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941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其建交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反映出中国在外交上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选B项。

答案:

B

2.[2014·

阳泉质检]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

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A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项符合题意;

“另起炉灶”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排除C项;

“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于1955年万隆会议上,排除D项。

3.[2015·

余杭联考]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

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这一政策(  )

A.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从时间及其政策内容可知道,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符合此原则的是B项所述。

故选B。

4.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将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A.表明中印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标志着中国外交步入世界舞台

C.表明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取得重大胜利

D.表明中国外交政策有了明显转变

由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表明中国外交政策有了明显的转变,故答案为D项。

A项表述错误;

中国外交步入世界舞台的标志是参加日内瓦会议,排除B项;

C项与材料无关。

D

5.[2014·

河南高三联考]“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

”其主要原因是(  )

A.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在1972年2月,时间不符,A项错误。

美国总统即将访华表明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对于恢复合法席位起到重大推动作用,B项正确。

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的说法不实,C项错误。

D项没有涉及美国,故不能体现题意。

6.2014年9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新闻公报》指出,元首们……广泛讨论了政治、经贸和文化人文领域多边合作……研究了国际和地区安全重大问题,强调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及其前体、跨国有组织犯罪、网络安全威胁依然是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

元首们愿继续密切协作应对上述挑战和威胁……下列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较为广泛的区域合作

B.属于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C.成员国结盟应对“三股势力”

D.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本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

由“广泛讨论了政治、经贸和文化人文领域多边合作”可知A项说法正确;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的区域合作组织,B项说法正确;

上海合作组织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这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但其属于结伴而不是结盟的区域组织,C错误,D项说法正确。

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C

二、提能题组(本题组分为两部分,7~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13、14题为材料分析题,每题26分;

总合计76分)

7.[2014·

湖南望城联考]周恩来多次指出:

“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这说明(  )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中苏国家利益的差异

从周恩来说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跟苏联在战略上联合,在战术上独立,这说明我们并不是完全倒向苏联,而是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故答案选择C。

8.[2015·

吉林辽源五中模拟]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

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

“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这一认识是基于周恩来(  )

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

B.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促成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参加的国际会议有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9.[2015·

铜仁模拟]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

”该外交成就是(  )

A.1949年中苏建交

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1979年中美建交

“打破封锁”、“在国际大家庭中”这些信息表明该外交成就是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的席位,C项符合题意。

10.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

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

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

“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当时毛泽东主张改善中美关系意在(  )

①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 ②缓和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③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④打破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外交的僵局

A.①②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材料中的“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表明中国愿意改善中美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为了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其次是为了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外交的僵局,再次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据此分析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

11.[2015·

武胜月考]阅读“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

(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

由表格可知,1980年中国对美贸易额巨增。

结合史实可知这是1979年中国建交促进的结果。

故选C。

12.[2014·

宝鸡调研]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任务区,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担负着控制太子港动乱、打击非法武装等多种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在2010年海地“1·

12”大地震后,为恢复海地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帮助落后国家维护稳定发展经济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结伴而不结盟外交

题干强调的“在联合国……”等内容能看出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项不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C项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虽然说法正确但与题干强调的特点不符。

D项“不结盟”也不符合题干强调的意思。

A

13.(26分)[2014·

广东湛江调研]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

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

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

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8分)

(2)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

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

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

(10分)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1)问,材料中1960年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到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反映出了中美由对抗到关系正常化。

“原因”可从中国、美国、世界形势等三方面分析。

(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探索”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公正”“政治探索”等关键词分析;

“说明”把握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资本主义采用计划手段发展经济的措施即可。

(1)变化:

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

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出现);

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或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2)痛苦:

八国联军侵华(或门户开放);

效仿:

建立中华民国(或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合作:

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或共同反法西斯)。

对抗:

抗美援朝(或朝鲜战争)。

(3)探索: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转化: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利用了市场调节,西方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罗斯福新政)实行政府干预。

14.(26分)[2015·

华中师大附中模拟]回顾6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特别是“冷战”后的中美关系,虽然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时期,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

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

尼克松在祝酒辞中说:

“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

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

……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2009年奥巴马在亚洲之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关键性的议题上,无论是气候变化、经济复苏,还是核不扩散,很难看到没有相互合作,我们或中国能够成功地实现各自的目标。

”……奥巴马还表示,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将为国际社会注入力量”。

——《中美在广阔的全球视野中同舟共济》

材料四 近日访问美国的日本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前原诚司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会谈中再次确认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

——2012年9月13日 日本《新华侨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结合二战后世界形势分析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6分)

(2)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分歧”和“鸿沟”主要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越过“鸿沟”进行会谈的共同目的。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态度,并结合当今世界形势说明其原因。

(4)材料四中美国为什么“再次确认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展望。

(1)问,根据材料一“拒绝承认”“实施军事包围”等回答对华政策;

从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冷战”“两极格局的对峙”等分析原因。

(2)问,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巨大分歧”应理解为“两国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共同原因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共同对付苏联”。

第(3)问,从“相互合作”“不寻求遏制中国”等回答第一小问;

根据时间可知当前世界形势是经济的全球化和多极化。

第(4)问,第一小问可以看出美国企图利用日本遏制中国;

合作、互惠应该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但也不排除两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1)政策:

敌视新中国。

美国开始与苏联冷战,世界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

(2)指: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共同目的:

应对苏联的威胁。

(3)态度:

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

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舞台发挥重大作用;

美国陷入经济危机,需要中国支持。

(4)原因:

利用日本制约中国,更好地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展望:

友好、合作是主流,矛盾、对抗不可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