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6179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5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

5.我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在()月份。

A.三B.六C.九D.十

6.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有()三种形式。

A.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策略研究B.集中授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C.集中授课、协作学习、策略研究D.集中授课、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7.主张学生的成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学派。

A.人本主义B.精神分析C.行为主义D.认知

8.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A.交往B.学习C.德育D.认识

9.《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毕业生的英语词汇要求是()。

A.学习800一900个单词和7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B.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约700—800个单词和6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C.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一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D.词汇不作硬性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10.如果没有(),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也就无法启动。

A.教师备课B.教师学习C.教师说课D.教师上课

1.A2.A3.C4.C5.A6.B7.A8.A9.C10.B

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2.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3.“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4.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的是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

5.教育经验难以找到统一的规则和普遍的模式,说明其具有(  )。

A.回溯性B.综合性C.生动性D.独特性

6.教师预备采用探究型教学方式,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30个学生,18个男生,12个女生,下列分组方法最好的是(  )。

A.学生在课前自愿分组,每组5—6人,组内自行推举小组长,最后把名单交给教师

B.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成绩顺序来分,好的一组,中等的一组,差的一组

C.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学号的顺序来分

D.学生自愿分组,人数不限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这属于(  )的领导方式。

A.权威型B.民主型C.放任型D.迁就型

9.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0.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

”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

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

1.C2.B3.C4.B5.D6.A7.C8.B9.D10.B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

2.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较为稳定的教学范型是(  )。

A.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C.教学模式D.教学组织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

4.根据考察和探究的中心主题或问题的来源不同,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和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环境教育课程属于其中的(  )。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B.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C.儿童本位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5.未满(  )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A.8B.12C.16D.10

6.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

7.(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8.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  )方面的特性。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9.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是(  )。

A.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B.组织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C.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D.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兴趣

10.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对与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和教育价值非对立的内容,一般采取(  )的策略。

A.宽松B.推荐C.禁止D.优待

1.D2.C3.C4.B5.B6.A7.B8.C9.D10.A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卷及答案

(1)

1、单项选择题

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2.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B.生存活动C.传递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  )。

A.骑马B.投枪C.音乐D.吟诗

4.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昆体良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6.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

A.能力B.气质C.性格D.认知方式

7.狭义的德育专指(  )。

A.家庭德育B.学校德育C.社会德育D.社区德育

8.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职权影响力;

二是(  )。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

9.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B.领导作用C.纽带和桥梁作用D.核心作用

10.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A.实验法B.测量法C.会谈法D.观察法

11.从整体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  )发展阶段。

A.失衡B.平稳C.第一高峰期D.第二高峰期

12.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

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

A.集权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兼有BC两种型

13.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4.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赫尔巴特D.卢梭

15.在小学四年级课程《骨骼和关节》中,教师准备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①拼图游戏,把骨骼贴在人体的相应部位上;

②组织学生观察人体骨骼的多媒体图片,认识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③出示连线图,图中的物品与人体骨骼中的哪一部分相似;

④介绍部分骨骼的作用。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请选择你安排的教学组织顺序为(  )。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

16.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7.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  )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

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材料的呈现形式、小学生的基础知识等。

A.教学方法B.教学目标C.教学评价D.教学策略

1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B.长效性C.创造性D.示范性

19.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有显著差异。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

20.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

CDCDBCBCCCBABCBCBDBB

2、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2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案:

(1)复杂性。

教师劳动属于专业性工作,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它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

(2)创造性。

这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劳动既要讲科学,又要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4)长期性。

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才,达到这一目的必然是长期的。

23.简述教学中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疗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就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

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主要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

(5)暂时隔离法。

暂时隔离法是指在某种特定时间不对不良行为给予强化,同时转移情境,使行为不良者对新的情境产生厌恶的方法。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专家点拨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这一知识点经常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是历年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不仅要记住,而且要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因为这是改变学生不良行为的基本方法,与教学理论密切相关,且应用性强。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

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

“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

“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

“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

”孔子马上回答:

“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

“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

“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问题:

你从孔子教育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20分)

(1)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着差异。

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不同的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弄清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25.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草船借箭》时的一个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

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刚才又自由读了课文。

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运用计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事。

周瑜想用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办法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击破了周瑜的阴谋。

读了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

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

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

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去借箭?

还那么有把握?

(学生一共提了不下20个问题)

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

老师觉得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物,把握了人物的特点,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大家有兴趣来研究这些人物吗?

有!

文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

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来研究,注意抓出他的特点。

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

1.答案: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

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在阅读中生疑,在探索研究和探寻追究中解疑的读书实践过程。

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明确了学生读书质疑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对学生的读书质疑进行梳理,但没有根据文本所要体现的内涵价值来恰当归纳、提升学生的问题,而是将学生引导到教师事先设定的探究人物的特点上来。

《草船借箭》是一个历史故事,人物的特点也是在具体的情节中体现的,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问题引导调整,以“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统领全文,贯穿整个读书探究活动,学习的目标将更加明确,文本价值也会有效体现。

另外,学生各自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探究成果时,必然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

因此,在探究性阅读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适时抓住学生的阅读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

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

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

“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她采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问题

(一):

试分析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写作上的特点。

(10分)

本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在写作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问题

(二):

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10分)

答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③通过学习初步感受小小说的文体特色,学习抓住小说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②感悟洪水的环境描写对烘托情境、衬托人们的恐慌以及老汉的镇定、沉着的作用。

③感受比喻、拟人、短句等表现形式的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问题(三):

设计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板题,质疑

1.板题质疑:

桥,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或许会说:

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

2.一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

二、以“桥”为切入口,一读文本,初步积淀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拔:

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3.二读课题。

说到这里,再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引导:

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El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一一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

三、再读课文,感受桥的“无奈”

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袭击时的唯一的逃命桥。

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

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1.交流。

2.适时解疑:

“像泼。

”为什么独立成句?

引导:

凝重的笔调。

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

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3.激情再创造引读,感受洪水的疯狂:

洪水咆哮着,像.从山谷里。

洪水已有近,这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

4.感悟“跳舞”一词的表达:

当时的情形是(无比紧张的,令人恐惧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作者怎么竟然用了“跳舞”这个词语?

是不是太不合时宜啦?

5.指名。

(这洪水简直是一群魔鬼在跳舞,让我不由地想到了“群魔乱舞”这个词)

6.这与下文的哪个词语是呼应的?

——一“狞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狞笑,此时你什么感觉?

看,文中的人们不也是如此。

7.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

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你的恐惧不安带进句子中去。

8.出示: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其中有一个人,他。

9.按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眼前出现的这一人物,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10.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

急需什么?

(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11.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卷及答案

(2)

1.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B.利托尔诺C.霍尔D.华生

2.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

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性C.注意广度D.注意转移

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示范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5.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

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

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

8.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问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

9.班级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