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040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Word格式.docx

(4)危害

[图表点拨] 教材P88图3-1-3该图展示出:

(1)世界上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陆断裂地震带和大洋海岭四个地震带。

(2)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范围最大。

(3)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上。

2.滑坡

(1)形成原因:

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发生条件:

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地势起伏大的地区。

(3)危害

三、海洋灾害

1.灾害性海浪

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浪。

(2)危害:

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影响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

2.风暴潮

由强烈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使附近海域的潮位远远偏离正常潮位的现象。

(2)分类

(3)我国的风暴潮

①台风风暴潮:

多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②温带气旋风暴潮

3.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岸堤决裂、船舶倾覆、建筑物倒塌、人员严重伤亡,损失巨大。

四、生物灾害

1.分类:

虫害和鼠害。

2.虫害

害虫造成的灾害。

(2)常见的害虫

①常见的农作物害虫:

蝗虫、水稻螟虫、黏虫、棉铃虫等。

②常见的森林害虫:

松材线虫、松毛虫、天牛等。

(1)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就是自然灾害。

(  )

(2)陡峻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流是滑坡形成的条件。

(  )

(3)我国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4)风暴潮是由水下地震等地质灾害所引起的巨浪。

(5)下列因素对滑坡的活动强度影响最小的是(  )

A.地形 B.岩性

C.降水D.气温

提示:

(1)×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2)×

 陡峻的地形、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大量的水流是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3)×

 我国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

(4)×

 风暴潮是强烈大气扰动引起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

(5)D [滑坡的活动强度与地形、岩性、降水等关系密切,与气温关系不大。

]

地震灾害

2019年4月23日菲律宾萨马岛附近(北纬11.98度,东经125.46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90千米。

菲律宾当地官员23日表示,强震致一家超市坍塌,救援人员在的废墟中发现了许多尸体,地震对当地的其他建筑物和机场造成破坏。

问题1 (区域认知)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问题2 (综合思维)引出此次菲律宾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地质构造的变动。

问题3 (综合思维)此次菲律宾地震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主要有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

1.地震的成因及分布

2.震级和烈度的不同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

震级

烈度

定义

表示震源释放能量多少的级别

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单位

影响

因素

与震源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另外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质量的影响

分类

依据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3.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1.2019年4月18日13时1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65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

据此回答

(1)~

(2)题。

(1)台湾位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东非裂谷地震带D.洋脊地震带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1)A 

(2)D [第

(1)题,根据台湾地区位置可知,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题,一次地震中震级只有一个,不同地方烈度不同,一般说来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018年7月上旬,日本西部和中部多地降雨量均创纪录新高,西部遭遇了1983年7月以来最严重的暴雨灾害。

持续暴雨造成江河水位暴涨,河流决堤,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223人死亡,17人失踪,2000余栋房屋损毁,交通和通信受到影响。

问题1 (综合思维)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相同点有哪些?

突发性;

主要发生在山区;

破坏力强;

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

问题2 (综合思维)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滑坡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

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

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

破坏地表覆盖等。

泥石流常常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两者都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滑坡、泥石流都是地球外力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都具有突发性特点,是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滑坡、泥石流灾害十分频繁。

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分布、特点如下:

2.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

3.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

滑坡

泥石流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山区沟谷中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

较大

较小

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

可以无水的参与

必须有水的参与

形成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差

地形陡峭;

有丰富的松散物;

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

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

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

④破坏力极强;

⑤由外力作用导致;

⑥突发性

2.下面为2015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

A.滑坡和泥石流   B.地震和火山

C.地震和滑坡D.火山和泥石流

(2)在地质灾害气象等级中,甲、乙、丙三地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山地丘陵,坡度陡,地势起伏大

D.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1)A 

(2)C [第

(1)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质灾害主要是由台风引发,且该地质灾害位于内地,则可能是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

(2)题,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发生在山区,故甲、乙、丙三地高于周围的原因是地形因素。

海洋灾害

201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77亿元。

2018年,我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过程16次(统计范围为达到蓝色及以上预警级别的风暴潮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56亿元,占2018年海洋灾害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3%;

造成死亡(含失踪)人数最多的是海浪灾害,占总死亡(含失踪)人数的96%。

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中的海洋灾害主要有哪些?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

问题2 (综合思维)材料中的风暴潮灾害是怎样形成的?

