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642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8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6章Word下载.docx

(5)应用软件:

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并为网络用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软件。

1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

星型网、环型网、总线网、树型网、网状网和混合网。

13、按传输媒体分类为:

细缆网、双绞线网、光纤网(有线)卫星网、无线网。

14、按使用范围分类为:

专用网络、公众网络。

15、按网络的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16、按网络的结构类型分类:

以太网、令牌环网(Token-Ring)、令牌总线网(TokenBus)、FDDI网络。

17、网络中计算机所处地位分类:

对等网、基于客服端/服务器模式的网络。

18、计算机网络应用:

办公自动化系统。

WWW服务—WWW是WorldWideWeb的简称,又称3W网或万维网。

电子数据交换EDI。

E-mail服务。

FTP服务—文件传输协议。

现代远程教育。

BBS服务。

Telnet服务—远程登录。

企业信息化—两种典型应用为: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19、网络拓扑的分类方法:

总线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

树形拓扑结构;

网状型拓扑结构。

20、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RPANet

21、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多个基于Internet技术的公用计算机网络。

其中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简称:

CHINANET

22、在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中,目前最常用的拓扑是:

星型

23、一幢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LAN

24、从系统功能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由: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25、根据网络定义,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

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网络软件三大部分组成。

26、在C/S结构中,有专门为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称为:

服务器。

27、计算机是网络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星型网,环型网等,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

在这些分类标准中,最常用的是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型网络的技术特征。

由于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它们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技术特点与网络服务功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3类: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8、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有几种?

并简单描述。

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星型,总线,环状,树状和网状等,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星型,总线,环状3种。

星型结构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每台计算机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形成星型的拓扑结构,

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来转接。

总线型结构中,LAN的节点均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链路上,所有节点均在同一

线路中通信。

环形结构是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

信息在网络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间有唯一的通路,可靠性高。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1、信息:

不同领域对信息有着不同的定义。

一般认为,信息是人队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和运行状态的某种认识,是客观事物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

2、数据:

把事物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

3、信号: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表示形式,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①模拟信号:

变化值是连续的。

②数字信号:

变化值是离散的。

计算内部传输和处理的均为数字信号(1和0),数字信号具有对称的方波波形。

4、通信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信源、媒体和信宿。

信源、媒体和信宿也称为通信的三要素。

5、最基本的数据通信系统:

由计算机(信源)、终端设备(信宿)、通信线路和信号变换器及反变换器组成。

6、数据通信系统也叫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把地理位置不同的终端和计算机,或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高效率地完成信息的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

7、现代数据通信系统实质上就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由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①数据传输系统也称为通信子网,主要任务是实现不同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②数据处理系统也称为资源子网,由许多数据终端设备(如PC机、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等)组成,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源头或终点,负责提供、接收与处理信息。

8、变换器的功能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

9、信道:

是信息传输的通路。

信道的传输媒体有电话线、双绞线、电缆、光缆等(有线和无线之分)

10、数据通信系统要完成的一系列关键任务为:

①接口规范:

为了通信,设备接口必须和传输系统相兼容,使产生的信号特性(如信号波形和强度)能适应传输系统传输,并且能够在接收端对数据进行解释。

②同步:

(协议解决)接收端要按发送的每个码元波形的重复频率和起止时间来接收数据,并且要校对自己的时钟以便与发送端的发送取得一致,实现同步接收。

③传输系统利用率:

传输设施通常是由很多通信设备共享的。

④差错检测和效验:

对通信过程中产生的传输差错进行检测和校正。

⑤灾难恢复:

不同于差错检测和效验,它发生在系统因某种原因(包括自然灾害)被破坏或中断,需要对系统进行恢复时。

⑥寻址和路由:

决定信号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⑦网络安全:

保证经过加密的数据正确、完整、不被泄漏地从发送端到接收端。

⑧网络管理:

对复杂的通信系统进行配置、故障、性能、安全、计费等管理。

11、数据通信系统分为: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

12、模拟通信的主要优点在于信道的利用率较高,(缺点)但是其在传输过程中信号会衰减,会受到噪声干扰,且信号放大时噪声也会放大。

13、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①抗干扰能力强;

②差错可控;

③易加密;

