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国维用以比喻第三境界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
大家知道辛弃疾是一位爱国的英雄词人。
他的这首词写元宵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经过反复寻觅,终于在灯火稀落处突然发现意中人的惊喜情景。
而作者寻觅的情人,是一位厌恶繁华、不同凡俗国、甘于寂寞的美人。
这首词抒发的作者政治上失意之后,宁可闲居也不与达官贵人同流合污的心情。
王国维引用其中“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句,用以比喻一个做事业和学问,经过了千百次的努力实践和刻苦钻研,一旦获得成功,有新发现,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和喜悦。
王国维是位学术上颇有成就的学者,他所说的三种境界,正是他自己专心致志,呕心沥血从事学术研究的切身体会。
第一个境界,指的是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
第二个境界,指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做艰苦不懈的努力;
第三个境界,是指经过艰苦努力,必能获得成功。
这三种境界,是一个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必由之路。
王国维的“三境界论”,对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人,都有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与王国维的“三境界论”相似,当代学者朱学勤亦有一种“三境界说”:
学人分有知识、有见识、有胆识三种。
一桶知识,可能只出一滴见识;
而一点胆识,非有一池见识不可。
何谓胆识?
是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能言,干人所不能干;
是百姓人人想说却不敢说不善说的闪电呐喊;
是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它。
(鲁迅全集第三卷)
胆识何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敢于独门思考,才可能有见识。
能不能坚持“自由主义思想,独立之精神”,天壤之别两境界。
丰子恺先生结合弘一法师的人生道路,提出了“人生三层楼”的说法。
1942年10月18日,丰子恺先生正在遵义旅寓星汉楼里收拾东西,准备迁往重庆,突然接到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的消息。
他放下手中东西,在窗下静坐了十分钟,默默承受着心中的沉痛。
在丰子恺先生眼里,弘一法师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问题做了和尚的——弘一法师是有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之事的。
弘一法师死后,丰子恺在他余生三十年中,没有一刻忘过法师,还通过对弘一法师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人生的真谛——即人生三层楼
他说:
人的活着可以分为三层:
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艺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懒得走楼梯的人,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的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宝贵,慈父孝子,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
抱这样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其次,高兴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
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
这样的人在世界上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也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到三层楼去。
这就是宗教徒了。
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必需探求人生的究竟……世界就不过这三种人。
在谈及弘一法师的时候,丰子恺先生是这样说的:
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
他持做人,一定要做的彻底,他早年对父母尽孝,对妻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
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
强大的人生欲使他不能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到三层楼去,做和尚,修静土,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
丰子恺先生关于“人生三层楼”之说,虽然我们未必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更不是提倡大家去信宗教、当和尚,但依此审视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一层人生的楼上,也不无意义。
人们对看书学习的态度,实际上也存在“三种境界”。
有一回回忆毛主席的书里,记载着一件感人至深的事:
1975年,毛主席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眼睛也由于老年性白内障开了刀,视力极差,阅读十分吃力。
医生劝他暂停读书,他根本不听,于是只得为他设计配制了一副特殊的单腿眼镜:
左侧卧看书,戴没有左腿的眼镜;
右侧卧看书,戴没有右腿的眼镜。
正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他再一次读完了自己喜爱的一些书。
从这副特殊的眼镜,可以想象毛主席坚持读书学习的坚忍毅力和顽强精神。
从毛主席的这副特殊的眼镜,我们想到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在大英博物馆学习研究二十五年,在坚硬的水泥地上留下的“足迹”;
想到列宁在狱中吃“墨水瓶”的故事;
想到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的精神。
他们能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又是博学多才的学问家,都与他们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分不开。
古人论治学,历来讲“境界”。
在读书学习的问题上,是不是也归纳为这样三种境界呢?
把学习作业工作的一部分,此为第一境界;
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此为第二境界;
把学习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此为第三境界,或最高境界。
伟人读书学习的精神,无疑是进入了最高境界的。
他们不但不畏劳苦,勤奋好学,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始终不辍。
毛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读书学习伴他走完生命的全程。
马克思在临终前还在读书和写作,他是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与世长辞的。
鲁迅则留下了“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的肺腑之言。
正是这种过人的毅力和意志所达到境界,使他们获得了超群的知识和成功。
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不是可以使我们懂得“天才就是勤奋”的道理吗?
