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3176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1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A.固定资本折旧B.物质损耗C.精神损耗D.固定资本更新

13.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14.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是指()

A.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大银行

D.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大银行

1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一定缓解

C.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D.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6.“和平赎买”是我国建国初期采取的()

A.剥夺官僚资本的办法B.改造民族资本的办法C.改造个体手工业者的办法D.改造个体农民的办法

1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纲领中()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内容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内容

18.我国现阶段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

19.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着眼于()

A.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B.增大国有经济比重C.建立新的工业基地D.搞好全部国有企业

20.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A.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B.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C.生产资料的分配原则D.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

21.市场经济是一种()

A.基本经济制度B.资源配置方式C.资本组织形式D.生产经营方式

2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A.承包经营形式B.资本组织形式C.资源配置方式D.经济核算方式

23.国家向企业、居民征收各种税款而实现的回笼货币渠道被称为()

A.商品回笼B.服务回笼C.信用回笼D.财政回笼

24.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保障体系被称为()

A.国家保障体系B.家庭保障体系C.企业保障体系D.社会保障体系

25.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是在()

A.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B.服务企业内部进行的C.商业企业内部进行的D.金融企业内部进行的

26.我国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原则是()

A.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B.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D.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27.由于劳动者的技能不能适应现有工作岗位要求而引起的失业被称为()

A.自愿失业B.隐性失业C.竞争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

28.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

A.发达的农业与落后的工业同时并存的状态B.一次产业和二次产业同时并存的状态

C.机械制造业与农业种植业同时并存的状态D.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的状态

29.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

A.实现经济高速持续增长B.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C.实现经济与人口持续增长D.实现经济与资源消耗同比例增长

30.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

A.扩大出口B.扩大进口C.引进外资D.平衡进出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D.人们可废除、改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32.商品价值包含()

A.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B.生产商品时的抽象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C.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D.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E.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

33.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有()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计划手段D.文化手段E.行政手段

3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个别资本增大B.科学技术进步C.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D.平均利润减少E.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降

35.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

A.历史的必然B.一个自然历史过程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E.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

36.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途径有()

A.没收官僚资本B.赎买民族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D.赎买官僚资本E.改造个体私有制

37.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制D.拍卖、出售E.国有独资经营

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体系的特征表现为()

A.统一的市场B.开放的市场C.竞争的市场D.有序的市场E.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39.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A.增加就业B.稳定物价C.扩大出口D.促进经济增长E.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0.城乡二元经济差别不断扩大的消极影响表现为()

A.阻滞农业的现代化B.造成工农差别拉大C.制约现代工业的发展D.导致农业收入低下E.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从狭义角度看,产业结构有哪几种类型?

42.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43.为什么说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4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

45.简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以下3题,第46题必答,从第47、4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7题。

46.试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7.试述利润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48.试述垄断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形式、实质。

全国2008年4月

1.19世纪中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

A.封建主义生产关系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共产主义生产关系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

A.只能接受经济规律的摆布B.无法改变经济规律作用的后果

C.认识和不认识经济规律都一样D.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3.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

A.互不相干的四个独立过程B.相互平行的四个过程C.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D.以消费为主导组成的总过程

4.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

A.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B.没有积累的扩大再生产C.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D.靠增加生产要素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5.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都()

A.具有使用价值B.是具体劳动的结果C.凝结着一定量的人类劳动D.是体力劳动的结果

6.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7.介于国家与市场之间、市场与企业之间为市场供求双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是()

A.市场流通组织B.市场营销组织C.市场管理组织D.市场中介组织

8.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

A.

B.

C.

D.

9.考察资本循环要以()

A.借贷资本为对象B.商业资本为对象C.产业资本为对象D.流动资本为对象

10.如果资本周转一次需要三年时间,那么,一年的周转次数是()

A.4次B.3次C.2/3次D.1/3次

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绝对过剩B.生产相对过剩C.人口绝对过剩D.人口相对过剩

12.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剩余价值量与借贷资本总量的比率B.利润量与借贷资本总量的比率

C.平均利润量与借贷资本总量的比率D.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量的比率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而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革命迅猛发展B.国内外市场相对狭小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加剧

14.资本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A.国际直接投资增长B.世界产业结构发生调整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D.商品生产大幅度增长

15.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存在着“迅速发展的趋势”和“停滞趋势”的根源是()

A.竞争B.垄断C.经济全球化D.经济一体化

16.我国目前正处在()

A.过渡时期B.工业化初期C.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并存期D.社会主义初级

17.评价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主要看它是否()

A.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C.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D.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中属于按资分配方式的是()

A.个体劳动者收入B.私营企业主收入C.雇佣劳动者收入D.技术和风险收入

19.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因此()

A.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经济体制完全相同B.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经济体制一定不同

C.经济制度不变则经济体制不会改变D.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经济体制可以多种多样

20.市场经济()

A.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B.与社会主义根本不相容

C.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D.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

21.国有企业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要求主要是通过()

A.国家计划分配来实现B.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实现C.其所在企业来实现D.协调各方经济利益来实现

2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

A.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B.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C.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D.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23.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形式是()

A.价格与价值的长期背离B.价格与价值的完全相等C.价格与价值的平行运动D.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

24.企业分配给职工的工资属于()

A.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B.国民收入的再分配C.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D.国民收入中的社会后备基金

25.社会保障基金属于()

