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9074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9章章节文档格式.docx

7、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8、数字信号具有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9、知识结构:

简单电话的构成:

话筒、听筒

原理:

声信号-------变化的电流------声信号

电话电话间的转接:

电话交换机

信号分类: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疑难点睛]

()例题1.关于听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听筒是把携带信息的电流变成声音B、听筒里有永久磁体和膜片C、听筒是利用电流磁效应来工作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疑听筒是利用电流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携带信息的电流通过永久磁体产生变化的磁力,吸引着膜片忽松忽紧地发生振动从而转变成声音信号。

答D

点睛注意话筒和听筒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不同。

话筒里有膜片和碳精盒,它是通过膜片的振动压迫碳精盒中的碳粒发生松紧的变化,从而改变电阻,将声音信号转变成变化的电信号。

()例题2.下列关于模拟信号和模拟通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产生的B、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变化的电流转换成声音时产生的C、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过程中肯定没有模拟信号D、模拟信号与声音的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所以现代通信多采用模拟信号

解疑:

在四个选项中,B应该是听筒的工作过程;

现在在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全部使用数字技术,只有在交换机和各家庭之间的一两千米距离上,还使用模拟信号;

现代通信的主力军是数字通信,因为数字信号有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很多的优点。

答:

本题选择A

点睛:

使用模拟信号时电流的变化与声音的变化情况完全一样,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在电流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生丢失、波形变形等情况,使得信息失真,不完整,严重时信息传播中断。

( )例题3.下列关于数字信号和数字通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不同数字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B、数字信号是电报信号C、先进的电视机可实现数字通信D、数字信号可以很方便的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

数字信号的概念是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

电报信号是由长短不同的电流信号表示信息的,所以属于数字信号;

市场上所谓的“数字电视机”只是在机器内应用了一些数字电路,不能直接实现数字通信。

本题选择D

要想真正实现数字通信,除了需要是数字电视机外,还必须由电台向用户传送数字信号节目。

( )例题4.通信系统一般由通信网络和通信终端组成。

针对通信系统的网络和终端,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话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B、电话机是通信系统的终端部分

C、电话交换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D、电话线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

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网络包括电话交换机和电话线,而通信终端则包括电话机及多媒体电脑等,说电话机属于网络部分是错误的。

整个通信系统的网络控制中心是电话交换机,通信终端是每个用户,电话线连接这两部分,属于网络部分。

[考题前沿]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76年诺贝尔发明了电话

B、不同种类的听筒都能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

C、打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不一定是因为对方的话机正在使用

D、模拟信号具有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剖析:

电话机的是美国人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

听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铁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打长途时出现“占线”现象也可能是因为两地的电话交换机之间接口不够用了;

数字信号具有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C

拓展:

有关电话的知识以前没有考查要求,现在新的课标也没有要求,所以只要对它的简单构造和工作原理加以了解就可以了。

[探究延伸]

1、小明在阅读课文时看到这样一句话:

电话机的听筒中有一块永磁体。

他想知道家中的电话机的听筒中是否真有一块永磁体,可电话机的听筒用塑料外壳密封得很好,小明怕弄坏而不想打开外壳。

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在不打开听筒外壳的情况下,判断听筒中是否真有一块永磁体,把实验方法写在下面。

透析:

抓住问题的关键:

永磁体,再从磁体的性质方面寻找解决的办法。

提示:

利用磁体的磁性判定

预测:

将这部分知识与前面的知识结合起来考查,有较大的难度,一般不会出现在中考题目中。

[随堂闯关](10分钟)

基础题:

()1、最简单的电话的组成部分是:

A话筒B听筒C话筒和听筒D电话交换机

()2、在上海的小明家里刚刚装上电话,他想给北京的姑姑打个电话问候,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

A、有人正在给小明打电话B、小明的姑姑正在用电话

C、上海和北京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 )3、现代通信采用数字通信的原因不是下列哪一个:

A、模拟信号传输不方便B、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信息C、模拟信号容易失真D、模拟信号保密性差

(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话机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B、电话机通话的过程中,既有模拟信号,又有数字信号的传输

