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589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板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自我疏导,自我排解。

面对挫折,我们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

4)主动寻求帮助。

既可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还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

5)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还要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积极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4.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了解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方法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呢?

(1)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己之长,知己之短,才能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

才能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2)正确评价自己的基本方法:

(1)要学会掌握全面看问题的方法,要想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2)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静止的僵死的观点看问题是错误的,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发展的观点也是看问题的基本方法。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我们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要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①自我观察法②与他人对比法③别人的评价

5.了解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可贵,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

(1)生命的独特性:

 

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人有思想,会思考。

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2)如何爱护生命:

1)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6.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懂得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1)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1)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

2)创造和奉献会充实人们的生活,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2)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2)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的工作积累,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7.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知耻与自尊。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知耻的人首先要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1)什么是自尊呢?

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爱护;

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2)自尊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①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

②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待。

(3)拥有自尊的重要意义(那么自尊对一个人来说究竟有哪些意义呢!

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

2)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

3)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4)我们如何赢得自尊?

(怎样才能赢得自尊呢?

自尊需要我们用行动来赢得。

1)维护人格,不损国格;

2)发展自我,赢得尊重;

3)尊重他人,获得尊重

(5)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

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8.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准备过独立的生活

(1)什么是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你对自立是怎样认识的?

自立就意味着要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

(3)自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

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锻炼和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第二:

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4)为什么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①只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强的精神,选择自强之路;

②……才能适应自立社会的要求,不断增强自己的本领,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强者。

(5)我们如何才能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要克服依赖性;

2)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3)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一个人要真正地走向自立,除了要具备自立的意识外,自立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缺少了自立的能力,即使有了不依赖他人、走向自立的意识,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提高自立的能力是走向自立的重要途径。

9.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1)什么是自强?

就是一个人自尊、自信、自立,且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自强精神的重要表现P七上92: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3)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P七上93-94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其次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再次是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从小事做起,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锻炼自己。

11.知道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

这把“尺”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用这把尺去衡量,看其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标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应做到:

1)懂道德,学法律;

2)选择好的榜样;

3)学会理性分析;

4)树立美好理想。

12.知道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的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1)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A社会是复杂的,善恶美丑无所不包。

只有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B长辈、亲朋作为社会成员,对他们的思想言行我们也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

C公共传播是社会的镜子。

反映着光明,也暴露着黑暗。

在浩瀚的森林中漫步,我们要采摘什么,抛弃什么,避开什么,学会选择最重要。

D、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

流行事物就像社会生活给青少年出的选择题,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理性行动,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51.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1)从众心理:

①含义/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在周围大多数人的影响和压力下,有时会改变自己的意见从而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是从众心理的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随大流”。

②产生的原因: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周围社会成员的压力。

③影响:

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

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

盲目从众、随波逐流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④克服:

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2)全面地看待好奇心:

好奇心强是好事。

因为好奇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对新生事物的兴趣,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好奇心强也容易导致文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

(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需要磨砺坚强的意志,要像自己挑战,像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开刀。

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52.了解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1)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①考试是选拔新生的手段,考试是必要的。

②考试焦虑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A考试焦虑的原因:

考试重要,自己的基础差,家庭的压力,自己的期望过高等B考试焦虑的表现:

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C考试焦虑是可以调节的。

(2)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①勤奋学习,成竹在胸是治本之策;

②正确认识考试意义,端正对待考试的心态;

③进行自我的心理训练,寻求心理咨询。

如想象训练法;

暗示训练法;

放松训练法;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或老师的帮助。

品德

25.了解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如何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①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②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③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

主动向父母汇报学习、健康等;

虚心接受批评、建议;

努力缓解父母工作压力;

开展有利于沟通、交流的活动。

26.了解“逆反”心理产生及克服的方法

(1)产生:

主观因素,青少年处于“过渡期”,其自主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客观因素,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法不适当或不分场合,往往也会导致被教育者的叛逆心理。

(2)克服方法:

理解,;

把握自我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学会适应。

27.了解恰当与异性交往的方式

男女同学交往需要掌握的原则。

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自然、适度,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

