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6375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

《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做好小人物专访的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

layout;

background

1绪论

1.1小人物定义介绍及引题

汉语词典里面关于小人物是是说“地位不高,没有名望的普通人

现实社会中的小人物则指的生活中的普通人,这些人努力工作,辛勤劳动,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虽然不像文学作品里面所谓的普通人那样受尽生活的欺压和凌辱,在无望的困境中挣扎,实事求是而言,现在我们创建的和谐社会虽然距离普通人所谓的美好社会,和国外的富裕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相对于我们看不到的国外所谓民主社会的阴暗面和之前缺吃少食衣不蔽体的困难时期,我们目前的生活能够保证普通人运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比较幸福的生活,这个幸福生活是指吃饱穿暖,衣食无忧的状态,而本文所指的小人物也就是只在这个大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改变命运的人,属于褒义范畴。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从网络流行的犀利哥到“大肚女孩”的笑脸,从方舟子的勇气到“练摊帝”的执着,从智利矿工的坚韧到阿桑奇的叛逆。

无数个这样的社会“小人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感动,力量和希望,也是这些散发光芒的“小人物”们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因此这些也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围绕这个主题开展。

1.2小人物专访分析

目前的报纸上知名的人物访谈专栏采访的都是政界知名、财经巨子或者文化名人等,国内的部分民生新闻报纸几年来按照国家关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要求,将采访的视角逐渐触及民生百态,重事的偏多论理讲生活,而专门就小人物的采访,现在都是处于有事带人的将小人物的生平事迹通过其事迹带出来,所以关于此类的文献研究确实空白。

2小人物专访特点分析

2.1小人物的人格魅力

关注百姓的喜怒哀乐,深入大众的情感世界,正成为现时报纸访谈类栏目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重点,“小人物”在新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篇幅,越来越多的记者与作品在描述“小人物”,体验这些平凡人的工作与生活,寻找普通人不普通的事,寻找心灵深处的感动。

而如果想准确把握小人物的分析,就要下功夫挖掘有意义的小人物。

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有故事有意义的人从来不少,需要的只是发现的眼睛和心灵。

2.1.1见义勇为型小人物

这类小人物通常是在突发的事件中扮演诸如救世主等角色的新闻人物,通过他们的努力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根据新华网2011年有一篇“抡车侠砸翻飞车贼”的文章,说的就是抡车侠就是此类人物的典型。

“2011年10月14日下午两点多,温州市区下吕浦划龙桥路与春晖路交叉口车来车往,家住附近的张女士走在人行道上。

包里的手机突然响了,她随手接起电话,边走边听。

快到路口时,跟在后面的歹徒趁张女士不备,一把抢走手机,随即往前逃窜。

不远处,一名同伙已经发动摩托车,准备接应逃跑。

“抢劫!

抢劫!

”张女士惊慌失措地大喊,眼睁睁地看着歹徒跃上摩托车,张女士边喊边追。

这时,一名穿蓝色T恤的男青年目击者金俊把手中的提包挥了过去。

金俊告诉记者,他的包砸中歹徒的肩膀,使他们的车慢了一下。

这时,路口刚好有一名骑自行车的男子经过,于是他大喊:

“快用自行车拦下他们!

”歹徒的摩托车冲出路口,受害人张女士在后面紧追不舍。

这时,路口这位骑自行车的男子从容不迫地停下车,将自行车用力摔了过去,摩托车当场翻倒在地,后座的男子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起身后拔腿就跑。

“抡车男”跑过去将压在摩托车下面的歹徒摁住,金俊见另一名歹徒追赶不及,跑回来一起将倒地的歹徒制服。

附近群众闻讯赶来,“抡车男”见歹徒已无法逃脱,默默地扶起自行车,独自骑车离开。

”【1】资料来源,新华网

2.1.2坚持不懈型小人物

此类小人物通常是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从事着相同的工作却从不嫌工作乏味单调,而是一心一意的将全部生活和人生奉献给工作。

根据新华网消息“西藏甘巴拉雷达站官兵坚守岗位迎新年”。

“除夕之夜,驻守甘巴拉雷达站的空军某部官兵在喜迎佳节的同时,不忘肩负的重任,为祖国领空的安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甘巴拉,藏语意为“不可逾越的山”。

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达站,是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达站。

自组建以来,雷达站已先后安全引导各类飞机30余万架次,被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

对于雷达站的官兵来说,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大年三十也不例外。

在雷达车前,技师李金山认真地检查着每一个零部件。

这名28岁的军官去年刚从军校毕业进入雷达阵地后曾经无数次的主动放弃下山休息的机会,他把他的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自己的岗位。

