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23882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Word文件下载.docx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化

[解析] 群落演替是优势种群在不同时期发生更替,A错误;

群落演替会出现物种数目上升,达到高级结构后逐步趋于稳定,B错误;

群落演替过程是物种逐渐增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的过程,会出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错误;

群落演替过程,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不会趋于简化,D正确。

[答案] D

3.(2015·

河北省衡水中学一模)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

[解析] 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对于有害动物,要尽量破坏其生存环境,降低K值,A正确;

群落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垂直分层现象,使生物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从而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B正确;

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由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

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起始状况,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原中的植物分布有垂直结构,动物分布没有垂直结构

B.在沙丘、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C.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竞争关系

D.若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解析] 草原中的动物和植物分布都存在垂直结构;

沙丘上进行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草和苗之间的竞争关系;

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弱则恢复力稳定性强,但是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弱。

[答案] C

5.冰岛是一个岛国,由火山活动形成,拥有35座活火山以及由此而来的丰富的地热资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冰岛形成后,岛上最初出现植被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岛上某处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就没有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了

C.冰岛人的活动会使该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有效利用岛上的地热资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解析] 选项A,发生于火山、冰川以及沙丘的最初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选项B,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仍存在地衣、苔藓、草本、灌木等植物,群落演替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选项C,人类活动能够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选项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能减少CO2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的出现,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是有利的。

6.如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和丁四个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其中一种为藻类生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可能是藻类的是乙物种

B.甲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

C.四个物种的种群在深海区呈垂直分布

D.甲、丙物种竞争剧烈导致丙物种种群变小

[解析] 浅海区阳光较充足,有利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随着海水深度增加,光照减弱,藻类减少,因此最有可能是藻类的是丙物种;

从图中分析,甲物种种群的大小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此呈正相关;

在深海区四个物种的种群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丁,而不是呈现垂直结构;

图中呈现的是甲、丙物种在深海和浅海的种群大小不同,但不能得出二者间存在竞争关系。

7.(2014·

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

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

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C.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斗争

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

[解析] 两种草履虫都捕食枯草杆菌,所以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A正确。

a曲线表示被捕食者枯草杆菌的数量变化,b曲线表示随后放入的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B正确。

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内部都存在种内斗争,C正确。

由于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营养物质有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营养物质消耗完,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于零,D错误。

8.(2015·

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三摸底)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

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

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D.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

[解析] 由题意可知,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降低,B错误;

巨尾桉林物种比较单一,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

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使物种多样性提高,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D正确。

9.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

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

鲢鱼―→鳙鱼―→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

[解析]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群落结构上有分层现象,没有体现能量流动上的关系;

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由于食物的不同和分层现象,能合理利用水体的资源,它们之间没有共生关系;

由于鲢鱼是植食性动物,所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增多,因此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故D正确。

10.(2014·

湖南省十三校高三联考)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

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为更好计算个体数量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

B.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

[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时,不需要去除其它植物,A错误;

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错误;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D正确。

11.某捕食者与其猎物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以捕食者数量为X轴、猎物数量为Y轴作图,则图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由图可以看到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猎物)符合捕食关系的种群波动;

猎物增加→捕食者增加→猎物减少→捕食者减少。

只有图B所示满足这种波动。

12.(2015·

福州市高三质检)异湾藻是常见单细胞赤潮藻类,科研人员为研究大型海藻对异弯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将异湾藻与三种大型海藻分别混合培养于适宜的条件下,每天测量异湾藻数量变化,结果如下。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天数数量(104/mL)    组别

开始时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异湾藻——孔石莼

10

12.4

3.2

1.1

异湾藻——缘管浒苔

26.0

25.6

22.4

异湾藻——鸭毛藻

26.3

40.1

45.3

59.6

对照组

26.7

51.4

72.4

A.对照组为相同条件下异湾藻单独培养

B.表中数值为异湾藻种群密度

C.异湾藻和鸭毛藻为互利共生关系

D.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异湾藻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解析] 从表格可知,三种大型藻类分别和异湾藻混合培养,则对照组应该是异湾藻单独培养,三种大型海藻和异湾藻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只是前两种大型海藻生存能力更强,排斥了异湾藻,所以异湾藻数量越来越少,而鸭毛藻在和异湾藻竞争中失败,异湾藻数量越来越多。

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若分开则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生存。

故C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3分)Ⅰ.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_______。

Ⅱ.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

(2)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_演替。

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旱柳的数量呈现_______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旱柳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死亡率 ②垂直分层现象 ③年龄组成 ④性别比例 ⑤水平镶嵌分布 ⑥复杂的种间关系 ⑦迁入率

【解析】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由地形变化导致的,所以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所以白桦沼泽中的所有白桦组成一个种群。

(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次生演替;

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3)随着时间的推移,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由于空间、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旱柳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4)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

【答案】 

(1)水平 种群 

(2)次生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3)竞争 “S” 环境容纳量(K值) (4)①③④⑦

14.(13分)(2014·

北京东城区期末)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

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

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杂草密度(株/m2)

物种丰富度(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型莎草

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鸭区

2.3

5.3

0.259

0.271

0.089

注:

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

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________值。

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_______。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_______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________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_______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提高。

[解析] 

(1)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避免主观误差,最后结果要取平均值。

(2)据表格分析:

与常规区比较,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草龙地位下降。

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

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提高。

[答案] 

(1)随机取样 平均 

(2)物种数目 草龙 结构 (3)分解者 无机物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5.(14分)(2015·

辽宁省五校高三联考)菌根是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

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

某试验区接种菌根真菌后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菌根真菌与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牧草A或B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________值。

(3)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________。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能量流动情况,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___。

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1)根据题干可知,菌根是真菌和根系的复合体,说明二者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2)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首要条件是随机取样,且以样方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3)根据图示可知,当接种真菌后,优质牧草A的种群数量增多,说明对菌根的依赖程度较高;

由于接种真菌后,该实验区的物种丰富度增高,营养结构复杂,因此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4)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的个体数量减少时,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使结果偏高;

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有两个去向:

一是自身呼吸消耗,二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体内。

鼬能根据田鼠的气味捕猎后者,同时后者也能根据鼬的气味躲避捕猎,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答案] 

(1)互利共生 

(2)随机取样 平均 (3)牧草A 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升高 (4)偏高 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