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5158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中考冲刺重高专训15信息给予题Word格式.docx

B.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

D.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析】 人体在肺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经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根据图示血液经过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所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D正确。

4.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第4题)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位置)后,恰好听不见表声。

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入射角。

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解析】 

(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人看见表,是表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所以光线AO是入射光,∠AOB是入射角;

类比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

(3)因为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后,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所以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于玻璃板。

5.下面是教材中的一个表格,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相应材料的电阻率。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几种材料的电阻(20℃)

材料

电阻/Ω

0.016

0.10

0.0175

镍铬合金

1.0

0.029

电木

1016~1020

0.053

橡胶

1019~1022

在常温下(20℃时),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的某种材料制成的导线的电阻叫作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常用ρ表示)。

这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单位分别为m、mm2。

小乐为了测量铜的电阻率,利用实验室购买的一捆标注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则可得出铜材料的电阻率ρ。

(1)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铜导线两端的电压表示数为1.0V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可通过计算得到铜材料的电阻率为2×

10-4_Ω·

mm。

(3)经过比较会发现,小乐测得的数据与表中有差异,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电表读数有误差。

(第5题)

【解析】 

(1)由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铜导线两端。

(2)图乙中电流表示数为0.5A,由I=

变形可得,长度为100m、横截面积为1.0mm2的铜导线的电阻R=

=2Ω,根据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跟横截面积成反比,可得铜的电阻率ρ铜=

=2×

10-4Ω·

6.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扎嘴”,即会造成口腔黏膜破损。

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

某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如下:

(第6题)

①取一块新鲜洗净的猪小肠黏膜,平均分为两半,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

②分别向甲、乙培养皿中的小肠黏膜上滴加15mL生理盐水和15mL新鲜菠萝汁,如图所示。

③把甲、乙培养皿放在37℃恒温条件下,10min后用放大镜观察黏膜的变化情况。

(1)能证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的实验现象是甲培养皿中黏膜完好,乙培养皿中黏膜出现破损。

(2)资料显示,新鲜菠萝汁中含有一种蛋白酶,会使脆弱的口腔黏膜破损。

但将菠萝烧熟做成菜后,就会变得酸甜可口,不再“扎嘴”,请你推测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菠萝烧熟做成菜后,菠萝汁中含有的蛋白酶失去活性,不再使口腔黏膜破损。

【解析】 

(1)能证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的实验现象是甲培养皿中黏膜完好,乙培养皿中黏膜出现破损。

(2)酶是蛋白质,高温下会失去活性。

7.(2018·

浙江绍兴)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把天然木材放在NaOH和Na2SO3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

(第7题)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茎(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

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40%(用百分数表示)。

(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

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72∶5∶40。

②拉伸强度=

,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

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压强的单位是相同的。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B(填字母)。

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

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原料来源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

【解析】 

(1)①加工木材主要取用的木材的木质部,而木质部是茎的一部分。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主要是物理变化。

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设原来的密度为ρ,体积为V,则压缩后的密度为3ρ,体积为

V,故此时的质量为3×

V,故减少的质量为ρV-

ρV=

ρV,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40%。

(2)①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C∶H∶O=(12×

12)∶(1×

10)∶(16×

5)=72∶5∶40。

,则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压强的单位是相同的。

(3)在制作过程使用了多种化学试剂,会造成污染,故A错误;

制作之后的材料硬度超过部分金属材料的硬度,所以可以代替部分金属,故B正确;

树木对于地球的生态系统作用巨大,不可或缺,因此不能无限砍伐,故C错误。

8.(2017·

浙江绍兴)2017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

材料一: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

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即石油气)。

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高压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

它长117m,宽92.7m,高118m,质量为42000t。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

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

8H2O)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3∶5∶32。

甲烷属于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张问题(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合理均可)(写一条)。

(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8H2O+2O2

CO2+10H2O)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

103kg/m3,“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4.2×

108N,浸入海水的体积至少为4.08×

104m3。

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g取10N/kg)

【解析】 

(2)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知各元素的质量比C∶H∶O=(12×

1)∶(20×

1)∶(16×

8)=3∶5∶32。

(3)钻探平台漂浮海面时,F浮=G=mg=4.2×

107kg×

10N/kg=4.2×

108N,V排=

≈4.08×

104m3。

可燃水形成的条件是低温、高压,可知可燃冰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9.无焰食品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的成分是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镁和水反应产生热量。

下面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该产品的实验研究,请结合以下实验方案回答有关问题(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甲乙

(第9题)

【实验1】

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图甲中曲线a。

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100份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甲中曲线b。

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甲中曲线c。

(1)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观察图甲,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镁的反应表面积(或镁的颗粒大小、镁的状态等,合理均可)。

【实验2】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

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做的原因是C(填字母)。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的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40_℃~50_℃。

(5)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焰食品加热器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A(填字母)。

