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9750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4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

如果部分学生不采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计算,而用数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老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5.加强对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教材从本单元开始安排了大量的“用数学”的内容。

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扩线“

”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

”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

这对学生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去大胆探索,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学生“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怎样在问题情境中去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

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6.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如让学生在观察和拼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认识数和计算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如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数自己书包里的课本的本数、自己的座位号等,从中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3)引导学生感受成功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后,老师应积极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课时安排

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

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

3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3课时

4 连加连减………………………………………………………………...……1课时

5 加减混合…………………………………………………………………....…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6、7的认识

教材第39~41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

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学会数的分与合。

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心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6、7的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复习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6、7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

图上有些什么?

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4)集体交流。

①图上有多少个同学?

(学生边数,老师边在图下出示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

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

②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

③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

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

(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

出示卡片6和7让学生认。

板书:

6、7

(6)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和7来表示,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办法摆一摆,找一找,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也可以用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让同桌看看,数数。

(7)学生动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摆圆片或三角形,可以摆数字卡片,还可以摆各种图片、苹果、桃子、花朵等。

(8)学生汇报。

(6根小棒可以用6表示……)

(9)小结:

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

(我们小组有6个人,有6块玻璃……)

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刚才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一个就是6个,接着再数一个就是7个。

(1)在计数器上先拨上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1颗,再数,再拨1颗,再数。

(5颗

6颗

7颗)

(2)出现放大的断直尺图(直尺图上只标出0和7,老师手里还有些数字卡片),让同学帮这些数字找到在直尺图上的位置。

其他同学按直尺图上数字的顺序摆出数字卡片。

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

(0~7)

请第三组的同学读一读。

(7~0)

同桌互相读一读。

(3)小结6、7的顺序。

(6添上1是7,7在6的后面)

(4)学习比较大小。

①启发思维:

刚才6添上1是7,那么6和7相比,谁大呢?

出示点子图,验证:

6<

7 7>

6

你是怎么知道6小于7的?

(数的,6个点子比7个点子少,所以6小于7。

想的,因为6再添上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

②5和6比又怎样呢?

独立完成5○6,6○5,然后交流。

③请你说出比7小的数。

(0~6都可以)

请你说出比5大的数。

(6、7,也可以是别的数)

④两人一组,请你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

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小金鱼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

(投影出示教材第40页的金鱼图)老师指导学生完成。

(1)老师一读出要求,同桌就互相说出答案,并填空。

(2)同桌之间互相提问题。

如从左边数第3缸有几条鱼?

从右边数第5缸有几条鱼?

同桌之间一个提问,一个回答。

4.6、7的书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

(6、7)显示出来。

提问:

你看6和7分别像什么?

(6像小哨嘟嘟吹,7像镰刀手中拿)

6和7都是一笔写成的,请你看清起笔和收笔的位置。

(老师示范写或电脑显示书写过程)

然后描写6、7,最后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5.学习数的组成。

(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

(6个)涂了几个?

(5个)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

(5和1)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

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

(2)我们再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

(3)交流学习,重点指导。

(4)看到

 

你想到了什么?

(5)学习7的组成。

先让学生拿出7个木块,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边分边说组成,然后集体交流。

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

(6)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

自由读,同桌读,对口令读。

(学生甲:

6和1。

学生乙:

组成7……)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1题。

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2题。

老师讲解第1幅图,图中有5个圆圈,5和2组成7,再画2个圆圈就是7个圆圈。

学生独立完成后面3幅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1题。

4.练习九的第2题。

5.练习九的第3题。

先让学生自由地看可爱的大熊猫。

然后弄清“从左数,是从哪边数,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是从哪边数起。

最后老师读题,学生完成。

及时订正检查。

6.练习九的第4题。

四思维训练

1.填数。

2

4

2.在○里填上“>

”或“<

”。

6○7  6○5  7○3  4○7  2○6  7○5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3 6 4 7 

2.略 

3.4 6 7

4.5 6 7 5<

6 5<

7 6<

7 6>

5 7>

6(从中任选两个即可)

5.略

6.从左到右依次填:

5 4 4 3 6 5 4 6 5 4

思维训练

1.

1

3

5

7

  2.<

 >

 <

3.2 7 1 3 最后一个答案不唯一,可以填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板书设计

6、7的认识与组成

  6和7的写法:

书写6时,下半部分要圆,充满下半格。

书写7时,起笔在上半格上部,竖要倾斜一点儿。

  6和7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6、7的加减法

教材第42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5~7题。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6根小棒,7个圆片,7朵花等。

1.口算。

2+1=   1+2=   3+1=   2+2=

4+1=1+4=2+3=3+2=

计算后指定一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填空。

1.老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以内数的减法了。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有关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1)学生摆圆片。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人摆)

老师提示学生一边摆5个,另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说意思,并各自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老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5+1=

1+5=

提示学生观察:

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不完全相同)

引导学生思考:

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呢?

