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概述Word格式.docx
《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概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复习提纲概述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倾角: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4、水平构造及方山地貌、丹霞地貌
水平构造:
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
原因:
受内力地质作用扰动较小、岩层呈整体上升或下降运动
方山地貌:
在水平岩层地区,如果地壳大面积上升,可形成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经流水长期侵蚀切割后,可形成面积大小不一彼此孤立的高地,称为方山。
规模较小的叫桌状山。
方山地貌特征:
顶部常由坚硬岩层组成,地形面与岩层面一致;
坡折线明显。
丹霞地貌:
在红色石英砂岩组成的水平岩层或单斜构造地区,经流水沿垂直节理强烈侵蚀后,造成陡崖和峡谷,峡谷与峡谷之间常形成孤立的石峰、石柱或呈报状的地貌形态。
这种地貌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山最为典型。
15、单斜构造、单斜山(单面山、猪背岭)
单斜构造:
一个地区的一系列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而岩层的倾角较小(小于25度)。
成因:
(1)位于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
(2)地层不等量抬升;
(3)沉积基面倾斜,如大陆架沉积。
单斜岩层形成的山地,在地貌形态上常表现为两坡不对称的单面山。
顺岩层倾向的一坡缓而长,其坡度受岩层倾角控制,称为顺向坡(或后坡);
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坡陡而短,称为逆向坡(或前坡)。
因此,单面山两侧的等高线疏密变化呈现明显的不对称。
两坡都很陡且坡度相同的称为猪背岭(galera)。
16、褶曲的几何要素
褶皱是岩层的弯曲,岩层的单个弯曲称为褶曲。
翼:
褶曲岩层的两坡
核:
褶曲岩层的的中心
轴面:
褶曲两翼的对称面
枢纽:
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17、褶曲的基本类型:
背斜、向斜
18、复背斜、复向斜
19、根据轴面的产状,褶曲分类
直立褶曲:
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
倾斜褶曲: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倾角大小不等。
倒转褶曲: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
平卧褶曲:
轴面近于水平。
20、原生地貌、次生地貌
21、地形倒置
在岩层的褶皱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形成节理,因而侵蚀破坏较快,从而形成谷地,称为背斜谷。
相反,向斜核部因为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致密,故侵蚀较慢,形成向斜山。
这种内部构造与外部起伏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地形倒置。
22、断层要素
断层面:
岩层发生断裂时的破裂面
断层线: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断层盘:
断层面两侧的岩块
(上盘:
位于断层面之上的一盘、下盘:
位于断层面之下的一盘)
23、断层类型: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正断层: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平推断层:
断层沿水平方向相对位移
24、断层崖、地垒、地堑
断层崖:
由于岩层断裂位移造成的陡崖。
地垒:
由断层抬升所形成的山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
地堑:
由断层下降所形成的谷地,滇池、洱海、贝加尔湖为地堑式断层湖,汾河谷地和渭河谷地为地堑谷。
25、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及存在的问题
大陆漂移的证据:
1.拟合大陆的外形
2.地质学:
北大西洋两岸地层具有连续性。
3.古气候学:
各大陆上存在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类型出现在现代条件下不该出现的地区、极地区分布有古珊瑚礁和热带植物化石、赤道地区发现有古代的冰层
4.古生物学:
大西洋两岸的古生代动物化石组合很相似、南极洲有许多陆生爬行动物的化石在其它大陆上同样存在
5.古地极迁移:
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磁性矿物在岩石形成时保存了地球磁场方向的古地磁记录。
通过从各大陆不同时代地层里测出几千个古磁极的位置,可以推算在2亿年前的所有大陆曾是一块共同的大陆——泛大陆。
大陆漂移学说存在的问题:
1.大陆漂移的机制不清,大陆地壳不可能在刚硬的岩上。
2.大西洋两岸可类比的生物仅占生物种属的5%。
3.大陆漂移仅仅在地史的最近一个时期,人们要问,地球最近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大陆分离漂移?
在更老的地质时期,大陆地壳又怎样运动呢?
