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238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教孩子学会怎么玩儿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综合实践活动”也好、“做中学”也好,都是玩。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是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科技咨询不是要在孩子的玩耍中教育孩子。

在一年级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十分有利的。

儿童都愿意参加游戏,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好。

从小在游戏中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长大了就会成为守纪律的人。

其实成人做事、做人都要遵守做事、做人的规则,要遵守法律,遵守纪律,这和玩儿的时候遵守游戏规则是一个道理。

在一年级的《活动资料》里,有《小水滴找妈妈》、《地球的姐妹》等棋类游戏,这些游戏都制定了规则,这些规则城有不少科学内涵。

玩这些游戏,搞清楚这些规则,也就搞清楚了有关的科学原理。

人类从事的技术活动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不然就不能成功,这是技术的科学属性,也是劳动技术教育的精髓。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设计与制作也是玩耍。

“做个玩意儿玩一玩”,有的孩子就做出来了,有的孩子却做不出来,为什么?

会不会“玩儿”是关键。

当孩子做不出来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很着急的,要诱导孩子从中体会到怎样摸索制作的正确方法“学会怎么玩儿”,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里的劳动技术教育,这就是做中学,当孩子经过努力做成了“神舟”模型的时候,他会得到成功的喜悦,也就等到了教育。

人类从事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活动,更要遵守科学和技术的基本规律要实事求是,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玩中探索动画片的原理,研究水、火、冰的一些规律,探讨发明的“定一定”方法,都是从事初步的科技活动。

让孩子在这种“玩儿”当中直接体验到“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成功”“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成功”,诱导孩子学会怎样“玩科学”,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比获得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

1、冰、水、火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认识道理的意识: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清哪个是吸热物体,哪个是放热物体,以及吸热物体与放热物体的摆放位置。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相信趔来自实践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课时:

1-2课时

活动重点:

分清在热传递过程中的吸热物体与放热物体,了解把吸热物体放在放热物体的上面的摆放方式。

活动过程:

一、板书导入

二、活动一

教材1-1、1、2、1-3中把汽水与冰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哪个汽水凉得最快?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冰块放在汽水上面时,汽水凉得最快,冰块吸收了汽水的热,汽水变凉了,是放热物体,吸热物体要放在放热物体的上面才行。

三、活动二

引导学生看图:

哪锅水能烧开?

学生独立观察后,小组讨论,交流看法,提出个人见解。

汇报结果:

图6中水能烧开,图4中的水热不了。

讨论:

为什么图6能烧开水,图4中的水热不了。

小结:

在烧水过程中,水是吸热物体,炉中的火是放热物体;吸热物体要放在放热物体的上面,图6的水才能烧开。

讨论:

(1)烧水中的锅把热传递给了谁?

(2)取暖用的暖气片,就装在装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

(3)用来制冷的空调,要放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

四、延伸:

纸锅烧水

讨论:

在约盒烧水过程中什么是吸热物体?

什么是放热物体?

纸盒起什么作用?

点烧纸盒能着火,而烧水纸盒为什么没有点燃?

小结:

水是吸热物体,酒精灯的火焰是放热物体,纸锅是传热物体。

直接点纸时,很容易达到纸燃烧的温度易点着,用纸锅烧水时,水和纸锅的温度是一样的,就是水开了也只达到100摄氏度,还是没达到纸的燃烧温度,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五、举一反三:

冰和水怎样吸热

六、课堂小结

 

2、眼睛与动画片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动起来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接着动手能力。

2、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其对新知识的理解,使经验提升为认识。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自制动画片,扇子一把。

学生准备:

剪刀、胶水、彩色笔。

活动重点:

使制作好的动画片产生动感效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家都看过动画片《狮子王》吧,动画片里的辛巴是怎么动起来的呢?

你们知道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眼睛与动画片》。

观看教师制作的动画片。

二、自制卡通片

1、阅读本篇活动资料上的制作。

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3、分组讨论制作方法。

4、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概括:

①剪②粘③卷④推拉

6、学生自制卡通片

(1)初步实践做的方法理解做的方法。

(2)观察两幅图中的小熊猫有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动手制作。

三、拓展延伸

1、卡通片中的熊猫为什么会动起来呢?

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秘密。

2、看教室里的国旗10秒钟,马上闭上眼感觉眼前有些什么?

扇子看10秒后,又马上闭眼,感觉一下眼前又有些什么?

3、总结:

我们看了国旗和扇子后,眼前立即有国旗和扇子影像,像这样人看物体时,能把物体的影像暂时留在视觉中一会儿叫“视觉暂留“。

卡通片所画的连续动作画面一秒钟大约播放18-24幅,画面在视觉中不断闪烁变化,看上去画面就会动起来。

4、思考:

画片中的小熊猫为什么会动起来?

(1)分组讨论

(2)交流汇报

四、举一反三

自己画新卡通片

五、总结

制作动画片要有认真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

 

3、读写姿势红绿灯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定,让学生知道“和田12创造技法”中“定一定”的技法。

2、指导学生完成读写姿势红绿灯的制作,在做做试试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知道“红绿灯”放在面前的最佳位置,能提醒人们纠正不正确的读写姿势。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进一步认识“定一定”的用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创造的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读写姿势红绿灯材料。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初识“定一定”技法

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图中哪个小朋友的读写姿势好?

