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6721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新版春九年级下册语文配套导学案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

“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四.细读感悟

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

为什么?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

“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残酷的兵役制度.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3、那到底是怎样的凄凉景象呢?

请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

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

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

(言之成理即可)

4、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5、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动作描写:

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老兵“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6、他为什么而泣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提笔写下来,一段话即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能够有韵律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3、能够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

二.作者简介

【岑参】

(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三.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相关介绍——边塞诗:

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3、朗读诗歌,找出线索,分析诗题的含义.

4、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五.细读感悟

1、朗读咏雪部分,说说诗人写雪景的顺序.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边塞雪景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新奇的比喻,写出了雪的皎洁,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作春光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昂扬乐观的精神:

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襟.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湿”:

描摹出雪花在罗幕慢慢融化的情景.“狐裘”“锦衾”:

本是高级御寒品,却不暖、嫌薄,帐中尚且如此,帐外更不必说.

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诗人通过人的感受、侧面描写奇寒,既表现了大雪的威力,突出戍边战士的艰苦生活,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豪迈气概.

“瀚海阑干百丈冰”:

夸张,突出地上冰雪覆盖的景象,极言奇寒.

“愁云惨淡万里凝”:

夸张,描写天上万里愁云的景象.“愁”“惨”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总结概括胡天雪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

雪的特点:

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

情感:

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3、朗读送别部分,说说诗人是怎样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

为何没有写音乐,只写了三种乐器名称?

(1)连举三种乐器,表明乐器之多,乐曲之异,写出了场面的热烈,表现了主客间的深厚友情;

(2)这些富有边塞色彩的乐器,也极易触动人的乡愁乡情,细细品味,送别人与被送人内心的愁苦之情不言自明.

色彩:

茫茫白雪之中,鲜艳夺目的红旗显得格外突出,并给冷色的基调抹上了一星暖色,反衬严寒.

动态:

狂风飞雪,红旗在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给人一种沉重、肃穆的感觉,符合此时送别的气氛.

4、诗人在句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惜别之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5、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和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大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

【板书设计】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楼.有怀,有所怀念.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虽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相关介绍——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3、赏析文本.

(1)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望神州何处?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真可惊天地,泣鬼神.

(2)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句问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战未休”含义深刻,借孙权讽刺南宋王朝.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

讽刺之意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

(4)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

小结:

上片写景,以问起句,以答结句,使人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下片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含对当朝的忧虑和讽刺.

过零丁洋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们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文天祥】

(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景炎三年(公元1278)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

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亡.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元曲——《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

潼关怀古》等.

相关介绍——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迈,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

张养浩传》).这首曲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

张养浩传》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

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

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2)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躇伤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

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们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3)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

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