26、地幔对流
地幔对流:
地幔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使地幔物质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进行大规模的热循环,形成对流圈,并作用于岩石圈,成为推动岩石圈运动的主要力量。
洋脊是地幔物质上涌的离散带,海沟是地幔物质下降的潋合带。
27、全球板块划分
1、太平洋板块
2、欧亚板块
3、非洲板块
4、美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
5、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澳洲板块)
6、南极洲板块
28、板块边界类型
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守恒型边界
29、离散型板块边界:
大洋中脊(全球大洋中脊分布)、大陆裂谷带
离散型边界:
也叫生长边界,伴随洋壳增生和海底扩张。
特点:
两板块做背离运动,向两侧分离
大洋中脊:
发生于大洋岩石圈之间,由于洋脊拉开,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洋中脊,同时洋底岩石圈在大洋中脊不断增生。
大陆裂谷带:
发生在大陆岩石圈之间,使统一的大陆岩石圈板块分离。
30、汇聚型板块边界:
俯冲边界(海沟—岛弧—盆地系)、碰撞型边界(也称地缝合线)
汇聚型边界:
也称消亡边界,指两个相互汇聚板块之间的边界。
俯冲边界: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
海沟—岛弧(islandarc)—盆地系:
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处,板块俯冲带动洋底陷落,形成海沟。
而俯冲下去的大洋板块将大陆板块拱起,使陆壳抬升弯曲成岛,因而在板块交汇处形成岛弧。
岛弧向大洋一侧是海沟,向大陆一侧为边缘盆地,因而形成海沟—岛弧—盆地系。
碰撞边界:
也称地缝合线,是两大陆板块碰撞的边界,表现为活动造山带。
31、全球火山地震带
32、地层及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层:
岩石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地质时间内形成的层状和非层状的岩石的总称。
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地质年代:
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
包括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33、相对地质年代确定的方法(地层层序律、生物地层学法、岩石地层学法、构造地层学法)
地层层序律:
如果一个地区沉积岩没有受到扰动,先沉积的是较老的岩层,后沉积的是较新的岩层,这种上新下老的地层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生物地层学法:
1.地球上生物演化的规律:
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不可逆性。
2.标准化石:
有的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没有变化,它们的化石可以在不同的地层里出现;
只有那些延续时间短、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特征显著的化石,才有鉴定地质年代的意义,称为标准化石。
3.指相化石:
有些生物只能生存在一定的环境,所以,可以根据地层中的某些化石,推测当时的古地理环境,这种化石叫指相化石。
岩石地层学法:
岩相(沉积相):
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石特征。
岩性:
岩石组成成分、颜色、结构、构造等。
构造地层学法:
沉积岩地层的接触关系
34、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整合接触:
地壳长期处于下降地区,沉积物连续沉积,层理相互平行,沉积时间无间断。
假整合接触:
地壳运动由下降转为上升,而在上升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只是沉积中断,并遭受剥蚀,而后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从而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某一时代的地层,但新老地层仍然平行,称为假整合接触,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
地壳在由下降转为上升过程中,原先沉积的地层发生强烈的变形,经风化剥蚀后,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这时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但有明显的缺失,而且上覆新地层与下覆老地层之间成一定角度相交,称为不整合接触。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35、大气圈的主要成分:
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概念、作用)
干洁空气:
不包括水汽和固态、液态粒子的混合气体。
水汽:
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态变化的成分;
能反射太阳辐射;
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气溶胶:
气溶胶粒子:
大气中悬浮的固态和液态微粒。
气溶胶粒子和气体介质一起称为气溶胶。
水汽的凝结核,对云、雨、雾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降低大气的透明度,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起保温作用
36、大气圈结构及特征: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对流层:
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
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平流层:
上热下冷,与对流层刚好相反。
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
中间层:
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
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
空气分子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后可发生电离,习惯上称为电离层的D层。
暖层(热层):
中间层顶(约85千米)至250km之间的大气层。
从热层底部向上,大气温度迅速增加,达到温度梯度消失时的高度,即为热层顶。
热层几乎吸收了波长短于1750埃的全部太阳紫外辐射,成为主要热源。
这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层顶温度可达1500K,昼夜变化很大。
散逸层:
亦称“外层”、“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发生电离;
逃逸层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
由于空气受地心引力极小,气体及微粒可以从这层飞出地球致力场进入太空。
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
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
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
37、太阳辐射、辐射通量、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温室效应、辐射平衡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辐射通量(Φ):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单位:
W。
38、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39、大气干绝热过程、大气干绝热递减率、大气湿绝热过程、湿绝热温度递减率
40、逆温类型:
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
41、地转偏向力及影响
42、三圈环流、行星风系、气压带、全球气压中心(冬、夏)
43、季风、热力季风、行星季风
44、海陆风、山谷风、焚风效应
45、气团:
冷气团、暖气团
46、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概念及降水特点
47、气旋及反气旋
48、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49、全球降水的分布:
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50、梅雨过程
5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副热带季风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
第四章水圈系统
52、水的地理意义
1、对气候的影响
阻挡地球热量的散失:
大气中的水气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
调节温度:
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
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全球热量交换的载体:
地球辐射差额在35°
S—35°
N为正,其他为负,但全球的温度能维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高低纬之间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交换热量,而水分则是主要的载体。
2、对地貌的影响
水是塑造地貌的主要外营力。
内力作用形成宏地貌,而外力作用(主要是水)对宏地貌进行“雕刻”,形成微地貌。
53、水循环概念、过程及类型
水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大循环:
发生在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又称为外部循环。
小循环:
发生在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又称为内部循环。
●海洋小循环: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陆地小循环:
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54、水量平衡的概念
水量平衡:
任意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
55、洋流的概念及类型
洋流:
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
按成因分3类:
风海流:
在稳定的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
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洋流;
补偿流:
是由于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而另一个海区海水流来补充而形成的。
按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差异分为:
暖流:
本身水温较周围海水温度高的洋流
寒流:
本身水温较周围海水温度低的洋流
按流经的地理位置分为:
赤道流
大洋流
极地流
沿岸流
56、大洋表层环流模型及各大洋洋流模式
大洋表层环流特点:
大洋表层环流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
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
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赤道漂流:
在信风带的应力作用下,形成赤道洋流(信风漂流),对南北半球水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宽约2000Km,厚约200m,表面流速为20—50cm/s。
由于赤道偏北,所以信风漂流也偏北。
赤道逆流
副热带环流:
分布在南北纬50°
之间,并在赤道两侧成非对称出现。
洋流都具有高温、高盐、水色高、透明度大的特点。
西风漂流
副极地环流
5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气候:
洋流可以调节全球高低纬间热量平衡,由低纬向中高纬输送的热量20%由洋流输送。
2、产生降雨
3、形成雾
4、形成渔场
58、沃克环流、厄尔尼诺、拉尼娜
沃克环流: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水温低于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所以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有块水温很高“暖池”。
秘鲁寒流沿南美大陆西岸北上、在赤道低纬海域的东南信风作用下,底层冷水上翻。
西太平洋的“暖池”是个热源,形成暖性低压,东太平洋水温相对较冷,形成冷性高压。
因此,近海面大气由太平洋东部流向西部,而高层大气由西部流向东部。
这个横贯太平洋的环流称为沃克环流。
厄尔尼诺:
在赤道东太平洋的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北部沿岸,圣诞节前后经常发生的海水异常升温现象。
海温异常升高产生的不良后果:
下层冷水上涌减弱;
浮游生物大量减少,鱼类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
厄瓜多尔、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地持续大雨,引发洪涝灾害。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低纬地区盛行向西季风,海水向西运动,因此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较东部高出几十厘米。
在厄尔尼诺发生时,向西季风减弱,太平洋海面因存在高差而产生海水由西向东的回流,使赤道东太平洋水温明显升高,直至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
厄尔尼诺与气候异常:
太平洋地区的正常气候:
信风沿赤道向西吹,逐渐暖湿的空气与西风带辐合上升,形成降雨。
降雨后干燥空气在对流层上部向东流动并冷却,随后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下沉,故那里的空气通常晴朗且干燥。
气候异常:
沃克环流发生逆转,中太平洋暖水面使空气上升,向东运动的气流在原本干旱的太平洋中部和东部产生降雨。
而对流层上部的空气往西流动并在印尼上空下沉;
因此印尼的空气变得非常干燥。
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
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尼、澳洲严重干旱;
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减少,但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
拉尼娜:
与厄尔尼诺相反,热带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海温异常和持续地变冷。
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影响程度较厄尔尼诺小。
拉尼娜出现时印尼、澳洲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美国东南部等地出现干旱。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而北方少雨。
