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9100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

《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蚌埠十大福星拟表彰Word文件下载.docx

谢学珍老人注重身体的锻炼,散步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天清晨傍晚都会在附近转上一转,此外老人还喜欢种花,前些年有条件时,老人都会种上许多花卉,闲暇之时总是喜欢侍弄花草,乐此不疲。

在性格上,老人还讲究遇事不怒,心平气和。

在记忆中,她很少数落家人,更别说与人争吵。

在儿女们看来,老人长寿与其恬淡的心态有关。

老人一生善良、勤劳、严于律己,一生朴实节俭,平凡而乐于助人,待人宽厚淳朴,为人正直清白,对待邻里,总是和睦相处,宽宏大量,不求回报。

谢学珍老人含辛茹苦为她的7个儿女任劳任怨,操劳一生,是家里的大功臣。

吃了一辈子苦的老人心胸豁达开朗,知足常乐,一辈子没和别人红过脸,吵过架。

心宽体健,讲究吃亏就是福气,厚德戴福,所以赢得邻里的尊敬与热爱。

 

2.陈玉凤主要事迹

陈玉凤,女,汉族,出生于1937年6月,蚌山区中平社区居民。

她热爱生活,关心、尊敬年长老年人,爱护幼童,维护和谐,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她严于律己,遵守社会法则,从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从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遇见可疑的传销组织,她都会立即向公安局举报。

作为馨韵豫剧社中老年豫剧队的队员兼带教老师,有时为处理协调日常事务连饭也顾不上按时吃。

在豫剧社里她不仅是一位老师,严格要求学员唱法唱腔。

在生活中更像一位母亲,关心学员。

每当学员家中有什么困难,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多次参加了重阳节慰问演出,接受校园邀请无偿演出等活动,她所在豫剧队多次获得了市级比赛的大奖,在蚌埠市举办的戏剧社竞赛擂台上取得了全市第二名。

在2002年老年夕阳红演出比赛荣获省级二等奖,还多次登上淮河晨刊,家喻户晓。

豫剧社还有一个优良传统,连续多年组织爱心募捐,组织公演,将募集来的钱捐助山区贫困儿童。

他这个社团不仅仅是向社会募集善款,有时还会组织社员向社区居民组织募捐家里不用的书籍,将这些书籍进行整理一并送去给山区的孩子们。

2018年6月1日儿童节陈老师自己花钱为孩子们购买了拼图,模型,布娃娃等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准备在志愿活动之后送给孩子们。

就只为庆祝孩子们的节日。

陈玉凤看上去可不像一个81岁的老人,更像个长不大的顽童,她充满活力,是一个热爱生活,关心家人和邻里的年长老年人,也是一个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的热心人。

2000年还被蚌山区青年街道中平社区评选为“五好家庭”。

是社区家庭学习的好榜样,起到了建设平安家庭带头作用。

陈玉凤居住在胜利中路103号,是中平社区辖区里的常住居民,为了使小区的人们生活的更舒心、快乐,她积极组织社区中老人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有新的学员,学习唱法不准,她都耐心得一遍一遍讲解和练唱,每天早上组织他们跳舞、唱豫剧,锻炼身体,在她的组织带领下,小区在2013年社区活动文艺表演取得三等奖。

邻里有了困难,她总是热心帮助解决,所以社区的邻里也愿意和她交心、谈事。

她还积极与物业公司协调、筹建小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而忙碌。

她们一家三代人,已居住一起七年多,大家住在一起,相互照应。

孩子们工作忙,老人总是帮着带孩子、做家务,同时她还经常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孩子们很尊重老人,老人身体捎不舒服,他们就跑前跑后、买药、端水,守护在老人身旁。

在与公婆一起住的日子里,一家人几年来从来没有红过脸,发生过一次争吵,有事一块商量,一家人相处的十分和谐美满,常常被亲戚、邻居夸赞,都亲切的称其为陈老师。

现在陈老师的孩子们也长大了,各个都很出色,这也是陈老师教育得当的功劳,孩子们都很孝顺,很喜欢陈玉凤老人,每到节假日孩子们都会回来看望陈玉凤老人。

陈老师也会准备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来迎接自己的孩子们。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相处,真是羡煞旁人。

陈老师也可谓是成功老人的典范。

生活丰富多彩,家庭幸福和谐。

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着人生价值,尽自己的所能为社区,为社会,为家人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3.王心平主要事迹

