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365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

《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SO体系程序文件总汇Word格式.docx

3.3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手册的审核,程序文件和第三级文件的审批。

3.4各部门负责编写各自的程序文件、编写和审核各自使用的程序文件和第三级文件并设计记录表格,负责本部门有关文件的保管和使用。

4.工作程序

4.1.文件分类

4.1.1.质量手册:

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4.1.2.程序文件

4.1.3.第三级文件:

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作业指导书、行业标准、相关法规、质量记录表格等。

4.2.文件编号:

4.2.1.代号规定

a)本公司代号:

JJ;

b)各文件代号:

质量安全手册:

QM;

程序文件:

QP;

技术文件(第三级文件):

JS;

管理制度GL;

质量记录:

QR(原QS管理体系记录沿用JL代号);

c)各部代号:

生产部SC;

销售部:

XS;

质量部:

ZJ;

综合办ZH;

采购:

CG;

HACCP文件:

HACCP;

PRP文件:

PRP;

OPRP文件:

OPRP。

4.2.2.《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编号:

公司代号/QM(ISO)-编制/修改年份

例如:

JJ/QM(ISO)-2015,表示2015年编写质量安全管理手册,若其他年份修改了则同步变更,如2016年修改,则改为JJ/QM(ISO)-2016。

4.2.3.程序文件编号:

公司代号/QP+文件序号(两位数)-编制年份

JJ/QP01-2005表示广东银创加家食品有限公司第一个程序文件。

4.2.4.HACCP文件、PRP文件、OPRP文件

公司代号/HACCP-序号

公司代号/PRP-序号

公司代号/OPRP-序号

4.2.5.工作文件(第三级文件)编号:

1、本公司代号/QW(A/B/C)+文件序号(两位数);

A-管理制度;

B-生产工艺流程;

C-作业指导书。

JJ/QWA-01,表示广东银创加家食品有限公司编制的第一个工作文件。

2、HACCP计划

本公司代号/HACCP-编制年份

质量记录编号:

QR/管理部门代号+文件序号(两位数)+字母a、b(代表修改版次);

QR/ZJ-01,表示广东银创加家食品有限公司质量部的第一个质量记录。

4.3.文件的编写

4.3.1.由综合办负责编写质量手册,组织各部门编写各自使用的程序文件和工作文件。

4.4.文件的审批

4.4.1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

4.4.2程序文件、工作文件和质量记录表格由部门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

4.5.文件的发放

4.5.1文件发放由综合办负责,发放时应登记,领用人要签名,发放时检查有无加盖“受控”印章,每份文件都要有分发号,便于追溯。

4.5.2公司内不得使用加盖“受控”章文件的复印件。

4.5.3当使用者的文件丢失时,需办理申请补发手续,《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经批准由综合办予以补发。

4.6.文件的更改

4.6.1.公司员工均可提出文件的更改,申请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经本部门经理审核同意后送综合办。

4.6.2.文件更改的审核、审批与原文件的审核、审批相同。

4.6.3.文件更改审批后,由综合办实施更改,更改的方式受用换页办法,注明更改标记并按原发放登记进行发放,收回作废文件,做好发放回收记录。

需要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应加盖红色“作废”印章方可保留,其余回收的作废文件由综合办统一销毁。

4.6.4.文件更改或修订后的状态在文件的版次和版号上加以识别:

◇文件的第一次发布时文件的版号为A号,版次为00次。

即为A/00

◇文件进行小的更改,不影响原文件的基本结构时,只修改文件的版次,不修改文件的版号,修改一次版次增加1,如在A/00基础上进行小的修改,即变成A/01。

◇如果修改的方面很多或文件的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即按英文字母的顺序修改文件的版号,如文件从A/05,修改结构后变成B/00。

4.7文件的管理

4.7.1文件编写后经审批,原稿由综合办统一保存,不得使用。

4.7.2文件受控状态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加盖红色“受控”印章并注明分发号,非受控文件只需加盖蓝色“非受控制文件”印章即可。

