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696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质量目标:

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2.2工程具体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160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7205m2(不含过街通道及外廊面积),地下建筑面积24401m2(不含地下通道及室外出口面积)。

人力资源市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配套办公楼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总建筑高度31.7m。

办公楼部分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会展中心及过街楼部分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

楼板采用现浇式钢筋砼楼板,屋顶为钢桁架结构。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采用450厚防水砼,局部内墙采用钢筋砼剪力墙。

外填充墙、内隔墙采用200厚加气砼空心砌块,局部采用100厚加气砼空心砌块,砌筑砂浆等级为M5;

地面的做法包括:

防滑地砖地面、花岗岩地面、青石板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环氧自流平地面、防静电地板地面;

外装饰面主要采用花岗岩石材幕墙即玻璃幕墙,局部采用真石漆。

屋面采用银灰色金属型压板,玻璃幕墙外设银灰色铝合金遮阳板;

外门采用氟碳喷涂隔热断桥铝合金门(中空玻璃),外窗采用氟碳喷涂隔热断桥铝合金窗,内门采用高级镶板木门,设备用房采用防火隔音门,档案库采用钢制防火保温门。

3、施工部署

3.1绿色施工方案的原则与意义

3.1.1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3.1.2贯彻落实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1.3施工企业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对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3.2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针对本工程的规模与特点,以项目管理部经理为首,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安全员、施工员、专业工长,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以下绿色施工保证体系。

(见图一)

图一:

绿色施工保证体系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吴卫国成

3.3绿色施工的一般规定:

3.3.1、定期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项目部由劳资部门组织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自有员工、工程承包单位的领导及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及有关规定、标准、文件和其它要求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大(如产生强噪声、产生扬尘、产生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这些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

3.3.2、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3.3、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总包与进入施工现场的各工程承包方签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责任书》。

3.3.4、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除按绿色规程组织和进行绿色施工外,还应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北京市和集团的相关文件等。

4、绿色施工目标及目标责任分解

4.1绿色施工目标(见附表一、附表二)

4.2绿色目标责任分解

4.2.1项目经理(进):

负责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负责资源提供。

4.2.2项目总工(红):

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编制绿色施工措施,制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4.2.3生产副经理():

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

4.2.4副经理(生):

组织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作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量对比分析。

4.2.5材料主管(林):

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数量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场和耗用台帐,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4.2.6施工区长(、任程):

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生产,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

4.2.7质量员(何英):

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故障成本统计。

4.2.8安全员(成):

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

4.2.9绿色施工管理员(双成):

负责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档案管理工作。

5、绿色施工措施

5.1环境保护

5.1.1扬尘控制

5.1.1.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于场外,采取覆盖措施。

裸露的场地采用覆盖措施,办公室门口种植绿化带,进行美化;

5.1.1.2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5.1.1.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

5.1.1.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5.1.1.5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并作一定的排水坡;

5.1.1.6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5.1.1.7木工加工房内的锯末随时装袋存放防止扬尘,钢筋加工的铁屑及时清理。

5.1.1.8.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5.1.1.9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时禁止抛撒,避免产生扬尘。

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回填土;

5.1.1.10清除建筑物内施工垃圾时必须采用袋装或容器吊运,严禁利用电梯井或从楼内向地面抛撒施工垃圾。

5.1.2噪声振动控制

5.1.2.1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GB/T1252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和GB12523《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5.1.2.2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生产人员防噪扰民的自觉意识;

5.1.2.3每年高考、中考期间,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不得夜间施工;

5.1.2.4施工现场的降噪声设备应设置在远离居住区的一侧;

5.1.2.5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

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5.1.2.6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应符合下表规定。

施工阶段噪声极限表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1.3光污染控制

5.1.3.1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照明灯必须有定型灯罩,能有效控制灯光方向和范围,关并尽量选用节能型灯具,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5.1.3.2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5.1.4水土污染控制

5.1.4.1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洗车池及沉淀池;

5.1.4.2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设有专门的危险品库房,地面垫竹胶板防渗漏。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5.1.4.3食堂设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5.1.4.4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做抗渗处理;

