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26163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

过街人行地道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

地下体结构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施工前,先作好侧墙部位围护桩间混凝土补平、底板以下垫层混凝土,同时作好结构外防水层等工作。

地下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由下至上”的原则,纵向将整个结构按照设计变形缝位置分成23小段施作;竖向从底板开始,自下而上施工主体结构底板、侧墙及中板、侧墙及顶板。

、施工程序

主体结构施工程序见图5-17。

、施工流程及要点

1、基底处理及验收

(1)、底板施工前,将基坑底部受水浸后形成的软土或泥浆清除干净。

(2)、对于局部超挖部分,采用砾石、砂、碎石或混凝土填充。

(3)、分段开挖的基坑两端保持纵坡稳定,同时设置截水沟和集水坑。

(4)、底板施工前,先对基坑进行验收,基坑验收标准符合表5-6的规定。

基坑验收标准表表5-6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坑底高程

+30

每段基坑或长50m

5

用水准仪测量

2

纵横轴线

50

2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测

3

基坑尺寸

不小于设计

4

用尺量、每边各1点

4

基坑边坡

设计的5%

4

用坡度尺量

图5-17主体结构施工程序图

2、垫层施工

(1)、C20素混凝土垫层分段浇筑,主体结构施工节段端头处加长2m。

(2)、垫层的标高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其允许偏差见表5-7。

垫层允许偏差表表5-7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厚度

+30-20

每段施工段

≥4

用尺量

2

高程

±20

10~15m

≥4

用水准仪测量

3、防水层施工

底板防水层具体施工方法见本章防水施工一节。

4、底板施工

(1)、底板施工前,对围护结构渗漏水部位,采用混凝土填充进行堵漏。

(2)、邀请监理工程师对外防水层进行验收,满足结构防水标准后方可进行底板施工。

如遇有防水板破损、搭接焊缝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进行修补。

(3)、现场人工绑扎钢筋,混凝土输送泵车浇筑商品混凝土,根据预先设置的标高控制桩控制浇筑标高。

(4)、降水井在施工完成后处理,先用碎石填实降水井,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同时恢复外防水层,焊接钢筋,再使用比设计混凝土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密实。

5、搭设侧墙脚手架

侧墙脚手架使用碗扣式脚手架,上铺木板作为工作平台,脚手架搭设稳固牢靠,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安全。

6、侧墙施工

(1)、按设计要求作好防水层,并对支护结构的接缝及板面渗漏按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处理。

(2)、立模之前,邀请监理工程师对防水层、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模板采用大型钢模板,利用钢支管外撑的方式固定牢靠,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跑模漏浆。

(4)、挡头板根据施工缝、变形缝所采用的止水材料进行设置,做到稳固、牢靠、不变形、不跑浆。

(5)、混凝土分层浇筑,一次浇筑厚度控制不超过30cm,以便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确保质量。

7、顶板施工(详见封闭段箱体专项施工方案)

(1)、顶板施工采用搭设满堂红脚手架铺设模板,脚手架搭设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要满足变形条件。

(2)、为保证沉降后下部建筑限界净空能满足要求,顶板浇筑时,其底部标高允许误差取上限。

(3)、浇筑混凝土前,先设标高控制桩,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标高实施控制。

(4)、混凝土浇筑完毕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在顶部堆放设备、材料等。

(5)、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拆模。

防止出现因拆模过早而产生下垂、开裂等质量问题。

(6)、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前,对表面进行压实、收浆、抹光处理,并按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养护。

、分项工程施工要点

1、钢筋工程

、检查

、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按施工验收规程进行钢筋抽样试验,并有出厂合格证、质保书和试验单。

、钢筋进场后,分批抽样做物理力学试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异常(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则补充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试验。

、钢筋表面不得有锈蚀、漆污、死弯等缺陷,调整后表面伤痕及侵蚀不得使钢筋截面减少。

、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留好标牌,并分批堆放整齐,避免受到侵蚀和污染。

、使用过程中,如需对钢筋的类别和直径进行调换、替代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钢筋加工后,需对其加工质量进行检查,允许偏差见表5-8。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表5-8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冷拉率

不大于设计规定

每根(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根

1

用尺量

2

受力钢筋成型长度

+5-10

1

3

弯起钢筋

弯起点位置

±20

2

弯起高度

0-10

1

4

箍筋尺寸

05

2

用尺量,宽、高各计1点

、加工制作

、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梁、柱主筋采用对焊焊接,顶、底板纵向钢筋为焊网,横向钢筋为绑扎。

侧墙横向钢筋为焊网,纵向钢筋为绑扎。

焊网钢筋应先放样核实尺寸无误后,方可大量加工。

、钢筋焊接使用的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焊接时,焊接处不得有水锈、油渍等;焊接后,焊接处不得有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