4.7.3对于非纸张文件(如软盘、图纸)一般不加盖“受控”章,而在受控清单表明其受控状态。

4.7.4不得在受控文件上随意涂写,不得私自外借,确保文件清晰、清洁和完好。

4.7.5综合办年终对现有体系文件进行全面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确保其适宜、有效、充分。

4.8外来文件控制

外来文件和资料直接引用作为生产、采购、检验依据时,须经相关部门主管确认,综合办加盖“外来文件”印章并编号。

分发时做好签发记录。

5.0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6.0记录

6.1《受控文件一览表》

6.2《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

6.3《文件更改通知单》

6.4《外来文件清单》

QP02记录控制程序

对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提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进行的证据。

适用于本厂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所有相关记录的控制。

综合办是质量记录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记录表格的编制、填写、收集、整理、标识、贮存。

4.程序

4.1.记录表格样式的编制、批准。

4.1.1.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编制所需的记录表格,由各部门主管批准,记录应满足ISO22000:

2005标准要求。

4.1.2.记录应能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4.1.3.记录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4.2.5条规定执行。

4.2.记录的填写

4.2.1.记录的填写应及时、真实,内容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晰,各相关责任人签名栏不许空白。

4.2.2.若因笔误或计算错误需要更改,应在错误数据上划一横杠,在其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并加盖更正人印鉴或签名,注明日期,严禁使用涂改液或涂黑。

4.3.记录的收集、编目、归档及保管。

4.3.1.各级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各自的质量记录,保管的方式要便于检索。

4.3.2.综合办应编制《记录汇总表》,将公司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表格样汇总,包括名称、编号、保存期、保存部门等,交给管理者代表审批。

保存记录表格的原始版本。

4.3.3.各级部门保存的记录应标识正确,贮存环境适宜,防止变质、损坏和丢失。

4.4.质量记录借阅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4.5.超过保质期的记录,经综合办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由各级部门自行销毁。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记录汇总表》

QP03信息沟通运作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及时、准确地对收集传递及反馈有关信息的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信息的沟通与处理,以及与外部各方的信息交流。

3、职责

3.1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建立信息库,保存和管理相关的信息。

3.2各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4工作程序

4.1信息的分类

4.1.1外部信息包括:

A质量技术监督局、商检局、认证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环境、质量法律、法规、条例、产品标准等;

C相关方(顾客、供方、计量单位、媒体等)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等;

D其它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质量改进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4.1.2内部信息包括:

A正常信息,如质量方针(目标)及完成情况、测量和监控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它记录等;

B(潜在)不符合信息,如体系内部审核的不合格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重大质量、安全卫生、事故等情况下的信息与记录;

D其它内部信息(如员工的建议等)。

4.2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沟通工具

信息可采用书面资料、质量记录、公告栏、内部刊物、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互联网等沟通的工具或方式予以传递。

4.2.1外部信息的收集与外理

4.2.1.1安全小组和质量部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局、商检局、认证机构等监测、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的收集,由安全小组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当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4.2.1.2政策法规标准类的资料信息由质量部门负责收集、更新、整理、交综合办保存,详见《文件控制程序》。

4.2.1.3仓储、销售、质量部分类负责与原辅料供应商、运输公司、计量所等到服务供方进行信息沟通,对其提供的产品质量施加影响,销售部负责与顾客的信息沟通,以满足顾客各方面要求;

综合办负责与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媒体等的沟通,了解相关的信息。

当对方有要求时,应在一周内给予解决或答复;

上述相关方反馈的其它信息,可由对应部门以《信息反馈单》的形式传递给安全小组组长组织处理。

4.2.1.4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它类信息,如质量改进技术,质量管理信息等,在一周内以《信息反馈单》反馈到安全小组组长,由其负责分类、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到相关部门。

4.2.2内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4.2.2.1正常信息的处理:

