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377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

《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房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文档格式.docx

3、检查产妇前、后要做好手卫生。

接产和手术助产按常规刷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严格观察产程,严格遵守各产程处理常规和助产技术规范。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生,立即处理。

5、严格做好产程图、分娩记录。

产程图、分娩记录由接产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

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医生、护士立即据实补记。

6、产妇分娩后子在产房留置观察二小时,观察情况记入分娩记录。

如无异常护送回母婴同室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床头交接。

7、胎儿娩出后应由助产士、医师(士)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Apger评分、交母亲看过新生儿、称体重、量身长、打新生儿右足印和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病历上、在新生儿双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及床号的手腕带,并用标明同样内容的胸牌系于包被外面。

8、执行交接班制度,助产人员做到床头交接。

对胎心、产程进展及高危因素进行认真检查,并做详细记录和签字。

9、所有用品、药品和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更换和完善。

10、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患有或疑似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应隔离产房接产,所有物品、器械用双层黄色医疗包装物盛放,密闭运送,物体表面及地面应用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次,每次一小时,接生后及时消毒.

1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

做好产房终末消毒处理。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方法及要求

1、各科室必须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的规定,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污物分类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做好医院内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

2、科室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别置于医院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防锐器穿透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

3、在装医疗废物之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4、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5、检验科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6、放入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7、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化学试剂、废消毒剂、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表、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专门机构处置。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入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9、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地封口方式,塑料袋用绳子扎口,容器将盖口拧紧,使包装物的封口紧实、严密。

10、装用包装袋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11、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并有中文标签,填写内容包括:

科室日期、类别及特别说明。

12、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每日与运送人员添写交班记录,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13、工作人员如在工作中不慎被医疗废物刺伤,要立即将伤口血液挤出,用清水冲洗,并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包扎,并报告护理部。

14、医疗废物由医院统一处置,科室不得私自处理

医疗废物运送程序示意图

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做到:

周围环境,无污染源,与母婴同室相邻,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区域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

清洁区设置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

污染区内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3、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缝,表面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4、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分娩室。

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要衣帽整洁,穿专用的工作服及专用鞋,外出更换。

5、对患者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要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特种垃圾处理站,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接触每位产妇前,必须用洗手液和消毒液彻底洗手后方可操作。

7、各种器械,根据其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消毒灭菌。

确保符合要求。

8、分娩室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湿式清扫,全部物体表面(门、窗、桌、椅、接产台、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秤等)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擦拭。

9、每月做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消毒剂的监测每季一次。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区域间标示明确。

2、产房工作人员及本科室大夫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鞋方可入内,产妇进入分娩室必须更换专用拖鞋。

3、产房应保持环境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配备动态空气消毒机,各待产室、分娩室每天消毒1次,每次1小时,并做好记录。

温度22-25度,湿度50-60%。

每季度做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物表、手的细菌检测应<

5cfu/c㎡,空气培养<

200cfu/c㎡,其结果做好记录。

4、刷手间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及手消毒液,刷手执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5、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要求,专柜分类放置,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包外用3M胶带封口,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及失效期,有效期一般为7天。

6、持物钳单包装干缸保存。

每4小时更换一次;

碘酊、酒精等棉球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无菌物品包一经打开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重新灭菌。

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8、多普勒、胎心监护仪用后擦干耦合剂,干燥存放。

氧气湿化瓶使用无菌蒸馏水,干式保存,一人一用一消毒。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监测浓度;

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干放备用;

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管,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设备,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或灭菌。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物品表面及各类用具,每日用浸有消毒液的拖把擦地面至少2次。

床单位一用一消毒,待产室、分娩室每周大消毒。

10、设专用清洁卫生工具,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志,分开消毒清洗,悬挂晾干备用。

11、严格限制产房人员数量,控制接产中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整个工作流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遵守职业防护原则。

12、产房人员因事外出离开产房时要更换衣服或穿外出衣。

1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确保在密封状态下安全转运。

促进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1、皮肤接触与早吸吮。

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后30分钟内,剖宫产的产妇做出应答反应30分钟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使母亲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裸体拥抱)至少30分钟;