A.积累基金B.社会后备基金C.社会消费基金D.个人消费基金

26.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

A.基本任务B.主要手段C.重要杠杆D.前提条件

27.税收政策属于()

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收入政策D.产业政策

28.能够反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获得的有用成果的对比关系的

范畴是()A.经济增长率B.经济效益C.GDP总量D.经济结构

29.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

A.国家、集体、个人的相互关系B.工业、农业、服务业的相互关系

C.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D.速度、效益、比例的相互关系

30.对外开放是我国()

A.历来实行的政策B.现阶段的暂时举措C.特有的经济政策D.长期的基本国策

31.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是()

A.劳动者的劳动B.科学技术C.劳动资料D.经营管理E.劳动对象

3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33.从狭义看,产业结构可分为()

A.两大部类产业结构B.农轻重产业结构

C.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D.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E.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

34.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之所以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原因在于()

A.自动化的机器不可能取代劳动的作用B.自动化的机器不可能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C.首先采用了自动化机器的企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D.自动化机器的广泛采用可以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E.自动化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35.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是()

A.有助于拉大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B.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

C.有助于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D.有助于完善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E.有利于缓和国际上存在的一些矛盾

3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

A.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B.毫不动摇地发展市场经济

C.毫不动摇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E.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37.消费结构变化的规律性表现为()

A.由温饱型消费结构向富裕型消费结构发展B.由温饱型消费结构向享受型消费结构发展

C.由低消费结构向高消费结构发展D.由主要是物质生活消费向更多的精神消费扩展E.由文化消费向更多的物质生活消费扩展

38.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享有的权益包括()

A.生产经营权B.资产受益权C.重大决策权D.生产指挥权E.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39.我国政府所具有的经济职能包括()

A.作为生产经营主体具有的职能B.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C.作为市场主体具有的职能D.作为社会管理者具有的职能E.作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者具有的职能

4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有()

A.外国政府的贷款B.国际组织提供的贷款C.外国商业银行的贷款D.外商直接投资E.出口信贷

41.简述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

42.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为什么还要进行再分配?

43.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

44.为什么要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45.为什么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20分。

以下3题,第46题必答,从第47、48题中任选一题

46.如何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47.试述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48.试述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途径。

全国2008年1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的技能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

2.在几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   )

A.商品生产过程B.物质资料生产过程C.再生产过程D.生产关系生产过程

4.从社会总产值中减去同期内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价值是(   )

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工农业生产总值

5.一种商品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价值形式是(   )

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6.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7.资本总公式是(   )

A.W—G—WB.W—G—W′C.G—W—GD.G—W—G′

8.把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是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   )

A.价值量不发生变化B.不改变物质形态C.不转移价值D.不被消费

9.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

A.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购买时间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1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销售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购买问题D.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问题

11.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

A.资本输出具有重要意义B.国际垄断同盟形成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投资兴建的企业(   )

A.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B.为全体公民利益服务

C.具有社会主义性质D.为垄断资产阶级谋取高额利润服务

13.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求以(   )

A.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B.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

C.国际垄断取代国家垄断D.股份联合资本取代单个私人资本

14.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面社会化和阶级矛盾的加剧表明(   )

A.垄断资本主义具备不断自我完善的条件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日益成熟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D.停滞趋势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上风

15.我国在过渡时期对民族资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无偿没收B.和平赎买C.强制联合D.合作化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所表述的“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政治建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D.以社会建设为中心

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企业资产归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属于(   )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D.股份合作制经济

19.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当明确(   )

A.改革是根本任务,发展是改革的动力B.发展是根本任务,改革要促进发展

C.为实现改革和发展,可以牺牲稳定D.为保持稳定,可以牺牲发展和改革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在于(   )

A.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活动B.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C.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活动D.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21.企业调整和控制自身行为并能适应各种制约条件和环境变化,以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制是(   )

A.企业动力机制B.企业循环机制C.企业运转机制D.企业约束机制

22.依照法定程序建立并拥有自己经营的财产,能够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和参加民事活动的经济组织称作(   )

A.企业法人B.商品生产者C.商品经营者D.市场主体

2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后,国民收入在(   )

A.部分地区进行的分配B.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

C.非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D.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24.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的是(   )

A.社会后备基金B.国家管理基金C.扩大生产基金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25.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总量平衡一般是指(   )

A.信贷平衡B.收支平衡C.生态平衡D.供需平衡

26.经济杠杆是进行宏观调控的(   )

A.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B.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C.行政指令和行政措施D.计划形式和计划工具

27.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   )

A.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B.速度快就等于效益好C.速度以效益为前提D.两者是根本对立的

28.在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变动的总趋势中,比重逐步提高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29.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是(   )

A.先进的地区与落后的地区并存B.相对发达的城市与广大落后的乡村并存

C.传统部门比重较大与现代部门发展不足D.生产力落后与人民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30.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是(   )

A.加速经济增长的要求B.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C.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

31.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     )

A.政治关系B.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C.分配关系D.交换关系E.消费关系

32.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     )

A.基础B.出发点C.主要组成部分D.结果E.延续

33.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有(     )

A.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B.工人工资的高低

C.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E.剩余劳动时间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34.产业资本延续不断循环的条件是(     )

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C.货币资本循环与生产资本循环的统一D.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E.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

3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有(     )

A.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B.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C.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E.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3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发挥国有经济对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D.保证混合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E.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不同

37.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     )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B.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的有效结合

C.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E.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