当然会伟人们的渊博知识,不仅来自书本,更来自革命的实践。
他们既读“有字之书”,又读实践这部“无字之书”。
正是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使他们获得了对事物的真知,也锻炼了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力;
而渊博的知识又丰富了他们指导实践活动的智慧。
他们是知与行相统一的典范。
人生如果不满足第一或第二境界,而欲达到第三境界,亦即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必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吃别人吃不了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
有一句古语,说是“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就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举两人个古代的例子,用以说明这个道理。
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少尚威武”,立志图强,十八岁举义兵,二十九岁即帝位。
由一个世家贵族子弟一跃成为“一代英主”,除了顺乎历史潮流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刻苦磨炼自己。
他不仅把握时机,帮助父亲谋划和领导了惊心动魄的晋阳起兵,建立了大唐政权,而且统一全国的六大战役中,亲自指挥了四次。
气吞山河的胆识,驾驭全局的能力,为他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个是后主刘禅。
遍观《三国志》,不仅没有看到他一点南征北战的影子,就连自己做主的事也没发现。
是他智商不高吗?
非也,小时候诸葛亮曾称赞他:
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
可见人是很聪明的。
为什么人们又说他傻呢?
关键是刘备在世时没有让他在“浪花淘尽英雄”的大环境里接受考验,经受锻炼。
刘\关\张都是大将,又有诸葛亮辅佐,人才济济,轮不到刘禅出马。
一无“试练”,岂能不傻?
难怪后人称他为“扶不志的阿斗”。
由此联想到现在的子女教育,一些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欠缺了什么。
绍兴一个高中毕业生,考取了昆明某大学,家长带了一周的食品陪他到昆明报到。
不料家长前脚回到家,这个学生后脚也进了门。
原来孩子吃完了带去的点心,喝完了矿泉水,不会到茶房去打水,不会去食堂买饭,无法生活,就退了学。
如果这个例子还属极个别的话那么每逢上下学,看看学校门口排着的长长的接送队伍;
每逢中高考,看看考场外面,围着黑压压的陪考人群,不就说明问题了吗?
现实生活中,父母为孩子穿衣服、系鞋带的并不少见。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让孩子们吃好点、穿好点无可非议,但培养,一味溺爱,忽视对他们的意志的培养,那是十分危险的。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巍巍神州,如果将来多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纨绔子弟,恐将沉沦;
泱泱中华,如果以后缺了叱咤风云的济世人才,岂能腾飞?
事业、成功这东西,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忍不拨的精神,是换取不到的。
而这种性格,这种精神,非苦不能磨炼,非苦不能铸造。
周恩来不贪图享受,为了求学,少年时离淮安去东北、去天津,19岁又东渡日本。
邓小平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6就飘洋过海,赴法勤工俭学。
朱老总没有因为女儿朱敏在德国纳粹集中营受过磨难,就不让她去基层劳动锻炼;
毛主席也没有因为毛岸英早年失去母爱,长期经受颠沛流离之苦,而不送他去朝鲜战场。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何对自己、对子女,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有志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我们所说的寂寞,绝不是那种消极、痛苦的顾影自怜、形影相吊,而是一种思想境界,是那种坚持主见、特立独行、不为浮华所动、孜孜以求的人生态度。
李白诗曰:
古来圣贤皆寂寞。
历览古今,大凡卓有建树的仁人志士,哪个没有经受艰难困苦、厚积薄发的历程?
