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照亮人生Word下载.docx
《励志文章照亮人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励志文章照亮人生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是不可思议!
”
说这般话并感到不可思议的人,大都是从心里觉得当年自己的资质和天赋比“那小子”优越得多,可成就如此大名或大事的却为什么偏偏不是自己,而是当年看不出有什么出息的他呢?
看了下面这个人生寓言故事,我想答案就会不言自明了。
很久以前,某座城市里建起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建好之后,善男信女们便祈求西天的佛祖给他们送来一个最好的雕刻师来雕刻一尊佛像。
于是,如来便派来一个精于雕刻的罗汉幻化成一个雕刻师来到人间。
雕刻师在备好的石料中选了一块质地最上乘的石头,开始了工作,可是没想到他才拿起凿子刚凿了几下,这块石头便喊起痛来。
雕刻的罗汉劝它说:
“不经细细的雕凿,你将永远都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还是忍一忍吧。
”可是,等到他的凿子一落到它的身上,它依然哀嚎不已:
“痛死我了,痛死我了,求求你,饶了我吧。
雕刻师实在忍受不了这块石头的嚎叫,便停止了工作。
于是,就选了那块质地较差、远不如它的粗石头重新雕起。
虽然这块石头质地较差,但它感到自己能被雕刻师选中而从内心激动不已,它对自己将被雕成一尊精美的雕像深信不疑。
所以,任凭雕刻师的刀琢斧敲,他都默然不响地坚忍承受。
而雕刻师呢?
因为知道这块石头的质地差些,为了展示自己的艺术,他工作得更加卖力,雕凿得更加精细。
不久,一尊肃穆庄然、气魄宏大的佛像赫然立在人们的面前,大家惊讶之余,很快就将它安放到了神坛上。
这座庙宇的香火非常的鼎盛,日夜香烟缭绕,天天人流不息,为了方便日益增加的香客,那块怕痛的石头被人们弄去填坑筑路了。
由于当初受不了雕凿之苦,现在只得忍受人来车往频繁碾过的痛苦,看着雕像安享人们的膜拜,内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有一次,它愤愤不平地对正路过此处的佛祖说:
“佛祖啊,你太不公平了!
你看那块石头的资质比我差得多,如今却享受着人间的礼赞尊崇,而我却每天遭受凌辱践踏,日晒雨淋,你为什么要这样偏心啊?
”佛祖微微一笑说:
“质地也许会给你带来人们偏爱的幸运,但成功却是来自一刀一锉的雕凿啊!
你受不了雕凿之苦,只能最后得到这样的命运啊!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发人深醒的人生寓言。
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潜质、潜能和潜在的智慧,便是我们成就未来辉煌人生的那块“石头”,而雕刻师恰恰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的雕刻师,成功的关键是你雕的那块“石头”是否怕痛。
那么我们要怎样来理解“雕凿”二字呢?
成功学家奥里森·
马登说:
“从一个人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人生的基调。
有的人空闲时间是真正的空闲,就是用来打扑克、侃大山、喝酒等;
而有的人的空闲时间却是用来读书、思索,不断通过学习和进取丰富自我。
两种生活方式最终会有两种结果。
这与一个人的资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我们知道,一棵树其吸收阳光和养分的能力越强,它就会长得越快越高,枝叶就会越旺盛;
反之,它就会停止生长或枯萎下去。
大自然对万物都是一样慷慨的,如果我们失去了进取之心,大自然就会收回我们的智慧,就象如果我们停止了锻炼,我们就会慢慢地失去力量一样。
如果我们不一点点地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我们就永远也干不成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
奥里森·
马登一再提醒我们忘掉自己的资质和天赋,因为任何人的成功和成就,都是来自对自我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这不正与上面的人生寓言中的雕凿是一个道理吗?
忍受雕凿才能成器。
一个人才学家曾说过这样的话:
“从表面上看,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天赋高,有的人很笨拙,其实,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是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真正决定命运的是一个人能否对自己潜质和潜能不断挖掘和发展,而人与人之间的潜质和潜能几乎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人才学家的话,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
忍受雕凿才是最终改变命运的关键按钮,忍受雕凿才能成器。
比尔·
盖茨:
只要竭尽全力
美国西雅图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
泰勒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
谁要是背出《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这“太空针”高塔185米,登上“太空针”高塔餐厅可以尽览西雅图的美景,是一些孩子做梦也想去的地方。
但是,要想获得这个机会却殊非易事。
因为《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又称“山上宝训”,是《圣经》中的著名篇章,有几万字的篇幅,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
一天,一个十一岁的学生胸有成竹地坐在泰勒面前,以孩子特有的悦耳童声背诵道:
“……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便来到他的面前,他开始教导他们说……”,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下来,并且没出一点差错。
泰勒惊叹他竟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不仅好奇地问:
“你是怎么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呢?
