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9556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史期末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简答题可参考课件中的回答要点答题。

5、论述题。

要求不能答得过于简单,必须在要点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论述。

6、综合分析题。

要求读懂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三、复习指导

全面复习,以教材、课件为基本,辅以笔记。

重点考核专题四、专题五、专题九。

1、复习提纲参见“知识点汇总”,原来课件中的“知识点提示”和“知识点汇总”不一致的,以“知识点汇总”为依据。

“了解”多为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掌握”多为简答题,“理解”多为论述题,但题型之间互有交叉,应融会贯通。

例如,“理解”的知识点也可能出现在选择题、判断正误题或简答题中。

而“掌握”的知识点也可能出现在选择题或判断题中。

2、“知识点汇总”中已明确了,“多选”为多选题出题范围,“简答”为简答题出题范围,“论述”为论述题出题范围,“材料”为综合分析题出题范围。

没有明确标明的知识点不在该类题型的出题范围,但可能出现在单选题或者判断题中。

3、利用课件复习时,应特别留意课件中不带链接的红色字体,这些是要求掌握的重点和答题要点。

4、综合分析题的部分材料来自于教材中引文部分,特别是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问题,请注意阅读教材。

各专题知识点汇总

专题一导言

1.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止时间。

1840------1949

2.近现代中国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四个重要选择。

(多选)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

选择了改革开放。

专题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

3.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落后和贫困的根源。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①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②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④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4.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5.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多选)、最主要的矛盾。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6.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相互关系,(简答题、综合分析题,注意两大历史任务与中国梦的关系,参见P16-17、及其教材的结束语、以及“中国梦”的提出),注意区别两大历史任务和民主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

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

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了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

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林则徐: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

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

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

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

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

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8.了解1840-1919年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专题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9.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中心内容。

<

天朝田亩制度>

>

:

它的核心内容是<

无人不保暖"

遵循"

无出不均匀"

和"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的两个原则.

资政新篇>

政治上主张以发治国;

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

提倡设立新式学堂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迫于当时的形式,未实行

10.掌握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1.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12.了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性质和目的。

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13.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专题四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理论与实践

14.了解孙中山是中国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人。

早在十九世纪末,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

振兴中华"

的口号。

为之,他提出"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和政纲。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孙中山在理论上阐发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

1924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是“孙文学说”积四十年经验最精华之处。

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孙中山是最伟大的革命先驱。

15.掌握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

反对列强的侵略,,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

民权主义:

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以治理国家。

民生主义:

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

16.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其制定与颁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

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17.了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推翻腐朽落后的封建政权,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孙中山先生明确提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

18.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

(简答)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

专题五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宣传内容的不同。

口号: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大家熟知的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1.了解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22.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多选)。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第五,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23.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革命还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是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当作是首要的任务,强调联合一切社会阶层的力量使国家获得独立和解放;

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它的中心任务是“国家问题”(独立、解放、统一),而不是“政治问题”(政党、议会、立宪等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4.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经验总结。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革命实践中特别是工人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工人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现,它为工人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明了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的性质、条件、道路和历史进程,因而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

第二,工人阶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的物质力量。

工人阶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他们受压迫最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剥削体会最深,要求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求解放的愿望最迫切;

他们与大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团结一致的组织性、纪律性最强。

工人阶级具备了许多其他阶级所不具备的优点,易于接受马列主义。

但工人运动本身不会自发地产生马列主义。

如果没有马列主义的灌输和指导,工人阶级仍是“自在的阶级”,只能进行自发的斗争、经济的斗争,而不可能进行推翻反动统治的政治斗争,不可能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

工人阶级反抗剥削阶级的斗争,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达到预期目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也只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找到物质力量,才能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马列主义只有和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的结合,才能产生出坚强的、高瞻远瞩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政党。

在中国,这种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是中国共产党。

 

25.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26.结合20世纪初发生在世界和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论述)

(其中,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为综合分析题出题范围,教材P99-101。

20世纪初发生在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作出的一种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一再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P95)。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P9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打破了人们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三点原因,P99-100)十月革命以后,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P100)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使得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P103-104)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一新,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力量。

(P113)

专题六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27.了解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

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28.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合作的政治基础。

标志: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29.了解国共合作所领导的“大革命”的含义。

1912-191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动员程度广泛,战斗规模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加深刻

专题七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30.了解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蒋介石反动派政府背叛革命,是代表大资本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31.了解八七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把发动农民秋收起义作为最主要任务。

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伟大的功绩。

他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最主要的任务,但在反对右倾时却没及时注意到防止”左“的错误的滋长。

32.了解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代,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

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3.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34.掌握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连续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及其产生原因。

主要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共党内连续出现三次"

左"

倾错误,其原因多方面的,首先"

旧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急性病,是产生'

左'

倾错误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其次,"

党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缺乏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是产生'

倾错误的主面原因"

,再次"

共产国际的错误影响和错误领导,是产生'

倾错误的重要外部原因。

"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并不是'

倾错误的社会根源,连续出现三次"

倾错误,是因为对外国革命经验神圣化,对马、思、列、斯的论述教第化。

35.了解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内容:

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