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694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农业生态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性质:

改扩建

3、项目建设地点:

**县凤城镇南安阳村

4、项目建设年限:

5、项目建设单位:

6、项目负责人及电话:

7、主要建设内容:

(1)粪污处理系统:

新建集粪池216m3。

(2)猪舍标准化改造:

新建育肥舍1300平方米,改造旧猪舍1000平方米。

(3)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

道路硬化2500平方米、供水管线200米、供电管线200米、供暖管线120米、蓄水池200立方米。

(4)其他(包括主要设备):

产床50套、保育床50套、妊娠母猪栏100套、冷风机4台。

8、项目总投资:

170万元

9、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补助投资80万元,市县配套及单位自筹90万元。

1.2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2006年8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第22号)

5、《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

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7、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

8、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3.1单位简介

**县溢绿农业园区位于**县凤城镇南安阳村,于2005年10月注册登记,属于个人独资企业,注册资金150万元。

2008年企业出栏商品猪3200余头,年末存栏生猪1623头,现有能繁育母猪300头,存栏2300头,年净利润36万元左右,有一定的自筹能力(见附表六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现有职工18人,其中管理人员3名,技术人员3名,生产工人12名。

1.3.2企业现有生产设施情况

1、现有生产设施

目前公司总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4154平方米,其中母猪舍、保育舍、育肥舍等生产性建筑面积3620平方米,饲料加工间、仓库、药品室、消毒室等生产辅助性用房面积354平方米;

办公生活用房180平方米。

场区入口处设有消毒水池并配有高压喷枪,养殖区入口设有消毒室。

猪舍内部设施配置有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和采暖设施。

(各用房面积明细详见表1-1;

主要设备清单详见表1-2)

表1-1现有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区

1.1

公猪舍

m2

200

1.2

空怀母猪舍

240

1.3

妊娠母猪舍

450

1.4

产仔舍

680

1.5

保育舍

350

1.6

育肥舍

1500

1.7

化粪池

m3

2

辅助区

2.1

饲料加工车间及仓库

2.2

药品室

60

2.3

消毒室

30

2.4

门房

24

3

生活办公区

180

表1-2现有设备一览表

项目

公猪栏

15

待配母猪栏

妊娠单体

150

4

高床产仔栏

80

5

高床培育栏

6

育肥猪栏

160

7

饮水及饲喂设备

500

8

仔猪转运车

9

饲料手推车

10

手推清粪车

11

地磅

12

铸铁漏缝板

300

13

锅炉

2、现有公用条件

供水:

项目用水水源为南阳村深井水,水源充足;

供暖:

供暖由场区内2t燃煤锅炉供生产、生活使用;

供电:

项目用电由南安阳村100KVA变压器供给可满足项目区需求。

3、企业存在的问题

(1)随着生产规模由小到大,原有猪舍出现不足,对生猪生产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2)养猪场原采用干清粪工艺,人工收集,人工运输,但随着规模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增加,同时也因气味扩散和粪污洒落,而产生环境问题。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2.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大力发展畜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生猪养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畜禽养殖业作为大农业中一个重要产业,长期以来就倍受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重视,近年来更是被各级政府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2007年国务院连续发布4个文件,支持畜牧业发展: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

《国务院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国明发〔2007〕1号);

《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把发展畜牧业提到了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小康社会进程的核心和战略地位,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极大地调动起了全市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及广大养殖户的工作主动性和生产积极性,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市场优势

根据**省猪肉市场分析,现有生猪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现有农户猪场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本项目通过引进优种瘦肉良种猪,采用营养调控、科学饲养、环境控制及疫病防治等先进技术,是猪场所产商品猪符合无公害、瘦肉率高的市场要求,且生长速度快、成本低。

因此,项目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2.2项目建设目标

**县溢绿农业园区养殖场符合乡镇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本次建设项目本着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的理念实施,进一步优化场区生产环境,完善场区配套设施。

本项目改造后能为后期沼气工程提供粪源保证,实现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力争把养殖场建成一个配套齐全、生产标准、管理科学的养殖场。

2.3项目建设的意义

1、响应国家政策,抓好生猪生产,发展规模化养殖,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制止不法商贩牟取暴利、满足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粪污处理是解决大规模养殖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

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猪的粪便严重污染环境将会引发疾病传染,猪病死率骤升等一系列问题。

据卫生防疫部门多年来调查表明,长期对猪粪尿不进行处理的养殖企业,猪的病死率都高于环境治理较好的养殖企业。

仔猪和产仔母猪对环境要求更为敏感。

这就迫使企业对养殖排污必须加强治理,否则就会严重影响自身发展。

同时,猪的粪便长期堆积会对周围空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影响构建和谐社会。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针对养殖污染生态环境问题经联合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这些防污法规的正式出台,强制养殖企业必须做到依法排污,对粪便进行有效处理,才能使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

3、猪舍改造有助于企业逐步向标准化、现代化的养殖场方向发展,从而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猪舍环境不仅对猪群生产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综合措施来改善猪舍环境。

通过改善猪舍环境可以有效的控制疫病传播,消除自然气候的影响,使养猪效率大大提高。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1生产规模