”【2】资料来源,新浪网

正是因为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在夜以继日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才有今天我们平安幸福的生活。

2.1.3乐于助人型小人物

此类小人物通常的表现是无私和乐于助人,通过善良的举动默默感动着社会。

关于此类小人物笔者觉得无需赘述,因为雷锋用他的事迹已经影响了我们几代人的精神世界,而且他给我们的影响可能还要继续延续下去。

2.2小人物的采访难点

小人物因为长期生活在社会地层,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所以在采访过程中就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资料来源:

【1】新华网:

【2】新浪网:

 

2.2.1小人物采访的难点

2.2.1.1没有被采访经验,在采访时表现的紧张。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小人物虽然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但是长久以来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社会底层的交流方式和表现手法十分熟练,但是一旦开始正规的采访时,因为没有任何受采访经验,在灯下往往表现出紧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老搓手,回答问题语无伦次,而且被采访者会出现头脑空白的反应,时常出现采访间断,无言以对甚至是结巴难以表达的状况。

2.2.1.2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常常无法组织合理的语言。

受访者因为长期生长在社会的底层,因此受教育的程度可见一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受访者,受教育的程度更少,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社会底层居民,文化程度往往只有高中甚至是初中,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底层生活经历尤其是社会上流行的表达方式,一旦到了比较正规的采访场所,使用正规的语言进行表达时,小人物的表达惯式一时无法扭转,习惯表达法不能应用于正规采访,因此,出现采访中断的情况就很正常了。

2.2.1.3容易被单位和企业所控制,一味的歌功颂德。

受访者因为出身社会底层,因此社会经验往往是被动的接受,也就是所说的逆来顺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访者被公开采访的时候,计划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的宣传模式以及受到商业利益影响的企业往往就会在这方面做文章,前者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宣传惯性,对受访者踏上受访舞台之前,必然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也歌颂社会的正面因素,将小人物的是事迹和党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培养紧密挂钩,这个情况下,小人物就很难将内心真正的心路历程讲出来。

而受到不良商家适之小惠加以利诱的情况下,小人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底层,关注于蝇头小利往往在小恩小惠面前更容易丧失自己,所以出现歌功颂德的情况也在所难免。

2.2.1.4突发成为新闻人物,背景资料难以获取。

很多时候因为小人物的内心的正义感和善良导使会让部分小人物在危难关头发挥人性的善良和正义,做出一些正义乃至英雄式的举动,但这类事件往往以突发事件为多,而且匆匆而过,就比如前例中的抡车侠,分析其行为动机,在危难时刻往往不容多加思考而采取的惯性动作导致突然曝光后成为英雄人物,但是此类的事件背景却很难复制,甚至是重演,因为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知性导致,因此在采访中缺少了当时的事实背景而在去追溯小人物的行为动机和事件的意义就显得很苍白无力。

2.2.2解决方法

面对上述小人物采访中因为主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2.2.2.1在小人物工作等熟悉的地方进行采访,消除其紧张心理。

在设置采访场所的时候,尽量选在小人物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或者是家庭或者是工作场所,或者熟人聚居的地方,通过熟悉的环境来解决受访者突然面对媒体出现的心里紧张的局面。

其实在采访中绝大多数受访者在没有媒体经验的情况,身体的肾上腺激素分泌会突然增加导致出现紧张的情绪,经常面对媒体的人因为习惯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所谓的媒体经验,所以出现紧张很正常,而不紧张则不太正常。

所以选在小人物熟悉的环境中进行采访会让受访者在无形中因为环境的熟悉而放松内心的紧张情绪的影响,从而能较快的面对媒体和镜头,以正常的状态接受采访。

2.2.2.2合理的设计问题,与小人物进行“语言平等”的交流。

在采访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采访语言的运用,其实在对不同的环境下,采访不同的对象,主持人应该有清晰的把握,因为不同层次的采访对象,因为阅历和层次的问题,对采访尤其是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对问题的设置很重要。

刚刚去世的著名访谈家华莱士,生前曾经访问过7届美国总统,对全球著名的政要就有过正面访谈,他的访谈风格十分犀利,曾经有受访过的政要说过“在华莱士面前就没有秘密”,也就是说华莱士在访谈过程中能够使用犀利的访谈问话,是被访谈者无处隐匿。