C、电话机既是信号源,又是接收器

D、电话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控制中心

5、现在,除特殊需要的极少数电话还要通过专线连接外,一般电话之间都是通过来转接的。

6、现在电话已经全部采用进行传输和处理,只是交换机和你家之间的一两千米距离上,还在使用。

7、目前市场是上出现的“数字电视机”,只是在机器内应用了一些.只有电视台数字信号传输的电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

8、在话筒将声音转化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使用这种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

9、老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

声音的振动使话筒中的膜片,膜片使碳粒,碳粒的电阻,电路中的忽弱忽强,从而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10、人在北京的小王给上海的朋友打电话,信号的传递过程是:

声音从小王的电话上通过电话线传到市的交换机上,又从市的交换机上通过电话线传到市的交换机上,又从市的交换机上传到上海朋友家的电话上。

能力题:

( )1、如果简单地将两部分电话用电话线直接连接起来进行通话,那么6部电话中的任意2部电话要能互相通话需要连接电话线应该是:

A、3根B、6根C、15根D、无法确定

( )2、上题中如果使用电话交换机,那么6部电话只需要连接电话线的是:

A、3根B、6根C、9根D、无法确定

创新题:

1、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减少使用模拟信号手机,最终以数字信号手机取而代之,请简述实施这项措施的原因。

二、电磁波的海洋

[案例引入]

小江和爸爸在家看着足球赛,妈妈在用微波炉热菜。

小江发现微波炉运行和结束时,都能看到电视画面出现剧烈的晃动。

小江是个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他问爸爸:

“爸爸,电视是不是受到微波炉的影响了?

”爸爸说:

“是啊,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江摇了摇头。

爸爸告诉他,微波炉的运行和停止的时候,电流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在空中就有电磁波产生,电视接收了产生的电磁波,电视的正常信号就被影响了,出现雪花或者画面震动等现象。

小江又问:

“原来电流变化了,就会产生电磁波,那电磁波是靠什么传播的?

”爸爸告诉他,电磁波可以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考察月球的宇航员不能直接通话,就是利用电磁波相互联系的,当然,电磁波也可以在其它介质中传播。

从爸爸那里,小江知道了光就属于电磁波,微波炉就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加热的,我们使用的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梳理重点]

1、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

105㎞/s。

4、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按波长分为:

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5、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为c=λf

6、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都需要天线。

7、知识结构: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的分类

电磁波的应用

[疑难点睛]

()例题1.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就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不同频率、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它们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总是3×

108km/s

电磁波的产生条件是电流的迅速变化;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c=3×

108m/s.

本题选择C

根据c=λ·

f可知,在同种介质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只是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频率不同。

( )例题2.下列用电器的信息不是利用电磁波传送的是:

A、收音机B、电视机C、影碟机D、寻呼机

在上述的四种电器工具中只有影碟机是通过导线进行传播信息的

属于电磁波传播的电器还有小灵通、家用无绳电话、手机等。

()例题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是电磁波中的很小一部分B、通常用于广播、电视的无线电波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C、电磁波的接收需要天线,发射不需要天线

D、微波炉中不能使用金属容器

用于广播、电视的无线电波,它们的频率约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波长较长;

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都需要天线;

微波炉中使用金属容器,电磁波遇到金属容器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会损坏微波炉。

例题4.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之间成反比,电视机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是100MHz,则它的波长是m。

电磁波的波速为c,波长为λ和频率为f时,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c=λ·

f,所以λ=c/f,题目中已知常数c为3×

108m/s,频率f=100MHz=108Hz,所以λ=3×

108m/s÷

108Hz=3m

它的波长是3m

学过公式c=λ·

f,就应该对其中的三个物理量非常熟练的理解熟知,知道其中的两个已知量,会通过公式原形或变形式求出第三个。

1、(2003·

安徽市)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9.1-1)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μs(1μs=1×

10-6s).以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

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m。

利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式:

S=V·

t,就可以求出飞机与雷达站的距离:

3.0×

108m/s×

52.4×

10-6s÷

2=7860m。

7860

这种物理与科技相联系的题目非常符合新的课标要求,应该注意。

1、飞机失事后为了分析事故的原因,必须立即寻找黑匣子,而黑匣子在30天内能以37.5kHz的频率自动发出信号,人们就利用探测仪查找着黑匣子发出的电磁波信号来确定黑匣子的位置。

那么,你能知道黑匣子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吗?

