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2244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docx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整编版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工官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中,把建筑管理工作集中在国家手里,由封建统治集中掌握的制度。

2僭越:

西周时期,在城市规模上,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的高度、道路的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照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

3无梁殿:

明朝时期,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即无梁殿,多用作为防火建筑。

4坞壁:

汉代的一种创新的住宅形式,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屋内建城楼,略如城制。

5一颗印:

是云南昆明一带的传统住宅样式,墙厚瓦重,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

6抱夏:

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一间或三间。

7舍宅为寺:

北魏时期,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就是所谓的“舍宅为寺”。

8倒座:

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

9影壁:

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

10抄手游廊:

在北京四合院中,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的连廊。

雨雪天可方便行走,多见于北京四合院中。

11后罩房:

北京四合院中,位于建筑的最北部,布置厨房、贮存、仆役住房等的房间。

12外八庙:

康熙、乾隆两朝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东侧和北面山坡上建造了12座喇叭庙,作为蒙、藏等少数民族贵族朝觐之用,现存八座,俗称“外八庙”。

13金厢斗底槽:

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外层环包内层。

14叉柱造:

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进半柱径,多见于多层木建筑中。

15缠柱造:

将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在结构、构造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

但在角部需要增加斜梁,另外每面还要各增加一组斗拱。

16彻上明造:

彻上明造是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使人在室内抬头即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称为“彻上明造”

17草栿:

在天花板上面的梁,做法较自由,加工较粗糙,因此叫草栿

18明栿:

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一下的梁。

宋代明栿常做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19黄肠题凑:

西汉时期,帝王贵族级别的墓室的建筑方法,即建筑四周用柏木段一层层叠起的柜形结构。

20副阶周匝:

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

21须弥座:

是由佛座演变而来的,形体与装饰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即塔、幢的基座等)

22生起:

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渐升高。

23叉手:

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定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叉手。

24推山:

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

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25收山:

歇山(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26足材:

宋代时,对各种拱的长度、卷杀等有了详细规定,而且规定了拱、昂等构件的用材制度,并将“材”的高度划分为十五分°,宽度为十分°,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再将上下拱间距离称为“契”,高六分°,宽四分°,单材上加“契”谓之“足材”,高二十一分°,如华拱,耍头等构件用之。

27雀替:

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28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

29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30太和殿:

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

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31佛光寺大殿: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32北京四合院:

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

二、单项选择题

……………………………………………

三、作图题

1、鸱尾

2、佛光寺大殿平面P156

3、北京天坛平面P131

4、金箱斗底槽、分心斗底槽、双槽的柱网平面P274图为老师所画

5、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的简单示意图P4

6、御路踏跺P263-264

7、礓礤(如意踏步)P264

8、寻杖绞角造、寻杖合角造P264

9、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会画:

庑殿、重檐庑殿、歇山、重檐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P7-8

10、嫩戗发戗(立面图,并注明关健构件)P305-306

11、水戗发戗(立面图,并注明关健构件)P305-306

12、北京四合院住宅(平面图及标注各部分的名称)P99

13、北京四合院住宅鸟瞰图P98

 

……………………………………………

四、问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且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

不足:

首先,木材越来越稀少:

其次,木构架建筑易遭火灾;再次,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2、为什么木构架建筑存在严重缺点,而中国古代长期以来还是一直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要建筑体系?

任何东西都有优缺点。

而且木结构除了防火性差为其致命缺点外,几乎没有其他大的缺点。

无论是在干燥地区,还是潮湿地区,都有对应的良好木材可以适用。

木材吸热比较好,冬暖夏凉。

1).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都在中原地区,这些地方缺少好的石材;对开山取石是禁止的,怕破坏风水。

2).用砖石来砌筑建筑,在技术上不容易掌握,烧砖工艺很复杂、砖的供应量不多,另外,粘结材料缺少,当时还没有水泥。

3).普通人家修建砖石结构房屋会有谋反的嫌疑,因为古代只有国防和重要建筑才被允许采取这种结构。

4).中国古人认为用砖石结构不是很吉利,主要用于修建阴宅,即墓地。

3、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穿斗式的特点是: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结构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到5根。

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少,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寸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4、穿斗式构架的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优点:

用材少,抗风性,抗震性较好;

局限性:

柱子密集,只适用于室内空间较小的建筑

5、中国古建筑的显著特色?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

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

木构架结构(木构架:

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

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

组合原则:

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

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装饰细部:

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6、单体建筑的平面特征?

1、坐北朝南成矩形布置,规整严密,前后左右对称;

2、单体建筑的间数大多数为奇数,以中间的明间最宽。

7、间的名称:

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8、传统的庭院式住宅形制是什么?