当然这对于政要显贵而言,藏不住秘密的政要对大众而言自然是好事情,因为他没有私心而能一心为公了。

但对于做了一定事迹的小人物而言,日常的生活中的油盐酱醋如果也被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挖出来,设置一些超出受访人心理承受范围的问题,让受访者难看,就失去了对小人物进行采访的必要了,因为采访是为了对小人物进行歌颂,而不是通过诋毁的方式吸引眼球,所以,主持人必须通过合适的访谈语言和问题的设置引导整个采访的进行,而不是挖空心思让受访者难堪。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主持人设置合适的语境和问题对被访谈者进行合理的引导,才能起到真正采访的目的,所以,在采访中的语言平等十分重要,不要用误导的方式引导被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

2.2.2.3突发对小人物进行采访,侧面提问让小人物说出“心里话”。

前面说到记者控制采访环节的能力十分重要,对于小人物的采访,不能采用犀利的语言和过于尖刻的问题让受访者难堪,从而使局面变的尴尬,因为小人物的社会经验不足以控制整个采访进程,并且通过巧妙地语境和话语化解尴尬的局面,要采取平和的方式。

但小人物专访毕竟是报纸栏目,为读者呈现的不是鸡毛蒜皮和油盐酱醋式的坊间消息汇总,而是通过采访挖出小人物的闪光点。

因此,小人物的内心是什么需要记者有技巧的引出,主持人能够控制采访进程,并且通过侧面的了解掌握被采访者的心路历程来对整个被采访事件进行挖掘和回放,这就要求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能够通过合理的采访及问题设置,挖出受访者心中关于整个事件的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里话,通过这些纯朴务实的语言对整个事件进行回放来揭示问题,歌颂英雄和善良,起到采访应有的正面宣传作用。

2.2.24从家庭以及工作环境开始进行采访,获取其背景资料。

前面说的一般的小人物都是草根出身,为我们在宣传过程中通常要对整个事件的背景有一个回放,让读者对事件的起因和整个经过有一个了解,才能对整个采访有一个整体把握,引起读者的兴趣。

但一般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很难重设当时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所以,对于事件的背景介绍通常是一闪而过,对专访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建议记者在采访之前应该对被访者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知,这就要求记者对小人物的家庭、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如果每个专访都这样做的话,节目的成本就会比较高,通常的做法是在采访的过程中将被采访者的亲友和朋友以及同事请到采访现场,对亲朋好友或者同事先进行采访获得基础信息和背景资料,通过扩大受访面,也能够挖掘出一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因素,比如受访者的家庭环境以及教育方式在整个事件中所起到的因素。

3目前我国人物专访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民生新闻的兴起,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和民生思想的逐渐重视,读者已经对娱乐圈和政治人物的尔虞我诈和口水新闻、以及八卦消息的反映越来越低,虽然其还有一定的市场,但相对于百姓自己而言,对于通常出身草根阶层的小人物的关注度却在逐日提升,因此,报纸关于小人物专访类栏目比较热火,因为看的多了,笔者总结后得出几方面的问题:

3.1社会对此类人物与事件的关注程度不够

虽然各家报纸对小人物专访类栏目一哄而上,但就其中而言,为了专访而写专访的嫌疑较大,为什么这么说,大家都在做民生新闻,小人物专访,显示对民生和民本的重视,但就其实质而言,各家报纸真正做民生有意义的人物专访并不多,绝大多数报纸停留在口水专访上,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鸡零狗碎的事情。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对小人物专访的重视程度不够,报纸出此类专栏一方面为了博眼球,另一方面可能是来自政策方面的强制要求。

没有从根本上对这个小人物专访栏目进行重视,也就是说对此类事件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也就有了不能从小人物身上挖出闪光点,大家人云亦云的专访栏目存在。

所以,笔者认为各家报纸只有真正从民本思想入手,潜下心来做一些实在的专访,挖出闪光点才能树立社会的典型形象,这有真正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带来轰动效应。

3.2选取典型事例不够突出

目前小人物专访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事件的典型性不够,不能够独树一帜。

其实这个问题从人性角度考虑,人性千差万别,善良种类繁多,不少专访总期待像抡车侠这样的民生新闻和人物专访能够经常出现,造成轰动效用。

但笔者认为,轰动性的新闻很重要,但一味只从这个轰动性出发,心态不放正,就不能及时迅速的挖出典型事件,树立典型的草根英雄,只有把功课做到实处,广泛布线,深入挖掘才能真正找到生活中的典型,通过人物专访引起轰动。

如果心情很浮躁的一味寻求典型,而不去挖掘存在于典型之下的社会因素,很有可能是典型来了,但挖掘不到位,同样引不起轰动,节目的效果同样不突出。

3.3专访多通过“记叙文”形式的形式,单调且感染力差

关于专访的行文形式问题,但大家做的效果有好有坏,有的报纸的专访栏目反应很好,而有的专访栏目则是反映平平。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和现在一哄而上、只讲数量不讲求质量的现状有关。

