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病类诊断
中经络:
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
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3.病期诊断
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
发病6个月以后。
4.证候特征:
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是中风病常见的证候要素,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
风证:
起病急骤,病情数变,肢体抽动,颈项强急,目偏不瞬,头晕目眩等。
火热证:
心烦易怒,躁扰不宁,面红身热,气促口臭,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或
痰证:
口多黏涎或咯痰,鼻鼾痰鸣,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头昏沉,舌体胖大,苔腻,脉滑等。
血瘀证:
头痛肢痛,口唇紫暗,面色晦暗,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
气虚证: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自汗,手足肿胀,肢体瘫软,二便自遗,脉沉细无力等。
阴虚阳亢证:
心烦不寐,手足心热,盗汗耳鸣,咽干口燥,两目干涩,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二)鉴别诊断
1.痫证:
痫证以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为主要表现,神昏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发出异样叫声、醒后一如常人。
中风病神昏者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转清后多留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
2.厥证:
厥证以突然神昏、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苏醒为主要表现,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与中风病之神昏而半身不遂不同。
3.口僻:
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
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斛,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4.痿病:
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
少数患者亦可急性起病,但多表现为双侧肢体无力,与中风病之半身不遂不同。
二、辨证论治
中风病急性期多以风、火、痰、瘀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多转化为气虚、阴虚或兼有痰瘀。
中风病证候演变迅速,应注意证候的动态时空性特征,根据病程进展的不同时点,辨别出相应的证候要素及其组合特征,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判断预后。
(一)急性期的治疗
发病3日以内往往病情变化迅速,1周之内病情仍可继续加重。
中脏腑痰热内闭清窍者,以清热化痰、醒神开窍为法,腑气不通者及时通腑泻热;
痰湿蒙塞清窍者,以涤痰开窍为主,兼有气虚者需及时扶助正气。
中经络表现为风痰阻络者,以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法,缺血性中风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发病1-2周神志转清者可按照中经络辨证论治,以化痰通络为主,缺血性中风可继续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治疗。
如风邪渐息,热象不明显,而渐显正气不足时,当注意尽早加用甘平益气之品以扶助正气。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注意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同时采用针灸治疗。
1.中经络
①风痰阻络证
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
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经络不畅。
治法:
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
化痰通络汤加减。
法半夏9g,白术9g,天麻12g,胆南星6g,丹参15g,香附9g,酒大黄6g。
加减:
急性期,病情变化较快或呈现进行性加重,风证表现较为突出者,加入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以平肝息风;
若出现呕逆痰盛、舌苔厚腻者,可加茯苓9g,陈皮6g,桔梗9g,或合用涤痰汤加减以祛痰燥湿;
痰浊郁久化热出现舌质红、苔黄腻者,加黄芩9g,栀子6g,瓜蒌30g,天竺黄6g以清热化痰;
若瘀血重,伴心悸胸闷、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加桃仁9g,红花9g,赤芍9g以活血化瘀;
若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9g,夏枯草9g以平肝清热。
②风火上扰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
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肝郁化火,I5g后风动,风30g煽冲服血逆乱,直冲犯脑。
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9g,钩藤后下l5g,石决明九煎30g,川牛膝9g,黄芩9g,栀子9g,夏枯草9g。
头晕头痛者,加菊花9g以清利头目;
心烦不寐者,加莲子心9g,炒酸枣仁1g清心除烦;
口干口渴者,加麦冬9g,生地黄15g以养阴生津;
苔黄腻者,加胆南星6g,天竺黄清化痰热;
便干便秘者,加大黄后下6~l0g以通腑泻热。
③痰热腑实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咳痰或者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痰热上扰清窍,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腑气不通。
化痰通腑。
星蒌承气汤加减。
瓜萎30g,胆南星6g,大黄后下9g,芒硝冲服9g。
加减:
若不能及时通畅腑气,则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使清窍蒙塞,加重病情,的用量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为度,不宜过量,防止耗伤正气。
热象明显加黄芩9g,栀子9g以苦寒清热;
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15g,麦冬9g,玄参9g以养阴生津,出血性中风风无继续出血往象时,可用抵当汤加减以破血化瘀,通腑泄热。
(2)中脏腑
①痰热内闭证
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风夹痰热上犯于脑,气血逆乱,清窍闭塞,神机失用。