一个人的成功史,其实就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段漫长而有意义的寂寞岁月。
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耐得住寂寞。
不论尘世的繁华和诱惑有几多,我就是我,决不随波逐流,选准自己的人生道路后,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把寂寞当作一种人生享受,便会在寂寞中多思,在宁静中致远,为自己的人生积蓄起巨大的能量。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志,经常提倡做学问要发扬“二冷精神”——“坐冷板凳,吃冷猪肉”。
“坐冷板凳”比较好理解,“吃冷猪肉”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过去只有大学问家才有资格在文庙的廊庑间占一席之地,分享祭祀的冷猪肉。
也就是说,只有安于坐冷板凳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大学问家。
后来范老又经常说这样两句话“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文字不同而寓意未变。
范老提倡的“二冷”精神,应该成为我们读书治学的座右铭。
谈到耐得寂寞,我想说说对春蚕“作茧自缚”这种现象的认识。
人们历来把“作茧自缚”视为贬义,其实并不然。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围在茧里,他是自知自觉的,为的是圆一个飞腾的梦,躲进小楼成一统,酝酿,修炼,“功德”圆满之日,正是破茧而飞之时。
画家林风眠就曾把艺术家比作蝴蝶,他说:
起初,他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它先结一个茧,把自己封闭在内化作蛹而彻底变形。
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它从茧中挣脱出来,才能自由地翱翔于空中。
茧子即表示艺术家在早期必须刻苦学习技法和接受教育。
一切有所作为的人,古往今来,谁又何尝不是这样?
达尔文22岁时,经历了一次环球旅行。
回到英国之后,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旅行了。
他不爱做客,也很少接待客人。
为了获得宁静,同时也是为了对上流社会的繁文缛节表示蔑视,达尔文在一个交通很不便利小村买了栋房子,他和妻子在那里一直住了40年。
使达尔文扬名世界,流芳千古的《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两部著作,就是在这个小村庄写成的。
如果没有这种耐得住寂寞,“作茧自缚”的精神,达尔文能在科学史上做出划时代的贡献吗?
人生路漫漫,奋斗目标多。
一个实现了,一个又树立起来,一次次踏平坎坷又出发,永远没有尽头……就是这“作茧\破茧”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吃苦,耐得了寂寞,修炼了内功,从而突破旧壳,创造新我,自我素质日益提高,人生价值不断获得升华。
有了量的积累,便有了质的飞跃。
李白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为了成就大事业,做成大学问,有志气的青年同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请你发扬这种积极自觉的“作茧自缚”的精神吧!
我们从多侧面、多角度讲了“三境界论”,为了更深刻地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一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早期主要研究数论,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统计数学和椭圆函数论均有重大贡献,在测地学上也有很大就。
据说高斯其人非常聪明,又极端勤奋。
他上小学时,教数学的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
1+2+3+……100=?
别的孩子从头加到尾算加法,急的满头大汗,算了老半天,还是得不出结果。
高斯根本不用这样的笨办法,而是小脑袋一歪,眼睛一眨,得数就出来了,并且马上举手:
报告老师,得数是5050。
教师一看高斯算的这样快,得数也完全正确,不禁感到非常惊讶。
老师问到:
“小高斯,你说说看,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高斯大林回答:
“这道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会动脑子,找到窍门。
具体说来,我是这样算的:
从1加到100,一共一百个数字,这100个数字又可分为50组数字,即正数第一个数字别上倒数第二个数字,依此类推,就是说101
推,就是101
推,就是101*50=5050”。
这样把复杂的加法变成简单的乘法,算起来既迅速又准确。
老师和同学听了,对高斯都很佩服。
一个人聪明固然重要,但勤奋更为重要。
所说高斯夫人病危时,女个叫高斯看看,第一次他竟充耳未闻,无动于衷,端坐在那一动不动。
女个第二次去叫他时,他说:
“我正在思考一个问题,请你告诉夫人千万不要咽气,等我得出答案后再去看她。
”又过了一会儿,高斯夫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时女个跑来冲着他喊道:
先生,你的夫人已经去世了,你还不快来看看她,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人!