对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予以矫正或切除。

、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时,接头处不得有裂缝,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Ⅰ、Ⅱ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钢筋闪光焊接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见表5-9。

钢筋闪光焊接性能与允许偏差表表5-9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冷拉强度

符合材料性能指标

每件(每批各抽3件)

1

《GB228-76金属拉力实验执行》

2

冷弯

1

3

接头弯折

≯4度≯0.1d且≯2mm

每件(每批抽10%且不少于10件)

1

用刻槽直尺和木楔型塞尺量最大值

4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1

、钢筋电弧焊接头的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见表5-10。

钢筋电弧焊性能与允许偏差表表5-10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抗拉强度

符合材料性能指标

每个接头(每批抽查3件)

《GB228-76金属拉力实验执行》

2

受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

0.5d

每件(每批抽10%且不少于10件)

1

用焊接工具和尺量

3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弯折

4度

1

4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0.1d且≯3

1

5

焊缝厚度/跨宽度

0.05d/0.1d

2

6

焊缝长度/咬肉深度

-0.5d/0.5d

2

7

焊接表面上气孔及夹渣数量

在2d长度上

不大于2个

2

直径

不大于3

、成型安装

、所选用配置的钢筋的级别、种类、根数、直径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锚固搭接长度取35d(d为钢筋直径)。

钢筋绑扎搭接时,受力钢筋面积受拉时,同一断面搭接数量不超过总钢筋数量的25%,受压时,同一断面搭接数量不超过总钢筋数量的50%受力,钢筋接长一般采用对焊。

受拉时同一截面焊接接头量不大于钢筋总量的50%。

受压焊接量不受限制。

、焊接成型后的钢筋网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运输堆放过程中发生变形。

骨架安装稳定牢固,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松动、变形。

、钢筋安装采取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足够数量的预制混凝土垫块,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净保护层:

结构迎水层均为35mm,侧墙外侧均为35mm,顶板、底板内侧为25mm。

、同一根钢筋上的接头数量满足在<50cm的范围内只有一个。

、主筋安装时,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且避开最大弯矩处。

、绑扎双层钢筋网时,设置足够强度的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的定位准确。

施工时,按平均每5平米设置一个铁板凳架设筋。

、钢筋纵、横主筋交叉点,采用铁丝绑扎牢靠,其余部分采取梅花型绑扎,绑扎接头的绑扎点不少于3处。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表5-11。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表5-1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顺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受力筋的排距

±5

每个构件或构筑物

2

用尺量

2

受力钢筋的间距

梁、柱

±10

2

在任意一个断面量取每根钢筋间距最大偏差值计1点

板、墙

±10

2

基础

±20

4

3

箍筋间距

±20

5

用尺量

4

保护层厚度

梁、柱

±5

每个构件或构筑物

5

用尺量

板、墙

±3

基础

±10

5

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截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

≯25%

点数计算截面面积

2、模板工程

本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全部为现浇框架结构,因此,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根据我单位在以往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及本工程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混凝土浇筑使用模板采用大型钢模板(模板及支撑计算详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设计

、侧模采用大型钢模板,φ150钢管作外撑,与钢管支撑相结合将侧模固定牢靠。

、顶板模板采用满堂红脚手架作支撑,满铺竹夹板。

脚手架搭设作好验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大块钢模板平整铺设,利用经纬仪测量调整模板标高。

、模板安装

、侧墙及顶板模板的施工在侧墙钢筋验收合格后进行。

、模板安装采用桁车或汽车吊起吊运输,人工配合安装。

、模板支撑牢固、稳定,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松动、跑模、超标准变形下沉等现象。

内模支撑安装时,始终保证模板不变形。

在曲线段处,按6米一折设置施工模板,并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执行,严防侵入限界。

施工误差严格按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模板安装前,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样,待监理工程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立模。

、顶板满堂支架搭设时,预留沉降量,以确保净空和限界要求。

侧模模板拼缝处夹双面胶海绵条,防止漏浆。

、结构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钉填缝板,并使填缝板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与变形缝中心线重合,然后用模板固定牢固。

填缝板支撑牢固,防止跑缝。

、模板拆卸

、混凝土达到设计拆模强度,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拆卸模板。

、顶板以下的模板在顶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拆卸。

、拆下来的模板及时清理,刷油保护,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脚手架的拆除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进行,确保安全。

3、混凝土工程

、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并通过多次配比试验,提出施工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业主审核批准。

、垫层C20素砼,内部结构顶、底板、侧墙C30抗渗商品混凝土,抗渗等级w8,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搅拌站,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