④易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14、数字通信缺点:

①频带利用率不高;

②系统设备比较复杂。

15、数据传输速率是指传输线路上传输的速度,有数据传输速率(带宽)和信号传输速率两种表示方法。

16、比特率与波特率的关系:

S=Blog2N;

bps(每秒钟传输多少位);

Baud(模拟信号);

(S=BN=2)

1kb=1024b/s1Mb/s=1024kb/s1Gb/s=1024Mb/s

17、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带宽≠数据传输速率

18、误码率=传输出错的码元数/传输的总码元数

19、误比特率=传输出错的比特数/传输的总比特数

20、网络中有限介质: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介质: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21、双绞线可以分为两大类:

非屏蔽型双绞线(UTP);

屏蔽型双绞线(STP)

22、双绞线中最常用的是:

5类、超5类、6类

23、屏蔽双绞线传输距离15km(STP),非屏蔽双绞线传输距离100m(UTP)

24、通常细缆用BNC—T型接头。

25、光纤由三部分构成:

纤芯、包层、护套。

26、光纤按所通过的光路数可以分为: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27、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信号传输,不用中继器可达6~8km

28、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无线传输介质包括: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蜂窝无线通信;

③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④卫星通信;

⑤VSAT卫星通信;

⑥红外线和激光。

其中传输距离最大是:

红外线和激光;

传输距离最远:

卫星通信;

传输距离中等: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29、数据交换技术有三种:

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30、线路交换的优点:

传输延迟小(惟一的延迟是电磁信号的传播时间);

线路一旦接通,不会发生冲突。

对于占用信道的用户来说,可靠性和实时响应能力都很好。

线路交换的缺点:

建立通话线路所需时间较长(有时需要10秒或更长);

一旦接通就要独占线路,造成信道浪费。

31、报文交换的优缺点:

没有建立和拆除连接所需的等待时间;

线路利用率高;

传输可靠性较高;

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

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且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

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

32、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对转发结点的存储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速度快;

转发延时小——适用于交互式通信;

某个分组出错可以仅重发出错的分组——效率高;

各分组可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容错性好。

需要分割报文和重组报文,增加了端站点的负担。

33、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

①数据报文分组交换适用于短报文交换,虚电路分组交换适用于长报文交换。

②两节点间的负载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时,租用线路,采取线路交换的方式是很合算的。

③在交互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下,报文交换是不适合的。

④分组交换技术在局域网和办公数据网中都有很多应用。

34、不归零码:

不归零码又可分为单极性不归零码和双极性不归零码。

①曼彻斯特编码:

每一个比特位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每比特位的中间电压跳变一次,1在起始时是高电平,然后变为低电平;

0则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②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它是曼彻斯特编码的一种变形,其编码规则是,如果在某一位的起始,电压与前一位相同,无跳变,则表示1;

某位起始处电压与前一位不同,发生跳变,则表示0。

35、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①移幅键控:

载波的振幅随数字信号而变化;

②移频键控:

载波的频率随数字信号而变化;

③移相键控:

载波的初始相位随数字信号而变化。

36、信号数字化的转换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37、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

频分多路复用(FDM);

波分多路复用(W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码分多路复用(CDM)。

38、在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之间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数据信息都是以通信方式进行交换。

这种通信有两种基本方式:

串行和并行,常用的是串行。

39、数据传输方向指通信过程中信号流动的方向,可分为三种:

单工通信方式、半双工通信方式和全双工通信方式。

①单工通信方式是指信息的传送始终保持一个方向,而不进行与此相反的传送;

②双工通信方式分为:

半双工通信方式和全双工通信方式。

半双工通信方式是指信息可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输;

③全双工通信方式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即有两个信道,因此允许同时进行双向传输。

40、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是以串行通信方式,现在串行通信基本上是异步传输模式。

41、差错产生的原因——噪声。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噪声干扰有两种:

热噪声和冲击噪声。

由这种噪声分别产生两种类型的差错:

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

①热噪声由传输介质导体的电子热运动产生,特点:

时刻存在,幅度较小且强度与频率无关,但频谱很宽,它是一种随机噪声,所引起的传输差错为随机差错。

这种差错的特点是所引起的某位码元的差错是孤立的,与前后码元没有关系。

它导致的随机错误通常较少。

②冲击噪声是由外界电磁干扰引起的,与热噪声相比,冲击噪声幅度较大,是引起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