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
拉尼娜年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59、南方涛动、南方涛动指数
南方涛动:
热带东太平洋地区和热带印度洋地区气压场反向变化的跷跷板现象。
南方涛动指数(SOI):
东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平面气压的差值。
60、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径流系数、径流变率
径流总量:
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总水量。
径流深度:
把某流域一年内的径流总量,均匀地铺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
径流模数:
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反映了流域的产流状况及径流分布特点。
)
径流系数:
一定时期内径流深度与同期内降水量的比值。
(说明降水中有多少形成径流,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径流变率:
某一时段的平均径流值与同时期的多年平均值之比。
61、湖泊分类:
按湖盆的成因分
1.构造湖:
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等)所产生的凹陷形成。
湖岸平直、狭长、陡峻,深度大。
例:
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洱海等。
2.火口湖:
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成为积水的湖盆。
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较大。
白头山上的天池。
3.堰塞湖:
●熔岩堰塞湖:
火山爆发熔岩流阻塞河道形成,如镜泊湖、五大连池等;
●山崩堰塞湖:
地震、山崩引起河道阻塞所致。
如岷江上的大小海子(1932年地震山崩形成的)。
4.河成湖:
由于河流的改道、截弯取直、淤积等,使原河道变成了湖盆。
弯月形或牛轭形,又称牛轭湖,水一般较浅
5.风成湖:
由于风蚀洼地积水而成。
多分布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湖水较浅,矿化度较高。
6.冰成湖:
由冰川的刨蚀或堆积作用形成的湖泊、即冰蚀湖与冰碛湖。
芬兰、瑞典、北美洲及我国西藏的湖泊。
7.海成湖:
在浅海、海湾、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沿岸流的沉积、使沙嘴、沙洲不断发展延伸,最后封闭海湾部分地区形成湖泊,这种湖泊又称碛湖。
高雄港、杭州西湖
8.溶蚀湖:
由于地表水及地下水溶蚀了可溶性岩层所致。
62、冰川的形成
成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雪的沉积、粒雪化、成冰作用
粒雪变成冰的成冰作用,按其变质性质分为:
冷型成冰:
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巨厚的粒雪层对下部的雪层施加巨大的压力,促使粒雪进行重结晶,形成冰川冰。
这种成冰过程没有融水渗浸,为重结晶成冰过程。
暖型成冰:
当气温接近0℃时,冰雪消融下渗产生冻结。
我国冰川主要是暖型成冰。
63、冰川在地球环境中的意义
1.冰川对大气的影响
南极冰盖使南极地区形成稳定的高压中心,强大的冷高压使南极地面的盛行南风和东南风,以致有“风极”之称。
同时稳定的冷高压使气旋很难深入南极大陆,故在南极中心部分年降水量仅约数十毫米,与撒哈拉沙漠差不多。
2.冰川与海洋的相变转换
地球气候转冷时,水从海洋转移到冰川上储存起来,冰川规模增大,导致海面降低;
地球气候转暖时,冰川融化,导致海面抬升。
第四纪以来由于冰期、间冰期的交替,世界洋面就这样反复地上升和下降,改变着地球上的海陆轮廓。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第四纪时是冰川中心,由于上伏古冰盖的消退,地壳一直在抬升,波罗的海面积不断缩小。
64、地下水概念及类型
地下水:
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
1.包气带水:
贮存在地下自由水面以上包气带中的水。
结合水(分吸湿水、薄膜水)
毛管水(分毛管悬着水与毛管上升水)
重力水(分上层滞水与渗透重力水)
2.潜水:
饱水带中自地表向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潜水面:
潜水的自由表面。
潜水与承压水相比较,呈现以下两大基本特点:
潜水面通过包气带中的孔隙与大气相连通;
受外界气象、水文因素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3.承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主要特征:
由于存在隔水层顶板而承受静水压力;
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受外界的影响相对要小,动态变化相对稳定;
水质类型多样,变化大。
第五章土壤圈
65、土壤与土壤肥力
土壤:
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的疏松表层。
土壤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
土壤具有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66、土壤的物质组成
67、土壤剖面与发生层次
68、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反映了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矿物成分,是研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变的依据之一。
土壤三原色:
黑色:
腐殖质
红色:
Fe2O3,水化后的氧化铁(Fe2O3.3H2O)偏黄色。
白色:
SiO2、Al2O3、CaCO3,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含碳酸钙、石膏等,呈灰白色调。
69、土壤质地分类及特征、土体质地构型
70、土壤剖面模式
71、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72、土壤的形成因素
73、主要成土过程:
腐殖化过程、淋溶过程、灰化过程、粘化过程、富铝化过程、白浆化过程
74、我国森林土壤的分布规律:
类型、从南到北颜色、成分、酸碱性的变化
75、我国草原土壤的分布规律:
类型、从东到西颜色、成分的变化
第六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76、生物圈概念及范围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范围:
平流层下层、对流层、水圈、岩石圈上层
地面以上最大高度23Km,地面以下最深12Km。
77、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内涵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1)遗传多样性:
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遗传变异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也是物种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个物种的遗传变异愈丰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愈大,其进化潜力也愈大。
反之,遗传多样性贫乏的物种通常在进化上的适应性就弱。
(2)物种多样性:
指某一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度或物种总数目。
多种多样的物种是生态系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