、模板、钢筋、预埋件、端头止水带完成后首先进行自检,清除模板内杂物,并做好书面记录,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经验收签证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商品混凝土由搅拌车从搅拌站运输至施工现场,到达现场后核对报码单,并作现场坍落度试验。

、检查从搅拌车卸出的混凝土是否产生离析,如果发生离析重新搅拌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查输送泵车及管路,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车进行,控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防止发生离析,如高度过大时,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管下落。

、混凝土浇筑由低处向高处分层连续灌注,如因其它原因造成中断时,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凝结时间不超过表5-13的规定。

混凝土凝结时间标准表表5-13

混凝土标号

气温低于25℃

气温高于25℃

C20以下

210min

180min

C20以上

180min

150min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长的1.25倍;采用表面振捣器时不超过200mm。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对存在漏浆、跑模等问题的部位及时处理。

、为确保结构质量,混凝土浇筑每隔50m左右设宽度为1.5m的后浇带。

后浇带处钢筋不切断,直通。

后浇带中的混凝土在两侧箱体混凝土浇筑并养护15天后浇筑。

施工方法为:

凿毛后浇带处混凝土并清除浮石,清洗干净,刷二道素浆,后浇带两侧箱体内均采用遇水膨胀腻子条,另加外粘式橡胶止水带。

后浇带处采用C45(C35)级混凝土浇筑(比两侧箱体提高一级),并掺入适量微膨胀剂,膨胀率控制在7/10000左右。

、结构施工缝留置在受剪力最小处,并符合下列规定:

6.1、板的施工缝留在支撑跨1/3~1/4处;

6.2、墙体施工缝留置位置:

水平施工缝留置在底板、中板及顶板交界处约30CM处;垂直施工缝设置同板施工缝距预留孔边缘不小于300mm。

、施工缝处理方法:

7.1、凿毛,清除浮石并清洗干净后,刷两道素水泥浆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7.2、按设计要求安置好止水带、止水钢板或膨胀止水条;

7.3、横向施工缝中钢板止水与箱体间伸缩缝中的橡胶止水带相遇时,封闭橡胶止水带,将钢板止水带放在迎水面一侧;

7.4、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必须在已灌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横向施工缝处不低于1.2MPa,垂直施工缝处不低于2.5MPa。

、底板混凝土沿线路方向分层留台阶灌注,混凝土灌注至标高初凝前,用表面振捣器振一遍后再压实、收浆、抹面。

、墙体混凝土左右对称、水平、分层灌注,至顶板交界处间歇1~1.5h,然后再灌注顶板混凝土。

、顶板混凝土连续、水平、分台阶由边墙向中线方向进行灌注,随打随抹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以满足铺设柔性防水层要求。

、振捣

、根据部位不同,混凝土振捣分别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表面振捣器两种类型。

、振捣10~30s,不得漏振,但也不能过振,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一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在5cm以上,振捣时注意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表面振捣器移距与已振捣混凝土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结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钢筋密集地段以及其他特殊部位,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必须加强振捣,避免出现孔洞或蜂窝等缺陷。

、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及时养护,采用湿麻袋、草袋、砂覆盖以及蓄水养护的方式,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尤其注意侧墙混凝土的养护,冬季和雨季施工时,遵守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采取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灌措施

、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

、掺入适量的1级粉煤灰;

、混凝土在满足泵送要求的坍落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控制水灰比;

、掺微膨胀剂。

、温度测试

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

两次浇筑分别设了10个和7个测温断面,每个测温断面分别在上、中、下及覆盖层下埋设测温传感器,

、根据各个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冷却管,冷却管采用直径25.4mm的钢管,冷却管的进口出口均设置在混凝土上表面,进水管与自来水相连,并设置高压泵保证水流压力,设置阀门进行控制,出水管设置输水管流入污水井。

、混凝土养护采用浇水养护,前期主要配合冷却管进行分散水化热,严格进行温度测量,定时测温,养护不少于20天。

浇筑混凝土后的5天内,每2小时测读一次温度,同时监测气温。

、主体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本地下区间段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砼结构自防水和结构外防水相结合的方式。

混凝土抗渗等级w8,施工前作配合比试验时,将抗渗等级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进行试配,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石子粒径不大于4cm,软弱颗粒含量不大于石子总重量的0.5%,砂子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1%。

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可掺入适当数量的微膨胀剂,膨胀剂的掺量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防水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或石粉,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4~18,不得过大,否则可采用适当数量的减水剂。

地下区间结构外防水施工中,底板、顶板和侧墙采用ECB复合防水层。

防水层施工之前基面应该做到平顺、清洁和干燥。

防水板施工之后采取保护措施。

侧墙防水板施工之前桩间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局部挂网,并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底板防水板施工之前进行C20钢筋混凝土垫层200mm,侧墙施工之前采取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底板及侧墙防水板施工之后采取抹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顶板防水板施工之后浇注C40细石混凝土铺装层。