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信息;

食品安全小组按照相应程序文件的规定向有关部门传递质量方针目标及其完成情况、内部审核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产品安全卫生、生产工艺变化等信息。

4.2.2.2(潜在)不符合信息的处理详见《不合格品召回控制程序》。

4.2.2.3紧急信息(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由发现部门迅速给安全小组、综合办组织处理,可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紧急沟通。

4.2.2.4其它内部信息,提供者可以《信息反馈单》反馈给安全小组进行处理。

4.3信息库的建立和应用

4.3.1安全小组负责建立公司的信息库,不断汇集各方面反馈回的信息,按照信息载体的不同(如纸张、磁碟、光碟、胶片、声像制品等),提供相应适宜的环境分别存放,统一保存;

并参照图书分类的方式,进行整理分类,制成索引,确保已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4.3.2安全小组根据合同评审、采购、生产、检验等不同过程的需要,提供各部门所需信息相应的拷贝,各部门也可根据索引,在食品安全小组调阅所需的信息,食品安全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结上述各类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

4.4对体系运行过程中各类记录的控制,详见《记录控制程序》。

4.5各部门健全收发文制度,对接收传递的信息予以记录。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信息反馈单》

QP0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质量安全管理评审的程序、内容和要求,确保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工作,包括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的评审。

3职责

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并对体系改进做出决策、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3.3质量部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制和评审的组织工作,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并负责编写评审报告,对评审的决议进行跟踪验证。

3.4各级相关部门按照评审输入要求准备资料,并在评审中提出改进建议。

4程序

4.1管理评审的时机及频率

4.1.1本公司管理评审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两次评审的间隔不得超过一年。

4.1.2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追加进行管理评审:

a)当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提供出现重大改变或调整时;

b)本厂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出现客户对质量安全问题有严重投拆时;

c)市场需求及结构出现重大改变时;

d)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出现严重不合格时;

e)即将进行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4.2管理评审内容

4.2.1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内、外审核结果;

b)顾客投诉的处理,顾客满意度测量结果及顾客反馈的重要信息;

c)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质量安全方针、目标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e)以往管理评审确定的改进措施的完成情况;

f)可能影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变化;

g)改进的建议。

4.2.2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的有关措施:

a)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的需求。

4.3管理评审前的准备

4.3.1在管理评审前十天,管理者代表组织质量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经总经理批准后,分发给各部门;

4.3.2各部门负责人根据《管理评审计划》做好评审前的资料准备。

4.4评审会议及结论

4.4.1管理评审会议:

a)总经理主持会议宣布管理评审会议开始,并对管理评审的目的、要求作简要发言;

b)相关人员依次报告评审的材料。

如管理者代表(采购部、销售部、综合办等)、有关部门等,报告的内容要以书面形式分发至每个参加评审的人员;

c)与会者讨论、分析、质量安全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系统问题、重大问题:

评价质量安全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提出改进质量安全体系的措施和意见;

d)经理归纳评审意见,提出质量安全体系改进措施。

4.4.2评审结论

a)总经理对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

b)总经理对评审后的改进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包括改进的项目,由那个部门负责,何时要完成。

4.5管理评审报告

综合办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发至各部门。

4.6改进建议的实施和验证

综合办根据评审的结果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符合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质量部对其进行效果的验证。

4.7评审记录由综合办负责保存。

5相关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管理评审计划》

6.2《管理评审报告》

6.3《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QP0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明确承担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

适用于承担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的培训。

3.1.综合办人力资源(以下简称:

综合办)

3.1.1为人力资源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3.1.2负责编写《任职要求》;

3.1.3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

3.1.4负责上岗基础知识教育;

3.1.5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2.各级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3.3.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任职要求》;

3.4.总经理批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批准人员的《任职要求》。

4、程序

4.1人力资源配置

a)综合办负责编制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

其中任职要求栏应明确对该岗位人员的学历、技能培训及工作经历的具体要求。

b)综合办根据任职要求对人员进行选择、招聘、安排和考评。

4.2能力、意识的培训

4.2.1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安全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