企业原有生产规模为年出栏3200头商品猪,通过本次改造建设后,达到年出栏4500头商品猪的规模。

3.2项目建设条件

1、用地条件

项目场区位于**县凤城镇南安阳村往西2.5公里处,场区内还有足够的预留空地,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2、交通、水、电等条件

项目用水水源为南安阳村深井水,水源充足;

现有一台2t/h燃煤锅炉,富余负荷容量较大;

项目用电由南安阳村100KVA变压器接入。

3.3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企业的现有问题及资金情况,确定该项目建设的的规模及内容如下:

1、粪污处理系统:

2、猪舍标准化改造:

新建育肥舍1300平方米,育肥舍改造1000平方米。

3、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

4、其他(包括主要设备):

3.4工程设计方案

参考《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17824.1-1999,结合现有建筑物情况确定工程设计方案。

3.4.1粪污处理系统——集粪池

积粪池体积为216m3,长、宽、深分别为12m、6m、3m。

集粪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不封顶,以便日后运送粪便的需要。

3.4.2猪舍标准化改造——育肥猪舍

1、新建猪舍

建筑面积1300m2,长、宽、高分别为24m、13.5m、3.3m。

采用砖混结构,坡屋顶,做聚苯板保温层,外墙面采用清水墙,内墙面作1.2m高墙裙,地面采用漏缝地板。

2、改造旧猪舍

在猪场的初期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部分旧猪舍的建造相对比较简陋,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原有的简陋猪舍已经不再适应猪场的发展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造,这些旧猪舍原来均采用石棉瓦屋顶,现将其拆除,该做为彩钢保温板,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这样保温效果良好。

3.4.3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

1、道路

为满足项目改扩建过程中物资及原料的运输,厂区外主干道和厂区内新增道路硬化面积2500平方米。

根据区划特点,该项目拟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面结构:

100厚水泥混凝土面层+150厚矿渣基层+素土垫层。

2、供水管线

由于猪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保证猪场改扩建完成后其供水设施的正常使用,本次建设中新增供水管网200米。

3、供电管线

由于猪场不断扩大规模,其现有供电线路已不能完全满足厂区现有设备用电负荷,在本次厂区扩建过程中,应新增供电线路200米,来满足厂区的扩建。

4、供暖管线

猪场不断扩大,为新增猪舍面积的需求,本次建设中将增加供暖管线120米。

5、蓄水池

为满足项目该扩建后的需求,本次将新建200m3蓄水池一座。

长、宽、深分别为12米、4米、4.2米。

池壁厚度为250mm,顶板厚度200mm,底板厚度为300mm。

内壁采用20厚防水砂浆抹面。

3.4.4其他(包括主要设备)

1、产床50套

2、保育床50套

3、妊娠母猪栏100套

4、冷风机4台。

第四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投资估算依据

1、2003年《**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2、设备价格依据甲方提供的市场询价为准

3、**工程造价信息2007年第六期

4.2投资估算说明

根据工程方案,参考估算指标,并结合**市当地市场价确定各建筑物综合造价如下:

1、粪污处理系统

集粪池216m3,按15万元估算,小计15万元。

2、猪舍标准化改造

(1)新增猪舍面积1300m2,按500元/m2估算,小计65万元;

(2)改造猪舍1000m2,按80元/m2估算,小计8万元。

3、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

(1)新增道路硬化面积2500m2,按100元/m2估算,小计25万元;

(2)供水管线200米,按250元/m估算,小计5万元;

(3)供电管线200米,按200元/m估算,小计4万元;

(4)供暖管线120米,按250元/m估算,小计3万元;

(5)200m3蓄水池一座,按15万元估算,小计15万元。

4、其他(包括主要设备)

(1)产床50套,按3000元/套估算,小计15万元;

(2)保育床50套,按2000元/套估算,小计10万元;

(3)妊娠母猪栏100套,按400元/套估算,小计4万元

(2)冷风机4台,按2500元/台估算,小计1万元。

4.3投资估算结果

以上四项综合投资合计170万元,建筑物投资估算明细,详见表4-1。

表4-1建筑物投资综合估算汇总表

名称

结构

估算指标

合计(万元)

粪污处理系统

集粪池

216m3

混凝土

猪舍标准化改造

73

新增猪舍

1300m2

砖混

500元/m2

65

改造猪舍

1000m2

80元/m2

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

52

3.1

道路硬化

2500m2

水泥

100元/m2

25

3.2

供水管线

200m

球磨铸管

250元/m

3.3

供电管线

200元/m

3.4

供暖管线

120m

3.5

200m3蓄水池

1座

钢筋混凝土

其他(包括主要设备)

4.1

产床

50套

3000元/套

4.2

保育床

2000元/套

4.3

妊娠母猪栏

100套

400元/套

4.4

冷风机

4台

2500元/台

合计

170

4.4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7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80万元,市县配套及单位自筹90万元,。

详见表4-2

表4-2资金来源及使用表

建设内容

规模

总投资(万元)

中央投资(万元)

地方配套(万元)