1.入口有屋3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2.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既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3.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

9、斗拱的主要构件、作用、发展演变。

主要构件:

斗、拱、昂、升;

作用:

1、结构作用:

承托屋檐重量主体;2、装饰作用;3、其它

发展演变:

汉代形成,唐代完善,宋代成熟,明清转变为以装饰作用为主。

10、唐、宋、明、清各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

唐:

1、规模宏大,规划严重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

宋: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6、园林兴盛

明: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清:

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5、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

11、《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省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

成就:

书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规定而来,而且这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12、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要素、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发展及其特点?

*

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形态发展:

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

特点:

13、五大古都是?

(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

14、唐长安城的特点是什么?

唐长安:

布局仿北魏洛阳城,1.南北中轴对称、严整;2.功能分区明确(东西两市),皇城居首(城北);3.道路采用纵横方格网;4.采用严格的里坊制。

15、明北京城的特征?

明北京布局以皇城为中心;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全程有一条长约7.5km的中轴线贯穿南北。

内城的街道坊巷仍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市肆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

16、我国唐、宋时期的都城中,商业布局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唐时市场集中在两处,对市民生活很不方便,而且晚上关闭坊门;

宋时商业发达,城中到处临街设店,夜市兴旺,通宵达旦。

17、宫殿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18、谈谈《考工记》“营国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答:

营国制度: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对后世的影响(自查)

19、举例说明什么是“三朝五门”

答:

在隋朝,纵向布列“三朝”:

广阳门(唐改称承天门)为大朝;大兴殿(唐改称太极殿);中华殿(唐改称两仪殿)。

唐高宗迁居大明宫,仍沿轴线布置含元、宣政、紫宸三殿为“三朝”明初,朱元璋刻意复古。

南京宫殿仿照“三朝”作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声殿),并在殿前作门五重(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

20、以明、清故宫为例,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①居中为尊  ②前宫后苑  ③三朝五门  ④左祖右社

21、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和建筑特点、设计手法。

答:

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

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宫城内部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包括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

特点:

1、处处反映出皇权为中心的思想。

(布局、体型大小、开间、屋顶、色彩、彩画、台基等等)。

2、等级制度森严3、中轴线对称布局4、技术设施考虑周密(河道(一万两千米,防卫、防火、排水。

渠道系统对排水和供水,防火墙和防火道)4、采暖(火道坑、室外台基口处、焚炭处)5、建筑艺术上,无论装饰、装修、家具或色彩、油画均丰富多彩,灿烂绚丽。

设计手法:

群体上:

1、中轴线对称,选择最正中位置布置。

2、步步升高法3、五门制引向太和殿4、不同形状、大小的广场的变化,最后引出太和殿5、“以小衬大”法(尺度)6、环境的严肃氛围以突出太和殿。

单体上分析:

1、庞大的体形2、高耸的外貌3、高等级的屋顶4、十一开间的面阔5、崇高的台基6、高贵的彩画和装饰。

22、我国佛教建筑的发展演变(p154~155)

 

23、写出塔的五种类型名称并各写出实例名称一个。

楼阁式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

密檐式塔:

河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单层塔:

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代

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元代

金刚宝座塔:

北京大正觉寺塔,明代

24、概述佛光寺大殿的建筑特点及其成就

解:

特点:

1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清称九檩),单檐四阿顶(清称庑殿顶),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

2台基低矮,内外两圈柱,这种形式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厢斗底槽”,柱高相等,柱径略有差别。

3采用三角形的屋架与劵梁结构的结合。

4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生起。

阑额上无普拍枋

5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出四跳)双抄双下昂,偷心造,柱与柱之间,每施一朵补间铺作,出华拱两跳,下无栌斗。

6梁架分为天花下的明栿和天花上的草栿脊榑下不施侏儒柱而仅用叉手,上平榑下仍用托脚。

天花用小方格的平棋。

7屋面坡度较平缓(四坡),举高约为1/4.77。

正脊及檐口都是有生起曲线。

8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伟有力的感觉。

9门窗用古朴简洁的直棂窗,正脊两端为鸱尾。

色彩简朴,少装饰。

成就:

1解决了大跨度的梁栿和较大的出檐。

2初步建立了模数制、规格化的技巧。

3采用了叠梁式与三脚屋架相结合的形式(叉手)

4斗拱的功能合理。

5体现了宏伟博大的唐风。

25、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总体布局

1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2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3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4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建筑特点:

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

(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

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

(举例分析)

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6、天坛中运用了哪些象征手法?

解:

数字象征、方位象征、色彩象征和“天圆地方”的象征。

27、汉代四象: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对应的方位各是什么?

(东、西、南、北)

28、陵墓建筑的布局形式?

解:

1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形式(秦始皇陵)

2以神道贯穿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唐乾陵)

3以建筑群组的布局形式(明十三陵)

29、我国民居住宅构筑类型与主要分布地是怎样的?

