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5143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复习资料第12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西方学者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

a.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

b.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

c.自然经济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

6.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

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

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

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

7.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为()。

a.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率高达10%;

b.高失业率在短期没有下降的趋势;

c.我国的高失业率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

d.失业率应该降低到8%。

8.下列命题中不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a.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穷人能提高社会福利;

b.不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

c.资本家的利润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收入分配应该公平。

9.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主要区别在于()。

a.它们的数值是否由模型本身决定;

b.它们的定义域不同;

c.它们的变化速度不同;

d.它们是由经济因素决定还是由非经济因素决定。

10.存量与流量的关系是()。

a.流量决定存量;

b.流量来源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

c.存量来源于流量;

d.存量来源于流量又归之于流量。

11.()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a.亚当·

斯密;

b.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c.米尔顿·

弗里德曼;

d.阿弗里德·

马歇尔。

12.()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13.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这种推理所犯的错误被称为()。

a.类比谬误;

b.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c.合成谬误;

d.后此谬误。

14.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总体或全局。

15.在经济学中,均衡的最主要特征是()。

a.经济模型中的各决策主体都有正确的预期;

b.各种力量势均力敌;

c.各种变量相对静止不变;

d.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名词解释

1.经济资源;

2.经济学;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均衡;

6.实证分析法;

7.规范分析法;

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9.存量和流量;

10.静态分析法;

11.比较静态分析法;

12.动态分析法。

13.后此谬误;

14.合成谬误。

三、简答题

1.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弊病?

2.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价格理论?

3.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有哪些异同点?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经济学根源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3.为什么说“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4.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主要有哪些?

5.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计划经济体制?

6.萨缪尔森认为,人们在研究经济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犯哪些思维方面的错误?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1.需求

(1)需求的定义及其分类

(2)需求曲线、需求表、需求规律(3)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供给

(1)供给的定义及其分类

(2)供给曲线、供给表、供给规律(3)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4)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及变动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4.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5)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6)需求收入弹性  (7)恩格尔定律(8)供给价格弹性  (9)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  (10)间接税负担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该商品的()。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2.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

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

d.消费者偏好变化。

3.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

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

4.生产者预期某种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生产者对该商品当前的供给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供给;

b.需求;

c.价格;

d.均衡价格。

6.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关系,则商品A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7.()情况下,均衡价格将只会上升。

a.需求和供给都增加;

b.需求和供给都减少;

c.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d.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a.富有弹性的;

b.缺乏弹性的;

c.单元弹性的;

d.不能确定。

9.对于低档商品而言,其需求的收入弹性值为()。

a.大于1;

b.等于0;

c.小于0;

d.大于0。

10.若X和Y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值为-2.3,则说明()。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质品;

d.X和Y是互补品。

11.若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值()。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

12.若需求曲线为正双曲线,则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

b.减少;

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

13.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变动时,卖者的总收益会()。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14.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15.对一斜率为正且从右向左先与价格轴(纵轴),再与数量轴(横轴)相交的直线型供给曲线,其供给价格弹性值()。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

1.需求;

2.供给;

3.均衡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

5.需求收入弹性;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7.供给弹性;

8.恩格尔定律;

9.支持价格;

10.限制价格。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有什么区别?

2.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总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为什么说“谷贱伤农”?

4.为什么说“薄利多销”?

1.试述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供给的过程。

2.试述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3.运用供求理论与弹性原理分析税收负担。

五、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50-5P,供给函数为

=-10+5P。

(1)求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

=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

'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

2.若市场需求曲线为

,求价格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收益增加。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4.某消费者消费X商品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关系是:

计算当收入6400时的收入点弹性值。

1.b;

2.c;

3.d;

4.a;

5.d;

6.c;

7.d;

8.b;

9.a;

10.b;

11.b;

12.a;

13.d;

14.c;

15.a。

1.经济资源:

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叫资源。

资源分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

必须花费一定代价才能得到的资源叫经济资源,即经济资源有一个大于零的价格。

反之,不需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等,叫自由取用资源或非经济资源。

2.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

简言之,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

当资源的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任何一种新的配置在不减少其他人的福利的前提下,不可能增加任何人的经济福利时,资源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或合理的。

所谓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

3.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

4.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

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有时萧条),在长期则不断增长。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失业与通货膨胀)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

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均衡:

均衡原来是物理学中的名词。

物理学认为,当某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时,若合力为零,该物体将保持原先的状态不变,这种情况就是均衡。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模型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了最优决策(人们预期这种决策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从而不再改变自己决策时的状况。

正确的预期,是均衡的基本特征。

6.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是描述与预测经济事物的方法,它研究或回答经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等问题。

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经验数据加以证实或证伪。

主要利用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的经济学被称作实证经济学。

7.规范分析法:

规范分析法是一种对经济事物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等问题,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

使用规范分析法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能证实或证伪。

主要利用规范分析法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

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一个变量究竟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取决于该变量值是否由某个模型本身决定。

内生变量是指变量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

数值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而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叫做外生变量。

9.存量和流量:

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变量的数值。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

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

10.静态分析法:

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主要研究变量的某种均衡状态与均衡机制。

它假定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

11.比较静态分析法:

比较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对变量在不同的均衡状态进行比较研究。

它假定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

12.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考虑时间因素,研究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的时间轨迹。

13.后此谬误:

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引起后者发生的原因。

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后此谬误。

实际上,前后发生的两种事情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14.合成谬误:

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

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合成谬误。

总体不等于局部的机械的加总,有利于局部的事情不一定有利于总体。

例如,一位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货币,他的境况肯定会改善。

但如果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整个社会的境况不仅得不到改善,甚至将变得更糟。

1.答:

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与集中决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主要由政府占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经济增长等4个基本经济问题由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解决。

这种经济体制存在技术与激励两方面的弊病。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人们无法及时地制定正确的将产品供求衔接好的计划。

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按计划生产,必然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弊病。

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人们的收入与工作业绩没有多大关联,当局即使能够及时地制定出将产品的供求衔接得很好的计划,也无法激励人们按照计划进行生产。

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必然缺乏效率。

2.答:

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解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即收入如何分配等问题,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

实际上,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

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做出相应的选择;

另一方面,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收入的分配过程。

因此,微观经济学也叫价格理论。

由于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

3.答:

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通货膨胀;

有时萧条,失业率上升),在长期则不断增长。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为减轻国民收入波动,促进国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4.答:

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的共同点是都撇开了时间因素,假定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是瞬间完成的。

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内容上。

静态分析法主要研究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的机制,描述变量在某种均衡时的状态;

比较静态分析法研究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原因,并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比较。

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满足欲望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足的。

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的产生。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生产出白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而只能生产那些在当前人们最需要的产品。

但是,什么是当前最需要的产品呢?

这些产品生产多少最适当呢?

这就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

(2)如何生产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必须考虑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果。

但是,什么样的生产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呢?

是多用劳动少用资本还是相反?

是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

是使用A种技术还是使用B种技术?

是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

这就是如何生产的问题。

(3)为谁生产

产品在进入消费之前,先必须进行分配,以确定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得到的份额。

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产品不能按照人们的需要或欲望来分配。

那么,社会产品应该按照哪种方式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呢?

这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4)经济增长

资源稀缺性带来的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人们目前的生活水平总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人们必须谋求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

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四个基本经济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经济如何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等问题上,必须做出选择,以便对现有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由此,便引出了经济学的定义。

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假定前提、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等三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即通过个量(某种产品的价格、某种要素的价格等等)分析,研究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

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等问题做出相应的选择;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失业与通货膨胀)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为减轻国民收入波动,促进国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相将对方的研究对象当作自己研究的假定前提。

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经济学。

第二,由于总量分析必须建立在个量分析基础之上,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经济人假定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最终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消费者追求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经济主体在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时,都能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他们精于计算,理性从事,不会犯任何错误。

故经济人假定常常被叫做理性人假定。

(3)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能够极大地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其效果比个人直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效果还要好。

“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选择,以便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欲望的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从本质上来说,根源于个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无限的欲望。

如果人们都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就不复存在,进而也就没有经济学了。

学习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了解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生活中,你可能对这一事情惊奇不已:

在没有任何人指挥与计划的情况下,各地的人们在市场上竟能够轻易地买到每天所需要的各种东西。

学习经济学可以使我们理解现实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比其他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方面更有效率,并弄懂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汇率变动、失业率上升和政府对经济为什么要干预以及为什么这样干预等很多重大经济问题,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头脑的选民,投出理性的政治选票。

(2)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增加自己的效用

人在一生中,无论是学习、工作、休闲与娱乐,还是进行政治选举和其他活动,时刻要做出选择(是否考大学、是否好好学习、是否考研究生、是否考公务员、是否结婚、是否要孩子、是否储蓄、是否增加劳动时间等等)。

经济学本质上是有关如何正确选择的科学。

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3)经济学除了有用以外,它本身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

经济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博大精深。

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工具,借鉴历史经验,经过缜密的逻辑思维,对各种经济现象和其他社会问题做出理性的解释与预测。

被萨缪尔森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越学经济学,人们的兴趣常常会越加浓厚。

(4)经济学理论是应用经济学等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

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研究领域都以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

经济学理论甚至被引入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用于研究人的各种决策行为。

学好“经济学”,对于更好地学习各种应用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5.答:

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集中决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或社会资源在宪法意义上归全体公民所有,实际由政府代表全体公民行使资源的所有权,所有的企业归政府所有。

因此,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由政府通过编制庞杂的指令性计划决定。

国有企业是政府编制的指令性计划的实施者,本质上是政府机构的延伸,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的决策主体。

这种经济体制由于存在计划不完善与缺少激励机制等两方面的弊病,资源的配置效率很低。

为了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各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必须相等。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需要较长的时间,人们不可能及时地制定出正确的能够将各种市场供求都衔接好的计划。

由于计划本身的缺陷,企业按计划来生产,必然导致市场上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同时长期并存的弊病。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的收入是固定的,不与企业完成计划的情况好坏挂钩。

因此,即使计划当局能够及时地制定出科学的生产计划,也无法保证人们有足够的积极性来完成计划。

由于计划常常不符合现实情况,企业可以寻找各种借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