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2187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docx

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

世界罕见病日:

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

世界罕见病日:

这些罕见病类型,你知多少?

  罕见病:

又称“孤儿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065%~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五六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

在种类繁多的罕见病当中,约有80%是由于遗传缺陷所导致的。

  2月的最后一天是世界罕见病日,今年的世界罕见病日是2月28日。

在中国较为人熟知的罕见疾病包括:

戈谢氏病、法布雷病、庞贝病、黏多醣症、苯酮尿症、地中海贫血、成骨不全症(俗称玻璃娃娃)、高血氨症、有机酸血症、威尔森氏症等等。

在众多罕见病中,只有不到1%的疾病有有效治疗方案,如戈谢病、庞贝病。

下面洛阳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世界罕见病。

  瓷娃娃——成骨不全症  他们像娃娃一样娇小可爱,但是一个拥抱、蹬一次被子、甚至在看动画片时哈哈大笑都有可能使他们骨折。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Imperfecta,OI)又称脆骨病,发病概率在一万分之一到一万五千分之一左右,中国约有10万患者,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

该疾病目前分为八型,普遍表现为骨脆弱和骨畸形,严重者轻轻一个拥抱也会导致其骨折,如不及时治疗将终生残疾。

主要特征为:

频繁骨折、身材矮小、听力渐进性失聪、眼睛巩膜呈蓝色等,由于患者极易骨折,民间俗称“瓷娃娃”,尚无治愈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和矫形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月亮孩子——白化病  月光一样白色的头发和皮肤,让他们极易被阳光晒伤,月夜是他们的乐园。

  白化病(Albinism)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15000,据此推测我国人群中约有白化病患者近9万人,白化病导致患者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患者的皮肤和毛发呈白化现象,易晒伤、大多有眼球震颤、怕光、低视力等现象,且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白化病患者怕见阳光、极易晒伤的特点使得他们在阳光强烈的白天很少户外活动,在有月亮的夜晚他们才会感到自由自在,所以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月亮孩子”。

  黏宝宝——黏多糖贮积症

  “长不大、活不长”是医生对很多黏宝宝的预言,但是他们也好想好想和所有小朋友一样能够茁壮成长。

并且经右心导管检查发现肺毛细血管嵌压>20mmHg。

根据美国研究资料,年发病率约为1~2/1,000,000,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比例约为2~3∶1。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极度恶性疾病,其自然病程较短,患者往往病情发展快,如无正确治疗,很快会死于难以纠正的右心衰竭,平均生存时间为2~3年,其治疗困难,预后差,严重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癌症,被医生称为“心脏病中的癌症”。

肺动脉高压虽然目前尚无法治愈,但患者通过正规的治疗和靶向药物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生存质量,晚期患者可通过双肺移植手术延长生存寿命。

  蝴蝶结——结节性硬化症  面部蝴蝶状结节、癫痫、可能造成的智力低下,让他们难以自信面对人群。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Complex,TSC)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儿童和成人均可受累,发病率约为1/10,000,国内患者超过10万人。

主要表现为癫痫、皮肤病变(如面部淡红色的呈蝶状分布的皮脂腺瘤)、多器官良性肿瘤,部分病人智力发育受影响,有1/3的女性患者肺部出现淋巴管肌瘤病。

TSC的基因突变发生在TSC1或TSC2,导致了细胞增长失控。

TSC无法在怀孕期间检测出来,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都毫无前兆,也不可能预测病患将如何发展,和将会有哪些症状。

结节性硬化症无论给患者本人还是其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非常需要更多的社会理解和关注、定期的医疗检查、专业的心理辅导,去帮助他们踏上这趟人生的不确定之旅。

  企鹅家族——遗传性共济失调

  他们走路摇晃步态像企鹅,被人们亲切地称作企鹅家族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ataxia)是一类遗传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俗称“小脑萎缩”。

它因基因突变所致,尚没有根治的方法,属于罕见病的范畴。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症状为:

走路摇晃,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视物成双,直至吞咽困难。

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之间,一旦发病,犹如刹车失灵的汽车,在10-20年里奔向生命的终点。

我国的共济失调患者约有十万之众,60%生活在农村,40%生活在城市。

共济失调患者的疾患特征是远离社会,终日面对孤独,无助无奈无望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尼曼匹克病

  他们有着苹果般可爱的笑脸,但他们的身体也像苹果一样,随着岁月的沉积,一步步被疾病侵蚀。

  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Disease,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sphingomyelinlipidosis),属先天性脂代谢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发病率约1/25000,目前至有四种类型,症状主要为肝脾肿大,亦有神经系统损害。

目前尼曼匹克病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加强营养。

其中对症治疗中,C型患儿有神经系统症状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排痰超声雾化,轮椅等药品以及医用品。

国内医疗机构对该疾病知识了解甚少,国际尚无对症药物,并且患儿家庭对疾病护理知识匮乏。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岁月对他们来说弥足珍贵,肌肉一天天的萎缩最终会夺走他们的行动能力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MuscularDystrophyDMD/BM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肌肉遗传性疾病,DMD发病率约为男婴1/3500,BMD的发病率约为DMD的1/5~1/10,患者总数约有10万人。

由于基因缺陷,肌营养不良病人无法合成正常的抗肌萎缩蛋白,肌细胞膜失去完整骨架,造成肌细胞膜损伤,肌肉细胞进行性破坏。

临床表现主要为骨骼肌进行性萎缩,肌力逐渐减退,丧失活动能力。

由于肌肉细胞呈进行性破坏,若不治疗干预,DMD病人通常在12岁前失去行走能力,最终因心肺功能衰竭在20至30岁死亡。

由于体内能够保留部分的不完整的抗肌萎缩蛋白,BMD病人通常较晚出现症状(5-15岁),临床表现较轻,发展相对缓慢,寿命通常在50岁以上。

目前,肌营养不良症尚无特效药物和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和康复锻炼,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戈谢病

 

  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是少数有药物治疗的罕见病;他们又是不幸的,终身服药、高昂药费、医保不保给他们的生活蒙上阴影

  戈谢病(Gaucherdisease)是一种由基因或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是因溶酶体内的酸性β-葡糖苷酶又称葡糖脑苷脂酶的缺陷,使葡糖脑苷脂贮积在各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形成戈谢细胞。

常表现为多系统的脂质沉积,累及骨髓、肝脾、骨骼及神经系统。

戈谢病能导致疼痛、疲劳、黄疸、骨损伤、贫血甚至死亡。

目前采用酶替代疗法能缓解戈谢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

刘宝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