解:

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在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

2竹木够干阑式,主要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各少数民族

3木够井干式,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

4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5碉楼,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6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

7窑洞,主要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8阿以旺,主要分布地新疆。

9毡包,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

10一颗印,主要分布于云南。

30、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p192~193)

 

31、中国园林的哲学思想

解:

1中国园林既受道家思想影响,也受儒家思想影响。

2道家崇尚回归自然,儒家也强调亲和自然,两家都把自然和人看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3道家思想是阐述个体精神,是出世思想。

而儒家思想看重经世之术,讲究治国平天下,认为治国隐居是一种养生冶性行义求志之举和做官是一个道理,是入世思想。

32、江南五大私家园林?

解:

江苏无锡寄畅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拙政园、江苏吴江退思园、江苏扬州个园。

33、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比较

解:

1皇家园林:

①规模很大,是包含有起居、宴集、骑射、观剧、祀祖、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多种用途的综合体。

清代帝苑的布置一般都有两大部分;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

②苑囿造景通常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景点。

③帝王苑囿的建筑布局与形式除宫室部分较规整严谨外,其它多较活泼,随意布局,建筑式样多变,与地形结合紧密,建筑体量比较小巧素雅,常不用斗拱,但同私家园林相比,又显得堂皇壮丽。

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尺度都很高大。

④帝王苑囿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点缀山石,形成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方式。

⑤花木配置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似私家以单株欣赏为主

2私家园林:

①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有自己的特点,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

②水处理方面:

池有大小主次之别,水面处理也有聚分的不同;池岸不宜僵直,也不能太高;吃面桥梁常以梁式桥为主,平面曲折。

③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通常有土山、土多石少、石多土少、石山四种,明代以后私家园林多用后两种。

④建筑处理方面:

建筑布局常因地制宜,灵活随机;建筑类型丰富(厅堂、轩、馆、楼、台、阁、榭、廊、舫等);建筑造型一般都轻巧淡雅、玲珑活泼;细部装饰精致灵巧,色彩调和;建筑空间常开敞流通。

⑤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较大的空间也成林栽种。

34、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35、清式彩画的主要类型及适用范围?

解:

1和玺彩画,其是最高级的,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

2旋子彩画,其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如一般的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等处。

3苏式彩画,其一般用于住宅、圆林。

36、阴阳有序的环境观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并举例说明。

(“建筑意匠”中的内容)

解:

1认定了方位是有主有从的(南向成了中国多数地区最重要的朝向)

2赋予构成环境的各种要素以互相依存又有主有次的属性

3这种序的观念与礼制对社会等级的维护要求相结合,在建筑中体现出等级观念。

例子就自己找找(p230~231)

37、古代选址的原则

解:

1近水利而避水患。

即接近水源但地势要高于洪水位。

2防卫性好。

3交通通畅,供应哟保障,这一点在较大的消费性城市尤为重要。

4注重小气候。

5理想是景观模式。

6有良好的环境主体,即对生活其中的人群的一定期望值,这是对社会环境的选择。

38、中国建筑群的特色(p9~11)

 

窗体顶端

论述题(答案仅供参考)

1、你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有无借鉴或指导意义?

原因是什么?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

木构架的优点是:

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2)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3)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中国古代建筑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1.色彩的运用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

.2.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3.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

(四)独特的单体造型

窗体底端

(五)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

四)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

(六)写意的山水园景

(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神内涵特征有三。

其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

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其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其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

往往动用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形象,从空间组合到色彩装饰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抽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整体效果。

窗体底端

2、你熟悉哪一种民居,它有什么主要特征,它对现代建筑创作有什么作用?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

特征P98--100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合院式住宅的一种,这种住宅的布局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同时注意对内的生态环境,绿化和风水的制约.其过程要素为正房(坐北朝南,家长居住。

以硬山居多.东西厢房,倒座(会客,书房)大门,耳房,后罩房,抄手廊.构成模式为一名两暗,一正两厢,沿轴线纵深布局,以正房为主体,其院宽是”正房+耳房”,总宽,坎宅巽(音讯xun)门;并将勾连搭搭顶的垂花门作为前宅和后宅的分界.

窗体顶端

①突出内向型的布局.使用功能,安静,私密性强.精神功能上,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②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建筑成了空间的界面,突出空间美.③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④突出"单体门"的铺垫作用.我们把以单体建筑出现的门称之为单体门,如宅门,院门等,是唯一朝外的因子,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道.⑤色彩与装饰体现了尊卑分明、秩序井然和雍容大度的气质。

北京四合院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建筑空间观念和环境观,即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古代人对聚居环境从功能到精神的要求。

传统环境型无不贯穿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们现在从事建筑空间和环境设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必须用当代的眼光和现在的思维来处理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3、评析木构架。

优点:

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

木材越来越少,成材慢;木建筑易遭火灾,易虫蛀,不耐潮,不耐久;无法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大。

4、“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解释这段话的含义,并说明其代表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意义。

含义: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

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

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

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

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注:

经涂,不是指纵向的路。

一夫,是指一夫之地,夫是农夫,一个农夫有百步之地来耕种。

左祖右社:

指宫殿的左边(东)是祖庙,右边(西)是社禝,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