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6506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学年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使用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意味着需要足够的推力。

在我国四大发射基地(酒泉、西昌、太原及文昌)中,海南岛文昌发射场纬度最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离心力最大,利于火箭的升空,C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火箭于7月23日发射,此时地球已越过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由最慢逐渐加快,A错误。

火箭发射时,北半球正值盛夏,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季风,离岸风导致半岛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势力强,B错误。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为极昼,C错误。

北京时间7月23日12时41分火箭发射时,北京地方时为12时25分,太阳位于西南方,故北京日影朝向东北,D正确。

故选D。

【点睛】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东八区中央经线(120°

E)的地方时。

北京经度约116°

E,北京地方时为116°

E经线地方时。

2020年6~7月,我国南方地区发生持续强降水。

有专家指出,这与2019年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

下图示意2020年7月27日2时~28日2时全国降水量实况。

4.图中雨带集中于()

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黑龙江流域

5.2020年6~7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

主要类型为()

A.对流雨B.锋面雨C.气旋雨D.地形雨

6.厄尔尼诺年份()

A.低纬信风增强B.秘鲁渔场减产

C.马来群岛洪灾D.南美西岸少雨

【答案】4.A5.B6.B

【4题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区域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即雨带集中于长江流域,A正确。

故选A。

【5题详解】

降水发生时间为6~7月,正值南方地区的梅雨期,降水类型为锋面雨,B正确。

【6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低纬信风势力减弱,导致南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太平洋海域中东部海水异常升温,秘鲁渔场减产,南美西岸降水增多,B正确,A、D错误。

而赤道太平洋海域西部水温异常降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马来群岛形成旱灾,C错误。

【点睛】我国东部地区雨带,为锋面雨带;

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

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

7月上旬或中旬,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江淮一带进入伏旱期;

7月底至8月初,雨带移至华北、东北一带,达一年中最北位置;

8月底至9月上旬,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迅速南撤;

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

下图示意滨海某花岗岩景观。

7.图中岩石朝向海洋的一侧,主要遭受()

A.风化作用B.波浪侵蚀C.洋流侵蚀D.化学溶蚀

8.图示花岗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岩浆喷发——外力作用——地壳抬升

C.岩浆侵入——外力作用——地壳抬升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答案】7.B8.A

【分析】

【7题详解】

图中显示,滨海花岗岩朝向海洋的一侧表面光滑磨圆,主要是由于海浪长期拍打、侵蚀而成,B符合题意;

风化作用、洋流侵蚀、化学溶蚀不是图示花岗岩地貌主要形成力量,排除A、C、D。

【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为侵入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下冷凝而成,因此要形成图示花岗岩地貌,首先要通过岩浆侵入冷凝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形成于地壳深处,必须通过地壳抬升至较高处,经外力风化、侵蚀去掉上覆盖岩层,让花岗岩出露地表,再受外力作用形成图示花岗岩地貌,A符合题意,排除B、C、D。

【点睛】花岗岩地貌是指在花岗岩石体基础上,各种外动力形成的形态特殊的地貌类型。

花岗岩山丘大多具有山挺拔、沟谷深邃、岩石裸露、多球状岩块、多孤形岩壁、多崩块的特征。

下图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9.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

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

1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A.相互靠近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D.同时上升

11.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

A.500m以下B.1000~1500mC.2000~2500mD.3000~3500m

【答案】9.C10.B11.D

【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推迟,生长季末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提前,森林植被生长季是生长季始期到生长季末期的时间,因此图示海拔越高生长季越短,故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A错误、C正确;

秦岭山区的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生长季始期较早,生长季末期较迟,因此B、D错误。

【10题详解】

随着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变好,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提前,生长季末期延迟,故图中甲位置下降,乙位置上升,即上下远离,B正确,A、C、D错误。

【11题详解】

随着海拔升高,山坡面积缩小,南、北坡相隔距离缩短,水热交换增多,森林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差异减小,因此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秦岭山顶附近,在四个选项中,选项D海拔最高,最接近山顶附近,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

【点睛】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温度和降水发生变化,自然带也依次变化。

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是:

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甸草原带、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

2020年7月26日重庆武隆区发生山体滑坡,壅塞乌江支流,形成堰塞湖,威胁沿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下图为滑坡示意图。

12.滑坡发生后,坡面等高线示意图为()

A.