王心平,女,81岁,禹会区张公山社区居民。

王心平老人和蔼可亲、勤劳善良。

几十年来,她和谐持家,与邻里相处和睦,互帮互助,经常协助社区组织各种活动,与社区老年人一起娱乐和晨练;

协助社区带领居民开展技能培训,她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幸福的真谛,受到邻里的一致好评。

  

养生有道,家庭幸福,王心平老人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虽然已过鲐背之年,但是她耳聪目明,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王心平老人有医保,虽然看病不发愁,但老人家说为国家和自己减轻负担,还是应该保证身体健康,每天坚持锻炼。

为此王心平老人自有她独特的养生之道,首先老人长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睡眠七至八小时。

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膳食较清淡,定时定量。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心态。

也是王心平老人长寿健康的秘决之一。

多年来,她与老伴相敬如宾、互相提携,对待三个女儿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能以宽容、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

她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

王星平老人的子女也对她非常孝顺,虽然老人家已退休,有退休工资保障,生活无忧,但是三个女儿们还是按时给他们生活费,逢年过节的都去探望。

她的子女都说虽然父母有工资但是那是父母自己的,我们子女应该尽我们自己的孝,让老人家老有所养。

以诚待人,邻里和睦,王心平老人在这里生活几十年期间,与街坊邻里一直相处的非常和睦,谁家有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助、以诚待人,对待老人小孩如同自己的亲人一样亲,平时女儿带了什么好吃的一定拿出来和邻居家的小孩分享,谁家的衣服晒的掉在地上她都会捡起来再挂上,平时把家里及周边打扫的干干净净,周围邻居都说王老好,她的这些作为感染了周围的居民,大家都尊敬她,都互相帮助,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

兴趣广泛,老有所乐王心平老人虽然年世已高,但兴趣广泛,喜爱读书看报、晨练等等许多的文化娱乐活动。

为了跳晨操,她特意购买了音响设备,只要有人需要她随时都借给别人,所以许多老人一有时间就到她家“聚会”,讨论个人的兴趣爱好。

为提高大家晨练的兴趣,老人家还组织大家进行晨练比赛,比赛赢了以后就可以优先使用音响。

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王心平老人原是二村居委会的退休老主任,因年轻的时候在棉纺织厂工作,心灵手巧,打的一手好编织,为此老人从不吝啬的经常在小区广场指点一些无业和失业的妇女如何编织毛衣,每当遇到新手学织毛衣,王老都会耐心细致的指点新手入门,王老还时不时的给大家讲点笑话什么的调节气氛,整个现场沉浸在欢笑声中,从而使二村广场的这一场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些住在附近小区的居民碰到编织方面的问题,她们都会邀请王老前去指点一二,王老都乐呵呵的去指点他们。

老人家说自己老了,还能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别人,非常开心。

王心平老人现在已经退休了,但她还依然用真诚和爱心浇筑、支持着二村社区工作,为打造张公山社区长丰联工委平安和谐社区尽一个共产党员的绵薄之力。

4.王运清主要事迹

王运清,女,1933年12月12日出生在寿县,小学文化。

现住禹会区张公山八村。

她自幼上过学,小学毕业后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协助土改工作组走村串户进行党的土改政策宣传、并带领妇女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土改政策,组织文艺宣传队,让党的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六四年以后,农村成立了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该同志任大队妇女主任,协助生产大队开展农村工作。

七零年以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又带领广大妇女走村串户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并落实节育措施,有效控制人口高增长率,使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有效开展。

七八年农村推行土地承包制,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转制为乡镇村。

和天下大多数父母一样,对孩子他总是无怨无悔地爱着。

但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良好的教育。

教会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和乐观生活的能力,并引导她的孩子们养成勤俭节约、严谨做事的良好习惯。

该同志紧跟党的步伐,响应党的号召,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到部队,支持国防建设。

现本人已步入老年。

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参加体力劳动,跟随儿子常住在一起,虽不能参加社会活动,但仍经常通过电视、广播等宣传途径了解党的政策,关心国家大事,把党和国家大事放在心间,经常教育子女拥护共产党,支持习主席施政。

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

老人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作息守时,有序有规,坚持锻炼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年的锻炼中,她收获了健康,得到了快乐,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展现了当代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精神面貌。

在生活中,她十分注重身体的保健和锻炼,多年来一直订阅有关时事、新闻、保健等报刊杂志,每天读书看报,了解国际、国家大事,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她为人和蔼,邻里团结,平时注重节俭。