其实做得好的专访栏目不仅仅是采访问题,能够在采访过程中挖掘到重点和闪光点,通过梳理之后找出读者感兴趣的重点,通过巧妙的行文方式设置情节跌宕起伏,这是记者的看家本领。

而目前的情况下,一哄而上的专访栏目,没有好的采访导致文章单调,没有感染力,平铺直叙好像白开水。

4做好小人物专访栏目的对策

看多了大人物的丰功伟绩,看惯了娱乐圈里面的嬉笑怒骂,其实对于民生人物,尤其是草根英雄的出现,让读者突然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草根人物其实从语境和理解上更能和大众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这种亲切的感觉其实源于出身的类似、经历的相仿以及理解和表达的熟悉。

所以做好一档小人物专访栏目对于抓住民生,理解民意,促进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1抓住能引起社会关注与受众共鸣的“小人物”闪光点

任何小人物都有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和读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小人物就源于读者,读者看着亲切,感觉舒服。

但如何能抓住小人物的闪光点呢?

这就需要记者能够深入挖掘小人物人性中的闪光点。

这很重要,需要记者除了能够了解人性,掌握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之外,还需要深入生活,对小人物的闪光点能够结合生活进行一个合理的解释和阐释,通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结合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背景,以及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进行通盘考虑,不管掌握小人物做了什么,还要掌握是什么思想导致其做出这些行为,还有就是思想背后的动机,或来源于潜意识,也就是直觉意识,或者是经过思考后的决策。

总之只有对这些进行综合考虑的时候,对小人物也就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做采访就显得比较轻松,容易抓住重点和关键因素,顺着重点再挖掘,闪光点自然就出来了。

4.2深入挖掘“小人物”闪光点背后的故事

闪光点是暴露在读者面前的引子,也是整个事件的闪光的地方,但笔者认为如果整个采访仅仅停留在热点和闪光点的层面上,小人物专访栏目也不会有什么深入,就好像之前热播的娱乐明星八卦栏目,除非是强烈刺激眼球的娱乐节目,当人们的猎奇心慢慢消退的时候,这类报纸栏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而小人物专访栏目区别于明星八卦栏目的地方是小人物和大众之间有着天然的连接,这个联系让大众感到亲切,因此,此类专访栏目只要不是恶俗,大众的排斥心理不会很强烈。

但和大众之间有着联系的线索就是闪光点背后的故事,小人物或者草根英雄能够成功其必然有其成长经历,这个经历和大众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所以,把这个经历挖出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导致小人物的后天成功的经历挖出来,就起到了励志的作用,这与目前和谐社会努力工作的宗旨也是相辅相成,同时笔者认为这个背后的故事也是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是读者心中最软的那块肉。

4.3对采访材料进行良好的整理,尽量保留受访者的原句复述

最后,就是对采访和文章布局的安排,怎么安排稿子的行文布局是专访栏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合理的安排采访材料,避免白开水式的平铺直叙犹如记叙文的讲述,通过设置问题安置包袱,合理的对采访材料进行布局和整理,安排层峦叠嶂和深曲回长,找到读者的兴奋G点,使整个采访文稿能够高潮迭起才引起读者的高潮迭起,这才是比较好的人物专访栏目。

另外对于栏目特色而言,最重要的是整个采访过程中要求小人物按照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复述,而不是模仿别人的风格,读者对最草根最原味的东西最感兴趣,因为这就是读者的语言。

5结语

综上所述,小人物专访栏目其实是报纸里面与百姓和大众连接最为紧密的部分。

也是最能引起轰动形成关注的栏目,但一味的为引起关注而做此类的专访,不是从根本上对草根英雄进行理解和尊重,充分挖掘小人物背后的故事和其成长经历,不对此类专访进行认真研究,安排采访进程的布局和问题的设置,此类人物专访栏目最终也会由于人们猎奇心理的慢慢消退而消亡,所以,用心的挖掘,合适的布局,认真地研究是确保小人物专访栏目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林永年著:

《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浙江大学出版社,

【2】刘海贵、尹德刚著: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3】约翰·

布雷迪著:

《采访技巧》,中国新闻出版社

【4】蔡栋:

《人物专访“问”当先》,选自《写作辅导》

【5】白天祥、刘乃仲、郑保章编著: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案例教程》,新华出版社

【6】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新华社好稿选》,新华出版社

【7】周胜林主编,张晨、卢冰著:

《新闻采访艺术》,福建人民出版社

【8】罗伯特·

奈特中著:

《最佳写作要领》,新华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