同时帮助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做到早开奶。

2、母婴同室。

实行母亲和婴儿24小时同室。

如有医疗需要(包括洗澡),每天母婴分离不得超过1小时。

3、取消“蜡烛包”。

要使用宽松的新生儿服和睡袋。

4、按需哺乳。

只要婴儿饥饿或婴儿想吃或母亲乳房胀时就喂,不得限制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时间。

5、开奶前不喂食。

除有医学指征外,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禁止喂糖水和其它饮料,产科病房内不得向母亲推荐和销售代乳品。

6、取消奶瓶和人工奶头。

产科病房内不得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使用奶瓶和用人工奶头作安慰,不得展示这些物品。

7、产前、产时及产后要适时开展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孕期检查时要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孕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分娩后,医护人员要尽早(不得超过6小时)指导产妇掌握并实施正确的喂奶方法、婴儿含接姿势和挤奶技术。

8、儿科也应设母婴同室病房,保证按需哺乳。

或设乳母休息室,供喂乳母亲集中休息,婴儿需要哺乳时进入病室进行哺喂。

无条件实行上述两种方式时,可嘱乳母在家挤出乳汁并置冰箱保存,及时送医院哺喂病儿(用小匙小杯喂),以保持母亲乳汁分泌,坚持母乳喂养。

产房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及护理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产房的行政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2、按护理部及产科质量管理要求,负责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各班岗位职责以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落实情况,并及时总结讲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根据产房的工作任务和助产士的具体情况,优化护理力量的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定各班岗位职责。

4、组织业务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提问或采用其它形式考核,并做好奖惩考核工作。

5、督促所属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按计划和要求定期进行产房无菌区域的空气、物品和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并鉴定消毒效果。

6、及时传达护理部的工作要求,督促、指导产房各项工作,主持晨会,了解中夜班工作情况,不定期检查中、夜班、节假日的工作情况。

7、参加并组织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以及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了解各级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8、做好产房内各类物品、仪器及急救用品的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供应并定期检查,做好记录。

9、协调本科室工作人员与医生、工勤人员及其他科室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相互沟通情况,及时取得支持和配合。

10、做好每月各项业务统计工作,准确填写和检查各项报表。

对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分析、鉴定、总结,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助产士岗位职责

1、在产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及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3、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5、填写新生地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等。

6、负责室内物品器械的清洁保管,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和注意温度、通风的调节,按时进行消毒做好记录。

7、负责分娩室内应用药品、敷料、器材、手(指)套等的准备,并及时补充。

8、做好分娩室抢救车、救护车及出诊急救箱药品和物品的交接工作,并及时补充。

9、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外出接产工作。

10、指导新上岗人员的接产工作。

11、为新生儿洗澡、筛查采血、预防接种等工作。

主班助产士岗位职责

2、参加晨会交接班,听取夜班助产士的交接内容,做好待产妇的床头交接班。

3、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4、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填写新生儿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

6、负责室内物品器械及药品的准备、清洁、保管。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和注意温度、通风的调节,按时进行消毒做好记录。

早晚班助产士岗位职责

2、参加晨会交接班,听取夜班助产士的交接内容。

3、做好抢救箱、抢救车、救护车急救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工作,认真核对及时补充。

4、为新生儿沐浴,注意保持沐浴室的温度、湿度及水温。

5、给新生儿接种疫苗,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

6、负责中班出车接产妇未归后的再次出车接产妇工作。

7、负责夜间待产妇的产程观察及记录,正常产妇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

8、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9、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0、填写新生地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

 中班助产士岗位职责

3、负责将使用过的产包及其他类器械包初步清洗与消毒供应室进行交换灭菌。

4、负责护送剖宫产患者进手术室,配合医生做好产妇的术前准备。

5、在手术室内接新生儿,填写新生地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

6、负责随120出车接待产妇,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负责配合早夜班、主班对正常产妇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8、做好新生儿筛查采血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做好筛查室的清洁消毒工作

副夜班助产士岗位职责

2、辅助早夜班和主班对正常产妇的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3、配合早夜班和主班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等技术操作常规。

4、填写新生儿登记及婴儿病案、产程观察记录和分娩登记。

5、配合主班对室内物品器械及药品的准备、清洁、保管。

6、负责分娩室内环境卫生的清洁打扫工作。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