她喜欢种花,在她的房前屋后,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闲暇之时,总爱侍弄花草,乐此不疲,悠然自得;

她注重身体的锻炼,散步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

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她都会在晨曦和夕阳的映照下在庭院中散散步,观观花,和邻居聊聊天,自然而为,自得其乐。

5.贾兆英主要事迹

贾兆英,女,80岁,经开区蓝天城居民。

她1958年参加工作,曾任蚌埠市百文公司工会主席,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1994年退休后,积极投入社会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多次荣获社区“楼道好人”“优秀志愿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身心健康邻里相处和睦

虽已八十高龄,但她不服老,认为中年人能做的自己也要做,并且要跟上他们的步伐。

她每天早上迎着初升的太阳,到小区广场和朋友们一起锻炼——六字诀、八段锦,样样拿手,近来又参加了柔力球运动。

晚饭后,围着小区走五圈,保证每天走7000——8000步,有规律的生活和锻炼让她身体非常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她经常笑称自己是“80后”。

在碧水蓝天社区,朋友们都亲切的喊她贾大姐,年轻人称她为贾阿姨,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

每当有居民朋友遇到困难,她都会及时送去温暖和关怀。

社区居民蒋化春大病住院,手术期间,她经常去医院看望,增加他必胜的信心。

在大家的关心和鼓励下,蒋化春战胜了病魔,现已基本痊愈,出院在家休养。

雨后一天,小区老党员施福湘出来晨练,由于路滑,她滑倒了,半天没能起身,正巧贾兆英路过,她赶紧叫来几个晨练的朋友把她扶起来,发现伤势严重,她迅速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救,并及时通知了伤者家属。

在家属到医院之前,她忙前忙后,等到一切安顿好后,她才离开。

医生以为她是病人的家属,得知只是邻居以后,医生感动的说:

“有你这样的邻居和朋友真好!

”。

二、积极向上热心公益事业

贾兆英同志热心公益活动,志愿成为社区志愿者,积极参加社区内各项活动,不计报酬,不计得失,无怨无悔的付出。

每年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和元宵节,社区都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家走出家门,增进邻里关系,贾兆英每次都积极报名。

她参加了社区的包粽子比赛和包元宵活动。

包好的粽子她主动拿回家煮熟,大锅、小锅、高压锅、电饭锅齐上阵,然后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把热乎乎的粽子送到辖区困难户和孤寡老人手中,她感到特别心满意足,特别自豪。

每年清明节等节日,社区开展倡导文明祭祀活动,每天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在各路口值守,向市民宣传文明祭祀,她主动报名参加,和社区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坚守。

有几天感冒发烧仍然站在岗位上,社区工作人员和其他党员志愿者一再让她回去休息,她总是笑着说没事我能顶住,她的行动感动了大家,也激励了大家。

蚌埠市三年创城,全市人民总动员,当然也离不开社区志愿者的奉献。

贾兆英同志总是主动配合社区的工作,她主动请缨,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能干啥?

请安排”。

最关键的三天国检中,虽然她八十高龄,也没有退缩,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坚守在社区统筹安排的岗位上,认认真真,无怨无悔。

辛苦付出终有回报,全市人民齐心聚力,众志成城,蚌埠市创造了首创首成的佳绩,碧水蓝天社区也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贾兆英高兴的说“我是全国文明城市一份子,我居住在文明社区里,我自己也发光发热了,太自豪了!

三、提升自我幸福感倍增

贾兆英同志很好的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她不止是一个人献爱心,还带动了一家人和一帮人进步。

多年来她用朴实的爱心支撑着这个自己平凡的家庭。

她总是说:

人要有爱心,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对子女的教育是:

好好工作,积极向上。

有一次社区举办节日文艺汇演,正赶上她老伴刚去世十几天,大家都让她在家休息处理家事,但是她拒绝了,她说“我是一名志愿者,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舍小家为大家”,一直在现场忙前忙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她的爱心感染了身边的一批人,她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也积极加入到奉献爱心的队伍中来。

每当社区有活动或者有人需要帮助时,她就带着家人,呼朋唤友,儿子帮忙摄影,孙女主动打扫楼道,左邻右舍和一些身体健康的老年朋友都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区内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她不仅仅是关心邻里朋友,她的爱心也扩散到周围。

去年夏天特别热,她看到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就主动买来冰棒,西瓜和毛巾送给大家解暑降温,物业的人员也亲切的称她“贾大姐”。