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只要我竭尽全力,我就能做成任何我愿意做的事情。
15年后,当年的这个孩子已成为一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板,这时,一款名叫lotusl—2—3的表格软件几乎占领了电子表格的整个市场,成为他公司的心腹大患。
他决定开发一个定名为视窗的软件,以便回击这款表格软件对他构成的致命威胁。
但要开发这款巨大而又复杂的视窗软件困难重重,因为有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要攻克。
但他没有退缩,和员工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简直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
后来,他把睡袋搬到了实验室,除了吃饭,上卫生间,成天泡在实验室里琢磨问题。
终于,经过长达四年的拼搏,他的公司终于开发出了功能几乎完美无缺的视窗软件,定名为windows。
正式投放市场后,他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极为有利的位置。
他就是比尔·
盖茨,再一次竭尽了全力,获得了成功。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在一般人看来确实难以做到。
但难以做到,并不是不能做到。
这“难”与“能”的分野,就在于是否竭尽了全力。
明白了此中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以比尔·
盖茨能在计算机软件领域傲视群雄了。
这同时启迪我们:
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就一定能成就一项事业。
睡前十五分钟
奥斯勒是加拿大著名的医师、医学教育家,因为成功地研究了血小板等医学成就而名气四海。
由于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兼任多种社会工作,因而除了睡觉、吃饭外,他的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甚至于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为了挤出时间,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喜欢的书。
因此,无论他忙到多晚才进卧室,他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才入睡。
许多年以后,奥斯勒对睡前15分钟的效果进行过计算。
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个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左右,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问题。
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了。
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就可以阅读20本书。
而奥斯勒自己坚持睡前读15分钟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
“睡前15分钟”的博学广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这个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
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五个字来表示—我没有时间。
”对那些经常抱怨工作的繁忙、生活的艰辛已让自己无暇顾及原有的兴趣和特长的人来说,不妨学学奥斯勒,哪怕每天仅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只要长期坚持,也可以充实自己的人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干出一翻成绩。
天下第一等学问
一个十二岁的女孩问妈妈:
为什么在屋里走动时,总像怕踩地雷似的。
妈妈笑了,说楼下也住着一户人家。
女孩虽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她还是觉得在自己的家里该轻松地生活。
妈妈挺认真,她接着说,咱们家的地板是楼下张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大了,爷爷奶奶受不了。
女孩噘着小嘴:
“那为什么咱家楼上那家不这样想,他们总是把声音弄得很响?
妈妈说:
“楼上有一个三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蹦啊跳啊的要运动。
女孩的小嘴噘得更高了:
“那委屈的就该是咱家?
妈妈更认真了:
“能为别人着想,是天下第一等学问。
一位行医数十年的妇科名医在出诊时出现了误诊,他误把一个孕妇子宫里的胎儿当成了肿瘤,并要求病人马上动手术,以防扩散。
病人十分害怕,也十分感激这位名医及早地发现了隐藏在身上的这枚“炸弹”。
手术很快就安排就绪了…打开了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入观察,准备下刀,他有把握把肿瘤一次切除,使病人永绝后患。
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半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额头。
他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事,一件在他行医数十年不曾遭遇的事情。
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
他矛盾了,陷入了挣扎。
如果下刀,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得恩同再造,而且可以确定,那所谓肿瘤一定不会复发,说不定,他还能得个“华佗再世”的金匾呢!
相反的,他也可以把肚子缝上,告诉病人,看了几十年的病,他居然看走眼了。
只不过几秒钟的挣扎,已使他出了一身冷汗,他小心地缝合之后,回到办公室,静待病人苏醒。
医生走到病人床前,他严肃的神情,使病人和四周的亲属都手脚冰凉,等待癌症末期的宣判。
“对不起,太太,我居然看错了,你只是怀孕,没有长瘤。
”医生深深地致歉,“所幸发现及时,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病人和亲属全呆了,隔了十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你这个庸医,我找你算账!
后来孩子果然安产而且发育正常。
但是医生被告得差点破产。
最大的伤害是名誉的损失。
有朋友笑他:
“为什么不将错就错?