为什么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

2、小结:

为了保护小朋友的眼睛和使其身体健康成长,教师规定学生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这就是“和田12创造技法”之一的“定一定”的技法。

二、做一做、试一试,找出“红绿灯”放在面剪报最佳位置

1、情景引导,激发兴趣

有位同学平时读写姿势不太正确,听了教师的话后总是马上改正,但过不了一会儿,他的眼睛与书本又靠得很近了,怎么办?

2、了解读写姿势红绿灯的制作过程。

3、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4、学生交流:

“红绿灯”放在面前的什么位置最合适?

5、小结:

“读写姿势红绿灯”帮助我们有了正确的读写姿势,保护了我们的眼睛,我们把这种规定叫做“定一定”。

三、创设情景,找一找生活中的“定一定”

1、出示情景图,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定一定”

3、交流,师生互评。

四、举一反三“定一定”的用途

1、活动资料,学生思考。

2、开展讨论,交流,小结。

五、总结

总结学习内容,回家完成一个有关“定一定”的小设想。

 

4、怎样交朋友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朋友。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交朋友的原则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活动过程:

1、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愉快。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动起来。

2、组织幼儿看电视讨论怎么样交朋友。

出示视频实录三段:

(1)一个小朋友玩玩具时和好朋友争抢玩具。

(2)喝水时,一个小朋友在推挤其他小朋友,抢着先喝。

(3)小朋友有了困难他也不去帮忙。

大家都不和他做好朋友。

为什么他找不到好朋友?

怎么样做才能找到好朋友?

(讨论)

3、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

为什么喜欢他们做你的好朋友?

4、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交朋友的乐趣。

交了这么多的朋友,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5、师小结:

朋友多了就会觉得觉得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礼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共同学习,有的互相谦让,有的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6、发散幼儿思维:

那么除了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大自然中还有谁是你的好朋友?

7、听着音乐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并和好朋友做一些抱一抱、亲一亲的动作,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8、现在和你的朋友一起去外面找找看,还有什么也是你们的好朋友。

 

5、小三角的脚印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直观感受平面图形的组成和分解。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剪刀、直尺、白纸

活动重点:

让学生知道图形组合的奥妙,利用三角形摆出自己想像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三角

二、小三角出生

1、画出图形。

2、学生用剪刀剪下所画的三角形。

三、小三角学走路

1、用手中的小三角拼出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好?

2、指定一个图形,全班一起拼,看谁拼得好?

3、想一想:

两个小三角还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四、小三角的脚印

1、全班拼图比赛。

独立完成。

2、小组合作创作一件你们喜欢的拼图贴在白纸上,涂上色,然后给作品起个名字。

3、作品展。

 

6、娃娃床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到除了自己家乡的床之外,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小朋友睡的是什么样的床,人在海洋上和太空上怎样睡觉。

2、让学生用纸、泥或者其他材料玩具小床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教学方式:

群学和个人制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泡沫板、纸板、装饰纸、可乐瓶、布、针、线、泥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睡的床是用什么做的?

(木头、铁管)

2、看一看,其他地方休息睡觉的床与我们的床有什么不同?

二、基本活动

1、学生看活动资料。

2、讨论加深学生对使用不同床的原因的理解。

(1)婴儿在摇篮中容易入睡。

(2)竹床:

我国南方盛产,由于空气潮湿,天气多雨,床面用藤等编成床,通风良好,防潮防病。

(3)土炕:

北方气候干燥,冬季寒冷,把炕和灶连在一起,利用做饭的余温暖炕。

(4)草床:

日本、朝鲜气候潮湿,以稻米为主食,用稻草制成榻榻米,睡着比较柔软。

………………

3、北极的人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面?

他们睡在什么样的床上?

4、宇航员怎样睡觉的?

5、小结: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床,但这些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人们育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制造出来的。

三、学唱儿歌

1、学唱儿歌《娃娃床》

2、这首儿歌是什么意思?

四、制作娃娃床

1、讲解制作步骤。

2、学生动手制作。

3、展览。

五、延伸

你准备制造什么样的床,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

想象一下,与大家说一说。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种床?

还学了什么?

 

7、认蔬菜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2、通过日常生活和各种课外读物,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形式:

分组活动,小组汇报

教学内容: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蔬菜里含有很多维生素,对身体有益,你们都吃过哪些蔬菜?

板书课题。

引起兴趣,导入本课

基本活动

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你是个爱吃蔬菜的孩子,一定能猜出答案的,快来猜猜吧!

激发兴趣,培养观察力

延伸活动

刚才的谜语为什么大家都能猜出来?

同学都吃过,而且谜语告诉我们这些蔬菜的样子或颜色。

通过对颜色和图形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认识。

举一反三

小组讨论,学生自己表述,教师展示图片,讲解图意,课堂总结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8、小水滴找妈妈

教学目的:

要学生关心水的蒸发和水的三态,把生活中的现象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通过游戏学习水的三态变化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