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鄂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大学论文Word下载.docx
《西鄂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大学论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鄂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大学论文Word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基本目标22
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23
三、生态环境保护28
四、生态环境建设33
五、生态产业发展37
第五章文化建设与旅游业发展40
一、基本目标40
二、发展模式41
三、资源分析41
四、空间布局44
五、建设任务45
六、发展途径56
第六章产业经济发展61
一、基本目标61
二、主要任务61
三、产业布局64
四、发展重点64
五、区域产业协调66
六、发展途径70
第七章风险管理和控制76
一、基本目标76
二、主要任务76
三、风险判断76
四、管理与保障措施79
第八章综合效益预期82
一、经济效益82
二、生态环境效益83
三、社会效益84
第九章支撑体系85
一、政策制度设计85
二、体制机制创新87
三、人才培养使用89
四、实施步骤安排90
五、组织领导保障92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体系
规划体系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级为省级规划,包括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交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三个专项规划;
第二级为市级规划,包括鄂西圈8个市(州、林区)根据省级规划分别制定的实施规划;
第三级为项目规划,即由项目开发主体编制的具体项目建设规划。
本规划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鄂西圈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重要抓手,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探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江两圈、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确立鄂西圈作为中华民族可以永续利用的洁净水资源与清洁能源供给基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东亚北纬30度区域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典型示范区的战略新定位,推进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有序发展
坚持全省“一盘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加强统筹协调和政府主导,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
(三)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鄂西圈资源整合、培育市场主体、筹资融资等发展难题,解决制约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四)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依据资源禀赋确立发展定位,培植特色产业和特色景区,打造特色民族文艺精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资源共享,开放合作
扩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与武汉城市圈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大资源、大市场、大旅游、大开发格局。
(六)保护优先,和谐发展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总体思路
在后现代理论指导下确立鄂西圈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思路。
根据鄂西圈经济欠发达而生态文化资源富存的初始条件,在宏观战略上确立后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主导性地位,以后现代化带动现代化,以现代化促进后现代化,融后现代化发展道路与现代化发展模式于一体,在大力推进传统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同时,促使鄂西圈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提升。
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鄂西圈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向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转变,从局部创新到区域综合集成创新转变,从以商品生产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升鄂西圈生产力形态。
强化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保证鄂西圈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既展示出后现代的核心理念,又借助于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借鉴并超越世界上先发国家的历史经验,避免现代化进程对资源环境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影响,实现鄂西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确立鄂西圈的内生增长发展模式,将内生增长方式建立在圈域生态、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整合生态、文化和其他产业资源,借助于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发挥特色资源的综合效益,实践内生增长方式的全新内涵,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融资体制和利益机制,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鄂西圈的经济空间布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产品—产业—营销—消费—效益”的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形成支撑内生增长方式的原动力。
在实施步骤上突出“交通先行”战略和“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重点,同时借助于周边省市资源,形成新的发展机遇,实现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呼应互动的“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
五、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2012年,圈域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占全省的38%以上;
圈域GDP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
提升生态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3%;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以上。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壮大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当于鄂西圈GDP比重的5%。
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旅游经济增长,实现年游客接待量1.2亿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6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相当于鄂西圈GDP的8%,使之成为鄂西圈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远期目标
将鄂西圈建成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国家典范”。
到2020年,力争将鄂西圈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族文化艺术观赏、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集炎帝神农文化、楚巴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使鄂西地区经济更加发达,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居中西部同等城市前列。
鄂西圈人民更加富裕,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区域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备,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进入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六、核心战略
(一)“和谐共生”战略
坚持“共生”、“共建”、“共享”、“共赢”,整合圈域生态文化旅游优势资源,通过资源共用、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统筹圈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圈内共生、圈际互融、圈外互动,形成圈域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体。