5.1.4.4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5.1.5建筑垃圾控制

5.1.5.1施工中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全部清除;

5.1.5.2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堆放,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毒有害、可回收、不可回收等);

5.1.5.3危险固体废弃物必须分类收集,封闭存放,积攒一定数量后由各单位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并留存委托书;

5.1.5.4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对于碎石、土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

施工垃圾按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露天存放。

应及时收集、清理,采用袋装、灰斗或其它容器集中后进行运输,严禁从建筑物上向地面直接抛撒垃圾。

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

垃圾清运过程中,易产生扬尘的垃圾,应先适量洒水后再清运;

5.1.5.5固体废弃物清运单位必须有准运证,并让其提供废弃物收购、接纳单位资质证明和经营许可证,与其签订《固体废弃物清运协议》。

复印准运证、资质证明、经营许可证与《固体废弃物消纳登记表》一并存档。

5.1.6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5.1.6.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5.1.6.2.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等应定期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车辆尾气中有害物质成分的含量(如:

选用清洁燃油、代用燃料、或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和高效燃料添加剂)。

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

项目要求均使用绿标车,尾气排放均达标。

5.1.6.3装饰装修材料应选择经过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并应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验。

5.1.6.4.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5.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2.1节材措施

5.2.1.1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

5.2.1.2加强管理,模板涂刷脱模剂,拆模时,严禁硬撬,减少人为损坏,增加模板周转次数。

废旧模板整修后用作临边洞口的盖板、柱子与楼梯踏步的护角;

5.2.1.3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5.2.1.4架高工艺及模板支护等专项方案应会审、优化、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周转材料、循环使用材料和机具利用率,降低非实体材料的投入;

5.2.1.5水电、消防管道等预留、预埋与结构施工同步;

5.2.1.6施工前对管线进行综合平衡设计,优化管线路径;

对本工程室外台阶及屋面事先进行排版,工程加工,减少材料浪费;

5.2.1.7材料采购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施工,减少运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5.2.2结构材料

5.2.2.1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结构工程采用散装水泥;

5.2.2.2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和钢构件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2.2.3计采用普通HPB235、HRB400钢筋,在提料下料时,充分考虑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减少下脚料,并将下脚料加工成马镫、梯子筋、顶模棍等措施类材料,提高下脚料利用率,从而节约钢材;

5.2.2.4模板工程施工期间,加强质量控制,重点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避免胀模发生后,出现人工剔凿浪费人工及浪费混凝土现象;

5.2.2.5凝土施工期间,加强落地灰利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变废为宝;

浇筑混凝土墙体时,严格控制标高,比顶板、梁底高10mm,减少剔凿量;

5.2.2.6钢结构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管桁架部分安装采用构件空中滑移施工技术。

5.2.3维护结构

5.2.3.1屋面材料、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5.2.3.2屋面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材料,外墙采用岩棉板保温材料;

5.2.3.3工程外窗选用氟碳喷涂断桥铝合金框Low-e双层中空玻璃窗,外门采用不锈钢夹胶钢化安全玻璃门以及氟碳喷涂断桥铝合金框Low-e双层中空玻璃门。

5.2.4装饰装修材料

5.2.4.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5.2.4.2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

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5.2.4.3幕墙及各类预埋件与结构施工同步;

5.2.4.4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5.2.5周转材料

5.2.5.1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按照材料存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5.2.5.2模板以节约资源为原则,使用钢模及竹胶板;

5.2.5.3施工前对模板方案进行优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采用工具式支撑;

5.2.5.4现场办公及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板房,现场围挡采用周转式挡板。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3.1保护场地内及周围的地下水与自然水体,减少施工活动对其水质、水量的负面影响。

5.3.2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

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

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5.3.3施工现场用水器具采用节能型,要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生活区厕所采取人为定时冲洗,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再利用措施。

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洗车用水可处理回用;

5.3.4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厕所采用低水量冲洗便器、感应出水龙头或缓闭冲洗阀等。

5.4节能与能源利用

5.4.1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5.4.2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度,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门窗;

5.4.3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杜绝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机具、和产品;