与异性同学交往要尊重、真诚,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范围应相对广泛,应该和更多的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

28.知道新型的师生关系,懂得正确对待老师

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老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良师更是朋友。

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①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矛盾。

②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是,查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

29.了解文明交往的艺术与技巧

交往是门艺术,交往要讲究技巧。

我们要掌握的3种基本交往技巧是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

除此之外,还要学会微笑、学会拒绝、学会妥协、学会批评等。

30.理解竞争与合作及二者关系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

(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竞争不能够忘记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称不上是积极向上的竞争。

只有既竞争又合作,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经济才能繁荣,社会才能进步。

(2)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①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良好的合作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现代社会中的竞争无疑是激列的,但是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双方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大家就都会有所收获,都能得到提高。

②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31.理解自己生命来自父母,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为什么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①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3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①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是为人之本;

②“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③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33.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能否体谅他人的处境,能否尊重他人的意愿,关系到与人合作的效果。

在合作过程中,自己不情愿做的、不接受的事,就不要推给他人,要求他人去做。

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

当在合作中与他人产生了矛盾,应主动地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想问题,体谅对方的情感,以便在理解对方的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34.理解人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集中体现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

(2)社会上有些人自恃“财大气粗”、“大权在握”、“智力超群”而认为“高人一等”,由此鄙视他人。

这种做法和观念是错误的。

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每个公民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5.理解人们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

1)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与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家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宽容:

什么是宽容?

指的是宽厚和不计较他人过失。

宽容是一种美德。

它表现为一个人待人宽厚,有气量。

在与人交往中,难免磕磕碰碰的事情。

学会大度和宽容,可以使自己拥有一个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因此,不要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36.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为世界文明的宝库贡献了自己独特的财富。

在不同的文化中,必然存在着相同的合理内核——真诚、善良、友爱、和平等人类的共同价值。

37.懂得平等交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文明的差异不应该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平等交流、相互包容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只有要人们对彼此的差异抱着理解宽容的态度,就能求同存异,达到和谐共处。

在国际交往中,文明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习俗和信仰,包容别人与文明的差异,欣赏别人的特点和长处,表现出友好热情、不卑不亢、自尊自信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吸收别国的优秀文明成果。

法律

13.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

(1)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靠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国法律的本质:

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14.理解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1)联系:

法律与道德相互相成,它们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互相渗透。

具体表现为:

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②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③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2)区别:

①实施手段不同;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是以善恶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我们内心的信念来起作用的。

②适用范围不同: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而道德不是。

(3)结论:

法律与道德有联系,也有区别,所以我们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

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5.知道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

⑴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法律还是人们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⑵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保障国家生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16.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特殊保护

特殊保护的原因:

未成年人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自身违法犯罪问题也比较突出,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保护。

17.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8.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规定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

(1)家庭保护

含义:

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文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和职责,以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内容(要求):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旅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十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进行友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等。

(2)学校保护

指有关的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的保护。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

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参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3)社会保护

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即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调教,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司法保护

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行政部门等执法机关通过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措施。

19.了解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包括违法宪法的行为、违法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

含义;

违法,指不履行法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种类;

违法行为包括违反宪法的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等几类,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20.理解犯罪是违法的一种,即违反刑法的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接受刑罚的行为。

特征:

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即:

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

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出发的行为——刑罚当罚性。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联系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是有联系的,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因此,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1.懂得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知道这些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1)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社会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来决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吸食、注射毒品;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2.懂得自觉抵制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要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不良诱惑会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会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不为假象迷惑,防止上当受骗。

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以保护自己,净化我们的成长环境。

23.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特别是要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1)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

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部援助等;

诉讼途径即打官司,细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

不同类型的案件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

人民法院是我们国家的审判机关,打官司要到法院。

24.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要学会求得法律帮助。

如: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

可以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这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反映问题,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

通过诉讼途径即打官司讨回公道,这是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

有经济困难,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38.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统一的。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在某些条件下,权力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例如:

义务劳动,受教育,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