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498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学案Word下载.docx

1949年,美、英、法等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年,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八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形成

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要点突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区别和实质?

马歇尔计划对美欧双方产生的作用?

1.联系: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如果说“杜鲁门主义”是个政治纲领,那么,马歇尔计划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2.区别: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4.作用:

(1)对美国的作用:

美国在经济上控制了西欧市场,包括西欧各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成为美国的商品投资贸易市场;

在政治上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

(2)对欧洲的作用:

经济上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难关。

政治上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典题演示1】 (2015·

南通、扬州二模)右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

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

A.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

B.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

C.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

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

【解答指导】

审题干

有效信息:

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更好的生活水准”

辨选项

欧洲联合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而图片中强调了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A项错误

画面中的妇女踩上“马歇尔计划”的高跷,才能达到“更好的生活水准”,说明了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B项正确

图片未涉及苏联,C项错误

图片妇女虽然踩着高跷,但行动自由,并未受控制,且二战后英国急需美国援助,政府就算知道美国的阴谋,也不可能在此时揭露出来,D项错误

定答案

[特别提醒]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

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苏的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形成,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政治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杜鲁门主义”是“冷战”的宣言书,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3.马歇尔计划开启了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应对经济困境的先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著表现。

[概念辨析]区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等概念

(1)所谓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二战后期雅尔塔等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雅尔塔体系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

(2)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3)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二战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

20世纪60年代逐渐被美苏争霸的局面所代替,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以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

“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是“冷战”的产物。

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美苏争霸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考点二 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特点

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全面

“冷战”

(1)德国分裂:

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     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

1948年,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处于分裂状态 

(3)古巴导弹危机:

   年7月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基地,以改变苏联在美苏均势中的不利地位;

在向古巴运送导弹时被美国发现,美国以战争相威胁,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这表明当时   处于优势 

局部

“热战”

(4)局部热战:

1950年,    爆发,中朝人民共同努力,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1961-1973年,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 

 

 【要点突破】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冷战”局面下,美苏间的对抗和危机不时发生,但在势均力敌下双方总是寻求各种途径达成妥协,美苏在近半个世纪里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美苏“冷战”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格局,两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有利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2.消极影响: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3)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4)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典题演示2】 (2016·

安徽示范高中联考)曾在1961-1968年间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后来说,所有三个国家在危机前后所做出的决定,都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被导入歧途。

尽管错上加错,但这一切错误都在核战争难以挽回的灾难后果面前不得不停了下来。

材料中的“危机”(  )

A.涉及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三方当事国

B.源于美苏两国在南亚地区

C.说明了大国控制世界可能使世界局势瞬息万变

D.反映出二战后世界走向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时间:

1961-1968年;

题干所述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材料中论述的是古巴导弹危机,三国是美、苏和古巴,A项错误

古巴在美洲,B项错误

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挑起,后来从古巴撤军,材料中“核战争难以挽回的灾难后果面前不得不停了下来”,说明大国控制世界局势变化较快,C项正确

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冷战”,不是热战,D项错误

[方法指导]图示解读“冷战”的表现和国际关系

【考点过关答案】

第六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

【基础梳理答案】

一、雅尔塔 社会制度 国家利益 铁幕演说 武装进攻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

二、1949 联邦共和国 北纬38度线 1962 美国 朝鲜战争

【典题演示答案】

【典题演示1】 B

【典题演示2】 C

【随堂验收】

一、单项选择题

考向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2015·

淮海中学)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这主要表明(  )

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2.(2015·

徐连宿淮一模)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

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

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  )

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

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

3.(2015·

南通中学)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考向二:

“冷战”的影响

4.(2015·

扬州期末)据某史学著作:

“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

”文中的“事件”是(  )

A.华约组织建立B.朝鲜战争C.柏林墙修筑D.古巴导弹危机

5.(2015·

淮安四模)阅读“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发生如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1 1945年的德国图2 1948年的德国

A.二战影响B.美苏争霸C.美苏“冷战”D.德国分裂

6.(2015·

姜堰中学)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

S.麦克纳马拉曾这样评说古巴导弹危机:

“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

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危机客观上缓解了“冷战”紧张局势

B.美苏核力量保持均势

C.美国在危机中的决策是错误的

D.美国应严防苏联扩散核武器

二、非选择题

7.(2015·

徐州考前)美国战略家施特劳斯·

海普宣称:

“为了美国的利益,最好能适应这样一种世界秩序,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势力中心,由这个中心来控制平衡和稳定,而这个控制权最好在美国手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之后是美国军事战略最多变的时期。

因为美国受到了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出于争夺世界势力范围的考虑,美国军方围绕其全球战略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

——陈海宏《“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

材料二 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

美国要用外交和军事上的努力来使这些边缘地区的国家服从其控制。

这些边缘地区主要是:

西欧、近东、东南亚和远东各国。

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毫不掩饰地说:

“谁要能占有边缘地区,谁就能统治欧亚,谁要能统治欧亚,谁就能支配世界的命运。

——[苏]沙夫罗夫《局部战争今昔》

材料三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

但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

——唐岚俞晓秋《“美国新世纪计划”介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目的及战略定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的最高战略能否实现?