216

36

37

1300

32

33

1000

23

29

2500

14

m

120

16

50

100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与组织管理

5.1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在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底完成,为时6个月。

具体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0月中旬,用1个半月的时间,编制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中旬至2010年1月底,用3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的安装及装修工程。

第三阶段2010年2月完成设备的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

计划完成工期:

6个月。

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统一协调,做好衔接工作。

5.2建设期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主要是指业主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高效、合理的筹划、实施、组织协调及控制。

根据有关规定,项目的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

5.2.1管理的目的

(1)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计划建成和投入使用;

(2)努力使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预定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3)保证项目建成后在功能和质量上达到设计要求。

5.2.2组织机构

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总负责,下设工程管理、财务、设备采购、招标及综合部门,安排具体人员负责具体事务。

5.3运行期项目组织管理

5.3.1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参照《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17824.1-1999,劳动定员按每年每人300头计算,确定劳动定员人数16人,养殖场现有18人,项目不考虑增加新人员,组织机构不变。

5.3.2卫生防疫

为了保证人畜安全,生产安全,减少疾病发生,生猪养殖及繁育过程要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准则,应采取如下安全及防疫措施:

1、经理防疫职责

(1)组织拟定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及兽医防疫卫生计划、规划和各部门的卫生岗位责任制;

(2)按规定淘汰无饲养价值的病猪和疑似传染病的病猪;

(3)组织实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扑灭工作;

(4)监督场内各部门及职工执行规程。

2、兽医防疫职责

(1)拟定全场的防疫、消毒、检疫、驱虫工作计划,参与组织实施,定期向主管场长汇报;

(2)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生产性能及生理健康监测;

(3)开展主要传染病及免疫监测工作;

(4)定期检查饮水卫生及饲料加工、储运是否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5)定期检查猪舍、用具、隔离舍、粪尿处理、猪场环境卫生和消毒情况;

(6)负责防疫、猪病防治、淘汰、死猪、剖检及无害处理;

(7)推广兽医新成果和新经验,有条件的可结合生产进行必要的科研工作;

(8)建立疫苗领用管理制度、免疫注射、消毒检验、抗体检测、疾病治疗、淘汰及剖检的各种业务档案。

3、防疫卫生制度

(1)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猪种种前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引入后隔离饲养30天,即时注射猪瘟及细小病毒疫苗;

(2)养殖场不得饲养禽、犬、猫及其它动物;

(3)外来参观需经洗澡、换工作服、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4)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兽医不准对外诊疗;

(5)经常更换消毒池内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6)生产人员经洗浴、换工作服后方可进舍工作,工作服要定期消毒并保持清洁,严禁串岗;

(7)禁止饲喂发霉、变质及不清洁的饲料和禽畜副产品;

(8)坚持每日打扫舍内卫生,保持料槽、水槽干净并每周一次用0.2%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消毒;

(9)养殖场环境每周一次定期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药物消毒;

(10)猪群周转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批猪调出后,要进行冲洗、消毒并空圈一周;

(11)产房要严格消毒,待产母猪进产房前体表、外阴、乳房,仔猪断脐要严格消毒;

(12)定期驱虫,搞好灭鼠、灭蚊蝇及吸血昆虫等工作;

(13)猪只出厂,需经县级以上防检机构或委托单位出具检疫证明。

(14)病死猪采用深埋处理。

4、疫情应急处理

(1)兽医及时诊断、调查疫源、根据疫病种类做好隔离、消毒、紧急防疫、疾病治疗和淘汰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处理、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发生人畜共患病时,必须同时报告卫生部门,共同采取扑灭措施;

(3)在最后一头病猪淘汰或痊愈后,需经该传染病最长潜伏期的观察,不再出现新病例,并经严格消毒后,可撤消隔离或申请解除封锁;

(4)养殖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5.4资金使用监督机制

若中央补助资金申请成功,将严格按照以下制度使用该资金:

1、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设账、单独核算,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规定支出,严格做到专款专用。

2、任何部门和任何人不得挪用、串用、挤占投资贴息资金。

3、对资金的使用建立检查和监督机制。

第六章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1、根据资源化利用方向,对养殖场粪污进行处理,既能减少处理投资和能耗,又可以作为活性有机肥或做有机无机复合肥及液肥,用来粮食作物施肥或栽桑种果、养鱼、养蚯蚓蝇蛆、蘑菇等,实现资源化多级利用和转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通过对猪舍面积的扩建,降低了饲养密度直接降低猪的死亡率,减少企业损失。

对猪舍饲养条件的改善,也有利于提高猪的健康度状况,提高猪的各项指标和饲养周期,使企业降低养殖成本。

6.2社会效益

1、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对平抑市场价格、稳定肉食供应,保障民生需求,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该项目完成后,年出栏生猪4500头,消耗玉米、豆粕等粮食作物230万斤,同时,通过粪污处理把猪粪便生产成沼气和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壤质量、增强土壤肥效、降低病虫害发病几率等效果,项目的完成将促使当地生猪产业逐渐向生态养殖发展。

3、对推进**市优良生猪的推广和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3环境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猪场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水将得到治理,使企业场容场貌得到改观,将对对区域生态环节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