B.

C.

D.

13.河流沿岸的聚落()

A.为取水方便,在上游峡谷多选择地势较低处

B.为防范洪灾,在上游峡谷多选择地势较高处

C.在下游平原多选择地势较高处,以通风透气

D.在下游平原多选择地势较低处,以便于耕作

14.为防范滑坡,加强滑坡的监测需使用()

A.遥感技术B.北斗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无人机群

【答案】12.D13.A14.B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滑坡产生的滑坡台阶地势平坦,海拔较两侧低,其等高线应往海拔较高处凸;

且往山脚方向的边缘部分较陡,该部分等高线密集;

对比选项中的四幅图,D正确。

【13题详解】

为取水方便,聚落多选择地势较低处,A正确。

上游峡谷地区多深切河谷,水流湍急,河水容易下泄,不易发生洪灾,B错误。

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易遭受洪灾,故为防范洪灾,聚落多选择地势较高处,C、D错误。

14题详解】

为防范滑坡,需实时获取坡体位置微小变动(移动)的信息(即定位),发现滑坡前兆,及时预警;

定位是北斗系统的基本功能,B正确。

【点睛】等高线图中,地势较高山脊,其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

地势较低的山谷,其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广、品种全,储量一度占世界的71.1%,目前占比不到23%。

2018年,我国不仅是稀土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也第一次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进口国。

15.我国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

A.过量开采,运输压力变大禁止开发利用,大力保护稀土资源

B.初级产品为主,价格较高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C.技术水平低下,开采有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D.破坏土地,环境污染严重保护性开发,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

16.现阶段,我国稀土资源需大量进口主要是由于()

①稀土资源日益储量减少②稀土资源价值高③国内市场需求增大④国外稀土价格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15.D16.B

【15题详解】

针对稀土资源过量开采,并非因噎废食、禁止开发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利用,A错误。

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较低,B错误。

技术水平低下,利用水平较低,而非开采有限,同时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利用水平,而非推动第三产业发展,C错误。

结合材料,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应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D正确。

【16题详解】

我国稀土资源需大量进口,主要是由于国内稀土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枯竭与国内市场需求增大产生了供需矛盾,①③正确。

稀土资源价值与国外稀土价格,不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大量进口稀土资源的原因,②④错误。

【点睛】我国许多资源从国外进口,不是因为国内没有,更主要是因为国内产量供不应求产生的供需矛盾。

土地成本和距离成本是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下图示意不同区位下配套企业的土地成本和距离成本变化曲线。

17.大企业的不同部门应选择恰当的区位()

①管理和研发部门—中心城市市中心

②核心生产部门—中心城市周边县城

③核心生产部门—中心城市工业园

④次要生产部门—中心城市周边县城

⑤次要生产部门—卫星镇

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⑤

18.仅考虑土地成本和距离成本,配套企业应选择()

A.中心城市市中心B.中心城市工业园

C.卫星镇D.中心城市周边县城

19.为改善投资环境,中心城市周边县城亟需()

①建设连接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②控制和降低地价

③加强绿化,美化环境④完善公共服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答案】17.B18.C19.D

【17题详解】

大企业的管理和研发部门对资金、技术、人才要求高,应布局在中心城市市中心,①正确。

核心生产部门对资金、技术要求较高,产品附加值较高,宜选择中心城市工业园,不宜布局在中心城市周边县城,②错误,③正确。

次要生产部门对资金、技术要求低,产品附加值较低,宜选择布局在距核心生产部门较近的、土地成本较低的卫星镇,而不是中心城市周边县城,④错误,⑤正确。

【18题详解】

依题意,该配套企业应布局

土地成本与距离成本之和最小处。

结合图可知,在卫星镇处,土地成本与距离成本之和最小,C正确。

【19题详解】

与卫星镇相比,中心城市周边县城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应建设连接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①正确。