就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能知道?
“老天知道!
”医生只是淡淡一笑。
善是养生的阶梯
上善若水,养生之本
中国有句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许多人对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宇宙之中,星球皆为圆形,它们的运行轨迹也是圆的,起点也是终点,终点又是起点。
宇宙的运行规律如此,必然决定了人间事物运行的轨迹也是圆的。
善与恶的意念是一种力,可称为念力,念力产生之后,必然回归到发出这一念力的人。
老子讲:
“上善若水,居辱得宠”。
大海居于最低处,才能使千万条江河奔它而去。
善的习性虽然柔如水,但力大无穷,可以改变人的内在机制。
科学家做过实验,给几十个人放影一部能引起同情心的影片,然后进行检查,结果是:
所有人的免疫功能急剧上升。
人免疫力的强弱,决定了身体抗病能力,可见善良心态,对人养生的重要性。
善良心态像柔和的水,养育着人的脏腑,使人平衡畅通。
中国古代智者最理解善的真谛,所以无论身为君主还是百姓,言行不敢不善。
《宋世家》记载:
宋景公梦见心被火星包了起来,他叫来星相学专家子韦询问,子韦说:
“此兆预示可能有大祸降到你头上,不过,可以将大祸转移到宰相身上。
”宋景公说:
“宰相是我的左右臂怎么能为了我,而让他们受祸呢?
”子韦说:
“可以转移到百姓身上。
”宋景公说“君王应该爱民。
“可以转移到年成上。
“年成不好,民众挨饿,吾为谁君?
既然我天数已尽,就让它结束吧。
“天虽然高,但对下面的事一清二楚,你讲了三句话,道出了你善的本性和崇高的君德,天必赏你三次,延长二十一年的寿数。
观看今夜实星移动便可证实。
”夜里,那颗星果然移动了三次。
古往今来,善与养生密不可分,只有怀着善良的心地,才会保持松静的心理,身心松静才会接受宇宙间良好的信息,才能与天地整体运动和谐,得到照应。
这就是上面所讲事例的道理。
善养父母滋养福根
世上一切事物都有根源,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父母的精血造就了子女,是子女的根源。
有人道:
父母与子女各为单体,何根之有?
此种观点,正是受人的感官局限所致,犹如唯视主义,承认可视的,否认不可视的,这种认识在于不懂得茫茫宇宙阴阳各半。
1994年,我为一位79岁的老物理学家看病,随便谈起学术问题,他认为有反物质的存在。
他说:
“有正电,必有负电。
那么有物质,必有反物质。
有时空,必有反时空的存在。
”我认为老专家的话是对的。
我们都知道太极图,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画的宇宙规律图。
它告诉我们阴阳各半乃宇宙构成的基本形式。
既然父母有形的精血构造了子女,两者之间就必然有一种无形的“场”相联系,这种“场”可称为“生物场”。
“生物场”是无形的,就像磁场,引力场等虽然无形,但都客观存在一样。
如一位妇女突然心脏病发作,医生检查结果表明,此人过去没有心脏病史,现在也没有病变。
后来从电话里才知道,这个妇女心脏病发作的同一时间,其女儿在国外被撞破了心脏。
我们把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这种“场”称之为“场根”。
对父母善则根壮叶茂,否则根断树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凡是对父母孝敬的人,得到多助,平安常在,即使有险也可以过去。
虐待父母之徒,绝无善终,赡养父母是人之根本,也是国泰民安的重要因素,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不敢轻视此事,中国传统文化将不孝敬父母视为大逆不道。
一个人如对父母不孝,那么他对朋友的信义也是虚伪的,对国家的忠孝也是假的。
佛学上讲,“四恩报”:
一报佛法僧三宝之恩,二报国土养育之恩,三报父母生育之恩,四报众施主施舍之恩。
佛家把信仰、爱国、孝敬父母、爱护人民视为一体,是一种大善。
因此,赡养父母不仅是滋养自己的福根,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古代贤明者孝敬父母坚定不移,无论父母生活在世上还是故去,这正是由于他们懂得天地间的道理。
现代人重视养生,但懂得养生与善养福根之道理的并不多。
人对在世的父母要孝,对谢世的父母乃至祖宗,也要有恩念之心。
善待他人以福生光
光是有一定波长的,人具有产生这种波长的功能。
人感恩的意念或憎恨的意念,都会形成一种波,射向目标,几千年来民间传统的祝福与诅咒,就有这种作用。
佛学将意念称为念力。
中国民间历来有积阳德,积阴德之说,阳德主荣,阴德主寿。
积阳德即为他人做善事并被人知道,赢得了他人的赞誉或应有的回报,这种善报已在可视的时空中完成。
积阴德却不同,为他人做了善事不被人知道,善报没有在可视的时空中完成,这种善报只能通过不可视的时空完成。
这种善报未使人得到可视的荣华宝贵,但使人得到了不可视的寿命延长。
有科学家曾提出一个假说,认为人有生物时钟,人出生时内部机制已对生命的时限做了设定,时刻一到,体内即分泌出死亡素,导致人死亡;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如显像管,出生时已确定了它的使用期限。
