豪、皓、号”,阳声韵“唐、荡、宕”,和入声韵“铎”相配,这反映了汉语语音有很强的系统性。

在语音、语法、词汇这三者当中,可以说语音是最富于系统性的了。

(二)、对转、旁转

对转、旁转是关于语音演变过程中阴、阳、入三类韵母互相之间,或一类韵母内部各韵之间转化关系的概念。

1、对转

“对转”,又叫“阴阳对转”,是指韵腹相同而韵尾不同的阴、阳、入三种韵的互相转化。

这是清人孔广森最先指出来的。

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这种现象:

某阳声韵的字,由于丢失了鼻辅音韵尾,而变成阴声韵的字。

反之,阴声韵的字,加上鼻辅音韵尾,而变成阳声韵的字。

同样,入声韵的字也可以转变为阴声韵或阳声韵,阴声韵或阳声韵也可以转变为入声韵。

这种音变的现象,音韵学通称为“阴阳对转”。

当时没有“阴入对转”或“阳入对转”的名称,这是因为古代的音韵学家把入声韵看成是阴声韵(如孔广森)。

所以,无论阴声变阳声、阳声变阴声、阴阳变入声、入声变阴阳,总之是这种阴、阳、入三个声韵的流转,音韵学都叫做“阴阳对转”。

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汉语的阴、阳、入三种韵尾可以互相转化,这是汉语语音演变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要注意对转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主元音(韵腹)不变,韵尾变为同一发音部位的尾音或失去韵尾;

如果本来没有韵尾,就在主元音后加一个尾音。

如“寺”是阴声韵,属上古韵部“之”部,以“寺”为声符的“等”是阳声韵,属“蒸”部;

而“特”也是以“寺”为声符的,却是入声韵,属“职”部。

“之”、“蒸”、“职”三部都在上古韵第一类,它们的主要元音是相同的,只是韵尾发生变化。

下面我们再举些对转的例子。

“斤”,古音在文部,阳声韵。

以“斤”得声的字,有些还是阳声韵,如“芹”、“欣”、“近”等,但有些却成为阴声韵的字,如“祈”、“颀”等。

后者是由于韵尾[-n]的鼻音成分消失而转化为同部位的高元音[-i]的结果。

“占”是阳声韵的字。

以“占”得声的字,有一些还是阳声韵,如“沾”、“玷”、“站”、“店”等。

但有一些却成为人声韵的字,如“帖”、“贴”等。

后者就是鼻韵尾变成入声韵尾的结果。

“乃”是阴声韵的字,以“乃”得声的字,有的还是阴声韵,如“奶”:

等。

但有些却成为阳声韵,如“仍”等。

后者就是阴声韵尾失去,带上鼻音韵尾的结果。

阴阳对转这种现象,不但古代有,今天的普通话、方言里也有。

普通话的如“杉”字有两种读者,一读为sha,阴声韵;

另一读为shan,阳声韵。

方言的如“丹”,普通话念dan阳声韵;

但河南林县的方言念da,变成阴声韵了。

懂得阴阳对转,的确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还可以解释古书的通假。

如《汉书·

晁错传》:

“夫胡貉之地……其人密理,鸟兽犬毳毛,其性能寒。

”唐代学者颜师古注:

“能读曰耐。

”颜师古的意思是说,“能”是通假字,它的本字是“耐”,即“能”通“耐”。

所谓“能寒”就是耐寒。

“能”为什么能通“耐”呢?

用对转的眼光去观察就不难理解,原来“能”在古音登部,阳声韵,“耐”在古音咍部,阴声韵,咍登对转,所以“能”可通“耐”。

《汉书》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那里的人的肌理紧密,鸟兽的毛都很细,生性耐寒。

又《韩非子·

说林下》:

“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

齐人曰:

“雁也。

”鲁人曰:

“真也。

”“雁”本是“鹅”的意思,但放在句中却解不通,与“真也”对不上。

原来这里的“雁”是通“伪”,假的意思。

“雁”为“寒”部字,阳声韵;

“伪”为“歌”部字,阴声韵。

阴阳对转,因而可以通假。

黄生《义府》卷下云:

“雁,当读为‘伪’,古字音近而借也。

”可谓中的之言。

《韩非子》的这段话的意思是:

齐国攻打鲁国,向鲁国索取谗鼎,鲁国送一个假的谗鼎去。

齐国人说:

“这是假的。

”鲁国人说这是:

“这是真的。

2、旁转

旁转是指阴声韵之间、阳声韵之间、入声韵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

例如阴声韵的[a],发音时舌位各前移一些,就变成了[E]。

阳声韵[e],开口度再低一些,就变成另一阳声韵[aq]。

入声韵[ek],开口度再低一些,就成为[ak]。

这种音变现象,音韵学就称为“旁转”,意思是向相近的部位转化。

旁转是韵尾不变,而对转是韵尾发生变化,这些不同大家要注意。

下面我们举些旁转的例子。

“召”在古韵宵部,阴声韵;

从“召”得声的“迢”却在幽部,也还是阴声韵,韵尾不变,主要元音发生了变化。

“合”,在古韵缉部,入声韵,从“合”得声的“洽”在盍部,还是入声韵,韵尾不变,主要元音发生了变化。

“单”,寒部,阳声韵;

从“单”得声的“蝉”、“禅”、“婵”却入仙韵,还是阳声韵,韵尾不变,主要元音发生了变化。

懂得“旁转”的道理,对识别通假字也很有好处。

《方言》:

党、晓、哲,知也。

楚谓之党。

这里的“党”通“懂”。

“党”在古音唐部,“懂”在古音东部,同属阳声韵而旁转。

楚国人念“懂”的时候,开口度发生变化,念成了同属阳声的“党”,因而成了方言词。

又,《诗经·

大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