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435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缺答案.docx

高三下学期月考试题理科综合缺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试题理科综合缺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S:

32N:

14Cl:

35.5Cu:

64Al:

27Cr:

5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有

①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③抑制细胞膜载体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因素,都会影响协助扩散

④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酶加速反应进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⑦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A.②③⑤B.①②⑤⑥⑦C.②④⑤D.②⑤⑥

2.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营养物质不断消耗

C.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4.某生物(2N=16)性腺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只研究这两对基因),对下列

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某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某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别带有A和a,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

C.某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D.某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5.xx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P53基因能编码一个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如修复失败则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若DNA受损,P53蛋白质可使间期时间延长

B、与P53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癌细胞的形成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有关

D、细胞出现“自杀”现象与溶酶体有关

6.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题6图

A.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这肯定是协助扩散的结果

B.培养液中尿素含量升高,推测其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且能过膜

C.氨基酸和葡萄糖都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D.转氨酶在肝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则是细胞胞吐作用排出的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

B.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常用作棉、麻、纸张和食品的漂白

C.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可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8.下列各项叙述I、Ⅱ都正确且二者的原理最相似的是

叙述I

叙述II

A

FeS难溶于水,却溶于稀硝酸

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溶于醋酸

B

浓硝酸要密封保存阴凉处

漂白粉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C

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少量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D

浓氨水滴入固体NaOH制NH3

浓盐酸滴入浓硫酸制HCl

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①遇到苯酚显紫色的溶液:

SCN-、Na+、SO42-、Fe2+

②pH=13的溶液中:

Na+、AlO、NO、S2-、SO

③加入Fe能放出H2的溶液中:

Mg2+、NH、Cl-、K+、NO

④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

Fe3+、MnO、Na+、SO

⑤酸性溶液中:

Fe2+、Al3+、SO、I-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D.①③⑤

10.工业上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玻璃的同时产生CO2气体,制取粗硅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为CO

B.生产高纯硅、铝、铜及玻璃的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D.黄铜矿(CuFeS2)冶炼铜时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用作冶炼铁的原料

11.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

振荡后静止,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Ⅱ:

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但颜色无变化

C.实验Ⅲ:

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

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光束通过体系时产生丁达尔效应

12.右图是一种形状酷似罗马两面神Janus的有机物结构简式,化学家建议将该分子叫做“Janusen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Janusene的分子式为C30H20

B.Janusene属于苯的同系物

C.Janusene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8种

D.Janusene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

13.以下数值大于或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A.6g石墨中的共价键数目

B.常温常压下,17gND3中所含分子数目

C.向0.2mol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的OH-数目

D.0.1mol羟基(—OH)中所含电子数目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冲淡重力”,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15.“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量,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一颗“轨道康复者”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则

A.轨道康复者”相对于地球赤道上的城市向西运动

B.“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4倍

C.“轨道康复者”的周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倍

D.“轨道康复者”每经过天就会在赤道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

16.如图所示为游乐场中过山车的一段轨道,点是这段轨道的最高点,、、三处是过山车的车头、中点和车尾.假设这段轨道是圆轨道,各节车厢的质量相等,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受牵引力,所受阻力可忽略.那么,过山车在通过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头通过点时的速度最小

B.车的中点通过点时的速度最小

C.车尾通过点时的速度比车头通过点时的速度小

D.、、通过点时的速度一样大

17.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倾角=53°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高为.一个带正电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受到的电场力是重力的倍,现将其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则物块落地的速度大小为

A.B.

C.D.

18.如图所示,有四个等量异种电荷,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为正方形的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以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A.、、、四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不同

B.、、、四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同

C.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点沿直线移动到点,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直不变

D.位于过点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不为零

19.固定的粗糙斜面倾角为,其上有一个小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恒力作用沿斜面向上匀速上滑位移.现把力改为斜向上与斜面夹角成<)的恒力,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位移为,且、做的功相同,则可能有

A.<

B.

C.

D.

20.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从木板左端向右端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现将木板分成和两段,如图乙所示,并紧挨着放在水平面上,让滑块仍以初速度从从木板左端向右端滑动.滑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多

B.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甲图比乙图多

C.若的质量越大,则滑块与木板从开始到共速经历的时间会越长

D.若的质量越小,则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越大

21.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的粗糙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点.现将物块拉到点后由静止释放,滑动摩擦因数,整个运动过程的最低点在点(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可能在点右上方

B.整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小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C.从到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减小量

D.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点弹簧的弹性势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6分)

(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时需要称出重物的质量

B.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做的功就少,误差就小

C.纸带上打下的第1、2点间距超过2mm,则无论怎样处理数据,实验误差都会很大

D.实验处理数据时,可直接利用打下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

(2)若正确的操作完成实验,正确的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m/s2,那么(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纸带的____端与重物相连.

②打下计数点时,重物的速度=____m/s.

③在从起点到打下计数点的过程中,测得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3.(9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上,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为小桶(内有沙子),滑轮质量、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

(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目的是___.

A.为了使释放木板后,木板能匀加速下滑

B.为了增大木板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