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案件参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287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案件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药品案件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药品案件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药品案件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药品案件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品案件参考.docx

《药品案件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案件参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品案件参考.docx

药品案件参考

六、案例分析

(一)A医院于2010年7月从B医药公司购进货值1020元的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规格2ml:

0.2g)600盒。

2010年10月,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检查时予以抽样,经检验发现,该批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是假药。

检验结果发出后,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扣押120盒,此时A医院已销售所得962.88元。

经立案调查,查实:

A医院购进该批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规格2ml:

0.2g)的购进票据齐全,但未做验收记录,调查过程中未发现药品伤害的情节。

该批药品的供货商B医药公司是合法的药品经营企业,入库记录显示购进600盒,但无法提供该批阿米卡星注射液(规格2ml:

0.2g)的购进票据。

问题:

该案依法应如何办理?

(包括违法主体、案件定性、适用法律、自由裁量等等,并简要进行案件分析)

一、对A医院以涉嫌使用假药立案。

A医院虽然未做验收记录,但《药品管理法》并未要求其建立验收记录,也不能仅凭无验收记录就认定未进行验收,如医院建立有验收制度,在调查中也证实了医院进行了验收,并提供有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且购进渠道合法,购进票据齐全,那么处罚如下: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依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的规定予以:

1、没收违法使用的假药硫酸阿米卡星120盒。

2、没收违法所得(962.88减1020除600乘480)146.88元。

如果医院未建立购进记录、未制定进货验收检查制度,应处罚如下: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予以:

1、没收违法使用的假药硫酸阿米卡星120盒;2、没收违法所得962.88元;3、并处假药货值金额(1020元)2倍的罚款2040元(处罚裁量依据省局裁量轻微标准)。

同时,下达责令改正,责令A医院建立药品购进记录、制定进货验收检查制度。

二、对B公司以涉嫌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及销售假药立案。

处罚如下: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第十六条,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第八十条、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予以:

1、对无购进票据的行为予以警告;2、没收违法使用的假药硫酸阿米卡星120盒;3、没收违法所得962.88元;4、并处假药货值金额(1020元)4倍的罚款4080元(非法渠道进药品导致假药流向市场从重处罚)。

同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对非法渠道购药及未索取合法票据的行为立即改正。

(二)A保健品公司(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自2011年5月2日开始假冒知名药企B公司(系合法药品生产企业)的包装生产药品板蓝根颗粒。

2011年5月30日,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查获,当场查获假冒B公司的药品板蓝根颗粒60大箱(包装完成),小包装袋30万个,中包装袋3万个,大包装箱600个,半成品颗粒20桶,计450公斤,现场生产设备8台。

经调查,该保健品开发公司生产涉案假药货值40万元,销售违法所得30万元,其假冒商标及包装系某印刷厂承制。

经检验,假冒的药品板蓝根颗粒[检查]项下(溶化性)、(装量差异)不符合规定。

问题:

该案依法应如何办理?

(包括违法主体、案件定性、适用法律、自由裁量等等,并简要进行案件分析)

新的刑法修正案对生产、销售假药重新进行了修订,自2011年5月1日实行,因此A保健品公司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了生产销售假药犯罪。

涉案金额40万元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假冒B公司的产品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某印刷厂则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

一、对A保健品公司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刑法225条)、假冒注册商标罪(刑法213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140条)移送公安机关。

二、对某印刷厂以侵犯知识产权罪移送公安机关。

三、刑事犯罪并不影响行政处罚,对A保健品公司以涉嫌无证生产、经营药品及生产、销售假药立案。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七条第一款、《药品管理法》第十四条、《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七十四条、七十六条的规定予以:

1、没收违法生产的假药、包装材料、生产设备;2、A保健品公司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3、没收违法所得30万元;4、并处违法生产销售假药货值金额(40万元)5倍的罚款200万元。

(由于假药犯罪的刑罚罚金无明确规定,刑罚的罚金与行政罚款可相互冲抵。

(三)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对该县A妇幼保健院的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单位药房正在使用由该县B医院配制的制剂制霉菌素阴道片,当事人不能提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允许其调剂使用的批准文件。

经调查,B医院具有配制制霉菌素阴道片合法资质,B医院没有向A妇幼保健院开具销售票据,但承认向A妇幼保健院销售了制霉菌素阴道片;A妇幼保健院购进后也没有制作购进记录和实物账册,但承认制霉菌素阴道片从B医院制剂室购进。

执法人员收集到了该药房留存的上述药品的处方102张,处方显示当事人已使用B医院配制的制剂制霉菌素阴道片121盒,货值金额1210元。

药房尚有库存制霉菌素阴道片12盒。

A妇幼保健院为合法医疗机构。

问题:

该案依法应如何办理?