其理由是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配方A中已达到水的沸点,配方C中多余的NaCl造成原料浪费。

A.2.40g镁粉、7.30gNaCl和28.00g铁粉

B.2.40g镁条、7.30gNaCl和28.00g铁粉

C.2.40g镁粉、8.76gNaCl和28.00g铁粉

D.2.40g镁条、8.76gNaCl和28.00g铁粉

导学号:

16786035

【解析】 

(2)通过图甲不难看出镁的反应表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故温度变化较大;

通过图乙可知,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与升高的最大温度成正比。

(3)通过图乙可知,当氯化钠的量为7.30g时液体沸腾。

(5)镁粉比镁条能更快产生热量,在镁和铁质量和前次实验相等的情况下,7.30gNaCl能使液体达到沸腾。

10.化学与药品研发。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我国的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1)提取过程

研究人员先是采用水煎法(将青蒿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浓缩),发现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无抑制效果,而采用95%的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为30%~40%,后来又采用乙醚(沸点35℃)为溶剂,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达到95%以上,课题组成员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

根据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推测青蒿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

不溶于水(或能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能溶于有机溶剂等)和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变质、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差、能杀菌、能抑制疟原虫等)等。

(2)结构分析

确定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是药物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成功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后,课题组立即着手分析其化学结构。

①定性分析

取适量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用符号表示)。

②定量分析

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

(只列式,不计算结果)。

③主要抗疟结构分析

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怎样的结构才使它有较强的氧化性呢?

我们熟悉的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O-、-O-O”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

、H-O-、-O-O-”等几种,你认为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是-O-O-。

以上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的推理,推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化学合成

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课题组于1984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请你谈一谈化学合成青蒿素有哪些优点?

产量高(或可以规模生产、减少占用耕地、不受季节限制等,合理均可)(答一点即可)。

【解析】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青蒿素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有两种,其中氧气只含有氧元素,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也可能来自青蒿素,不能确定;

但氧气中无碳、氢元素,即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②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是

③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O-、-O-O”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

、H-O-、-O-O-等几种,推测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是-O-O-,推理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11.(2017·

江苏泰州)某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

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主题:

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

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

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第11题)

(1)实验一:

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OH)2+H2SO4===BaSO4↓+2H2O。

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

③分析曲线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填字母)。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

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乙曲线所示。

①分析曲线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填字母)。

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OH-、SO42-(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

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

AgNO3+NaCl===AgCl↓+NaNO3,

离子方程式:

Ag++Cl-===AgCl↓。

仿写:

BaCl2+Na2SO4===BaSO4↓+2NaCl,

Ba2++SO42-===BaSO4↓。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

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浓度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1)②甲曲线M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酚酞为无色,故混合液体呈无色。

③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故A正确;

M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离子浓度几乎为零,故B正确;

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不仅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硫酸根离子也在增大,故C错误。

(2)①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呈碱性,溶液仍为红色,故A错误;

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故B正确;

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故C正确。

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硫酸钠,故含有的离子是Na+、OH-和SO42-。

③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减小。

(3)①BaCl2+Na2SO4===BaSO4↓+2NaCl反应的实质是Ba2+和SO42-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此过程中钙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浑浊逐渐消失的过程中钙离子的浓度又逐渐增大。

1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

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

1.0mg/L氯气与0.5mg/L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

某研究小组成员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40℃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的数据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第12题)

上述实验表明:

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

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1)写出二氧化氯的一条物理性质:

极易溶于水。

(2)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

(3)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填字母)。

A.浓度相同时,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

B.40℃时4.0mg/L的氯气在0~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C.40℃时0.8mg/L的二氧化氯在0~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5)对比图甲和图乙,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

在0~50_h内,0.5_mg/L二氧化氯比1.0_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都少。

【解析】 

(1)从题目信息可知,二氧化氯呈黄绿色、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所以要现场制取。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右边比左边少5个钠原子和5个氯原子,故化学方程式中缺少的部分是5NaCl。

(4)由题目信息可知,40℃时4.0mg/L的氯气在0~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5)由图可知,在0~50h内,0.5mg/L二氧化氯比1.0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都少,所以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

13.资料一:

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

资料二:

测量SO2含量的反应原理为SO2+2H2O+I2===H2SO4+2HI。

资料三:

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可减少SO2排放,反应原理为2CaO+2SO2+O2

2Ca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性降水,它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酸化等。

(2)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1m3,缓缓通过含碘(I2)1.27mg的碘溶液,刚好完全反应。

则该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为0.32mg/m3。

(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碘反应)

(3)若该工业废气中含有128gSO2,要除去这些SO2,理论上需在产生该工业废气的原煤中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多少克?

(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他物质不与氧化钙反应)

【解析】 

(1)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形成酸性降水。

(2)设1m3工业废气中SO2的质量为a。

SO2+2H2O+I2===H2SO4+2HI

64254

a1.27mg

 a=0.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