地价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卫星镇相比,中心城市周边县城地价较高,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心城市周边县城地价呈上升趋势,无法“控制”和“降低”。

为应对地价较高的不利因素,中心城市周边县城可通过优惠政策如给予补贴等方式改善投资环境,②错误。

加强绿化,美化环境,不能改善投资环境,③错误。

与中心城市相比,中心城市周边县城的公共服务能力较弱,④正确。

【点睛】卫星城(镇)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城市空地是指城市范围内未用做任何目的或未开展任何建设的空闲地或闲置土地。

2016年广州市空地地块格局中,面积为0.15~1.75hm的空地地块数占空地总地块数的64.03%,面积仅占空地总面积的40.24%。

20.广州市的城市空地()

A.总体较破碎,形状复杂B.总体较完整,形状规则

C.总体较破碎,形状规则D.总体较完整,形状复杂

21.城市空地产生的原因有()

①地块分割过于破碎②地块形状不规则③居住人口增多及“去工业化”④环境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为提高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城市空地宜()

A.建设社区公园B.发展城市农业C.布局商业网点D.加强绿化美化

【答案】20.A21.D22.B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2016年广州市空地地块格局中,面积为0.15~1.75hm的空地地块数占空地总地块数的64.03%,面积仅占空地总面积的40.24%。

”判断,可知广州市的城市空地总体较破碎,形状复杂,A正确。

【21题详解】

城市居住人口增多,会导致对城市土地需求增大,空地地块数量和面积都会减少,③错误。

而地块分割过于破碎、地块形状不规则、“去工业化”、环境问题等都会城市空地产生,①②④正确。

【22题详解】

建设社区公园属于社会效益,A错误。

对于土壤表面已被封闭的空地,通过微改造建立无土栽培城市农场等;

对于土壤表面未被封闭的空地,通过微改造建设临时性城市农业种植园、城市开心农场等,发展兼具观光、体验等功能的高附加值城市农业,B正确。

商业网点宜选择交通通达度高、客流量大的区位,城市空地地块位置多偏僻,交通不便,不宜布局商业网点,C错误。

加强绿化美化属于生态效益,D错误。

【点睛】此类试题,首先需要根据材料明确概念的含义。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3题,共56分。

请考生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品牌家用电器公司波兰工厂所需的原材料占总成本的80%,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过去主要由海运运往欧洲。

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营,2016年该公司开始通过以“蓉欧”快铁为主的中欧班列将原材料从成都运往波兰罗兹,这促使波兰工厂的生产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图示意该公司波兰工厂的原材料运输线路。

(1)列举“蓉欧”快铁与海运相比的优势。

(2)说出2016年后波兰工厂的生产发生的显著变化。

【答案】

(1)①运距较短;

②运速快;

③周转速度快;

④连续性强;

⑤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答对任意三点,即得满分)

(2)①原材料运输方式由海运转变为中欧班列;

②原材料库存减少(甚至零库存)③产品周期缩短;

④生产能力增强,产量质量提升;

⑤产品类型增多;

⑥市场响应能力增强;

⑦生产组织方式转变;

⑧经济效益增强。

(答对任意四点,即得满分)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

(1)“蓉欧”快运属于铁路运输,与海运相比,具有运输速度快、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等方面优势。

结合图例读图,“蓉欧”快运线路比海运线路的运输距离短,自然周转速度也较快。

(2)由材料可知,其原材料的运输方式,由中欧班列代替了原来的海运。

结合上题分析,周转速度的提升,减少了原材料库存,缩短了产品周期,提高了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相应得到提高。

中国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使其产品类型增多,大大提高了市场响应能力。

随之,其生产组织方式也发生较大改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中下游地区圩垸广布。

沿江滨湖、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排灌系统的农田,在长江下游叫“圩”、中游叫“垸”,构成了长江中下游最主要的农业景观。