2017年冬天,一场多年不遇的雪灾突袭蚌埠市,到处大雪压断树枝,封堵了路面,为了尽早方便居民出行,社区和物业迅速行动起来,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清理路面和树上积雪,同时发动志愿者们“各人自扫门前雪”。

因年事已高,社区不允许贾兆英出门帮助扫雪,但是她在家也没闲着,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宣传扫雪行动和发动身边的人加入除雪大军,还给大家送去了热牛奶,送去了暖心的慰问。

她说:

我们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要有感恩的心,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我会继续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把崇高的理想化为扎扎实实的工作,不为名不为利,为了我们的小区,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发挥正能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6.苗秀玲主要事迹

苗秀玲,女,84岁,怀远县荆山镇居民。

2018年6月的某一天,苗秀玲老人看着刚刚搬进的新房,激动地说:

“没想到,到了这把年纪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还能生活得这么好”。

想到从几岁与家人失散,到如今子孙满堂,丰衣足食、生活幸福,老人不禁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坎坷的经历、伤心的住事一幕幕重新出现在眼前。

上世纪30年代,一对年经的夫妇带着几个孩子逃荒要饭来到了怀远这个小城,一不小心,最小的女儿走散了,消失在茫茫逃荒人群之中。

这个小女孩就是如今84岁的苗秀玲老人。

据老人回忆,她依稀模糊的记得,自己的老家应该是河南省,当年她只有5、6岁,在与父母哥哥姐姐走散后,被一苗姓人家收留,之后就在苗家做了童养媳,也跟着姓了苗。

后来,苗家人相继去世,她与一位乡村教师相识,便嫁给了这位乡村教师。

丈夫兄弟6人,排行老四,其余5兄弟全因饥饿失去了生命,只有二哥去世后撇下了4个儿女。

苗秀玲老人除了照顾丈夫和自己的子女,同时承担了丈夫胞兄留下的4个孩子的养育、读书和生活起居。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和相继成家,苗秀玲老人把丈夫和自己几个孩子的户口从农村迁到县城,随即丈夫也从农村调入县城工作。

回城后,在一块无人大塘边,她硬凭自己单薄的身体,一推车一推车碎石渣土垫起了塘角一片地方,简单找人盖了两间茅草房,用木棍围了个院墙,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家。

就这样,虽然生活依然贫苦,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家庭十分和谐幸福。

1992年春天,丈夫因病去世,给苗秀玲老人又一次沉重打击,家里像塌了半边天一样,使老人感到了无助和无忘。

家庭的重担再一次落在了她的一个人身上。

年轻的苗秀玲老人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她为了让孩子们不挨饿、不受苦,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打零工改善生活条件。

她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人要正直,做人要善良。

如今,随着孩子们都有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们共同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老人终于不再辛苦劳累了。

除了孩子们每天来看望老人,逢年过节全家十几口欢聚一堂,每天都十分开心。

看着儿女们每天围在自己身边嘘寒问暖,一家人其乐融融,老人十分满足,尽享受着天伦之乐,生活过得十分惬意。

苗秀玲老人是个热心肠的人,经常帮助街坊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邻居张女士夫妻工作比较忙,有时很晚才回到家,每当孩子放学回来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苗秀玲老人就把孩子叫到自己家里,让孩子在家里写作业,饭好了就和孩子一起吃。

老人常说,以前的苦日子自己是尝遍了,现在条件也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了,不能再让孩子受苦了。

孩子回来在自己家里,有人陪着,孩子就不会感到寂寞了,父母回来也会放心的。

张女士夫妇很受感动,逢人便说“我们夫妻上班忙,有时回来很晚,多亏了苗阿姨照顾,孩子在苗阿姨家里我们放心”。

没事的时候,张女士一家经常来看望苗秀玲老人,两家人像一家人一样亲。

2014年10月,住了几十年了老房子因棚户区改造拆迁。

大女儿把老人被接到了自己家里,精心照料。

一晃三年过去了,拆迁的老家还原了,经过小儿子紧张忙碌的装修,终于老人回到了离别三年的老地方。

老人看着装修好的新房子,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苗秀玲老人每天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生活很有规律,除腿稍微有点不方便外,身体状况十分好。

每当和小区的邻居拉家常,听到别人说自己子女孝顺、乐享清福、令人羡慕的时候,老人都情不自禁地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7.杨立群主要事迹