高斯听了,不紧不慢地说道:
既然夫人已经死了,我也就不用去看她了。
因为我去看她,她也不知道了。
说完又继续思考他的数学问题。
下面再讲讲英国大科学牛顿的故事。
一提起牛顿这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人们一定会猜想他一定是位绝顶聪明的人,其实并非如此。
牛顿是个不幸的遗腹子,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有。
少年时代,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是低劣,时常遭人白眼,受人侮辱。
瘦弱孤僻的牛顿18那年考入剑桥大学,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能半工半读。
除了学习,他每天还围着围裙,在师生食堂服务。
平时,他还要为学生清理\打扫房间,洗涤衣物。
艰辛清苦的生活,并没有使牛顿消极沉沦,反而磨砺了他发愤图强的心志。
勤奋是天才的摇篮。
正因为勤奋。
短短数年的学生生涯,就使他后来居上,脱颖而出。
牛顿22岁毕业留校,26岁在巴罗教授举荐下,一跃成为卢斯卡讲座的主课教授,在剑桥大学,他度过了长达30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
实事求是地说,牛顿的特长主要表现在科研方面,而不是表现在教学方面。
由于牛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和他那超前的思维,常使他讲的课艰深难懂,在学生听来甚至一塌糊涂。
他那低缓的催眠式的语调,也缺乏吸引力。
所以,听他讲课的学生很少,有时连一个也没有。
每遇到这种情景,他便索性回到自己的房间,埋头的进行科学试验。
为了献身科学事业,牛顿终生未婚。
过度的体力脑力消耗,使他在年仅三十岁时就华发早生。
他曾六天六夜通宵达旦地工作。
有一次,他请朋友来寓所吃饭,而自己却埋头在实验室里搞科研。
朋友来了,佣人将饭菜摆上餐桌,可以牛顿却迟迟不归。
朋友等不及了,便自己动手把一只鸡吃了,将骨头留在盘子里。
朋友走了,牛顿回来了。
他忽然想起请朋友吃饭的事,匆匆跑进餐厅,只见盘中的骨头和桌上狼藉的杯盘。
他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自言自语的说:
“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饭呢,原来我和朋友已经吃过了!
在剑桥大学这座庄严的的学术王国里,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从此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直到今天,人造地球卫星、火箭、宇宙飞船等运行轨道的计算,都以它作为理论依据;
牛顿成功地进行了把日光分解为光谱的实验,解开了颜色之迷,奠定了近代光学的基础;
他还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
他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物体的力学成就,实现了人类对于世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
杰出的多方面的贡献,使牛顿生前即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说:
“牛顿的各种发现,已进入公认的知识宝库,成为伟大的人类之光。
”伏尔泰说:
“将世界上的所有的天才放在一起,牛顿应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讲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那也是偶然中孕育着必然,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产物。
那是牛顿于1765年秋天离校回乡躲避鼠疫期间,从自家后院的一个苹果落地引发的联想,从而发现了至今仍在物理学领域起支配作用的万有引力定律。
再讲讲我国大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科学》杂志编辑部收到了华罗庚的一篇论文,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
我国近代数学的先驱、大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熊庆来教授反复读了这篇论文,兴奋不已。
华罗庚的这篇论文,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突然间抛进了中国数学界,成为华罗庚这颗举世闻名的数学巨星腾空而起的奠基之作。
熊庆来到处打听,才知道华罗庚不过是一个初中毕业的毛头小伙子,当时在江苏省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他激动地说:
“这个年轻人真是不简单啊!
”熊庆来爱才如命,思贤若渴,经他推荐,华罗庚借来路费,穿着仅有的一件白布长衫,用一根木棍挑着简单的行李,进入清华大学这所巍巍学府。
当时他仅22岁。
清华大学是十分讲究学历的。
然而,熊庆来不顾别人的议论,将华罗庚留在清华大学,安排在数学任助理员。
熊庆来经常指点他、辅导他,第三年便升为讲师。
在清华大学,这样的破格晋升是绝无仅有的,当时议论、阻力很大。
熊庆来据理力争,力排众议,使得华罗庚顺利晋升。
为了使华罗庚不断进步,熊庆来极力推荐他出国深造,使华罗庚终于获准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
为了资助华罗庚凑足出国费用,熊庆来的夫人走进当铺,当了自己的金手镯。
华罗庚成名之后,仍然非常勤奋。
据说有一次,他正在思考一个数学问题,天真活泼的女儿“爸爸,爸爸”地叫着他,他竟一点也没有听见。
女儿见爸爸不理她,生气地拔腿就要跑走,不料被华罗庚的腿绊倒,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这时他还是一点也没有听到,照样思考他的数学问题。
妻子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在华罗庚的背上猛击一拳,生气地说:
“孩子都这样了,你还不抱抱她!