(二)“交通先行”战略
优先建设圈域快速高效的交通干线和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圈域旅游目的地的连接通道,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骨架体系,奠定鄂西圈的发展基础。
(三)“绿色主导”战略
以“绿色”为圈域产业集聚焦点,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兴的生态型特色农业、生态环保节能型工业和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延伸“绿色”产品链,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使鄂西圈依托“绿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品牌引领”战略
充分发挥鄂西圈比较优势,创建世界级、国家级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优先打造“一江两山”等世界级、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实现鄂西圈由资源品牌向产品品牌、个体品牌向品牌集约的转化。
七、空间布局
在凸现“一江两山”的基础上,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为“双核三区四带六轴”。
“双核”:
由宜昌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组成。
“三区”:
由“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板块、荆荆襄随文化旅游板块、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板块形成的三大旅游区域。
“四带”:
由十襄随汽车产业带、宜荆(门)电力化工产业带、荆荆襄随现代农业产业带、宜恩神特色生态产业带形成的四大产业发展带。
“六轴”:
由“三纵三横”交通骨架,形成六条主轴线,即:
随州-京山-潜江-监利-(岳阳)线、襄樊-荆门-荆州线、十堰-宜昌-恩施线为“三纵”;
(武汉)-随州-襄樊-十堰线、(武汉)-荆门-兴山—(重庆)线、(武汉)-荆州-宜昌-恩施线为“三横”,由六轴连接双核三区四带,构成鄂西圈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格局。
八、技术路线
在对鄂西圈资源禀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加强鄂西圈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鄂西圈资源要素的流动性,把握、发挥和进一步拓展鄂西圈的比较优势,推动鄂西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根据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比照下差异化战略定位,确立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和现有其他优势产业为中心的特色发展道路;
通过调整圈域产业布局,促进圈域分工和专业化,优化圈域生态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圈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通过圈内互动和圈际互融,推进各种产业要素在圈域聚集,从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新模式和新型发展路径,实现鄂西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图1-1鄂西圈建设技术路线图示
圈域环境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
发挥圈域比较优势
圈域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要
素
禀
赋
分工与专
业化
生态经济主导
加强市场要素流动性
圈域经济增长
聚集
圈际辐射联动
第二章发展现状
鄂西圈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重要的水电基地、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圈域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依托富集生态文化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
一、圈域概况
鄂西圈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多样,在全省及中部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圈域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为2930.21万人、12787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6070万人、185900平方公里的48.27%和68.77%。
圈域拥有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襄樊市,又有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制约、产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鄂西圈集老、少、山、边、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我省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格局,详见表2-1。
二、资源状况
(一)生态资源
鄂西圈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
一是生态赋存良好,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
其中,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
二是水能资源丰富,圈域内可开发水能资源占湖北省的90%以上,占全国可装机总容量的8.7%。
三是物种丰富,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18.55%和31.75%。
四是矿产
表2-1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的比较(2007年)
地区
人口
(万人)
GDP
(亿元)
规模
以上
工业
增加值(亿元)
地方
财政
收入
固定
资产
投资
消费品
零售
总额
外贸
出口
(亿美元)
农村
居民
人均
(元)
旅游
总收入
鄂西圈
2930.21
3673.94
1429.62
283.46
1728.67
1471.83
18.46
3801
220
武汉城市圈
3139.79
5556.74
1832.74
306.90
2814.47
2556.70
63.28
4193
420
武汉城市圈是鄂西圈倍率
1.07
1.51
1.28
1.08
1.63
1.74
3.43
1.10
1.91
资源丰富,磷矿储量大,品位高,还有铌、钽、稀土、重晶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石等众多矿产。
五是森林覆盖率高达35.2%,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结合部的生态走廊,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之一。
圈域库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矿区资源开发有待规范,城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二)文化资源
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风骚,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
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
圈域文化保护单位和基础设施比较齐全,有博物馆机构38处,从业人员806人,但仍然存在公共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与社会贡献率不高等问题。
(三)旅游资源
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
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
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
表2-2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一览表
单位:
个
类别
世界级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
旅游景点
国家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镇
文化保护单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A景点
景区景点
全省
2
10
25
4
5
7
91
37
443
9
16
3
53
22
291
鄂西圈占比
100%
90%
64%
75%
80%
71%
58%
57%
59%
66%
三、交通状况
近年来,鄂西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综合运输能力、运输效益显著改善,交通网络的主要骨架初步形成。
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显著,运输装备数量和运载量持续增长,交通运输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营运里程增长迅速。
截止2007年底,鄂西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到126086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交通网密度为98.62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78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2435公里,高速公路1186公里;
区域路网密度为92.1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为0.93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93.2%和72.9%;
