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710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1670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6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710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养猪710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养猪710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养猪710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养猪710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猪710章.docx

《养猪710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710章.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猪710章.docx

养猪710章

第七章商品瘦肉猪生产

第一节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猪的体重增长

体重是身体各部和组织生长的综合度量。

在正常饲养条件下,猪体重的绝对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其相对增长速度则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期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二、猪体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体各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是骨骼→皮肤→肌肉→脂肪。

骨骼最先发育,也最早停止,肌肉处于中间,脂肪是最晚发育的组织(图7-1)。

随着后备猪的生长,骨骼从生后到4月龄生长最快,4月龄后开始下降。

肌肉在4~6月龄,体重在30~70千克时增长最快,于6月龄,体重90千克时生长强度达到最高峰,脂肪生长速度一直在上升,6~7月龄,体重90~100千克时生长强度达到最高峰,以后下降,但其绝对增重仍随体重的增加而直线上升;直至成年。

虽然因猪的品种、饲粮营养水平不同,几种组织生长强度有些差异,但基本上表现上述的生长发育规律。

利用此规律,可以在适当的时期控制饲粮中的营养物质量来调节猪体的肌肉和脂肪的生长,如在肌肉生长强烈时期给予丰富的高营养水平,尤其是丰富、优质的蛋白质,促进其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然后在脂肪生长强烈时期适当限饲以减少脂肪的沉积。

骨骼肌肉脂肪

 

图7-1体躯骨骼、肌肉、脂肪的增长顺序与强度

三、猪体躯化学成分的变化

猪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含量下降,而脂肪含量上升。

如体重10公斤的幼猪,体组织含水分73%,含蛋白质17%,但当体重达100公斤时,水分含量只有49%,蛋白质含量下降到12%(如表7-1)。

因此,同是增重1公斤,在幼龄时由于含水分多,故饲料消耗少,而在育肥后期,由于增重中的脂肪含量增多,所需要的饲料也增多了。

表7-1猪机体化学成分

活重

测定头数

水分

脂肪

蛋白质

灰分

初生

3

79.95

2.45

16.25

4.06

25日龄

5

70.67

9.74

16.56

3.06

45千克

60

66.76

16.16

14.94

3.12

68千克

6

56.07

29.08

14.03

2.85

90千克

12

53.99

28.54

14.48

2.66

114千克

40

51.28

32.14

13.37

2.75

136千克

10

42.28

42.64

11.63

2.06

第二节肉猪生产前的准备

一、圈舍的准备与消毒

为保证猪只的健康,避免发生疾病,在进猪之前有必要对猪舍、圈栏、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要彻底清扫猪舍走道、猪栏内的粪便、垫草等污物,用水洗刷干净后再进行消毒。

猪栏、走道、墙壁等可用2~3%的火碱水溶液喷洒消毒,停半天或1天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

外墙壁也可用20%石灰乳粉刷。

应提前消毒饲槽、饲喂用具、车辆等,消毒后洗刷干净备用。

日常可定期用对猪只安全的消毒液进行带猪消毒。

二、瘦肉型仔猪的选购与调运

(一)瘦肉型仔猪的选购

仔猪断奶后,大部分是阉割作为商品肉猪进行肥育,而仔猪的质量对肥育期增重、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和发病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肥育的经济效益,一定要选购优良的仔猪,体重均匀、整齐一致,若能同期肥育出售是最理想的。

如果出售时间很分散,则猪舍的利用率就高不了。

同时出售时的体重大小不一,也影响到胴体品质。

1、选择优良杂交组合的仔猪

生产实践证明,优良杂交组合的断奶仔猪比纯种和杂七杂八的杂种仔猪增重快、省饲料、出栏早、瘦肉多。

然而,应当指出,在某一地区以何种杂交组合为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任何杂交组合的优与劣,只具有相对性,随着时间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必然发生改变。

一般饲养条件好的地区,选用两个瘦肉型外来品种作父本进行三品种杂交,效果都很好。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商品瘦肉猪生产中进行了许多杂交组合对比试验,各地均选出了不少优良的杂交组合。

