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6389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

《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跟踪训练1细胞的物质组成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

[解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除含有C、H、O、N元素,有的还含有S、P、Fe等,A错误;

蛋白质鉴定的原理是双缩脲试剂与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物质,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没有紫色出现,B错误;

多肽链和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利用膜的流动性,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C错误;

在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上通常都有羧基,D正确。

[答案] D

3.(2015·

沧州月考)以下有关物质鉴定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装有新鲜豆浆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加热后试管内液体变成紫色

B.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

C.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D.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而选用碘液

[解析] 对于物质鉴定类的实验题,牢记不同物质检测所用试剂及颜色变化即可正确解题。

双缩脲试剂能检测所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如蛋白质、多肽)的化合物,新鲜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在常温下即发生紫色反应,不需加热;

为了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材料是对的,但是甘蔗提取液中含有的蔗糖,不是还原糖,试题涉及两个常见考点,一对一错,由于思维定势,容易出错;

吡罗红甲基绿染液中吡罗红与RNA反应呈红色,甲基绿与DNA反应呈绿色,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材料,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故细胞核部分的颜色应为绿色;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加热,会影响“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应该用不需加热的碘液,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会觉得斐林试剂和碘液都可以而犯错。

4.(2015·

西安月考)如图所示为不同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图中序号代表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或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③可能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可能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D.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其构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有多样性

[解析] 仔细读图可知:

①可以是氨基酸或蛋白质,②④是糖类(单糖或多糖)或脂肪,③可以是核苷酸、核酸、磷脂或ATP等。

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应为氨基酸,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含有肽键的物质,不能检测氨基酸,A错误;

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而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组成成分中含有N,故②和④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错误;

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大部分酶为蛋白质,小部分为RNA,ATP和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C正确;

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则①为蛋白质、②④为多糖或脂肪,③为核酸,其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有多样性,多糖等没有,D错误。

[答案] C

5.(2015·

河南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的二硫键(—S—S—)。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解析] 图中甲为氨基酸的通式,乙为由三条多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丙为核苷酸的结构简式。

其中,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A正确;

甲形成乙的过程中脱去271-3=268(个)水分子,同时还形成了4个二硫键,脱去了8个H原子,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68×

18+8=4832,B正确;

细胞中游离的核苷酸主要存在于细胞之中,是核酸的基本单位,C错误;

将C3H5O2代换氨基酸通式中的R基,可数出H为9个,两分子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所以新形成的化合物中H为16个,D正确。

6.(2015·

成都月考)如图表示细胞某些结构的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甲、乙、丙表示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细胞是真核细胞,图中的化学元素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B.甲物质可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其中P位于其头部

C.乙物质在细胞膜上都是静止不动的

D.丙物质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解析] 由图可知,因为有染色体的存在所以该细胞是真核细胞,C、H、O、N、P都是大量元素,A正确;

磷脂分子由亲水性的磷酸“头”部和疏水性的脂肪酸“尾”部组成,B正确;

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大都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

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正确。

7.(2015·

商丘月考)磷脂包括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大类,它们都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下图为甘油磷脂分子结构通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中含有C、H、O等元素

B.甘油磷脂的类型主要决定于X的不同

C.在构成生物膜时,磷脂分子的“头”朝向膜两侧,而“尾”则朝向膜内

D.细菌等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心体不含磷脂分子

[解析] 磷脂分子的“头”是亲水的,而“尾”是疏水的,因此在构成生物膜时,是以磷脂双分子层形式存在,“头”向外,“尾”向内。

原核生物也有细胞膜,但其核糖体无膜结构,且无中心体。

8.(2015·

德州月考)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

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

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解析] 由图示知,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后,肽链充分伸展,失去生物活性,特定功能丧失。

在食盐作用下只是析出蛋白质,蛋白质并未变性。

变性后的蛋白质其肽键并未断裂,因此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9.(2015·

唐山月考)糖脂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同的细胞中糖脂的种类不同,下面是人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糖脂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脂是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

B.红细胞ABO血型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C.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识别作用