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18公里,其中复线里程391公里,电气化里程326公里,区域内路网密度为0.95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5.4%;
内河航道里程达到5324公里,其中五级以上航道1736.6公里,高等级航道605公里。
鄂西圈交通发展仍面临突出的问题:
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总量、运输能力不足,主干交通骨架尚未形成,公路等级低、旅游公路的进入性、通达性较差;
交通管理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目前鄂西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为制约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四、产业状况
近年来,鄂西圈经济规模逐步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化工、建材、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格局已经逐步建立。
2007年,鄂西圈的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生产总值突破3432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5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697.08元。
在鄂西圈的产业总体结构中,第一产业呈总体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260.95亿元,占鄂西圈总产值的36.90%,较2006年增长10.8个百分点。
(一)农业
近年来,鄂西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增加值不断上升,2007年达到716.46亿元,同比增长3.8%。
目前,鄂西圈已经形成了以粮棉油蔬菜种植与水产家禽家畜养殖为基础,以干果、菌类、茶叶、烟叶、中药材为特色的农业体系。
(二)工业
近年来,鄂西圈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工业企业实力不断壮大。
2007年鄂西圈工业增加值达到1455.3亿元,同比增长14.8%。
目前,鄂西圈已经形成电力、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纺织、橡胶制品、电子信息和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第三产业
鄂西圈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260.95亿元,比2006年增长10.8%。
鄂西圈文化旅游业粗具规模,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商品批发和零售等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金融保险、房地产、网络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鄂西圈三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升级,整体趋势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三大产业中,工业所占比重居第一位,在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农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鄂西圈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鄂西圈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0.87:
42.40:
36.73)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1.72:
49.22:
39.06)及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5.55:
47.75:
39.70)相比,鄂西圈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
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
鄂西圈产业发展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三是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
四是产业发展总资源利用效率不够高,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五、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鄂西圈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学生入学率达到95%以上;
文化、广电、出版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合率超过70%;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控制在6‰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各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4%左右,农村养老保障综合覆盖率达到8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城镇化率达35%以上。
鄂西圈的社会发展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高级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收入总体水平偏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居民比例偏高;
社会保障能力不足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矛盾加大;
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总体上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六、SWOT分析
综合鄂西圈的资源和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S(Strengths)优势
W(Weaknesses)劣势
★生态环境良好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产业具有一定规模
◆交通瓶颈制约严重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
◆市场运作乏力、品牌影响力不大
◆体制机制性障碍明显
O(Opportunities)机会
T(Threats)挑战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高度重视
★“两圈一带”等地缘上的一体化为资源整合、产业协同提供良好平台和基础
★生态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顺应了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基础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周边地区快速发展使其面临被边缘化困境
◆体制僵化,观念落后,人才不足,市场化程度低,产生“挤出效应”
◆生态、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不相容
(一)优势
生态环境良好。
鄂西圈生态保存完整,物种丰富多样,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天然基因宝库,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鄂西圈是楚巴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湖北省土(家)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俗风情多彩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旅游资源丰富。
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壮美的山河风景,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特色产业具有一定规模。
初步形成特色种植业、特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特色产业发展粗具规模。
(二)劣势
交通瓶颈制约严重。
圈域特别是景区公路等级低,到核心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少,不少景区景点之间是“断头路”、“回头路”,路况较差。
连接圈外的快捷通道不畅,圈域的部分省际和县际出口尚未完全打通,省际间没有实现快速通道对接;
已有的几个机场缺乏起降大型客机的条件,区域外游客进出难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鄂西圈还没有借助于路网真正形成圈域。
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
鄂西圈旅游资源行业分割、地区分割比较严重,旅游资源整合不够;
一些地方仍然习惯于孤立地发展旅游,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林业、文化产业等缺乏有效联结,产业链较短,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建立,产业联动不够;
有些旅游资源开发还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旅游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与创新不够,对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
景区开发无序,有些景区管理不善,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