知道电磁波的频率,利用公式λ=c/f,代入数值就可以求得波长。

f,已知c=3.0×

108m/s,f=37.5kHz=3.75×

104Hz,所以λ=3.0×

3.75×

104Hz=8×

103m

公式c=λ·

f,是电磁波部分十分重要的公式,在中考中可以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出现。

[随堂闯关](10分钟)

1、导线中电流的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2、某两个电磁波的频率之比为2:

3,则他们的波长之比为。

3、奥斯特的实验表明能生,法拉第的实验表明能生,这一切都预示着和之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的存在,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的存在。

4、,已被认为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

5、在短波、中波和长波这三种电磁波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短波B、中波C、长波D、一样快6、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应用的是()

A、飞机上的飞行员和指挥部对话B、微波炉加热食品

C、蓝牙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D、用B超检查身体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线电波是电磁波B、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C、微波炉应用了电磁波D、X光透视利用了电磁波

8、下面关于雷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B、雷达既发射电磁波又接收电磁波C、雷达用的是微波,波长较短D、雷达不能发现隐形飞机是因为隐形飞机反射无线电波的本领很强

能力题:

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采用20.009MHz和19.995MHz的频率发送无线电信号,则这两列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各是()A、14.99m和15.01mB、1499m和1501m

C、1.499m和1.501mD、0.1499m和0.1501m

创新题:

1、某雷达装置发射信号的波长为6.8×

10-3m,用这架雷达搜索敌机目标,回收信号的时间为3.2×

10-4s,可知敌机距雷达km。

2、小红在家收听收音机,经常听到“咔咔”的杂音,影响她收听广播,她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

她发现:

冰箱启动、停机工作时会听到杂音;

开闭电视时会听到杂音;

开闭电灯时也会听到杂音。

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案例导入]也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吧:

在听收音机的时候,要将天线抽出来,选听各个广播电台的节目的时候,要调节一个旋钮来选择不同的电台,上面的指针指示着不同的数值。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收音机是怎样接收到所要收听的电台节目的?

听一下小江学过物理后给我们的解释吧。

[梳理重点]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

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调制器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发射。

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

收音机的天线收到电磁波,调谐器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电子电路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来,通过扬声器转换成声音。

3、电视图像信号的发射:

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天线发射。

4、电视图像信号的接收:

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高频信号接收下来,电子电路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

5、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在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6、基地台的作用:

在移动电话用户通话时,将用户的通话转接到电话交换机上。

信号的发射

广播信号的接收

广播、电信号的发射

视和移动电视信号的接收

通信信号的发射

移动通信信号的接收

[疑难点睛]

()1、收音机能从各种各样的电磁波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的是:

A、天线B、调制器C、调谐器D、载波发生器

调制器的作用是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完成“调制”过程,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到各个频段的电磁波后由调谐器将所需要频段的电磁波挑选出来。

选C

因为只差一个字,往往同学们容易记成调制器。

2、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的方法是:

把图像通过转化成变化的电流,利用发射出去;

电视机中要用把这种振荡电流还原成图像。

图像信号的传播是先靠摄像机将图像信号变成电流信号,利用天线发射,电视机的显像管将图像电流还原为图像。

摄像机,天线,显像管

图像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与声音的发射和接收过程是不相同的。

()1、某同学自制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实验表明,这台收音机无论怎么调整只能听到一片嘈杂声,那么这台收音机缺少的是:

A、天线B、检波器C、调制器D、调谐器

天线接收到各个频段的电磁波后由调谐器将所需要频段的电磁波挑选出来,而这名同学制作的收音机怎么调整都不能挑选出某个频段的电磁波,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调谐器。

D

收音机各部分的作用一定要分清。

()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下面哪部分来完成:

A、话筒B、收音机C、广播电台D、天线

广播电台通过话筒把声信号变成电流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我们通过收音机的天线接收信号。

有关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在中考命题中不会出过于复杂的题目,可以象本题这样考查基础知识。

[探究延伸]