按上述假说,我认为通过积阴德而使自己内在质量密度提高,可以突破生命极限的设定,这就是民间讲的“阴德充盈,冲出五行”的道理。
人善心静,养血益气,人在受到善的撞击时,常会感到一股暖流沐浴全身。
善是人体积极因素的启动器,让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充满善,可加快气血流通。
一些人自愿做助人为乐的“傻子”,他们乐在其中,是一种天性的需要,也只有他们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愉悦和奥妙。
善待他人不仅可以延寿,气血畅通,还可以令面容秀美。
中国民间有句话:
“善能使鬼变成人,恶能使人变成鬼。
”此话千真万确。
我们生活中之人,有的人鼻眼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因其面部每一个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
有的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因其由表及里透着善。
有人讲,生活中有害我者,如何对其善?
消除此念,须跳出一般的思维。
大水即将来临,可蚂蚁还在你死我活地争斗,洪水一过,双方均亡。
我们的思维方式属三维空间。
可以看清这一切,蚂蚁在二维空间,则看不清这一点。
那么,在四维空间看我们人与人的斗争,不就你我看蚂蚁一样吗?
人与人之间应以德报怨,不要针尖对麦芒,以怨报怨。
心积旧怨,何谈养生?
中国古代贤者把以德报怨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
保持一个豁达的心态,是有利于养生的。
矛盾是永恒的,如果一有矛盾就忌恨,必将伤心肺。
人若在矛盾中能顺其自然,不仅对身体无害,还可磨练人。
玉是温润的物品,如果用两块玉相磨不成器,必须用粗硬之物才磨得成器。
这如同君子与小人相处一样,虽然有时候被小人所伤害,却能得以修炼,如果能修炼得能避开小人的攻击,不断提高预测能力,反而会成为圣人君子。
善待他人必生福光,这是一条定律,悟出其中道理并付诸行动的人,才能受其益,知其妙。
善待动植物求其灵光
人类经过对动植物的狂砍乱杀,遭到大自然报复之后,才开始明白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一致性。
人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组成部分。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法律,都规定了“秋斩”制度。
即春天定罪,秋天问斩。
先辈认为天人是合一的,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人非草木,但亦属于自然界的部分,其生死,应合于自然。
秋天草枯叶落,斩首罪犯才合天地之时。
中国先哲认为,动植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与人具有相似的灵性,动物的灵性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关,中国古代有道行的人懂得这一点。
因此,视动植物为友求其灵气。
一些真正的大师深居无人之处,与动植物为伴,与山水为邻,其道理之一,也是求动植物,养生之人也应该如此。
佛道两家不杀生是有其深刻道理的,除了修炼性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生物在被杀的瞬间,有可能释放出一种干扰波,破坏人的脏器或意志,其报复的时间或长或短。
这种灵性主要指那些野生动物,因为人们往往不知道它究竟生长了多少年,内在的能量有多高。
看到树木和动物受伤,都力所能及地帮一把,这肯定有益无害。
动植物对人的帮助潜移默化,全在无言无形之中。
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可随时接受大自然交换来的良好信息,必有益处,其乐无穷。
心转路宽
当年,克里斯朵夫.李维以饰演美国大片《超人》中的主角而蜚声国际影坛。
然而1995年5月,正当他在好莱坞红极一时,风光无限之时,一场飞来横祸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一场激烈的马术比赛中,他意外地坠落马下,几乎是转眼之间,世人心目中的“超人”和“硬汉”化身的他,从此成了一个永远只能固定在轮椅上的高位截瘫者。
当他从昏迷中醒过来,对家人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
“让我早日解脱吧。
”出院后,为了让他散散心,平缓他肉体和精神的伤痛,家人便推着轮椅上的他外出旅行。
有一次,小车正穿行在落基山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
克里斯朵夫.李维静静地望着窗外,发现每当车子即将行驶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关头,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
“前方转宽!