历史时期,圩垸无序扩张,加剧洪灾。

下图为复合结构型圩田示意图。

(1)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圩垸广布的原因。

(2)说明圩垸建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3)指出内河和沟渠的主要经济功能。

(4)简析圩垸扩张导致洪灾加剧的原因。

(1)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变率大;

②地处平原,地势低平;

③河网密布,径流变率大,洪灾多发;

④人多地少,耕地和粮食紧张,为获得更多的耕地和粮食,广筑圩垸。

(2)①改造了不利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了水土资源;

②推动了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

③种养结合,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收入;

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洪灾的威胁。

(3)①生活供水;

②农田排灌;

③航运;

④淡水养殖。

(答对任意两点,即得满分)

(4)①圩垸扩张侵占河湖,导致河流泄洪能力减弱,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②随着圩垸扩张,圩垸地区人口增多,经济总量增大,洪灾损失加重。

分析】

本题以长江中下游圩垸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业的对自然因素的改造的原因、影响、作用,以及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1)由材料可知,圩垸是沿江滨湖、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排灌系统的农田。

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变率大,河流径流变率大,洪灾多发。

故在农田四周设置圩堤、内设排灌系统,以保护农田。

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广筑圩垸可获得更多的耕地和粮食。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圩垸广布。

(2)通过四周的圩堤、内部的排灌系统,农田得到较好的保护,这很好地改造了该地区不利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了该地区的水土资源。

通过圩堤和排灌系统的建设,将推动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

圩垸中的农田可用于种植,内河则可用于淡水养殖,实现该地区种养结合,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圩堤和内河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防洪的作用,减轻该地洪灾威胁。

(3)结合图可知,圩垸中的内河可为当地农民提供生活饮水,开通航运,发展淡水养殖等;

沟渠则可为农田提供排灌等。

(4)从自然因素考虑,由于圩垸扩张,河湖被大量侵占,导致河流泄洪能力减弱,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导致洪灾更为频繁。

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由于圩垸扩张,该地区人口增多,经济总量随之增长,洪灾的发生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多大江大河源区,生态敏感脆弱。

辫状水系指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常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局部水系。

(1)指出源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

(2)说明辫状水系分布区与高山峡谷区的地势差异。

(3)推测辫状水系的形成条件。

(4)简述辫状水系在维护青藏高原生态中的价值。

(1)高山冰雪融水及大气降水。

(2)①辫状水系分布区地势较高,高山峡谷区地势较低;

②辫状水系分布区地势开阔,较为平坦;

高山峡谷区落差巨大,多深切河谷。

(3)①地势开阔平坦;

②径流不稳定;

③河流含沙量大。

(4)①调节气候;

②涵养水源;

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提供生态用水,促进生态稳定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源头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河流补给、地势差异判断、河流水系特征的成因、湿地生态价值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图中河流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源头大多发源于高山冰川区,因此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及大气降水。

(2)辫状水系分布区与高山峡谷区的地势差异应根据河流流向、河道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图中显示,高山峡谷区位于辫状水系分布区的下游,因此辫状水系分布区地势较高,高山峡谷区地势较低;

材料信息表明,辫状水系常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说明辫状水系分布区地势开阔,较为平坦;

高山峡谷区中峡谷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因此当地落差巨大,多深切河谷。

(3)辫状水系的形成条件应地形、径流量变化、含沙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材料信息表明,辫状水系指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表明河道选择比较自由,因此当地地势开阔平坦;

河流多汊流,表明河流经常改道,说明径流不稳定,河流沉积作用明显,表明河流含沙量大。

(4)辫状水系河道面积大,湿地广阔,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功能;

辫状水系河道湿地适合多种生物生长,维护生物多样性;

辫状水系河道的水流提供生态用水,促进当地生态稳定。

因此辫状水系在维护青藏高原生态中的价值巨大。

【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