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羚羊角粉冲服0.6g,珍珠母先煎30g,竹茹6g,天竺黄6g,石菖蒲9g,远志9g,夏枯草9g,牡丹皮9g。
烦躁不宁者,加夜交藤30g,莲子心9g以清心安神;
头痛重者,加石决明先煎30g以平肝潜阳;
痰多者,加竹沥30ml,胆南星6g,浙贝母9g,瓜萎30g以清热化痰;
热甚者,加黄芩9g,栀子9g以清热除烦。
本证宜选安宫牛黄丸治疗,一般1次1丸,1日2次,温水送服或鼻饲。
病情重者,可每6-8小时服1丸。
神昏谵语,或肢体抽搐者,也可用黄连解毒汤送服局方至宝丹,1次1丸,每8小时服l丸。
②痰蒙清窍证
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痰声辘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或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沆滑缓。
湿痰内蕴,夹内生之风,蒙塞清窍,脑髓血脉受损,神气伏匿不出。
治法:
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涤痰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法半夏9g,茯苓9g,枳实9g,陈皮9g,胆南星6g,石菖蒲9g,远志9g,竹茹6g,丹参15g。
四肢不温,寒象明显者,加桂枝6g/J温阳通脉;
舌质淡、脉细无力者,加
生晒参单煎6g以益元气;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者,加桃仁9g,红花9g,川芎9g,地龙9g以活血通络。
③元气败脱证
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痰湿蒙神或痰热内闭日久,耗伤正气,元气败脱。
此证多见于病情危笃之时,属中风危侯,多难救治。
扶助正气,回阳固脱。
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单煎15g,附子先煎9g。
汗出不止者加黄芪30g,山茱萸9g,煅龙骨先煎15g,煅牡蛎先煎15g,五味子9g以敛汗固脱;
兼有瘀象者,加丹参15g,赤芍9g,当归9g以活血通络。
3.常见变证的治疗
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时救治。
①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人参粳米汤加减,药用西洋参单煎6g,粳米30g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
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便秘尿赤、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用大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后下15g,芒硝冲m9g,厚朴9g,枳实9g,沉香粉冲服
1.Sg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
如烦热症状减轻,但仍咂声频频,可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药用炒刀豆9g,青皮6g,枳壳9g,旋覆花包煎9g,法半夏6g,枇杷叶9g,莱菔子9g,鲜姜3g以和胃理气降逆;
兼气虚加生晒参单煎6g。
②出现呕血、神志迷蒙、面红目赤、烦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无苔,脉弦数者,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水牛角先煎30g,生地黄30g,赤芍9g,牡丹皮9g以凉血止血,或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大黄粉等鼻饲。
如出现高热不退,可给予紫雪散以清热凉血。
(二)恢复期的治疗
发病2周以后病情平稳者,辨证选用益气活血、育阴通络的方药治疗,仍以痰瘀阻络为主者可予化痰通络法。
此阶段应加强康复训练,并配合针灸治疗。
常见证候的辩证论治如下:
1.气虚血瘀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
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阻滞经络。
益气活血。
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当归9g,桃仁9g,红花9g,赤芍15g,川芎6g,地龙9g。
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g,或太子参15g似补益中气;
言语不利者,加远志9g,石菖蒲9g,郁金9g以豁痰开窍;
心悸喘息者,加桂枝6g,炙甘草6g以温阳通脉;
肢体麻木者,加木瓜30g,伸筋草15g以通经活络;
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续断9g,桑寄生15g,杜仲9g,川牛膝9g以滋补肝肾;
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9g,益智仁9g以固摄下焦。
肢体拘挛疼痛属血瘀重者,加莪术9g,水蛭3g,鬼箭羽15g,鸡血藤30g以活血通络;
或补阳还五汤减黄芪,加蒲黄包煎15g,苏木9g,?
虫6g,稀莶草30g以祛瘀通络。
2.阴虚风动证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育阴息风,活血通络。
方药:
育阴通络汤加减。
生地黄15g,山茱萸9g,钩藤后下15g,天麻9g,丹参15g,白芍9g。
本证也可见于中风急性期患者。
夹有痰热,加天竺黄6g,胆南星6g以清化痰热;
心烦失眠,加莲子心9g,夜交藤30g,珍珠母先煎30g以清心安神;
头痛头晕重者,加石决明先煎30g,菊花9g以平肝清热;
半身不遂而肢体拘急麻木,加当归15g,鸡血藤30g,水蛭3g以活血通络。
(三)后遗症期的治疗
中风后遗症期应加强康复训练,采取中药、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法,促进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并注意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情感障碍和生活质量等,同时积极预防复发。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气虚血瘀、阴虚风动或阴虚血瘀的证候,仍可辨证选用补阳还五汤、育阴通络方加减治疗。
见肝肾亏虚、肾阳不足者,给予滋补肝肾、温肾助阳,可予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或地黄饮子加减治疗。
1.以言语謇涩或不语为主要症状者,可辨证服用中药并配合针灸治疗。
痰浊阻窍者,以除痰开窍为法,可选《医学心悟》解语丹加减;
药用天麻9g,全蝎6g,白附子6g,制天南星6g,天竺黄6g,石菖蒲9g,都金9g,远志9g,茯苓9g。
肝肾不足者,治以补肝肾,益脑髓;
可选地黄饮子合解语丹加减;
药用熟地黄15g,山茱萸9g,茯苓15g,肉苁蓉15g,巴戟天9g,石菖蒲9g,远志9g.郁金9g,制天南星6g,天竺黄6g。
2.肢体痉挛为主者,给予中药、针灸、推拿治疗,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可选用芍药甘草或枳实芍药散加减,以柔肝缓急,舒筋活络。
3.吞咽障碍者,予化痰开窍法治疗,选用解语丹或涤痰汤加减治疗。
兼有肝肾不足者,合用金匮肾气丸或左归丸等补益肝肾之品。
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吞咽训练。
4.中风后逐渐出现近事遗忘、反应迟钝者,应注意防治中风后痴呆,以滋补肝肾、化痰开窍,活血通络等法治疗。
具体治疗原则和辨证论治方药参照健忘、血管性痴呆。
三、其他治法
(一)针刺
1.体针:
中经络者,主穴水沟或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
风火上扰者,加太冲、行间。
中脏腑者,主穴水沟、素髂、百会、内关。
闭证者,加十宣、合谷、太冲;
脱证者,加灸关气海、神阙。
上肢不遂者,加肩髑、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柬、阴陵泉、风市:
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
足内翻者,加绝骨、丘墟透照海;
足外翻者,加中封、太溪;
足下垂
加解溪、胫上;
便秘者,加丰隆、支沟;
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言语不利者,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廉泉;
吞咽障碍者,加风池、完骨、天柱。
2.头针:
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言语一区、言语二区,毫针平刺人头皮下,快速捻转1-2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
(二)推拿
推拿对于增加全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等,都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施术时应注意避免对痉挛肌群的强刺激。
常用揉、捏法,亦可配合其他手法。
(三)中药熏洗
中风恢复期患者若出现患侧手指增粗或发亮,手掌皮肤粗糙、变厚,中医称之为“手胀”。
可采黾经验方“复元通络液”局部熏洗。
药物组成:
川乌9g,草乌9g,当归15g,川芎I5g,红花15g,桑枝15g,络石藤30g。
以上药物煎汤取1000-2000ml,煎煮后乘热以其蒸气熏蒸病侧手部,待药水珞温后,洗、敷胀大的手部及病侧的肢体,1日2次。
(四)康复训练
1.中风病患者,在神志清楚,没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生命体征平稳,不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合并症时,即可开始康复方法的介入,但需注意康复方法的选择。
中风急性期患者,以良肢位保持及定时体位变换为主。
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对抑制痉挛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仰卧位:
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
双上肢置于身体的两侧,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使肩关节向前突。
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保持背伸位(约30。
),手指伸展。
双下肢自然平伸,患侧膝关节外下方垫一软枕或卷好的毛巾,防止髋关节外旋。
患侧踝关节保持中间位,防止足尖下垂。
患侧卧位:
患侧肢体在下方,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呈g0。
,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益.踝关节轻度跖屈。
健侧髋关节屈曲呈g0。
,膝关节屈曲呈g00,踩关节呈跖屈位。
健侧卧位:
健侧肢体在下方,患侧上肢向前伸抬起肩胛骨,肩关节屈曲呈g00,胸前放置一枕头,肩、肘关节放置于枕头上如抱物状,腕关节轻度屈曲,手指伸展。
患侧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
健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
2.对于意识不清或不能进行自我运动者,为预防关节挛缩和促进运动功能改善,应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对于意识清醒并可以配合的患者,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步进行体位变化的适应性训练、平衡反应诱发训练及抑制肢体痉挛的训练等。
3.针对偏瘫恢复的中药治疗,多选择养血柔肝、舒筋缓急的药物。
在中医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康复学理论进行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痉挛。
中药煎汤熏洗,直接作用于患侧肢体,有舒筋活络、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等多种作用,对缓解痉挛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四、调摄与预防
1.密切观察病情和患者情绪变化,注意神志、瞳孔、呼吸、脉搏、血压的情况,对中风后情绪低落或情绪波动的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咳嗽困难而多痰者,应用超声雾化,并可鼻饲竹沥水清化痰热。
做好皮肤相口腔护理,防止肺部、口腔、皮肤及泌尿系感染,若皮肤有发红现象,应增加按摩次数,并使受压部位皮肤悬空,也可使用复元通络擦剂(草红花、川乌、当归、川芎)按摩受压皮肤以活血通络。
2.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注意保持良肢位。
病人神志转清或病情稳定后,即尽早进行系统、正规的言语及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可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方法,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昏迷病人可予以鼻饲流质饮食。
饮食宜清淡,热证者宜用甘寒之品,忌食辛香燥烈之品;
痰证者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气虚者宜食用益气健脾之品;
阴虚者以进食养阴清热的食品为主。
3.对中风病的预防要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对于素有心悸、眩晕、消渴、头痛等病证者应积极治疗,预防中风病的发生。
如出现眩晕、头痛、耳鸣等肝阳上亢症状者,可予平肝潜阳法,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若见头晕、头重或头昏沉、口中黏腻、舌苔腻、舌质紫暗等痰瘀内阻者,可予化痰通络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若以头痛、手足麻木、口唇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为主要表现者,宜活血通络,以血府逐瘀汤加减。
4.若患者出现眩晕、头痛、一过性视物不清、言语不利、手足麻木或无力、口角流涎等视为中风先兆,应及时珍治,避免发展为中风。
风痰阻络者,以息风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
肝风内动者,以平肝息风,活血通络法为主,也可酌情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5.中风病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病史、病变性质、中医证候特征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与预防方案,防止复中。
若患者在中风恢复期再次出现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予平肝息风治疗,可选用镇肝息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