”或“注意!
急转弯。
”这样的警示文字赫然在目。
而转过每一道之后,前方照例又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前方急转弯”几个大字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眼球,也渐渐叩醒了他的心扉。
原来,不是路已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他恍然大悟,冲着妻子大喊一声:
“我要回去,我还有路可走。
从此,他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
他首度执导的影片就荣获了“金球奖”;
他还用牙关紧咬着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他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一问世,就进入了畅销书的排行榜。
与此同时,他创立了一所截瘫病人教育资源中心,并当选为全美截瘫协会理事长。
他还四处奔走,举办演讲会,为残障人的福利事业筹善款,成了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最近,美国《时代周刊》以《十年来,他依然是超人》为题报道了克里斯朵夫.李维的事迹。
在这篇文章中,他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说:
“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个演员,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做导演,当作家,并成为一名慈善大使。
原来,不幸降临的时候,并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你该转弯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老故事:
从前,有一对父子俩靠砍柴为生。
每次驾着牛车下山砍柴,总是父亲在前头赶牛,儿子在后面紧跟。
父亲眼力不好,每逢山道转弯处,儿子总是大声提醒一句:
“爹,转弯喽。
”有一回,父亲病倒了,不能同行,于是儿子便独自一人赶着牛车下山。
当牛车行使到转弯处,没想到这头老牛便死活不肯向前再走一步,只是停在原地团团乱转,任凭打骂也无济于事。
折腾了好一阵子,儿子才恍然大悟,大喊一声:
”话音刚落,牛应声而动,牛车转弯前行。
然而靠惯性生活的不仅仅是动物。
天有不测风云,人生充满变数。
当命运急转弯直下的时候,当一个人被抛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被巨大的心理惯性牵扯着,一时难免会前仰后翻,晕头转向,但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来一个脑筋急转弯。
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心路常宽。
学会转弯也是人生的智慧,因为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是转机。
“善良”不简单
“善良”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心地纯洁,没有恶意”,而我过去的理解就是心眼好,富有同情心,以为多做好事就称得上是“善良”之人了。
当我看了下面的三个故事以后,我才悟出“善良”这个词还有深层的含义。
一、“真善”无需表白
有这样一个关于海明威的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战场上的困难时期。
一个美军少尉从拍卖会上买了一箱上好威士忌。
海明威知道后,请求卖给他6瓶,多少钱都行。
少尉想了想说:
“这样吧,我用6瓶酒换你6堂课,教我成为一个作家。
”海明威笑到:
“我可是花了好几年工夫才学会干这行的,你占大便宜了。
好吧,成交。
”如愿以偿的少尉赶忙递给他6瓶威士忌。
接下来的几天里,海明威如约给少尉讲了5堂课。
少尉很得意,他用6瓶酒换得了美国著名作家的指点。
海明威说:
“你是个精明的生意人。
现在我想知道,那箱酒你喝了多少瓶?
”少尉回答:
“一瓶也没喝,我留着开酒会呢。
”海明威有事要出远门了,少尉到机场送行。
在飞机的轰鸣声中,海明威给他讲了第6堂课:
“在写别人之前,自己要成为一个善良和有修养的人。
”少尉说:
“这和写作有什么相干?
”海明威说:
“这对做人至关重要,不论干什么事情,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海明威一边走向飞机,一边大声地对少尉说:
“在为你的酒会发请柬之前,最好把你的酒抽样检查一下!
”回去后,少尉打开一瓶又一瓶威士忌,里面装的全是水。
他这才明白,海明威早已知道实情,但只字未提,依然如约地为他讲了6堂课。
这个故事讲述了海明威的善良,它让我明白了善良的另一种含义——真善无需表白。
说实话,一个老师为求教者讲几堂课,我想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甚至在没有“酒”的情况下也能义务奉献,但是收到“酒”却发现是假货后却还能不声不响地如约讲完课,这就太不容易做到了。
海明威不管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样做,他都未提“酒”其实是水这件事。
我想这种不计较对方过失,不放弃自己的责任的善才是一种“真善”。
事实上,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面对恶意的伤害,表白是愚蠢的;
而面对无意的伤害,表白又是多余的——从这个角度看,“真善”是一种智慧。
二、“大善”源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