并说明原因。

趁热打铁,事半功倍。

请同学们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

【随堂验收答案】

1.C 【解析】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表明二战后的美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试图建立在全球的霸权。

故选C。

材料没有体现A、B、D三项,均可排除。

2.C 【解析】 “铁幕”演说的15年后应该是指1961年,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

1961年当时还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没有瓦解帝国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

从材料“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苏联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世界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

3.D 【解析】 标志“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的是“杜鲁门主义”,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故A项错误;

美国主观上试图控制欧洲,遏制苏联,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项错误;

美国的目的是控制欧洲,共同对抗苏联,欧洲一体化晚于马歇尔计划,故C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促进了欧洲经济恢复,伴随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展,欧洲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故D项正确。

4.D 【解析】 据题干材料“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可知是美苏“冷战”下的一次核争锋,虽然双方剑拔弩张,但终究不敢发动核战争,最终苏联退让,指的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故D项正确。

5.C 【解析】 德国局势示意图反映出两个德国的形成,这与二战的影响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

美苏争霸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此时两个德国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

题中的第一幅图片展示了二战后,德国被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出现了第二幅图片的结果,这正是美、苏“冷战”带来的结果,故C项正确;

德国分裂只是图中的现象,不是主要原因的分析,故D项错误。

6.A 【解析】 据材料“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和“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可知导弹危机客观上缓解了“冷战”紧张局势,故A项正确。

7.

(1)抓住世界控制权(争夺世界霸权)。

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

(2)内涵:

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外交上从属于美国。

措施:

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

成立北约,遏制苏联。

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军事包围;

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3)不能实现。

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了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发起了除军事以外的“冷战”,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

解题时注意结合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从美国的国家利益角度,思考美国外交战略调整的目的及原因。

【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5分,共75分。

泰州中学)某国领导人在演讲中呼吁: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下列对该领导人所在国家及发出这一呼吁背景的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

A.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

C.中国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D.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力空前膨胀

苏州高新区模拟)“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

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

“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

“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

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

A.美苏核军备竞赛B.越南战争C.“冷战”D.不结盟运动

南师附中)下图是一幅斯大林愤怒地凝视着“烟杆”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出(  )

A.美苏走向“冷战”对峙B.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美对苏进行和平演变D.苏对美实施战争反击

无锡期中)下图中飞机的驾驶员是美国人霍尔沃森。

1948年到1949年,苏联封锁西柏林,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

霍尔沃森每次执行任务时都会给孩子们空投糖果,为了让孩子们能辨认出自己,便摇晃几下飞机的翅膀。

因此,西柏林孩子称他为“摇翅膀的叔叔”。

此事发生的背景是(  )

A.“杜鲁门主义”实施B.东德建成“柏林墙”

C.北约与华约对峙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海头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

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淮阴中学)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明确:

“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

只有当西方具备了坚不可摧实力的时候,斯大林才会来听听美国的谈判条件是什么。

”下列事件体现了艾奇逊观点的是(  )

A.德国被一分为二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美国从越南战场撤兵

南京一模)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

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8.(2015·

南京三模)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图1 美国漫画(图中人物上有“欧洲”字样) 图2 苏联漫画(图中中文由俄文对成)

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

A.图1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图2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9.(2015·

苏南名校联考)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

西欧必须集体制订复兴计划,并且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

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

A.缓解了欧洲燃眉之急

B.其真实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C.为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D.为美国培养了一个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10.(2015·

无锡质检)一开始,斯大林对马歇尔计划曾表现出“谨慎的兴趣”,便派外长莫洛托夫与英、法外长会谈。

英、法提出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

这表明(  )

A.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包括整个欧洲

B.受援国牺牲经济主权是接受援助的前提

C.英、法不希望苏联加入援助计划

D.并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的对立

11.(2015·

淮安四模)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

美苏这一条约的提出(  )

A.消除了爆发核战争的危险

B.维护了世界和平安全

C.有助于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D.体现了美苏对话妥协

12.(2015·

扬州中学)1955年丘吉尔指出:

“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

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

”他断言:

“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其观点的核心是(  )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13.(2015·

南师大附中)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

凯南致电国务院,“总结起来说,我们面临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这个问题我有能力解决。

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对该电文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B.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C.提出了遏制苏联扩张的理论

D.促进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14.(2015·

苏州模拟)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

这说明(  )

A.世界出现和平契机

B.苏联处于战略优势

C.苏美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

D.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合作

15.(2015·

苏州园区模拟)史学家甲:

“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

”;

史学家乙:

“‘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

”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

B.史学家乙应用整体史观诠释历史

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

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1小题,25分。

16.(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