4.2.2新员工培训

a)公司基础教育:

包括公司简介、员工纪律、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

在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由综合办组织进行。

b)部门基础教育:

学习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内容,包括本部门工作、本岗位的工作程序、相关作业指导文件、注意事项等,由所在部门主管组织进行。

4.2.3在岗人员培训

按培训计划,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技能的培训。

4.2.4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a)电工、驾驶员等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相应的资格证书。

b)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才能参加内审。

c)车间生产的员工与产品直接接触,需经体检合格才能上岗。

4.2.5转岗人员培训(按4.2.2b进行)

4.2.6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各专业技术及相关的新理论、新概念等的培训,经总经理批准,可以参加外部的培训,更新知识。

4.3培训计划及实施

4.3.1每年12月综合办根据各部门需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并监督实施。

4.3.2每次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记录表》,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考核记录等交到综合办存档。

4.3.3计划外培训,由各部门提出申请,报总经理批准,本部门组织实施,所有的培训记录都应交综合办保存。

4.4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4.4.1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考试、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4.4.2综合办每年年底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培训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制定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

5、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6、质量记录

6.1《年度培训计划》

6.2《培训记录表》

6.3《培训档案表》

6.6《员工体检记录表》

QP06基础设施、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台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

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1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

3.2使用部门按《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进行保养设备、工器具等;

3.3综合办协助生产车间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1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1设施的识别

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

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1.2设施的提供

生产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本厂发展的需要,填写《采购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总经理批准后,由总经理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

4.1.3设施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生产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部和使用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

验收资料由生产部门保管。

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

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生产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生产部对验收合格的设施进行编号,建立《设备/设施台帐》;

d)生产部根据合格的生产设备/设施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

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设备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

4.1.4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根据生产需要生产部组织编写设备操作指导书,发放给使用部门。

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过程所用的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由部门技术负责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b)生产部门制定《年度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见,规定保养项目、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各岗位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检查项目,并记录《设备日常维护检查记录》,生产部门按设备维护修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工作,并记入《设备维修记录》中。

月底收集、整理入档并作为制定下一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c)日常生产中的设备故障,报生产部检修。

生产部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填写《设备维修记录》中“工作内容及要求”。

检修中的设施应挂红色检修牌,生产部应将检修情况填入《设备维修记录》中“完成情况记录”,检修好的设施应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

d)现场使用的设施应有统一的编号和标识,以便于维护保养。

4.1.5设施的报废

a)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施,由相关部门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废,在《设备/设施台帐》中注明情况。

b)对低值易耗的工装、夹具、辅具等,由使用部门申请,经部门主管批准,即可报废。

c)报废的设施应挂标识报废牌。

4.2.工作环境

质量部负责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确定并提供作业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

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进行防霉处理,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滋生霉菌;

符合《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

b)对车间设施实行定置管理,要考虑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c)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d)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按前提方案文件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的要求进行控制。

5.1《前提方案》

5.2《操作性前提方案》

6记录

6.1《设备/设施台帐》

6.2《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6.3《设备维修记录》

6.4《采购单》

6.5《设备验收单》

6.6《年度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QP07危害分析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危害分析找出可能发生的潜在危害,在随后的加工步骤中采取预防措施加以控制,减少引起食品不安全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等因素对消费者的危害。

2适用范围

用于对潜在危害的预防。

3职责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对潜在或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

4程序

4.1讨论

对从原料验收到成品的加工过程(工艺流程图)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根据工作经验、检验标准、卫生要求和技术资料的信息来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

4.2危害评估

对每一个危害的风险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显著性。

4.3预防措施

用来防止或消灭食品危害或使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行为和活动。

4.3.1生物危害。

(1)来源控制:

要求供方提供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报告或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生产控制:

在生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