杨立群,男,103周岁,怀远县荆山镇文昌社区居民。

现在他身体硬朗,家庭和睦,儿女孝顺,虽然并非富裕之家,但一家老老少少关系十分融洽。

杨立群老人慈眉善目,他遵守法律法规,热爱劳动,勤俭朴实,他作为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积极向上,思想上始终保持先进性。

老人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但始终拥护党的领导。

他桃李满天下,兢兢业业,教育出无数优秀的学生。

老人在教育学生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大家都说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

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

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

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杨立群老人在工作时总是喜欢赞美学生、任劳任怨,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展示的淋漓尽致。

老人年轻时为人热情大方,与邻里和睦相处,乐于助人,看到谁家有困难总是主动去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他总是积极地帮忙。

群众威望高,邻居谁家有家庭纠纷,他都主动帮助调解,街坊邻居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有次两家邻里因为垃圾桶的问题争吵了起来,吵得不可开交。

两家邻居都不愿意垃圾桶放在自家门口。

杨立群老人知道后,分别和两家人谈谈了解情况,劝说垃圾分类对环境的重要性和垃圾桶的作用,后来在他的劝说下,两家邻居又成了好朋友。

老人的一生肩负着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为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但从不叫苦喊累,每天都是踏踏实实的劳作,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幸福的生活。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先想着留给妻子和孩子,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但不能亏待家人。

如今老人已103周岁,依然身体健康,精神十足,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十分关心社区里各方面的事务。

经常通过电视节目和广播了解当前社会百态,思想上始终保持先进性。

心态乐观健康,是社区里少有的良师益友,谁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还是想到去找老人商量商量。

老人言传身教,教育子孙们要做诚信守法的好公民,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模范榜样。

现在杨立群老人老了,但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区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组织志愿队,帮助社区里年老体弱、行动不变、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帮助他们干些家务活。

一到下雪的天气,就会号召大家把路上积雪清扫干净,防止滑倒行人。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以前老人总是积极带头参与社区里的各项公益事业,虽然现在身体不如从前,不能再去干些体力活,但在精神上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用小事诠释了如何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好公民。

曲折的人生道路中,老人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现在,老人以乐观的态度、豁达的思想胸襟、奉献社会的道德情操,为邻里做出榜样来,为晚辈们做出表率,成为大家敬重的楷模和值得效仿的长者。

8.王钞氏主要事迹

王钞氏,女,1901年3月出生,现年117岁,怀远县徐圩乡钞湖村王庄人,六世同堂,老人现在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病,只是耳朵有点聋,眼睛有点花,没有抽烟喝酒不良习惯,老人满脸皱纹,饱经风霜,尝尽人间酸甜苦辣。

不健全的封建制度给老人足骨变成严重的畸形。

老人一生共生育5个子女,由于新中国刚刚解放,人口多,底子薄,为了还清苏联的债,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王钞氏的子女在60年以前就饿死了2个,只存活了3个,老伴、女儿于十年前去世。

现在老人和两个儿子六世同堂60多口子其乐融融一起生活。

老伴是一名赤脚医生,经常走村串巷给人看病,没有时间照顾家里,家里的一切事情全部落在王钞氏身上,老人不仅要照顾子女们的衣食住行,还要下地干农活,挣工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白天下田劳作,夜晚等孩子入睡还要纺棉做针线,老人一生拉过犁、挖过河、绣过花,日子虽然辛苦,但是勉强过的去,子女们都上过学。

分队以后,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王钞氏老人带领几个孩子下田种地,回家做饭、养猪。

大儿子王在秀高中毕业,是一名人民教师,门里出身,不会也会三分。

正因为父亲从医,儿子也或多或少懂点医学知识,他两个儿子也都先后做过赤脚医生,就过死、扶过伤。

现在都已退休,安度晚年。

老人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走到社会主义社会,经历了很多苦难。

吃过树叶、草根,穿过草鞋、蔴窝,生成的苦命,老人不爱吃大鱼大肉,爱吃一些清淡的饭菜,稀饭、鸡蛋是老人的最爱。

现在生活好了,日子富了,老人赶上了政府的好政策,每月有80元养老金和百岁老人补贴600元,老人在小儿子儿媳的精心照顾下,身体很好没有什么病,是个老寿星,是家中的一宝,曾先后接受过多家媒体采访,安徽公共频道曾报道过老人的事迹和长寿秘诀。

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岁月轮回,社会制度的变换,折射出旧中国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反映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关爱老人等惠民政策。

王钞氏的子孙们把赡养老人看作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9.陆加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