冲击噪声所引起的传输差错为突发差错,这种差错的特点是前面的码元出现了错误,往往会使后面的码元也出现错误,即错误之间有相关性。

42、常用的差错检测和校错方法有两种

①检错码:

指能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

②纠错码:

指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编码。

43、奇偶校验码:

是一种通过增加冗余位使得码字中"

1"

的个数恒为奇数或偶数的编码方法,它是一种检错码。

在实际使用时又可分为垂直奇偶校验、水平奇偶校验和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等几种。

44、循环冗余码:

(CRC),简称循环码。

CRC检错能力强,且容易实现,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检错码编码之一。

在计算机网络中,CRC被广泛采用。

45、信道的带宽越宽,数据传输率就越高。

46、对等网中两个计算机的通信属于:

全双工通信。

47、ATM中信元由信元头和信息段组成

48、数据报和虚电路属于:

分组交换

49、数据传输中,产生差错的重要原因是:

随机热噪声和冲击噪声。

50、什么是基带传输?

什么是频带传输?

什么是宽带传输?

①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要求形成适当的波形,使数据信号在带宽受限的信通上通过时不会由于波形失真而产生码间干扰。

②宽带是指比音频带宽更宽的宽带。

使用这种宽频带进行传输的系统,称为宽带传输系统。

它可以容纳全部广播,并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一般通信线路在远距离传输时,只适合传输一定的频带信号,不适于基带信号。

由于电话网是目前覆盖面最广的通信方式,因此,利用模拟通信道进行数据通信也是最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之一。

我们将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

51、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方式有哪几种?

请分别简单介绍。

答: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共有3种方法:

移幅,移频和移相。

移幅键控,即载波的振幅随数字信号而变化。

移频键控,即载波的频率随数字信号而变化。

移相键控,即载波的初始相位随数字信号而变化。

52、简述线路的传递步骤。

线路交换方式的通信分以下3步:

(1)线路建立:

在传输数据之前,都必须建立端到端(站到站)的线路链路。

(2)数据传送:

线路建立之后就可进行信号的传递,信号可以是数字的或模拟的,并且

这种连接是双向的,即可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数据。

(3)拆除线路:

在某个数据传送周期结束以后,就要结束连接,通常由两个站中的一个来完

成这个动作。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指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一组抽象定义,是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方法的抽象模型结构,一般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的优点:

①高层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只需要知道低层所提供的服务,以及本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各层独立性强。

②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层间接口不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就不会影响到其他其它层,适应性强。

③整个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易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实现和维护起来更容易。

④每层的功能与所提供的服务都有精确的定义和说明,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网络体系结构=﹛分层,协议,接口﹜

3、任何一种网络协议都应包括三要素(网络协议三要素)

①语法:

用于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②语义:

用于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规定了通信双方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③定时:

用于确定通信速度的匹配和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OSI:

1974年,ISO发表了著名的ISO/IEC7498标准,也就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ReferenceModelOSI/RM)

5、“开放”的含义:

任何两个遵守OSI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的系统都可以进行互连。

这里的“系统”指的是计算机、终端或其他外部设备等。

6、“互连”:

是指将不同的系统互相连接起来,以达到相互交换信息,共享资源,分布应用和分布处理的目的。

7、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成了互相独立的7层,从下到上分别为:

物理层(PhysicalLayre)、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网络层(NetworkLayer)、传输层(TransportLay-er)、会话层(Session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8、物理层的功能:

主要涉及在通信信道上传送的原始比特流。

9、物理层的主要任务为确定传输介质接口的一些特性(接口特性):

①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这很像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

②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③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④规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P61

9、DTE和DCE:

DTE(DataTerminal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是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

DTE可以是一台计算机或终端,也可以是各种I/O设备。

DCE(DataCircuit-terminatingEquipmentDCE),在DTE和传输线路之间加上一个称为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ataCircuit-terminatingEquipmentDCE)的中间设备。

DCE(数据交换)

10、物理层的网络连接设备:

①中继器(Repeater):