两人一组互相说说,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甲:

因为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

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个圆片,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个,所以我写的算式是5+1。

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1个圆片,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个,所以我写的算式是1+5。

老师说明:

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同学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可有不同的算法,如5+1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

5和1组成6,所以5+1就等于6。

还可以往后数一个:

5、6,5+1就等于6。

还可以数小棒,1、2、3、4、5、6……只要计算正确,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

但要强调第一种用数的组成来口算。

让学生互相说说5+1等于几。

(4)引导学生比较:

5+1=6 1+5=6

老师引导学生: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导说出:

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算法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

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调换了位置。

3.学习减法。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圆片,先去掉1个圆片。

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然后从7里面去掉6个圆片,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6。

让学生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如7-1等于几,我是这样想的:

因为1和6组成7,所以7-1等于6。

也可以这样想:

7可以分成1和几,7可以分成1和6,所以7-1等于6。

还可以想:

1加几等于7,1加6等于7,所以7-1=6)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减法算式,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7减去1这部分,就得6那部分,7减去6那部分,就得1这部分)

4.学习教材第42页“摆一摆,填一填”的三组题。

(1)学习“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一组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再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说图意,边填空。

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摆的,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2)学习“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二组题。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上得数。

③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加以指导。

(3)学习“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三组题。

①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说加法的意思,列出加法算式3+3=6。

②引导学生看着这幅图,再说减法图意,列出减法算式:

6-3=3(有6个△,去掉3个绿的,还剩下3个粉的,还可以说一共有6个△,去掉左边的3个,还剩下右边的3个,算式是6-3=3)

③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等于几吗?

怎样算?

(可以想6的组成,因为3和3组成6,所以3+3=6)

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等于多少呢?

(可以想因为3+3=6,所以6-3=3)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

同桌用数的组成说一说这两个题的计算思路。

让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算出6-2,6-4,7-2,7-5,同桌互说思路。

5.学习写算式。

(1)老师在黑板上的写字格里示范写6+1=7和6-2=4,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所写的算式。

1.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试着独立算一算,并填空。

然后交流,评价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如有的学生有困难,可以边摆边算。

2.练习九的第5题。

3.练习九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巡视指导,最后组织交流。

1.看图写算式。

2.直接写出得数。

4+3=    2+5=    7-5=    1+6=

5+2=7-3=7-6=7-4=

3.看图列式。

△△   △△△△△

()+()=()  ()-()=()

 

1.7 7 4 3 

2.略

3.6-5=1 6-0=6 6-2=4 6-4=2 6-6=0 6-1=5 6-3=3 7-5=2

7-7=0 7-0=7 7-2=5 7-4=3 7-6=1 7-1=6 7-3=4

1.

(1)6+1=7  1+6=7  

(2)7-4=3  7-3=4

2.7 7 2 7 7 4 1 3

3.2+5=7或5+2=7  7-2=5或7-5=2

教材习题

练习九

7.0+4=4  6-3=3  2+5=7  抄写略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根据6和7的组成可直接计算6和7的加减法。

  一图两式:

  

5+1=61+5=6

第三课时

6、7的加减法练习

练习九的第8~12题及教材第45页“生活中的数学”。

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

2.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3.巩固复习图画应用题。

掌握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培养数感。

点子图,数字卡片,投影等。

一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九的第8题。

先让学生明白题意,然后动笔连,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2.练习九的第9题。

(1)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

(2)两人一组进行交流,一人拿卡片另一人算。

(3)集体交流,如有的学生用其中一个数和0组成一个大数减小数的算式,要给予鼓励。

3.练习九的第10题。

可以用比赛形式进行:

如看谁做得对,看谁能在2分钟之内算完,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最后集体交流、订正,抽出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4.练习九的第11题。

先让学生自己算,然后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

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时,所得的数也一个比一个大。

当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时,所得的数就一个比一个小。

5.练习九的第1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白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图意。

6.教材第45页的“生活中的数学”。

(1)我们学过了0~7各数,我们身边有哪些这样的数呢?

(2)同桌互说。

(3)集体交流:

①我家有5口人。

②我在一年级4班。

③我今年7岁了。

④我家住302。

⑤我们这组一共有6个人……

二思维训练

1.找朋友。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1)

       

(2)

  ()-()=()  ()-()=()()-()=()

(3)

 (4)

      ()○()=()       ()○()=()

3.有7只小兔,每只小兔要喂1个萝卜,还缺1个,现在有(   )个萝卜。

4.树上有6只鸟,飞走了(   )只后,树上还有2只。

1.2+4=6 5-3=2 7-7=0 7-6=1 7-1=6 4+3=7 6-4=2

2.略

3.7 2 7 4  2 6 3 2  5 3 7 2

4.7  5 7  7 6 5  5 7 4 6 

5.说图意略 5+1=6 6-2=4

6.略

1.4+3=7 3+2=5 2+4=6 6-3=3 7-3=4 7-1=6

2.说图意略

(1)5-3=2或5-2=3

(2)6-4=2 6-2=4

(3)7-4=3

(4)6-3=3

3.6 

4.4

第四课时

6、7的加减法的应用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6题。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的扩线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6、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

课件(或动态显示的投影),数字卡片等。

2+5=   7-4=   1+6=   6-5=   2+4=   5-2=

3+4=7-5=7-3=0+7=6-2=7-7=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  ○○○○

引导学生说出:

①有3个△,有4个○,△和○一共有多少个?

列式是3+4=7。

②△和○一共有7个,去掉3个△,还剩下几个○,列式是7-3=4。

还可以怎样说?

1.学习加法应用题。

(1)课件或投影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老师边出示边用生动的语言说:

4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先出示4只小兔子),又来了2只小兔子(再出示另外2只小兔子)。

(2)启发提问:

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很多问题,最后老师抽出“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这个问题)

(3)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意。

“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子,又来了2只小兔子,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子,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

扩线。

(在两部分小兔子下面出示扩线,在括号下面写上“?

”,认识扩线和问号,理解它们的意思)

扩线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同时用手势表示)“?

”表示什么?

(表示多少或几)“”表示什么?

(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只)

(4)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叙述题意。

(5)学写算式。

老师引导:

原来有4只小兔子,用几来表示?

4。

又来了2只小兔子,用几表示呢?

2。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子,用什么方法算?

4+2=。

说明:

像这样的题,计算出得数后要写上单位名称,所以在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并用括号括起来。

4+2=(只)。

让学生自己填空。

集体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