如大浙杂种猪,是以大约克为父本,浙江中白1系为母本的一代杂种猪;杜长梅(杜洛克×长白猪×梅山猪)杂种猪等。

2.选择体型好的仔猪

①背长。

体躯长则增重快,膘薄,瘦肉多。

②前胸开阔,胸宽而深。

这种猪能吃,长得快。

③臀宽广,后躯丰圆,臀部发达。

说明长大后腿肉多,瘦肉率高。

④背线呈弓状。

背弓腹不吊、体躯紧凑的猪膘薄,瘦肉又多。

⑤头轻,口角较深,颈短而细。

说明屠宰率高,可利用肉多。

⑥尾粗。

说明骨架大,发育好。

骨大则快长,附着肌肉多。

⑦被毛纤细光亮,皮肤有弹性。

这种猪健壮。

⑧四肢直立,细而坚实。

一般认为,四肢矮而胖的仔猪是长不大的。

⑨体质结实健壮,精神活泼,食欲良好。

一般不要选购那些头大,体躯短圆,腹膨大,后躯窄斜,体小软弱,被毛粗而密长,四肢短小,以及精神、食欲不佳的仔猪作为瘦肉型肥育。

因为身腰短、骨架小的仔猪在生长早期就沉积大量脂肪,胴体瘦肉率低,日增重也不会高。

第三节商品瘦肉猪的饲养管理

一、商品瘦肉猪的饲养技术

㈠科学配制饲粮

根据猪体各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要特点,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把整个生长肥育期分为体重50~60公斤以前和50~60公斤以后两个阶段或断奶至35公斤、36~60公斤和60公斤以后三阶段,参照有关饲养标准,结合本地、本场的实际配制饲粮。

切忌用霉变、腐败的饲料原料,凡豆类(碗豆、大豆、葫豆等)均应炒熟后粉碎,因为豆类含有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皂角苷等有毒物质,经炒后被破坏。

微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香味剂等应经预混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和均匀,以免饲喂时发生中毒。

㈡饲喂方法

1、湿拌生喂工业化生产的配合饲料主要有粉状料和颗粒料两种形态。

粉状料因加工方便,加工成本较低而被广泛采用,但易潮湿发霉,粉尘多,易造成浪费。

颗粒料加工成本较粉料高,储存方便,粉尘少,浪费较小。

两种形态的饲料都应拌湿后生喂,但不能拌成稀料。

研究表明,饲喂效果颗粒料优于粉料,湿粉料优于干、湿颗粒料。

拌湿的程度,在人工投料情况下,粉料拌成以手捏成团,放手落地即散为度;在管道输送情况下,加水量的多少以湿润能消除粉尘为度。

2、日喂次数自由采食,不必顾及日喂次数。

在限食或定时投料的情况下,可根据日粮结构、饲粮营养浓度、饲料体积大小、猪只年龄或体重等来确定日投料次数。

在营养供给一定的情况下,日投料次数的多少,对肉猪生产性能表现的影响无足轻重。

一般日喂两次足够。

在小猪阶段,为避免断奶后换料的应激,可适当增加日喂次数。

国内外学者曾作过多次日喂次数的试验,结论趋于—致,即日喂多次并无益处。

3、先精后青在青绿饲料、薯类多的省区,有一些规模不大的商品肉猪场和广大农村规模养猪专业户,在肉猪生产中,仍要大量利用青绿饲料和薯瓜类饲料。

在调制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煮熟稀喂方法,采用精料拌湿,青料洗净切碎,先喂精料,待精料采食完后,再喂青料,最后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在产红苕季节,可用鲜苕代替配合料中的玉米(小猪料代替30%~50%,大猪料代替70%~100%),只要配合得当,饲养效果甚至可超过玉米。

具体方法是:

配合料湿拌,红苕切碎,先喂精料,次喂红苕,待精料和红苕采食完后,再喂青料和饮水;也可先将精料和碎红苕混和后,按精、青、水顺序投喂。

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避免了饲料浪费,节约精料,生产效果亦佳。

二、管理技术

(一)分群与调教

与单饲相比,群饲可以有效地利用圈舍建筑面积、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若分群不合理,圈养密度过大,未及时调教,则往往带来增重速度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的后果。