1、主体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主体工程结构外防水主要材料及施工工序见下图:

标准断面防水图

、结构自防水(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本工程采用外加剂防水混凝土作为结构自防水,它是依靠混凝土本身的密实度达到自防水的目的的。

它不但在工程结构中承担防水作用,而且还起着承重和围护作用,使结构防水和承重为一体。

因此它是防水之本,施作时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实施。

为了保证防水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提出如下标准和措施: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W8。

防水混凝土掺入适量的磨细的粉煤灰和有补偿收缩功能的外加剂(膨胀剂),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采用机械搅拌,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为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2h,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

浇筑混凝土落差高度超过2.0m时使用串筒工具进行浇筑。

、防水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出浆和不冒气泡为准,严格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现象。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施工缝,为使接缝严密,对缝表面均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

继续浇筑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水平缝要铺上一层20~25mm厚的水泥砂浆。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扎丝,不得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止水措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在养护期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5℃,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对于大体积的防水混凝土,施工中要有充分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水化热过高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差裂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应低于25℃。

、模板支护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严防变形走位。

模板平顺、整齐光滑、模缝严密,不允许漏浆

、ECB复合防水层铺设施工:

①、基面要求:

平顺、无凹凸不平、无钢筋头外漏、无渗漏,经检查合格,才允许铺设2厘米厚的ECB复合防水层。

②、采用电热传导方式即用特制的压焊器将防水板热合固定在塑料垫片上。

③、将防水板固定于塑料垫片上时,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特别注意阴阳角部位的防水板一定要与转角部位密贴。

、防水板的边缘部位应预留至少500mm的搭接余量,并且对预留部分进行封口保护,不得有翘边、张口现象。

、ECB复合防水层焊接

防水板采用国产自行爬行双焊缝热合机焊接,热合机主要技术参数为:

体积:

长33cm,宽18cm,高23cm;质量:

5.5kg;电压220V;频率:

50HZ;焊接温度:

20~300℃;焊接速度:

0.5~4m/min。

焊接时将防水板夹持在热楔和胶带之间,防水板与热楔受热后处于熔融状态时,经胶带传动进入压合,使两层防水板牢固地熔为一体。

两层防水板的边缘搭接10cm,接缝为双焊缝,焊缝宽度不得小于2mm。

中间留出空间以便进行充气检查。

防水板采用无钉孔铺设固定,固定时要注意不得拉的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

检查的充气压力采用0.12—0.15MPa,稳定压力不大于5分钟,允许压力降为20%。

当纵向焊缝与环向焊缝成十字交叉时(十字形焊缝),事先对纵向焊缝外的多余搭接部分齐根处削去,将台阶修理成斜面并熔平,削去长度≥130mm。

以确保焊接质量和焊接机顺利通过,

柔性防水卷材搭接双焊缝示意图

柔性防水卷材搭接十字形焊缝示意图

2、特殊部位的防水施工

、施工缝

、设计要求

施工缝采用300mm中埋式镀锌钢板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同时加设遇水膨胀止水条20×30mm.。

施工缝的部位加设一层400mm宽的复合防水加强层。

、施工要点

灌筑下一环混凝土前,将施工缝表面混凝土凿毛(在准备粘钉止水条的3cm范围内不凿毛),清洗干净,刷两道素水泥浆。

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槽采用木条预留,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应安放在施工缝的中间位置。

混凝土振捣时避免接触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

、变形缝

、设计要求

变形缝预留宽度为20mm,在底板、顶板和侧墙外侧变形缝外侧处设置600mm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内衬结构设600mm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顶板变形缝内设聚苯板、防潮涂料、牛皮纸、双组份聚硫橡胶,顶板下部加设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厚2mm三油一布,在顶板接缝的两侧设置钢板压条,并采用2mm的双组份聚硫密封膏。

顶板上部加设600mm宽复合防水加强层。

底板变形缝上部设聚苯板、防潮涂料、牛皮纸、双组份聚硫橡胶、加设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厚2mm三油一布,下部只设聚苯板,加设600mm宽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施工要点

2.1、变形缝橡胶止水带下部混凝土采用斜插捣固棒捣密实,应特别注意变形缝处橡胶止水带处下部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以防变形缝处的渗漏水。

2.2、灌注完的混凝土表面平顺、不跑模、不漏浆、挡头板平顺、光滑牢固。

2.3、橡胶止水带安装平顺、直立、定位准确牢固、防止灌注混凝土挤偏位、变位,钢筋止水夹应固定牢固。

2.4、涂刷双组份聚硫橡胶,配合比10:

1,混合物必须在1小时内用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