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1826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docx

新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测试

新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B.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后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C.密封在真空罩中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能见到指示灯闪烁,听不到铃声

D.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2.下列对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摩托车上安有消声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画的关于水面上空一发光点(m)发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的情况,则正确的光路应是

A.man

B.mbn

C.mcn

D.mdn

4.小明在某次比赛中荣获了一枚奖牌,一些同学认为奖牌可能是铁制成的.后来他们用磁铁吸了几下后,进而判断没有铁质成分.其中“用磁铁吸了几下”应该属于物理探究过程中的:

A.提出提问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5.如图是某次小明同学跑步锻炼时的场景.按照正常中学生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的重力大约为50N

B.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

C.小明走6001步的路程大约为3000m

D.跑步后小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

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多选题

7.“智能纤维”是一类新型材料,能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做出响应。

其中,相变纤维能够通过吸热、放热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凝胶纤维能够对温度做出反应;电子纤维能够导电以及消除静电,记忆纤维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变纤维制成的衣服可以调节体温

B.电子纤维是一种绝缘体

C.用凝胶纤维有可能制成显示体温的衣服

D.记忆纤维发生形变后无法恢复原状

8.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宇同学得到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水

D.ρ乙>ρ水

三、填空题

9.质量分别为500克的实心铁球和50克的实心铁棒,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是________,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10.早晨升旗排队时,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个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应用了光_______传播的原理。

11.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我们叫它热棒。

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

热棒的工作原理是: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

此时氨的内能是通过_____方式减少的。

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填物态变化名称)

12.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咸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燃放鞭炮产生的烟尘飞扬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禁鞭”是通过在_____来控制噪声这种公害.

13.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如图停表的读数是_____秒。

14.小代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时,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______(选填“成缩小的像”、“成放大的像”或“不成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探究像的虚实,他的做法应是____。

15.下图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请你读数

图甲                       图乙                      图丙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2)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3)图丙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kW·h.

16.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

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应用密度可以_____物质。

若氩气体积占空气中取得氮气体积的.那么氩气的密度约为_____kg/m3。

17.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cm。

18.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________镜,这是因为 ________

19.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记为15.65cm、15.64cm、15.66cm和15.58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最后记录结果为_____________.

20.如图甲所示,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被敲响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________;如图乙所示,用木槌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小纸片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如图丙所示,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丁所示,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________产生的.这些现象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1.如图甲是一款具有摄像、蓝牙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镜,图乙、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____________(填“远”或“近”)些.

四、实验题

22.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和AEFG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的目的:

_____.

(2)分析图乙中的图象AEFG在4~5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态.

(3)分析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海波是_____(填晶体、非晶体),总结熔化规律:

_____.

(4)图乙中的两个图象不同,可能的原因时海波的_____不同.

23.小明同学在“测量小砖块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小明在实验前,先在砖表面刷层油漆并晾干,刷油漆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3)接着将小砖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小砖块的质量为______g。

(4)小明通过采用自制一个溢水杯测水的体积的方法来测量小砖块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

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小砖块慢慢放入溢水杯中,小砖块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为30.0mL。

(5)被测小砖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6)若小明用上述方法测出小砖块的密度时,没有对小砖块作预处理(即没有在砖表面刷油漆的操作),则测得小砖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24.小军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谁的增加量更大呢?

小军想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所示.

②将一束激光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

③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30°

45°

60°

折射角γ

21°

30°

38°

④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②③步骤数次

⑤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结论.

(1)图中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谁的更大呢?

______.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一定还会有所发现,请写出两点.____.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固定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承接到像(填“能”或“不能”)

(3)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若将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4)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若要重新成像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移(填“上”或“下”).

五、计算题

26.有一个铝球,质量是54g,体积是30cm3,ρ铝=2.7g/cm3,请你判断该铝球是否空心,若是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27.威海市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以用作温泉浴,这样可以节约大量能源.我市某浴池内盛有40m3,初温是85℃的水,当水温降到45℃时就可供人们洗浴,(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这个浴池中温水的质量是多少?

(2)在这一个过程中水放出多少热量?

六、简答题

28.“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又会“出汗”,请你帮助他解释这三个现象吗?

七、综合题

29.小明和小军想估测一段铁路的长度,但由于没有合适的直尺所以不能如愿以偿.学习了声学的知识后,他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实验:

小明在一段铁路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小军在这段铁路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记录两次响声的时间差为2s;

(2)查阅资料:

小明和小军上网查询了一些关于声速的数据,如下表:

请帮他们计算出这段铁路的长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二、多选题

1、

2、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四、实验题

1、

2、

3、

4、

五、计算题

1、

2、

六、简答题

1、

七、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