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过境等引起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

问题3 (综合思维)除造成人员伤亡外,海洋灾害还会造成哪些危害?

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影响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

冲击和摧毁海岸堤、码头;

导致水产养殖受损、农作物被淹和土地大面积盐渍化等。

1.风暴潮形成与分类

(1)风暴潮的形成

(2)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的比较

台风风暴潮

温带气旋风暴潮

发生季节

夏秋季节

春秋季节

海水上涨动力

台风

温带气旋

特点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发生地区

受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

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较多

 

[特别提醒]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台风和温带气旋多发区,风力强,风暴潮势力强。

2.海啸的形成与危害

(1)形成

岸堤决裂、船舶倾覆、建筑物倒塌、人员严重伤亡。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受强冷空气影响,渤海海域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过程。

材料二 3月14日潮水水位增长预报图

(1)本次风暴潮的影响因素可能是什么?

(2)比较山东省与辽宁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及原因。

(3)试分析本次风暴潮可能产生的危害。

解析:

(1)题,农历正月十四日,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天体引潮力大。

(2)题,根据材料二,根据图中两省的位置、数据及其变化规律,可得出两省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

从位置与风向上分析这次风暴潮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3)题,可从风暴潮对陆地陆域和水域人类活动两方面回答。

答案:

(1)大风、天体引潮力(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

(2)辽宁省未发生风暴潮,山东省受风暴潮影响大。

原因:

偏北风(东北风)助长了潮势,辽宁省沿海为离岸风,山东省北部沿海为向岸风。

(3)对沿海地区的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对海水养殖破坏严重。

题组1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1.D 2.D [第1题,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内力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

在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滑坡。

地震也可能诱发滑坡灾害,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

第2题,滑坡多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山坡,受地形影响;

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目前地震还不能准确地进行预报;

恢复地表植被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题组2 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

3.关于风暴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由大气运动引起,属于气象灾害

B.按引起的原因可分为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和寒带风暴潮三种类型

C.海啸是威力最大的一种风暴潮

D.是一种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D [风暴潮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属于海洋灾害;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热带气旋引起的热带风暴潮两大类;

海啸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4.关于生物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包括虫害和鼠害等

B.主要由外来生物入侵产生

C.造成生物种类减少

D.我国生物灾害种类多、危害小

A [生物灾害主要包括虫灾和鼠害。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86探索

旱灾多发生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

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

地震多发生在台湾地区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在西南地区;

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教材P87思考

地震灾害是指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并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地面沉陷、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

教材P88思考

1.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大陆裂谷地区和大洋海岭。

2.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交汇处。

教材P93思考

城市遇到暴雨通常会引起内涝,直接影响居民交通、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教材P96思考

生物群落与其自然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失去平衡,生物灾害就会发生。

如水旱灾害导致区域虫害发生;

人们捕杀鸟、蛙,会导致鼠害;

用高科技药物捕杀害虫,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形成虫灾;

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会排挤本国植物,会造成生物灾害等。

教材P97思考

1.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经济损失严重;

威胁人类健康。

2.入侵的外来物种由于缺少天敌,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不仅与当地本土生物争夺生存空间、饵料,争夺生态位,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

并且传播疾病、与本土生物杂交导致遗传污染,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导致土著生物自然群体降低,甚至濒于灭绝,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教材P98作业题

1.(略)

2.由于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沿海的海底,海底地震会引起巨浪,形成海啸;

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宫城县和福岛县等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

震中位于沿海,福岛核电站距震中近,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和海啸破坏了核电站设备,因而导致核泄漏。

3.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环境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

喷洒农药;

天敌防治,特别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