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22783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

《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复习提纲1文档格式.docx

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生物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分为:

滴取浸盖染。

注意:

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应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

②取材前要先漱口,是为了除去食物残渣;

③盖盖玻片时,为避免产生气泡,应使盖玻片一侧接触液滴,缓缓放平

④染色时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洋葱表皮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支持、保护。

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

可以流动的与外界物资进行交换,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液泡:

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

控制物质的进出

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一.细胞的分裂: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即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2、细胞的分裂过程

(1)染色体(遗传物质)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

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

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二.细胞的分化:

1、分化:

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资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2、组织:

经过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

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

我们把这些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其中人体中数目最多的组织是结缔组织,

4、植物的四种基本组织:

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

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2、系统:

除了具有细胞、组织、器官三个层次之外,还可以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哺乳动物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4、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一.生物圈:

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

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包括:

阳光,温度,空气,水分等;

例如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探究的是光照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探究的过程:

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3、作出假设4、制定计划5、实施计划6、得出结论7、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生物间既有互助又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如水中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和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

荒漠中仙人掌的叶演变成了刺,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

2、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在可生殖范围内,某生物的个体数量最多。

3、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许多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现在都不存在了。

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3、植物的光和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4、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绿色植物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代表植物

概念

藻类植物

一般生活在水中

大多为单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的分化,低等植物。

水绵,海带,

紫菜,鹿角菜等

蕨类植物

阴暗潮湿

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体形大,适应陆地能力强

孢子繁殖

卷柏、满江红等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水陆都有

个体高大根茎叶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种子繁殖

银杏(植物界中的活化石)、苏铁马尾松、水仙、银杉等等

在种植植物中,只有种子而没有果实,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在种植植物中,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

重点:

第二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1、大树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

植物的蒸腾作用

2、什么是蒸腾作用?

植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水分。

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其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的影响。

3、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上表皮、叶肉、叶脉、下表皮

4.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由两个半月型的保卫细胞组成。

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气孔的作用:

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5、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以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也可以有效的散热。

6、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成活率可采用:

⑴去掉部分枝叶⑵傍晚或阴天移栽⑶植物体的根多带些湿土等

重点: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1、天竺葵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实验过程

⑴暗处理: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为什么要把提前房贷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

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⑵对照实验:

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

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⑶脱色:

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

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

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⑷染色:

用碘液染色

⑸结论:

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题?

细木条会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1海尔蒙特实验(课本65页)说明了什么?

柳树质量的增加不是来源于土壤。

2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验证了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甲装置比乙装置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至标记处所需的时间较短,产生的气体使快熄灭的木条复燃,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主要指淀粉)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能

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4、光合作用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光合作用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6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实验: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P70-71

实验步骤234的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实验步骤2说明了萌发的黄豆种子能产生热量,步骤3说明了萌发的黄豆种子消耗氧气,步骤4说明萌发的黄豆种子能产生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的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

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农作物的田间松土和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2贮存粮食水果时要降低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活细胞

有无光

皆可

释放能量

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1、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起着能量转化的作用。

2、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直接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3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三、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绿色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另一方面减缓陆地水径流,增加地下水含量,对维持水分平衡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1.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2.鱼类

鱼的体型和体色,在鱼的水生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身体呈梭形,身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是一种保护色。

鱼各种鱼鳍的作用?

背鳍:

保持竖直方向平衡;

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方向;

胸鳍和腹鳍:

保持鱼体左右方向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相互协作。

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

许多脊椎骨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侧线的作用?

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性,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脊柱;

是变温动物。

3.鸟类

家鸽的体型?

流线型

家鸽的骨骼有什么特点?

家鸽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内部大多是中空的,这样的骨骼既轻便又牢固,有利于飞行。

家鸽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什么是双重呼吸?

鸟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有角质的喙,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

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

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的基础

1.常见的而动物的运动方式?

奔跑、飞翔、蠕动、爬行、游泳、跳跃等。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

3.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有几种形式?

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活动的连接(关节),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4.关节的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有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其表面上又覆有关节软骨。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二、运动的实现

1、屈肘时上臂肌肉是怎样变化的?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这样,上臂前面的肌肉缩短,后面的肌肉伸长,才能协调完成屈肘动作。

2、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有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行为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二、社会行为

1、什么是社会行为?

营群体生活的,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具有这样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

蚂蚁、密封、狼、猴、象、狒狒、斑马等他们利用声音、形体姿态、动作及气味来传递信息。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病毒

病毒的形态结构

形态:

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

结构:

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资组成。

二、病毒的生命活动

1、营养方式:

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病毒的分类:

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

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疫苗来预防病毒性疾病。

2、有害方面: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第二节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

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状等。

2、结构:

由一个细胞构成,细菌的细胞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还用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二.细菌的生命活动

营养方式:

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类型。

繁殖方式:

分裂。

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

当环境变的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

三.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些细菌常给人们带来一些危害:

结核杆菌使人患结核病。

大多数细菌是有益的,放线菌能产生一些抑制或杀死细菌等的抗生素。

第三节真菌

真菌的形态结构

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

大多数真菌属于多细胞生物如霉菌、蘑菇。

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

霉菌等多细胞真菌由菌丝过程,其美国西部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二、真菌的生活

异养有腐生和寄生两种类型。

大部分真菌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三、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1、许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例如平菇、香菇可以食用;

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素。

2、有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如脚癣就是由真菌引起的。

第四节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1、绿色植物生活所需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物资来自何处?

二氧化碳来自大气,水、无机盐来自土壤。

2、各种生物生活所需的能量来自哪里?

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环中的作用?

细菌、真菌能促进生物圈的碳循环。

土壤中的细节、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制造在利用来制作有机物。

二、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1什么是固氮作用?

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这个过程叫固氮作用。

2什么是固氮微生物?

能够固氮的微生物叫做固氮微生物。

如根瘤菌。

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单位

1、根据生物的而不同特征,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2、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就越近;

反之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就越远。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含有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肪④维生素⑤无机盐⑥水等六类营养成分。

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

3.谷类和根茎类中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

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蛋黄、花生、豆类和硬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

4.糖类: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麦芽糖、葡萄糖。

5.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

6.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7.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9.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

1.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3.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4.缺乏维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5.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6.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

7.维生素C有一个重要特性,它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

9.儿童缺钙容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10.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饮食中长期缺乏铁容易患贫血症。

1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长期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消化腺包括:

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和肝脏;

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壁内的胃腺和小肠壁内的肠腺。

4.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5.物理消化:

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

6.化学消化: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

7.重点:

在口腔内,食物中的一小部分淀粉被初步消化。

在胃内,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将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

8.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

9.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①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②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血管,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

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

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咽是气体和食物共同的通道)

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3.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就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

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腔体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这时肺内气压就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口诀:

吸收廓大压小;

呼舒廓小压大。

4.气体具有扩散作用:

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

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6.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营养物质。

2.热价:

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

即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燃烧释放的热量。

3.人体能量的释放:

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实际上就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个能量主要用于各项生理活动和保持体温。

4.能量消耗与什么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