(包括违法主体、案件定性、适用法律、自由裁量等等,并简要进行案件分析)

一、对B医院以未经批准销售制剂立案。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八十四条处罚如下:

1、没收违法所得1330元;2、并处无证经营药品货值金额(1330元)一倍罚款1330元(主动配合调查、承认错误、危害后果轻微)。

同时,对其销售制剂的行为责令改正。

二、对A妇幼保健院以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立案。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六条、《药品管理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处罚如下:

1、没收制霉菌素阴道片12盒;2、并处非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1330元)二倍罚款2660元(主动配合调查、危害后果轻微)。

同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对非法渠道购药、未建立购进记录及未合法票据的行为立即改正。

(四)基本案情:

2011年3月10日,A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市B药品批发企业仓库隐蔽地点存放有一批该市C医疗机构配制的活血通络胶囊。

经进一步调查,该批活血通络胶囊是C医疗机构制剂室工作人员王某擅自从制剂室做假账骗出放在B药品批发企业,让其代为销售的。

对于此批药品,B药品批发企业未建立购进记录。

王某供述,该批活血通络胶囊未经检验,并已在该医疗机构使用。

B药品批发企业存放的该批活血通络胶囊,全部由无业人员张某向30家农村基层药店销售,该企业为其提供资质证明文件,为其开具的销售凭证标注的为其他药品名称。

问题:

请对该案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面分析:

1.请列出此案件中共有几个违法主体?

C医疗机构配制的活血通络胶囊未经检验即使用,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第三款第

(二)项的规定,应按假药论处。

B药品批发企业在明知王某个人销售制剂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仓库,并为张某销售假药提供资如果王某和张某相互不认识,双方无销售制剂的约定,那么,B药品批发企业在明知张某无证经营的情况下,为其提供药品违反了《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案情未予以说明,在本案中不做定性)。

30家药店在与张某进行交易时,虽然张某持有B公司的资质,张也提供了票据,但药店应该知道B公司不能经营医院制剂,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不得购进和销售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因此、药店均构成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同时,张某提供的票据开列药品与实际不符,药店依然购进,违反了GSP的规定,而其销售假药是非法购进造成的。

因此,本案的违法主体如下:

⑴、C医疗机构使用假药。

⑵、张某销售假药。

⑶、B药品批发企业为王某、张某无证经营提供条件。

⑷、30家基层药店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及销售假药。

⑸、王某无证经营且销售假药。

2.分析案情,分别列出各违法主体的违法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及依法处罚建议。

A、C医疗机构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B、张某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处罚。

C、B批发企业为王某提供仓库,为张某提供资质文件及票据的行为违反了《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依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按照《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二条处罚。

D、30家药店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四十八条、十六条、《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在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对其票据与实物不符的行为予以警告的处罚。

同时,责令立即改正。

E、王某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十四条、四十八条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处罚并在处罚幅度内予以从重。

(五)D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中,对A药店经营的质量可疑药品B进行了抽验,经检验为劣药。

A药店提供的销售凭证显示,该药品是从E市的F药品批发企业购进的,经向E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查,F药品经营企业未向A药店销售药品,销售凭证不是F药品经营企业开具。

经对A药店进一步调查,其法定代表人承认该药品系从个人手中现金购进,销售凭证为自制,销售人员已无法联系。

A药店为合法药品零售企业。

问题:

该案依法应如何办理?

(包括违法主体、案件定性、适用法律、自由裁量等等,并简要进行案件分析)

A药店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及销售劣药,同时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其未索取所购药品的增值税发票又违反了国食药监械安[2009]283号文的规定,但非法购进是因,销售劣药是果,因此:

应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在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

同时,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对其未索取所购药品的增值税发票的行为警告并限期改正。

(六)B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查实A医院自2011年5月1日至6月3日,共从E市C实业公司制氧厂购进医用氧气650瓶,将C实业公司制氧厂发票入账,已使用600瓶,销售收入48000元,尚存50瓶,购进价格每瓶30元,货款1950元已汇至C实业公司制氧厂账户。

C实业公司制氧厂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其销售的氧气瓶和说明书上标示品名为医用氧,标示的药品批准文号系假冒。

A医院为合法医疗机构。

问题:

该案依法应如何办理?

(包括违法主体、案件定性、适用法律、自由裁量等等,并简要进行案件分析)

1、C实业公司制氧厂生产的医用氧所标示的药品批准文号系假冒,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项的规定该批氧气为假药,C实业公司制氧厂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无证生产医用氧,并标示假冒药品批准文号,并在且其所制的氧气氧气瓶和说明书上标示品名为医用氧,其主管故意明显,应以涉嫌生产销售假药查处并在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

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处罚如下:

1、没收违法所得1950元;2、并处违法生产销售假药货值金额(1950元)5倍的罚款9750元。

2、A医院为合法医疗机构,其购进氧气主要用于临床病人,不可能存在主观故意使用假药,且C实业公司制氧厂在其所制的氧气氧气瓶和说明书上标示品名为医用氧,并标示有药品批准文号具有蒙蔽性和欺骗性,A医院从主观上也不可能与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发生药品购进业务,因此,对A医院应以使用假药立案查处,并依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处罚如下:

1、没收违法使用的假药医用氧50瓶;2、没收违法所得46050元。

(七)2011年5月21日,A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该市B医院查获标示C市某医院配制制剂的肠炎胶囊30瓶,标示批准文号为豫药制字Z04140046。

同时在B医院肛肠科医生李某的办公桌内查处处方2张,显示已销售患者肠炎胶囊14瓶,每瓶售价70.00元。

该医院称上述制剂是从C市某医院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