5.4.4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5.4.5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由高效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

5.4.6生活区及办公区照明灯具选用节能型灯管,办公室及生活区门口粘贴“节约用电下班关好电源”等宣传标语;

5.4.7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施工、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5.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5.5.1合理规划布置施工现场,减少土地的占用,施工现场尽量少用粘土砖。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上的自然生态条件。

避免建筑行为造成水土流失或其他灾害;

5.5.2通过合理布置,减少施工对场地及场地周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物料堆放应紧凑,施工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

5.5.3高效利用土地,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5.5.4施工结束后应恢复施工活动中被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补偿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等损失。

6、职业健康

6.1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6.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着装,并佩戴相应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对施工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被人体吸入的粉尘、纤维,以及进行强噪声、强光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如护目镜、面罩、耳塞等)。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应符合《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规定。

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3定期对从事有害有毒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4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6.5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6.6施工现场防水作业、油漆作业要注意通风。

7、卫生防疫

7.1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按规定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7.2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

7.3宿舍、食堂、浴室、厕所要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要有专人负责;

7.4食堂各类器具规范清洁。

炊事员持有效健康证;

7.5食堂的门窗及洞口要设置纱窗,门窗下方应设不低于0.2m的防鼠挡板;

7.6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定期消毒;

7.7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

7.8施工现场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7.9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8、各单位职责

8.1建设单位职责

8.1.1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建设绿色施工的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8.1.2、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建设建设单位应明确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场地、环境、工期、资金等方面的保障;

8.1.3、建设单位应会同建设工程参建各方接受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实施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工作;

8.1.4、建设单位应组织协调建设工程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

8.2施工单位职责

8.2.1、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

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8.2.2、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

8.2.3、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

8.2.4、施工单位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8.2.5、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8.2.6、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电、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8.2.7、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各人员安全与健康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8.2.8、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附表一:

绿色施工目标

项目

目标

指标

实施时间

实施部门

检查部门

负责人

扬尘控制

现场无扬尘

1、现场目测无扬尘、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100%;

2、袋装水泥入库率100%;

施工全过程

工程科

综合办

质安科

赵新武

噪音与振动控制

噪声排放达标(施工阶段,土石方≤75dB;

结构≤70dB;

装修≤65dB)

1、施工机械、运输设备、脚手架搭拆、模板搭拆等噪声源识别100%;

2、施工前对现场进行噪音检测;

3、操作人员配耳塞。

全过程

光污染控制

消除光污染

1、避免强光对外照射;

2、施工现场立面围护率100%;

3、夜间照明灯罩使用率100%。

毛钧良

水污染控制

污水排

放达标

1、生产、生活污水设沉淀池100%;

2、生活污水设滤油池100%。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建材有害气体、放射物达标排放

砼外加剂、装饰材料按规定检验合格后使用。

技术科

建筑垃圾控制

1、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t;

2、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减少材料损耗率

1、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材料占总用量的70%以上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约用水

1、用水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到60%,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控制在7.8t

材料科

李宝林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约能源

1、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2、办公室采用日光灯照明100%;

3、施工现场尽量采用高明卤钨灯;

4、推广环保砼养护剂。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附表二: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序号

1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1、安全机构建立100%;

2、安全员持证上岗;

3、配齐技术规范、标准;

4、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率100%;

施工准备阶段

2

大型机械安全使用;

杜绝机械伤害

1、设备完好率100%;

2、正确时用率100%;

3、安拆符合程序率100%。

3

基坑安全可靠

1、制定土方开挖和支护施工方案、措施,审批率100%;

2、基坑边缘堆载和防护按规定执行;

3、按规定进行基坑安全监护;

4

脚手架防搭拆达标使用。

杜绝高空坠落

1、脚手架搭拆方案制定审批100%;

2、方案落实100%。

问题及时整改;

3、作业前交底100%;

4、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5

杜绝触电及人体伤害事故

1、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2、一机一闸一保护符合率100%。

6

杜绝建筑机具伤害

1、机械机具完好率100%;

2、人员正确使用率100%;

3、防护正确率100%。

施用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