是网络物理层上面的连接设备。

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②集线器(Hub):

作为网络中枢连接各类节点,以形成星状结构的一种网络设备。

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集线器具有多个端口,不仅拥有集中网络连接,还可以重发数字信号,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是连接以以太网的集线器。

11、数据链路层:

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中的第二层,提供相邻节点间透明、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

主要功能:

①数据链路管理:

和物理层相似,数据链路层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

②帧同步:

接收方向如何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③差错控制:

主要指错误检测和重传的方法。

④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同步协议是以许多字符或许多比特组织成的数据块—帧为传输单位,在帧的起始处同步,使帧内维持固定的时钟。

12、网络层(路由器):

网络层也叫通信子网层,负责网络中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路径选择和中继、网络连接多路复用、分段和组块、服务选择和传输和流量控制。

13、路由选择算法:

算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两类。

静态路由算法:

又称为非自适应算法,是按照某种固定规则进行的路由选择,其特点是算法简单、容易实现,但效率和性能较差。

①最短路由选择:

找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

②扩散式路由选择:

从某条线路收到一个数据包,向除该线路以外的所有线路重复发送收到的数据包。

只要有一条信道可用,即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送。

③集中路由选择:

每个网络节点存放一张事先确定好的固定路由表。

当数据包到达某节点时,只要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即可从固定的路由表中找到相应的路由信息。

动态路由算法:

又称为自适应算法,是一种依靠网络当前状态信息来决定路由的策略。

①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

所有节点定期与其他相邻节点交换路由选择信息。

典型的协议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②集中路由选择策略:

在每个节点上存储一张路由表。

与静态路由算法的集中路由选择的区别在于,这里的集中路由选择策略由网控中心负责定时收集全网状态信息,并生成节点路由表分送到各相应节点。

14、传输层:

传输层建立在网络层和会话层之间,实质上它是网络体系结构中高低层之间衔接的一个接口层。

传输层不仅是一个单独的结构层,还是整个分层体系协议的核心,没有传输层整个分层协议就没有意义。

①分割与重组数据;

②按端口信号寻址;

③连接管理;

④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15、会话层:

会话层也称为对话层和会晤层。

该层利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组织和同步进程间的通信,提供会话服务、会话管理和会话同步等功能。

会话服务过程中可分为会话连接建立、报文传送和会话连接释放三个阶段

会话服务功能:

①核心功能:

提供连接管理和全双工数据传输的基本功能;

②协商释放功能:

提供有次序的释放服务;

③同步功能:

在会话连接期间提供同步或重新同步;

④活动管理功能:

提供对话活动的识别、开始、结束、暂停和重新开始等;

⑤异常报告功能:

在会话连接期间提供异常情况报告。

17、表示层(数据转换):

表示层的功能是对源站点内部的数据结构进行编码,形成适合于传输的比特流,到了目的站再进行解码,转换成用户所要求的格式并保持数据的意义不变。

18、应用层:

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中的最高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以保证通信,但不是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本身。

应用层典型服务和协议:

①FTAM:

提供文件的传输、存取和管理;

②MHS:

是ISO和ITU-T联合提出的有关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的功能,源于CCITT的X.400规范;

③VIP:

提供虚拟终端仿真;

④DS:

提供全球分布式管理的目录服务,源于CCITT的X.500规范。

该目录服务的树型结构是:

国家,单位(或组织),部门和个人。

⑤CMIP:

通用管理信息协议,提供网络管理能力。

19、TCP/IP协议: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议(IP))是针对Internet开发的一种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其目的在于解决异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问题,使得网络在互连时把技术细节隐藏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种通用、一致的通信服务。

20、TCP/IP体系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由下向上分别是:

网络接口层(Net-workInterfaceLayer);

互联网络层(InternetLayer);

传输层(TransportLayer);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21、TCP/IP协议的特点:

①TCP/IP是开放的协议标准;

②TCP/IP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等各种网络环境;

③TCP/IP使用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络中只有惟一的地址;

④TCP/IP是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22、网络接口层:

①SLIP协议提供了一种在串行通信线路上封装IP数据报的简单方法,使用户通过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能方便地接入TCP/IP网络。

②PPP协议是一种有效的点到点通信协议,解决了SL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