1、合理分群仔猪断奶经过保育之后,要重新组群转入生长肥育舍饲养。

为避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相互咬斗的发生,应尽量把来源、品种类型、强弱程度、体重大小相近的个体分为一群。

有条件者按窝分群最好。

在分群时可对猪体喷上气味浓郁的药液,如酒精、来苏尔等,使其无法从气味辨别非同群者。

还可夜间组群,先混群后再分解。

组群后,要保持群体相对稳定,避免频繁调进调出,若强欺弱现象严重,交锋频繁或个别猪生病,只将弱者或病猪调出,不作大的变动。

通常组群几天后,便形成新的群居秩序,如不变动,一直维持到出栏。

2、及时调教当猪只重新组群进圈后,要及时调教,以尽快养成采食、卧睡、排泄三点定位的习惯。

一般在猪只进圈前,先将排粪尿区用尿或水泼湿,或在排泄区放一点猪粪尿。

在猪进圈时,将全群赶到排泄区,让其做进圈后的第一次排泄,看管两三天后即可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调教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弱者,惩治强者,避免过多打斗,造成伤害。

一旦形成强弱悬殊的群居秩序,如不及时调整,则弱者无法接近饲槽而成为僵猪,甚至饿死。

(二)适宜的群体规模与圈养密度

每圈群体规模大小与圈养密度高低影响猪的生产表现。

在每个圈栏面积一定的条件下,群体规模越大,或密度越高,导致互相拥挤、骚乱、交锋机会增多,卧息时间减少;且小环境湿度升高,空气污浊,发病率增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在限食条件下尤为突出。

若群体规模或圈养密度过小,不仅造成圈舍的极大浪费,在不封闭又无人工热源的情况下,寒冷季节,小环境温度过低,对生产性能也有不良影响。

有试验提出,一般肥育猪每圈饲养10~20头,以头平占圈面积0.8~1.0平方米为宜。

(表7—2、表7—3)资料显示,头平占圈面积,与0.5平方米/头相比,头平1.0平方米和2.0平方米的增重速度分别提高12.2%和14.7%,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9.8%和11.1%。

表7—2圈养密度与猪生产表现

头数/圈

平方米/头

平均日增重(克)

相对值(%)

饲料/增重

相对值(%)

15

15

15

0.5

1.0

2.0

539

605

618

100

112.2

114.7

3.42

3.12

3.04

100

91.2

88.9

汪银才,(养猪),1992。

表7-3每圈群体规模与肉猪生产表现

头数/圈

平均日增重(克)

相对值(%)

饲料/增重

相对值(%)

40

30

20

10

525

535

574

591

100

101.9

109.3

112.6

3.35

3.32

3.09

3.05

100

99.1

92.2

91.0

汪银才,(养猪),1992。

从上表可见,每圈饲养10~20头比较适宜,与每圈40头相比,增重速度提高9.3%~12.6%,饲料利用率提高7.8%~9.0%。

(三)搞好防疫免疫与驱虫

猪病的防治对于任何性质、任何规模的养猪场都是不容忽视的。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工作方针。

首先必须按事先制定的免疫程序,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等主要传染病预防接种。

从市场购入的肉用仔猪,无论事先接种与否,都应在隔离观察期间再行接种。

其次要建立经常性的防疫灭病制度。

搞好清洁卫生,保持圈舍干燥。

圈内外定期消毒,发病季节加强消毒。

严格门卫管理制度,控制猫、狗、鸟、鼠等动物进舍内等,把病原体排除在猪场之外。

第三要定时驱虫。

肉猪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吸虫、疥螨和虱子等内外寄生虫。

对于我国广大农村的规模化养猪场,由于要喂一定量的青绿饲料,且猪只接触泥土的机会较多,在整个肥育期要两次驱虫,即刚上圈时第一次驱虫,体重50~60公斤时第二次驱虫。

对全期不喂青绿饲料的猪场,一般只在刚上圈时驱一次虫即可。

除驱除体内寄生虫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重视驱除体外寄生虫。

驱除蛔虫常用驱虫净(四咪唑),每千克体重为20毫克;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为100毫克,拌入饲料中一次服,驱虫效果较好。

