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1729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

《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的外交政策.docx

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第二节我国的外交政策

当代国际问题纷繁复杂,各国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难题,如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毒品贩卖等,sars是人类面临的共同灾难。

种种问题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而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

和平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和平问题,经济问题。

为什么?

----因为它涉及到整个人类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所以称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首先说一下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的问题

和平问题:

包括两层含义

A、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经努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世界大战,是可以实现的

和平是关系到人类命运的头等大事。

有史以来,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

据专家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的5164年时间里,全世界共发生14513次战争。

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约有36.4亿人死于战火,损失财富折合成的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千米、厚10米、足可环绕地球8圈的黄金带。

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给人类造成空前的劫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有33个,战争中伤亡三千余万人,其中死亡一千余万人,经济损失达二千七百多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7个国家卷入战火,死亡五千一百多万人,造成的巨大物质损失达四万亿美元。

随着科技的发展,核武器、生化武器等新式武器的出现,武器的杀伤力增强了,反而成为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

1945年8月7日和8月9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遭受到来自美国的两发原子弹。

昔日的城市转眼间化为焦土,辐射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伤亡14万人。

经世界上300多个科学家研究撰写了一份“关于核战争环境影响的报告”,指出:

姑且不谈核战争的杀伤力,单是产生的烟尘已经很可怕,核战争爆发后,将有一亿吨烟雾升入大气层,其中3000万吨是吸光的碳,会造成地球温度下降持续1年多,形成“核冬天”。

结果使农作物冻死,并使人类及所有生物因为失去光照而灭绝。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朝鲜核问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紧密,交往频繁,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为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各国才能进行正常交流,战争必然阻断彼此的交往。

维护和平的力量主要是各国人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他们饱受战争痛苦,深知和平的可贵,而且有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欧洲、大洋洲发达国家的人民也是爱好和平的,和平运动也在不断发展。

美国攻打伊拉克引来很多国家的人民起来进行反战游行,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和平愿望。

有能力发动世界大战的只有超级大国,但他们的领导人也要正视人心向背,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所以说:

争取良好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B、世界战争的危险并未排除,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和平的艰巨任务。

现在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不少国家和地区存在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宗教冲突,甚至酿成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p375如果任其发展,也可能引发世界大战。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往往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比如伊拉克战争。

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和平的艰巨任务。

只要存在燃烧材料、燃烧条件,就存在火灾危险,就有防火的必要。

2、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为什么发展问题如此重要?

因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当代各国之间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经济力量是各国的立国之本。

发展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贫富国家收入水平相差甚远

(2)、贫富国家的差距逐步拉大

世界上20%的人口掌握GDP的86%、出口市场的82%。

最贫穷的20%的人,掌握GDP的1%,出口市场的1%,消费世界财富的1.3%。

30年前是2.3%。

世界巨富前三位的资产超过48个不发达国家GDP之和。

富可敌国。

40年前,最富人口与最穷人口的平均收入之比是30:

1,现在是74:

1,60多个国家人均每天最低消费保障不足2$,世界人口的一半没听过电话,非洲40%的成人不能阅读。

穷国为什么这样穷?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的贸易是最不发达国家经济每况愈下的原因。

①、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严重损害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利益。

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落后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

1988年,世界商品价格比1979年上涨了28%,其中制成品上涨了33%,初级产品上涨了2.7%。

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几种主要产品,如水稻、咖啡、可可、茶叶、棉花的价格,1988年与1980年相比,分别下跌43%、37%、51%、35%、33%。

坦桑尼亚的总统曾说,坦1981年进口一辆载重卡车,与5年前进口同样卡车相比,要提供2倍的咖啡、3倍的棉花或9倍的烟草。

由于穷国的初级产品越来越不值钱,受到富国的剥削越来越严重,所以,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

②、由于发达国家提高贷款利率,使穷国的债务负担日益加重。

41个最不发达国家1980年共欠外债261.41亿美元,1988年已达700亿美元,人均负债170美元,相当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83%。

这些国家每年要偿还35亿到40亿美元债务,迫使他们只能借新债,还旧债,债务压的人民喘不过气来。

其实,落后国家的经济问题,不光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也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艾丽斯·里夫林说:

“从长远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和福利取决于全世界各地穷人的前景。

富国不可能指望自己同数以十亿计绝望的人民隔开。

各国间经济相互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解决不好,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例如:

美国的可口可乐,发展中国家为它提供商品市场、提供资源。

所以说各国都面临经济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又一大主题。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可见,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1)霸权主义的含义:

p377

2)强权政治的含义:

强权就是真理",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最大限度的攫取利润、追逐利益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动因,这是由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及侵略本性决定的。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①、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者以军事实力为后盾,明火执仗地进行赤裸裸地军事侵略。

如美国策划并挑起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

②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策时,手段越来越隐蔽,更多的是依仗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在国际事务中对别国施以政治高压,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等。

1996年3月,美国为了进一步封锁古巴,推出了赫尔姆斯--伯顿法:

6月,美国公开反对加利连任联合国秘书长;8月,又以打击国际恐怖活动为由,端出了针对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科索沃、阿富汗(911)、伊拉克(美国单边主义政策补充)

当今世界正是由于少数国家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别国主权,才使得世界和平受到威胁,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到阻碍。

因此,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坚决地反对霸主义和强权政治。

那么,怎么办呢?

5、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历史上,由于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侵略和掠夺,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落后,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相互依赖日益增强的状况下,南北差距的扩大和南北矛盾的加深,不仅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困境,而且必将影响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要求。

拉丁美地区是最先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的;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和平、合作的国际关系十项原则。

进入60年代,大批发展中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而获得政治上的独立,但旧的国际秩序严重阻碍着其民族经济的发展,开始明确提出反对旧国际秩序的口号和要求1)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在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首先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2)1973年举行的不结联盟运动首脑会议上通过的《经济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国际经济秩序"的概念。

3)1974年举行的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在"七十七国集团"推动下,通过了《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与权利宪章》,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秩序而联合斗争的共同纲领。

1991年第46届联合国大会最具吸引力的主题便是"国际新秩序"问题。

尽管发展中国家不断作出努力,但时至今日,国际经济旧秩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致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恶化,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这种状况强烈不满,纷纷遣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行径,要求建立真正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以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板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是站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前列的。

中国政府多次声明愿意同各国政府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并把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认为,国际新秩序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它的主要内容是:

A.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和平的重要保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由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

其内容包括: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中普遍赞同的准则。

B.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9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