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213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题练习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她想用大小合适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现有厚、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较 

的玻璃板;

(4)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光具座上的刻度可以方便比 

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关系。

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应在____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凸透镜A的焦距是 

cm,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高度上。

(1)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  (选填“较大”或“较小”)。

(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

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屏上将得到  (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

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  (选填“上移”或“下移”)。

(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  。

A.上 

B.

C.

D.下

8、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0cm。

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线处不动,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在_____范围内移动(用具体数字表示),光屏应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现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

9、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下:

(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倒扣的烧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中心在  

 上。

(3)当装置如图乙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  

 、的实像,那么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6cm

B.16cm

C.6cm

(4)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  

 (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

(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丙)放在离凸透镜6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丁中的  

 (请填序号)。

10、小体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用到的光具座足够长。

(1)如图所示,依次放置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并将它们调整好后,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

但取掉光屏,在放光屏同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cm。

看到的像是  (选境“虚”或“实”)像。

(2)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看到烛焰  (选填“放大”、“等大”成“缩小”)的清晰像:

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  (选填“靠近”成“远离”)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  (选填“放大”,“等大”成“缩小”)的清晰像。

11、某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经正确组装器材并调节,在光屏中央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像未画出),则此时光屏上接收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

(2)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变高,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调节。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具座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

(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图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13、

(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 

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lOcm处,蜡烛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

立 

的实像.

14、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既能反光又能 

的特点,从而能 

(2)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当移动光屏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透镜距离光屏正好5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小明用该透镜进行实验,他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整后,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15、某实验小组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5cm,如图所示,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一个的位置,其余两个不动,可行的措施是:

(3)若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无论怎样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4)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 

(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16、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要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如图17所示,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C点处,将蜡烛置于A点,应在间移动光屏找像 

(选填“AB”、“BC”、“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清晰为止。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实验需对物质进行多次测量 

(选填“一种”或“多种”)。

1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

(2)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用了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

根据你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越    。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焦距/cm

像距/cm

1

15

8

17

2

10

30

3

12

60

(4)若小明将物距调整为20cm。

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用焦距为    cm的凸透镜。

参考答案

1、解:

(1)在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A点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50cm﹣23cm=27cm,已知焦距为10cm,此时满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能在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照相机;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放到B处,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像将远离凸透镜,应当向右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

故答案为:

(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缩小;

照相机;

右。

2、放大 

投影仪 

40cm 

光圈 

左 

凸透镜 

远视眼

【解析】

解:

(1)由图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烛焰放在10cm处时,物距为15cm,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投影仪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v=55cm-25cm=3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40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像,只能出现光圈;

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A处向左观察;

(3)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1)放大;

投影仪;

40cm;

(2)光圈;

左;

(3)凸透镜;

远视眼。

(1)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

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

根据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成像性质进行判断;

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据此进行分析;

(2)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远视眼成因:

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和应用。

同时考查了实验中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即光屏上没有像,知道这可能是成虚像,或不能成像或光屏、凸透镜、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

(1)同一高度;

缩小

(2)把LED灯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3)成像稳定

【解析】实验前调整光源,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现光屏中央;

由图像可知,物距要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换用焦距更小的透镜,且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会在到达光屏之前成像,所以应将LED灯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利用LED灯代替蜡烛,成像更加稳定,不会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引起像位置的变化

4、

(1) 

同一高度 

照相机 

薄 

大小 

距离

5、

(1)使像在光屏中央(2分) 

(2)③ 

放大 

投影仪(2分) 

(3)右

(4)不能(2分)

6、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1)根据图乙可知,当u=v=20cm时,蜡烛成等大的实像,这时u=v=2f,所以f=10cm,即凸透镜A的焦距是10cm。

设凸透镜B的焦距为fB,由图丙知fB<30cm<2fB,所以15cm<fB<30cm,所以凸透镜A的焦距小于凸透镜B的焦距。

(2)原来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蜡烛右移5cm后,物距变为25cm,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像距比原来更大,所以像将变大;

(3)图丙所示实验中,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与幻灯机的工作原理一致;

把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远视眼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通过透镜B成像的是蜡烛的放大的虚像,像的位置在蜡烛的左侧,要想还在原来的装置上成像,需要蜡烛靠近透镜,使其通过远视眼镜所成的放大虚像在原来蜡烛的位置上。

7、解:

(1)光屏上能接到像,像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在①处时,物距小,像距大,成的是放大的像,成像原理和投影机原理一样;

当凸透镜在②处时,物距大,像距小,成的是缩小的像,故与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较小;

(2)在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此时的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无法接收虚像,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增大物距即可,他应将凸透镜远离光屏移动一些;

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上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完整但变暗;

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下移;

(3)凸透镜成像时,成的实像,与原物体相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选C。

(1)较小;

(2)远离;

完整;

下移;

(3)C

【点评】

(1)凸透镜成像是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这两个知识点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要熟练掌握。

(2)凸透镜成实像时,无论遮住凸透镜的上部、下部、中间,都不能改变像的大小,但是像变暗,凸透镜遮住的越多,像越暗。

8、 

(1).同一高度 

(2).30.00cm∽40.00cm 

(3).右 

(4).照相机

【详解】

(1)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需要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已知焦距f=10.0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线处不动,所以蜡烛应该在30.00cm∽40.00cm范围内移动;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应向右移动;

(3)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0cm处,此时物距u=50.00cm-10.00cm=40.00cm>2f,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点睛】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体现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9、解:

(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倒扣的烧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根据实验的要求,烛焰、光屏,透镜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故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选B;

(4)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

为了使像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光屏向上移动或将蜡烛向上移动,或者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6cm的地方,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

(1)会聚;

(2)同一高度;

(3)缩小;

B;

(4)往上移;

(5)A

10、【解析】

(1)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在放光屏同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说明此时的像是虚像,此时物距为15cm,物距要小于焦距,即焦距大于15cm;

(2)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此时物距为30cm,由于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故此时物距要小于二倍焦距,成实像时,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即像距大于30cm,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靠近光屏的方向移动,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像。

(1)大于;

虚;

放大;

靠近;

缩小。

【点评】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做到灵活应用。

11、解:

(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满足u>2f,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变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下调节。

(1)缩小;

(2)下。

12、解:

(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

(2)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特点的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

投影仪。

13、

(1)U>

2f 

(2)靠近 

缩小 

14、

15、

(1) 

同一高度

(2) 

蜡烛向左移(或凸透镜向右移 

(3) 

缩小 

不能

(4) 

上 

(5) 

减小

16、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找像;

DE;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多种。

17、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处于A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由图乙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大于B凸透镜的2倍焦距;

甲、乙两图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可知A凸透镜焦距大于B凸透镜焦距。

(2)由图甲可以得出,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物距一定时,焦距增大,像距逐渐增大,像距增大,则成的像也变大。

(4)若小明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此时的像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20cm>

2f,f<

10cm,所以f=8cm的凸透镜。

答案:

(1)大于 

(2)幻灯机 (3)大 大 (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