驱除疥螨和虱子常用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克,溶于水中,涂于体表。

服用驱虫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副作用时要及时解救。

驱虫后排出的虫体和粪便,要及时清除发酵,以防再度感染。

(四)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水是猪机体细胞和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对体温的调节,养分的消化、运转、吸收和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新陈代谢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水也是猪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因此,必须供给充足而清洁的饮水。

肉猪的饮水量随体重、环境温度、日粮性质和采食量等而变化,一般在冬季,肉猪饮水量约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其正常饮水量约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4倍或体重的16%左右,夏季约为5倍或体重的23%。

饮水的设备以自动饮水器最佳,它可以防止水质被污染,引起肠胃消化系统的疾患。

在无自来水条件下可在圈内单独设一水槽,经常保持充足而清洁的饮水,让猪自由饮水。

饮水不足或限制给水,在采食大量的饲料情况下,肉猪会引起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发生便秘,日增重下降和增加饲料消耗,增加背膘,严重缺水时会引发疾病。

不应用过稀的饲料来代替饮水,饲喂过稀的饲料会减弱肉猪的咀嚼功能,冲淡口腔的消化液,影响口腔的消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减少饲料采食量,影响增重。

第四节提高瘦肉型商品猪瘦肉率的措施

一、选择适宜猪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影响肥育猪胴体瘦肉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就遗传因素而言,即从猪的品种方面考虑,可通过以下四条途径。

㈠引进瘦肉型猪种直接生产瘦肉型商品猪。

㈡引进少量瘦肉型良种公猪作父本,采用地方猪种(或我国培育猪种)作母本,进行经济杂交,以最优杂交组合生产瘦肉型杂种商品猪。

㈢进行瘦肉型新品种(或品系)的育种工作,生产瘦肉型商品猪。

㈣坚持地方猪种的瘦肉型选育方向,生产瘦肉型商品猪。

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瘦肉型猪,提高肥育猪胴体瘦肉率,宜选择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和肉质好的良种瘦肉型公猪作父本,以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的我国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为母本,通过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生产瘦肉型杂种商品猪。

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瘦肉型杂种商品猪的有效途径。

根据我国许多省市的杂交组合试验,采用三品种(三元)杂交,即瘦肉型良种公猪为父本,地方猪种为母本,其一代杂种母猪再与另一个瘦肉型的公猪杂交,所不后代瘦肉率一般可达到56%左右。

二、控制营养水平,采用适当的饲养方式

㈠营养水平饲料是保证猪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肉、脂、骨、皮等组织营养形成的主要原料。

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对猪的增重和胴体品质有显著的影响(表7—4)。

表7—4营养水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项目

达90千克活重日龄

每增重l千克耗料(千克)

瘦肉率(%)

高营养水平

低营养水平

高营养水平

低营养水平

高营养水平

低营养水平

杜二

汉二

大二

二二

196

194

189

211

210

214

199

248

3.67

3.74

3.69

4.69

4.15

4.08

3.73

5.18

50.28

56.36

49.78

44.02

50.87

47.26

47.76

43.17

注:

①肉猪活重分20~35千克、36~60千克、61~90千克三个阶段。

②高营养水平,3个生长阶段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均为12.54MJ,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7%、16%、14%。

③低营养水平,3个生长阶段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均为12.13MJ,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4%、13%、11%。

由上表可见,营养水平高,饲养期缩短,饲料利用率高;营养水平低,则饲养期长,饲料利用率低。

营养水平与瘦肉率的变化不明显。

饲养实践还证明,饲粮中能量和蛋白水平的高低,对猪的胴体成分影响各有侧重。

一般情况下,能量摄取越多,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和屠宰率高,胴体脂肪含量多,膘越厚。

提高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则除日增重提高外,还可以获得瘦肉率高的胴体(表7—5)。

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对胴体瘦肉率也有影响(表7—6)。

表7—5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胴体质量的影响

饲粮蛋白质水平(%)

15.5

17.7

20.2

22.3

25.3

27.3

日增重(克)

瘦肉率(%)

脂肪率(%)

651

44.7

26.6

701

46.9

25.1

723

46.8

23.8

729

47.7

23.3

699

49.0

21.6

689

50.0

20.5

 