”华罗庚这时还说: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为什么要拍我?
华罗庚还是一个善于“班门弄斧”、不断奋力掘进的典范。
华罗庚为什么敢于“班门弄斧”呢?
还是让我们听听他自己的回答吧!
有一次华罗庚教授应邀到英国去讲学。
在伯明翰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华罗庚谦虚地说:
讲学,我不敢当。
讲学是以学为主,目的是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以便接受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
他还结合讲学的具体打算说,我准备了十个数学问题,包括代数、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矩阵几何、优先法等等。
A大学是以函数论著名的,我就去讲函数论;
B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著名的,我就去讲偏微分方程……
华罗庚解释说,中国有句成语叫“班门弄斧”。
无知而卖弄当然不好,但在学术研究上,“我的看法是:
弄斧必到班门。
对不是这一行的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于人于己都无好处。
找上班门弄斧献技,如果鲁班能够指点指点,那么我们的进步就能快些;
如果鲁班点头称许,那我们攀登高峰亦可增加信心。
有些同志之所以不愿意班门弄斧,往往是担心别人说自己骄傲自满、炫耀本领。
其实,是不是炫耀,不在于弄斧的地点,而在于弄斧的动机。
为了拜师求教,为了精益求精,班门弄斧又何妨?
下棋找高手,学艺求名师,不是非常可贵的选择吗?
至于有的人遇到难题是不是请人指点迷津,而是不懂装懂,多半是虚荣心作祟,生怕请教别人有损面子、有失身份。
如此这也担心那也顾虑,怎么能够轻装前进、精益求精呢?
但愿华罗庚教授的“弄斧必到班门”说,能够帮助这些同志清除思想疑虑,大胆到班门弄斧献艺。
第四个例子,讲讲陈景润的故事。
1978年老作家徐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曾轰动全国。
从那以后,陈景润成了中国老百姓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他是亿万人民心目中的刻苦进取的楷模,他的“1+2”成果曾经撩起了多少人对科学的神往,甚至改写了一代青年人的人生方程式。
世界著名的《一百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一书中,刊登有两位华人的画像,一个是1500年前的祖冲之,一个是20世纪的陈景润。
陈景润的名字,成了当代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我们前面提到“三位良药”,即“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
我们要进一步了解陈景润,也可从这三味良药,特别是问题丹入手。
还是陈景润上高中时,他的一位数学老师给同学们讲了哥德巴赫的故事。
当初,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建设圣彼得堡,聘请了欧洲一大批科学家,其中有意大利的欧拉,有德国的哥德巴赫。
1742年哥德巴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数的和。
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
但这需要给予证明。
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这猜想。
他自己不能证明它,就写信给赫赫大名的欧拉,请他来帮忙做出证明。
但一直到死,欧拉也未能证明它,从此成了一道难题,并且吸引成千上万个数学家的注意。
200多年来,多少个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做证明,都没有成功。
说到这里,老师特别强调,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后就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这位老师当时还笑着说:
“我有一天梦里梦见我的一个学生,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同学们听了都笑了,唯独陈景润没有笑。
从此以后,他永远记着这件事,并把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作为自己终生的抱负和理想。
陈景润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途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反复运算。
有多少次在公共汽车上,因为思考数学问题坐过了站。
有一次自己撞到树上,还问谁撞了他。
这些可能还是偶然现象,更三人的是他艰苦奋斗的日日夜夜。
1956年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以后,先是与几个人共住一套单元房。
为了深夜读书研究不影响别人,他个人住进了单元房那个报废的厕所里。
一张单人床把整个空间塞的满满的。
废厕所没有暖气,冬天滴水成冰,陈景润就用报纸把窗户糊的厚厚的,以抵挡严寒。
人们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