1、当打开或关闭电灯时,在附近的收音机中听到“咔咔嚓嚓”的杂音,这些杂音是电路通断时发出的被收音机接收而产生的。

由此可见,电磁波的传播也是能量的过程。

收音机之所以发出杂音,是因为打开或关闭电灯时电流发生了变化在周围产生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了,干扰了正常信号的接收。

电磁波,传递

有关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有一定要求,所以应该了解最基础的相关知识。

()2、下面是无线电广播接收过程的几个步骤,其合理顺序是:

(1)调谐选择所需要接收的电磁波;

(2)接收无线电波;

(3)检波获得声音信号电流;

(4)耳机放音。

A、

(1)

(2)(3)(4)B、

(2)

(1)(3)(4)

C、(4)(3)

(2)

(1)D、(3)

(2)(4)

(1)

收音机接收广播的过程是:

通过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后,通过调谐器挑选出所要收听的电台发出特定频段的电磁波,再利用解调器把音频电信号与高频电磁波分离开,通过扬声器转化成声音放出来。

B

在考试中,也可能只对接收或发射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进行考查,题型可以为选择题和问答题。

基础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播电台直接将音频电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B、电视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

C、电视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完全不同

D、手机的体积虽然小,但发射功率较大,可以跟其他用户直接通话,不需要基地台转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移动电话机既有无线电发射功能又有无线电接收功能

B、无绳电话在使用时,手机和主机之间的距离最好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范围内

C、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频率分别跟声音和图像的频率相同

D、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在空间激发电磁波的能力很强,可以直接发射

()3、下列不属于无线电话的是:

A、手机B、小灵通C、无绳电话的子机D、固定电话

()4、无线电通讯是利用:

A、电流传输信号的B、振荡电流传输信号的

C、电磁波传输信号的D、光波传输信号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射电磁波要使用振荡器,调谐器和天线

B、接收电磁波要使用天线,调制器、检波器和扬声器

C、电磁波只能传递声音,不能传递图象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

108m/s

()6、在无线电通信过程中,需要把传播的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以下设备中完成这项任务的是:

A、调谐器B、话筒C、调制器D、振荡器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波已成为现代通讯的主力军

B、人造卫星的控制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实现的

C、我们在卫星实况转播中看到的画面,其实是在12min前发生的

D、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8、接收电磁波需要的接收电线的作用是:

A、只接收高频信号B、只接收低频信号

C、只接收中频信号D、可以接收各种频率的信号

9、无线电波传递声音,先将转换为加载在电磁波上,再把载有信号的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到达接收处设法从无线电波上把信号检出来还原成。

整个传输过程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无线电信号的过程,二是无线电广播信号的过程。

1、电视使用的微波波段的频率范围是30M—3×

105MHz,求微波波段的波长范围。

2、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收音机工作时会听见“咔嚓”的声音,这是因为。

如果从听到咔嚓声到听到雷鸣声间隔为5秒,那么收音机距打雷处有m。

()1、小明家对面的高层大厦上新近安装了中国通信基地台的天线,它是用来为下列哪种电话服务的:

A.普通电话B.无绳电话C.移动电话D.所有电话

2、收音机的________接收到各种电波,转动收音机 

_______的旋钮,可冲中选出某一频率的信号,电子电路在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进行放大,再由_______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3、现在我们的天空中布满了各种电磁波,我们是怎样使它们之间互不干扰,互不碰撞的?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案例导入]2004年新年之夜,陈坤给远在法国的叔叔打电话拜年,叔叔告诉陈坤,他正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陈坤感到非常疑惑,远在法国的人们也能在第一时间里看到中国现场直播的晚会吗?

叔叔告诉他,这个归功于卫星通信技术。

叔叔让陈坤马上照一张全家福照片给发送过去。

陈坤找来数码相机把全家人看电视节目的场景照了下来,然后传输到电脑上,通过网络给叔叔发了个e-mail,叔叔通过网络的聊天功能跟陈坤说,发送e-mail是利用了网络通信技术,而刚才从中国打电话到法国的传输过程里,电话线路使用了光纤技术,属于光纤通信,在光纤中传递信息的物质是激光。

叔叔告诉陈坤,除了卫星通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以外,还有微波通信,身在山东的陈坤就是利用微波通信的技术收看到北京现场的春节联欢晚会的。

1、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在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越多。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