表7-6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对胴体瘦肉率的影响

饲粮蛋白质水平

17%蛋白质

14%蛋白质+赖氨酸

日增重(克)

瘦肉率(%)

650

46.8

648

49.7

在瘦肉型商品猪的饲粮中,除需要供给充足的能量、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外,还要注意钙、磷及食盐等矿物质元素的供给。

㈡饲养方式瘦肉型猪的饲养方式对增重、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吊架子饲养方式不能满足瘦肉型商品猪的营养需要。

饲养瘦肉型商品猪应采取“直线”饲养和“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

1、“直线”饲养:

我国农家饲养肥育猪有两种方式,即“吊架子”和“一条龙”饲养方式。

“吊架子”是在小猪阶段(仔猪体重30千克以前)喂得较好,仔猪长到30~60千克阶段时,主要喂给青、粗饲料,辅以少量的精饲料,目的是把猪架子拉大;后期(即体重达60千克以后)为催肥期,大量喂玉米、高粱、麦赵、米糠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使之迅速增重长膘。

这种饲养方式在精饲料不足的条件下尚可以采用,但从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看,“吊架子”期正是猪相对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采取“吊架子”喂猪,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低,猪生长受到限制,特别是肌肉的生长受到抑制,使瘦肉型猪的饲养期大大延长。

而生长后期脂肪的生长强度大,喂给高能量的饲料会更加促使脂肪的沉积。

采取这种饲喂方法喂猪,出栏瘦肉型猪的胴体瘦肉率低。

因此,“吊架子”的饲养方式不适合养瘦肉型猪。

“一条龙”饲养方式(又称“直线”饲养),它是从断乳仔猪开始就喂给营养丰富的混合精料和少量的青料。

随着瘦肉型猪日龄和体重的增加,精料的喂量逐渐增多,即在整个生长期供给较高的营养,使瘦肉型猪的生长速度加快,胴体中的瘦肉比例增高。

这种饲养方法符合瘦肉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要。

2、“前高后低”饲养:

猪体瘦肉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饲粮中蛋白质和必须氨基酸的水平,而脂肪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饲粮的能量水平。

肉猪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规律是,体重20~60千克阶段,每天蛋白质沉积量从84克直线上升到119克左右;体重60千克以后,每天沉积蛋白质基本稳定在125克。

而脂肪的沉积,在体重60千克以后呈直线上升,每天脂肪沉积量从120克增至378克左右。

据此,在饲养瘦肉型商品猪的整个阶段需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

另一方面,在其生长后期,适当降低饲粮的能量水平,即实行“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可以得到低脂肪和多产瘦肉的胴体。

供给瘦肉型商品猪前后期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高-高”、“高-低”、“低-高”、“低-低”的结果如表7—7。

表7—7不同饲养方式对瘦肉型猪胴体组成的影响

饲养方式

(前期-后期)

达到90千克

体重的日龄

肌肉

(%)

脂肪

(%)

骨骼

(%)

皮肤等

(%)

高-高

低-低

高-低

低-高

180

300

240

240

40.3

49.l

44.9

36.3

38.3

27.5

33.4

44.1

11.0

12.4

11.2

9.7

10.4

1l.0

10.5

9.9

可见,为提高瘦肉型猪胴体瘦肉率,在保持饲粮中含有一定蛋白质水平的前提下,控制肥育期的能量水平,以“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是适宜的。

肉猪“前高后低”饲养方式的具体做法是:

在体重60千克前,采用高能高蛋白质饲料,让猪自由采食,或不限量按顿喂,以促进增重和肌肉生长;体重60千克后,适当限制采食量,让猪自由采食占采食量的70%~80%。

这样,既对增重影响不大,又能减少脂肪沉积,瘦肉率一般可提高1%~1.5%(表7—8)。

肉猪体重60千克以后的限饲,还可以采取降低饲粮能量水平的方法,让猪仍然自由采食,或不限量按顿喂。

由于猪胃肠容积有限,这样每天采食的能量总量必然减少,达到限食的目的。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应注意饲粮中的可消化能水平至少不低于11.7兆焦;否则对增重产生不利影响。

表7—8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猪日增重和瘦肉率的影响

杂交组合

饲养方式

屠宰体重

(千克)

日增重(克)