D.糖脂位于细胞膜内表面

[解析] 由图可知,决定ABO血型的物质为糖脂中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糖脂也具有识别作用,应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10.(2015·

秦皇岛月考)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及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某些元素,X、Y、Z、P代表单体,Ⅰ、Ⅱ、Ⅲ、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所代表的元素中存在相同的种类,如N

B.P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C.I可以代表糖类,也可以代表脂肪

D.Y物质中的单糖是核糖,Ⅳ的多样性由Ⅱ决定

[解析] 根据图中所给物质的功能及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出Ⅰ、Ⅱ、Ⅲ、Ⅳ四种物质分别是多糖、DNA、RNA、蛋白质。

A代表的元素是N和P,B代表的元素是N,A正确;

P是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肽键,遇氨基酸不变色,B错误;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不是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C错误;

物质Ⅱ是DNA,Y物质中的单糖应该是脱氧核糖,D错误。

[答案] A

11.(2015·

滨州月考)如图表示细胞中4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代表一类有机物,则列出的这4种化合物名称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④:

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④:

激素、脂质、蛋白质、酶

C.①~④:

酶、蛋白质、激素、脂质

D.①~④: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解析]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还有些激素是脂质,故C项最为合理。

二、非选择题

12.(2015·

沧州月考)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

科研人员分别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以下几种等渗溶液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下结果:

不同物质的溶液在10min内造成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

编号

1

2

3

4

5

6

7

溶液

蒸馏水

氯化铵

NH4Cl

醋酸铵

NH4C2H3O2

草酸铵

(NH4)2C2O4

甘油

乙醇

丙酮

溶血时间

(min)

1.00

9.67

7.65

5.22

7.17

2.04

1.6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通过测定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________性的大小。

(2)由实验结果可知,甘油、乙醇、丙酮扩散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铵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小于甘油、乙醇、丙酮,但红细胞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血时间却明显长于这三种溶液,这说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更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

第2、3、4组实验中阴离子的通透速率与阴离子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

(3)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溶液会逐渐透明,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①实验目的:

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②试剂用具:

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0.3mol·

L-1的葡萄糖溶液、0.3mol·

L-1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记号笔。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④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

结论

加入葡萄糖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时间短

a.

b.

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c.

d.

[解析] 红细胞在不同物质溶液中溶血的原因为溶质分子会进入红细胞,增大红细胞液浓度,进而使其吸水涨破,溶血速度越快,说明物质穿膜速率越快。

[答案] 

(1)通透

(2)丙酮>

乙醇>

甘油 非极性 正

(3)第二步:

分别量取0.3mol·

L-1的甘油溶液各10mL,注入A、B两支试管 第三步:

分别量取1mL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注入A、B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透明所需的时间

④a.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b.加入甘油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

c.两支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相同

d.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相同

13.(2015·

邢台月考)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出的五种有机物A、B、C、D、E,它们之间的转化

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B物质可控制C物质的合成;

B物质的基本单位中,含有某些种类的A物质;

A物质在代谢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转化为C物质的基本单位;

体内过多的A、C物质可以转化为D物质。

请分析回答:

(1)指出物质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组成B物质和E物质的基本单位共有________种,两者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两种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C物质: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解析] 

(1)由题干中“B物质可控制C物质的合成”这一信息可知,B物质为DNA,C物质为蛋白质。

依“B物质的基本单位中,含有某些种类的A物质”“A物质在代谢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确定A物质为糖类,进而推知D物质为脂肪,E物质为RNA。

(2)DNA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故共有8种。

两者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

组成B物质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E物质的五碳糖是核糖;

组成B物质的碱基含T(胸腺嘧啶),而组成E物质的碱基含U(尿嘧啶)。

(3)激素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而题目要求该调节作用的物质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所以该物质应是蛋白质类激素。

下丘脑、垂体和胰岛产生的激素都符合要求。

[答案] 

(1)糖类(不能填“葡萄糖”) DNA 蛋白质 脂肪 RNA

(2)8 组成B物质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E物质的五碳糖是核糖;

组成B物质的碱基含T,而组成E物质的碱基含U

(3)胰岛素 生长激素(只要是蛋白质类激素,任选2种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