瘦肉率

(%)

杜×二

自由采食

限食

90

90

543

510

51.43

52.25

杜×长二

自由采食

限食

90

90

545

510

53.54

55.40

三、采用实用的饲养技术

㈠饲料多样化农村旧法养猪,饲料比较单一。

用单一饲料喂猪,饲料利用率很低。

例如,单用玉米或高粱喂猪,每增重1千克体重只需消耗5~6千克饲料;而使用营养较全面的配(混)合饲料,每增加1千克体重只需饲料约3.5千克。

一般谷实类饲料含能量较高,蛋白质低。

饼粕类饲料大多数含能量低,蛋白质高。

干草粉类,除豆科干草外,一般含蛋白质和能量低,但都含有一定量的钙、磷和维生素。

青饲料和多汁饲料富含维生素,适口性好。

以大麦、小麦为主组成的饲粮喂猪时,猪体脂色白,质地较硬,品质优良;以米糠、玉米、油饼等含油脂较多的饲料喂猪,则猪体脂变软,色黄,品质差;若饲粮中动物性饲料鱼粉、蚕蛹粉含量较多,肉脂有腥味;大量饲喂酒糟、甜菜渣和马铃薯渣,肉脂中水分含量增加,降低肉脂风味。

把这些饲料以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有取长补短,达到营养全面的作用。

在商品瘦肉猪的饲粮中,各类饲料大致搭配比例如下:

谷实类饲料50%~70%,饼粕类饲料10%~20%,动物性蛋白质饲料3%~6%,糠麸类饲料10%~15%,石粉(骨粉)1%~1.5%,食盐0.5%,青料、多汁料10%~15%(或干草粉3%~5%)。

㈡饲料要生喂广大农村有用熟料喂猪的习惯,以为这样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其实并非如此。

玉米、高梁、麦类等谷物饲料及其副产品糠麸类,煮熟以后会破坏其中所含的维生素,并使赖氨酸的利用率降低。

这类饲料煮熟以后,其利用率一般比生喂降低10%左右。

各类青饲料和多汁饲料煮熟后会使多种维生素被破坏,如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这类饲料以切碎或打浆喂为好。

马铃薯、甘薯及其粉渣煮熟喂能明显提高利用率。

大豆、蚕豆、大豆粕煮熟喂比生喂利用率高。

棉籽饼、菜籽饼、残渣剩饭、泔脚水等,煮熟可以起到除毒和消毒作用。

总之,猪常用饲料绝大部分应生喂,不但饲喂效果好,而且节省燃料和人工。

㈢饲料加水要适宜农村有用稀料喂猪的习惯,稀料中水分与饲料之比达到8:

1,用这种含水分很多的稀料喂猪,形成稀汤灌大肚。

猪的饲粮中水分含量太高,其干物质含量很少,特别是煮熟的饲料再加水,所含干物质就更少。

猪长期吃这种体积过大的稀料,虽然饲粮的体积足够,但是营养不能满足需要,造成生长发育受阻,生产力下降。

实践证明,使用干料喂猪,并保证供应充足的饮水,饲喂效果比稀料喂猪好。

湿拌料是把精饲料与青饲料或多汁饲料混拌后喂猪,亦可用少量水将饲料拌湿。

饲料与水的比例大致为1:

1~2。

湿拌料喂猪不仅可减少猪舍内的粉尘,而且喂料的时间可缩短,其饲喂效果比稀料好。

四、选择适宜的出栏体重

确定适宜出栏体重需根据肥育期平均日增重、耗料增重比、屠宰率、不同质量胴体(活猪)的售价等指标综合考虑。

随着肉猪体重的增加,日增重先逐渐增加,到一定阶段后,则逐渐下降。

但随着体重的增加,维持需要所占比例相对增多,胴体中脂肪,比例也逐渐增多,而瘦肉率下降,且饲料转化为脂肪的效率远远低于转化为瘦肉的效率,故使饲料利用率逐渐下降(表7-9)。

表7-9不同体重肉猪屠宰效果的比较

肉猪体重(千克)

60

80

100

125

肥育期日增重/克

耗料增重比

瘦肉率(%)

603

2.77

55.09

654

2.90

5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